心理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心理学硕士论文 >

友谊质量在情绪智力与疏离感关系上的作用总结及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07 共418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6 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这也为大规模的劳动力的迁徙提供了条件,随着父母的迁徙而出现的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正在逐渐的被社会所关注。因为流动这一特殊性,我国学者也开始研究疏离感对于流动儿童的影响。本研究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儿童疏离感的差异,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研究将情绪智力、友谊质量与疏离感三者同时考虑,研究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一些结论,以便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点参考。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通过对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

  第一,(1)在性别、父母教育程度上流动儿童的疏离感存在显着差异,但在年龄和家庭环境上流动儿童的疏离感未有显着差异。(2)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在性别、年龄、父母教育程度与家庭环境上均未有显着差异。这些是对不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之后得到的结果。

  第二,对流动儿童疏离感、情绪智力和友谊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1)流动儿童疏离感受到情绪智力显着的负向影响,(2)友谊质量对流动儿童疏离感有显着的负向影响。(3)友谊质量在情绪智力与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在情绪智力与环境疏离感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6.2 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劳动力的流动性越来越强,流动儿童疏离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本研究的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培养流动儿童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在儿童心理成熟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以往研究表明情绪智力能够较好预测儿童疏离感,并呈现负相关。情绪表达、情绪认知、正向激励等内容都是情绪智力的范畴。并且本研究中发现,男性儿童社会疏离感显着大于女性儿童疏离感,这可能与男性儿童在情绪认知、情绪表达等方面相对欠缺有关。因此情绪智力的发展应该是流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其次,应该帮助流动儿童学会提高友谊质量的方式和方法。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亲密的伙伴关系的,不仅能够促进学习,对内在的心理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针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可以通过与伙伴之间的陪伴帮助、亲密交流与信任尊重等,降低疏离感。在研究中发现,因为流动儿童父母生活不稳定,所以其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也会不断的变化,搬家、转学可能会频繁的出现,流动儿童所面临的人际环境也就随之变化,孤独感和疏离感更高。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指导和帮助流动儿童建立亲密伙伴关系,提高友谊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从而通过友谊质量来使流动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也就缓解和降低了流动儿童的人际疏离感。

  最后,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父母的榜样力量对儿童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当下由于工作形态的影响,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未能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分离的状态更进一步加大了流动儿童疏离感。不仅同伴关系不好,流动儿童所在的家庭的家庭功能也不完善,所以流动儿童也就体验到更高水平的疏离感(徐夫真,张文新,张玲玲,2009)。同时,因为流动儿童的社会经济地位不高(侯娟,邹泓,李晓巍,2009),所以父母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了生活而疲于奔波,家庭功能不足,也无法完成对流动儿童的指导(曾守锤, 2009)。再加上流动儿童因为相关因素所产生的自卑感,其疏离感就更加严重。总之,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确保完整的家庭功能,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同时缩小地区经济差异,降低人员流动性,以及减少因为人员流动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社会、人际和环境的保障才是根本。

  6.3 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针对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测量,丰富了疏离感在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成果。

  其次,论文探讨了情绪智力、友谊质量和疏离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为流动儿童疏离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依据。

  6.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本研究的研究取样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取样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样本容量也比较小。本研究的取样主要来自郑州。未来的研究可以拓宽采样渠道,考虑到西部沿海等城市。在流动儿童的年龄选择上应进一步加大区间范围,以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

  其次,相关变量方面的选择也存在不足。由于时间、精力及能力水平的限制,本研究仅仅探讨了流动儿童疏离感的前因变量,后果变量未涉及。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流动儿童疏离感的后果变量进行考察,从而为更为有效地为流动儿童疏离感的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相关的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剑斌,章国平.论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J].农业考古,2006,(6):370-373.
  [2]杨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
  [3]李花.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实践报告-以山西省晋城市苗孟庄小区流动儿童为例[J].时代金融,2011,442(4):196-197.
  [4]王颖,孙捷.内蒙古西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研究-以包头市为例[J].教育理论研究,2012.
  [5]潘旦,王新.基于融合教育视角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4):255-258.
  [6]曾守锤.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1-33.
  [7]李晓魏,刘艳,屈智勇.不同类型农村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其对儿童自尊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41-246.
  [8] 侯娟 , 部都 , 李晓魏 .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78-85.
  [9]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77
  [10]张进辅,杨东.青少年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415-418
  [11]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疏离感的理论建构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3,26(3):415-418
  [12]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l):1.
  [13]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77.
  [14]李艳华.大学生疏离感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
  [15]刘婧婧.高中生疏离感现状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6.
  [16]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2):237-239.
  [17]徐夫真, 张文新, 张玲玲.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2009,41(12):1165-1174.
  [18] 汤 毅 晖 , 黄 海 , 雷 良 析 . 青 少 年 疏 离 感 与 家 庭 功 能 、 人 格 的 关 系 研 究 [J] 中 国 运 床 心理.2004,12(2)158-160
  [19]邓敏,陈旭,张雪峰,马瑞瑾.留守初中生疏离感在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效应.[J]中国学校卫生 2010,31(10):1185-1187.
  [20] 杨东 , 张进辅 . 大学生疏离感和价值观关系的研究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4):78-83.
  [21]孙华平.石家庄市高中生学校疏离感初步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22]王月新.中国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因素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
  [23]黄毅.重庆高校年轻教师工作疏离感的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24]刘旺,听力障碍中学生疏离感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1):14-19.
  [25]邹泌.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功能及其影响因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3-98.
  [26]雷鹏,陈旭,王雪平,谢德光.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现状、成因及干预对策-基于城市儿童的比较研究.[J]课题研究,2011(10):25-28.
  [27]赵旭东,系统家庭治疗.[J]上海精神医学,1998.4,205-209.
  [28]孔祥娜.大学生网络成瘾以及疏离感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29]黄丽.员工工作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测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9.
  [30]柳友荣.中学生“成人疏离感”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22-23.
  [31]徐夫真,张文新.青少年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4):154-157.
  [32]转引自:覃玉宇.童年中期儿童的攻击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6.
  [33]曾琦.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46-51.
  [34]邹涨.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2):40-46.
  [35]邹乱等,中学生情绪智力的结构及其与人格五因素、友谊质量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9.
  [36]赖怡文.情绪教育融入综合活动课程计划对“国中”七年级学生情绪智慧、同伴关系之影响[D].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6:8-169.
  [37]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22-59.
  [38]潘苗苗,苏彦捷.幼儿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5-12.
  [39]安伯欣.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4.
  [40]候东辉.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焦虑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41]张林.民族院校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6):92.
  [42]马希武.藏族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D].兰州:西北大学.2008:25.
  [43]王才康.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99.
  [44]张惠敏.中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28-29.
  [45]张秋艳等.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8):544-547.
  [46] 赵 冬 梅 , 周 宗 奎 . 童 年 期 同 伴 关 系 与 后 期 适 应 的 研 究 述 评 [J]. 内 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报.2003,32(3):96-101.
  [47]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7-70.
  [48] 温 忠 麟 , 侯 杰 泰 , 马 什 赫 伯 特 . 结 构 方 程 模 型 检 验 : 拟 合 指 数 与 卡 方 准 则 [J]. 心 理 学报,2004,36(2):186-194.
  [49]吴明隆.SPSS 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90.
  [50] Bacallao, M. L., &Smokowski, P. R. The costs of getting ahead: Mexican family system changes after immigration . Family Relations,56,52-66. 2007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