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体育学院场馆经营管理问题探析
【第一章】
首都体育大学场馆运营困境研究前言
【第二章】
体育高校场馆经营状况的研究方法
【3.1】
首都体育学院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3.2 3.3】首都体育学院场馆开放管理影响因素与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方案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2 影响首都体育学院场馆开放和管理主要原因
3.2.1 兼顾教学与开放的关系
问卷调查显示:有 70,19%受访者认为开放时间不能完全保证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场馆开放影响程度高,有 22.76%受访者认为影响程度一般,有 6.50%受访者认为影响程度不高,有 0.54%受访者认为没有影响。高校体育场馆,虽然也是公共财政投资,但要明确其首要任务仍是满足高校教学训练。首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主要承担着本校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学生处、校团委每年也要组织各学院的学生完成大量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
首都体育学院场馆自成立伊始,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采取多项措施全方位多层次保证学校的教学训练。第一,工作日晚六点之前不向社会开放,避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第二,专门开辟本校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下午四至六点,场馆(游泳馆等个别场馆除外)向所有在校学生免费开放,为学生提供健身活动场所。第三,学校大型教学活动场馆中心无条件支持,若恰逢周末举行的,相应场馆均提前向公众通知停止对外营业。第四,为满足各学院、学校社团及校队的训练场地需求,实行统筹安排,确保场地资源充分。
在充分满足本校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场馆中心面对兼顾好教学与开放这一问题,首先要求首都体育学院场馆管理中心开展工作要更加创新,要有新思路、新办法,尽可能挖掘学校场馆的开发潜质,加大对场馆空余时间的合理分配。其次在师生活动统筹安排过程中,要及时与学校各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沟通配合。只有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积极响应市场发展需要,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不断深化场馆中心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各体育场馆潜力,才能使首都体育学院场馆经营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和社会民众3.2.2 场馆经营安全问题 .
问卷调查显示:有 67.48%受访者认为场馆经营安全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场馆开放影响程度高,有 24.12%受访者认为影响程度一般,有 7.32%受访者认为影响程度不高,有1.08%受访者认为没有影响。高校体育场馆是高校师生进行教学、训练、比赛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加之现在的高校体育场馆多已经向公众开放,人群高度聚集、社会敏感度高,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而产生扩大化的社会负面影响。在对场馆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场馆经营安全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做好场馆经营安全工作是一个迫在眉捷的问题。
3.2.2.1 消防安全因素
为了保障场馆日常经营管理,首都体育学院各场馆应明确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设立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依法履行安全职责义务;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对场馆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操作培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坚持开展防火检查、巡查等工作。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培训。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场馆中心管理者要配合全校统一部署,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全校师生的应急自救能力。
3.2.2.2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的风险包括夏天的中暑事件、恶劣天气变化所造成的停课事件[1].以校舍安全和汛期安全为重点,着重检查防范洪灾、雷电等重大自然灾害有关措施和制度的落实情况,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
3.2.2.3 人为因素
在与专家访谈中发现,由于运动时出现的安全问题都是突发性的,令人防不胜防。在正常教学期间,就要求教师有科学严谨的教学组织过程,对学生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充分了解,场馆各负责人配合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对外营业期间,场馆管理者要对外来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宣传安全健身理念。加强同学校保卫部门的联系和配合,针对对外开发经营期间人员密集且流动性的这一特点,应周密布暑安全防范措施,在场馆多角度、多方位配装摄像监控,加强安保措施,同辖区派出所保持信息通畅。发现问题及时快速处理,把安全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
3.2.3 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维护及更新
问卷调查显示:有 69.38%受访者认为场地和器材维护更新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场馆开放影响程度高,有 23.58%受访者认为影响程度一般,有 6.23%受访者认为影响程度不高,有 0.81%受访者认为没有影响。首都体育学院各个场馆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器材均有专人专管与负责,并且做到科学管理、使用规范、记录清晰等,同时在日常工作用要做到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好防尘、防火、防潮确保场馆中的仪器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派专人定期对学校场馆中的器材等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并及时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确保学生在使用和锻炼中受益[1],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随着首都体育学院场馆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社会群众前来健身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场馆运动场地和器材的损坏问题日益严重。有些文明意识不强的群众不按规范使用场馆器材,如大力扣篮造成篮筐、篮板的损坏:穿不规范的运动鞋在塑胶跑道、人造草皮进行运动锻炼,严重损害场馆场地及器材。迫使场馆管理者不得不经常购置更换场馆器材,增加场馆运营成本,也对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的影响,加大了场馆中心的管理难度。
要求首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把场馆设备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设备采购阶段进行科学论证;在安装调试验收阶段加强监督;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培训;在维修保养过程中做好记录,更好的为本校师生和社会健身群众服务。
3.2.4 场馆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问卷调查显示:有 68.83%受访者认为场馆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场馆开放影响程度高,有 20.60%受访者认为影响程度一般,有 8.94%受访者认为影响程度不高,有 1.63%受访者认为没有影响。现代经营活动的中心指标就是管理,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更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以保证经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场馆管理人才的素质是指管理者在先天禀性的基础上, 通过后天的学习、锻炼、实践所获得的品德、智能的总和,是管理者担当相关管理职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作为高校场馆管理人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热爱体育,对体育运动、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运作具有深刻理解,忠实场馆利益,视场馆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发生冲突时,能把学校利益放在首位。(2)能全面准确理解,坚定执行学校场馆的经营战略方针,具全局观念、敢于负责、宽容待人的、诚实守信价值理念。(3)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严格管理,敢于负责,与人为善,宽厚待人,肯与学习,开拓进取;调查研究,注重工作方法;善于思考,作风深入,具备适合担任所在岗位工作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有推动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者要能确保场馆设施在安全性创收、承租方满意度以及可预防性维护等多方面都能有效运转。还应注重发挥高校体育场馆在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坚持“以体为本,多种服务”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体育的各种服务,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效益。
首都体育学院场地工作人员多以临时聘用为主,主要负责场馆的卫生打扫,协助收费管理,对场馆的设备器材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工作,协助场馆负责人检查场馆的安全等工作。而场馆现急需具备体育器材维修专业技术、建筑专业、法律、经营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这已成为制约综合性体育馆经营工作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
3.3 提高首都体育学院场馆经营管理的途径
3.3.1 自主经营
近些年首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在经营上虽然发展很快、市场表现优秀,但实际上还是延续以事业单位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进行的。如果我们要做到持续性经营的方针,进一步让场馆的经营不断提高、并且更好的与市场接轨,那么我们就必须走自主经营,独立运作得路线方针。现在,北京有部分高校得体育馆已经在开始尝试将园区内体育馆以企业化经营的方式来进行发展的。例如北京航空航大大学体育馆2013年7月划拨到新组建的北航文化传媒集团,完全走企业化的道路。
首都体育学院场馆体制改革分阶段逐步推进,最后要做到有独立经营自主权,做到向企业化经营转变。保证场馆的经营独立性、自主性、合法性。首都体育学院对场馆享有资产收益、主导重大决策和聘任场馆负责人等出资人权利;根据场馆经营业绩,进行相应绩效考核;通过统计、核对所监管的部门和个人成绩进行奖励得发放。同时也要对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目前,我校场馆中心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授权管理”.统一领导即在财务处长的领导下,由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财务管理工作,统一调配中心的各项经济资源;授权管理即中心所属各场馆在权限范围内对各项资金进行管理,日常财务由财务处专设机构结算科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场馆经营活力,增加场馆积极性,建议场馆中心直接负责场馆财务管理,校内财务处、纪监审、资产处等部门监控的新模式。
目前,我校场馆在性质上属于具有经营职能的行政职能部门,以事业单位管理为纲,以市场管理为辅的体制。按照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走向,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方向。随着,我校场馆中心经营创收收入的逐年递增,其经营属性也日益凸显,场馆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是必然之路。
进行公司制改革,我校场馆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我校北京大学生体育馆是独立法人,全民所有制企业。可对其进行增资扩容,将游泳综合馆、田径综合馆融合到现有的大学生体育馆中来,组建新的北京大学生体育馆。新组建的北京大学生体育馆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场馆管理中心,在单位性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场馆管理中心是行政职能部门,而北京大学生体育馆是企业独立法人。组建后,我们可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要求,进行全资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为代表的健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机制灵活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有效地规避经济和法律风险,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市场经济主体。
3.3.2 安全经营
建立一套完善责任落实到位、管理规范化的体育场馆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体育场馆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因为首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均已是投入使用当中,其中楼体和建筑和体育设施得维护与保养是安全经营维护得重点,设立安全维护保养的基金,专款专用,同时也要强化场馆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者的责任,健全场馆的安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再有就是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建立场馆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加大高危险性体育经营项目的监管,提升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馆的本质安全水平。最后认真负责的做好场馆的安全投入,足额提取用好场馆的维护费用,及时发现问题立刻解决的方针,将主体问题或体育器材隐患降到最低,同时每年都要做到公众责任保险实现“全覆盖”.
建立一套安全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提高技术能力和装备功能来提高场馆安全的保障能力。此项安全经营会涉及到场馆安全监控、运动环境指标监测等,需要先后引入了EPS装置、空气采样探测器、智能化管理和监控系统等多套安全专用设备,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降到了最低。在加大设备安全保障的同时,我们针对体育经营场所经常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集中分析,对场馆安全实行动态性的管理,通过各场馆的检查与自查,来提高各场馆安全管理。
建立并完善一套反应迅速、机动灵活、处置高效的安全应急的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情况的处理能力。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及时有效处置大型体育赛事或群众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我们要建立场馆应急小组,通过人员和机制得管理做到每个场馆有专人负责,整体场馆中心有联动的机制,高效的应对相应的事件,同时和外部医疗和安全部门建立快速反应的体系,可以实现紧急情况下得快速园区交通通道和人员传送通道,做到快速反应随机应变的机制管理。组织各体育场馆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安全与应急教育培训,以及消防演练、人员疏散等为主要科目的训练和演练,不断提升实战运用水平和协同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面向基层、贴近实际、载体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体育场馆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我防护能力。从内开展场馆负责人、工作人员得相关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场馆安全法律法规、技术知识、道德伦理等培训,提高体育场馆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于外部非专业人员、体育活动的参与者我们通过园区内的展览、宣传手册,播放公益广告、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推进《体育法》、《安全生产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高强度地向健身群众宣传运动过程中自我防护的基础知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健身安全的良好氛围,体育场馆安全文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3.3.3 品牌经营
品牌推广与宣传。通过传统和互联网思维把场馆的企业形象通过渠道深刻地映入消费者的心中。我们注重自身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的发布与宣传,并且还可以针对时下热词和话题进行整合推广,例如《Duang 的一下,各项体育运动就开始了》,对于宣传渠道我们不仅可以发挥校内的广告牌资源、食堂和宿舍的宣传海报资源,更可以利用微信、大众点评、咕嘟运动的分别从 SNS 类、点评类、运动专属类 APP展开广播式推广和定点定向的渠道推广,让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到场馆运动和让更多的人知道首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的体育健身情况。
品牌输出与合作。我们对外承接和承办各项体育活动和比赛,通过品牌输出对特定 人群进行品牌化的植入和推广。通过在运动中体现产品的质量、文化以及独特性的宣传在用户心中的价值认可,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
3.3.4 系统管理
通过各项系统的建设来实现自动化管理机制。除了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基础建设涉及的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工程及、弱电防雷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未来还要建立售验票系统、升降旗控制系统、时钟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以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紧急救护系统、新闻发布会议系统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计时计分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赛事综合管理系统、音响、灯光、大屏幕显示等。通过系统的建设,让整体场馆中心用数字化和数据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配,做到日常监控与管理,紧急情况疏导与协调;可以做有效的系统建设与连接和更快速的反应问题、预警危险事件的发生、可以为管理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判定和提高紧急情况下的时间管理和危机管理的能力。做到系统判定、数据说话、联合运营、整体把控的管理部署。
3.3.5 人性化管理
在经营过程中,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奖励激励制度尤为重要,无论是在编人员和非在编人员均要按照《劳动法》要求支付劳动报酬,要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经营收入提高同步。场馆可根据市场情况对在编人员的工资情况按照级别制定,同时场馆也可以通过员工的劳动内容、强度、责任情况和贡献情况等进行定级定岗,要做到分级管理分层奖励,充分体现重要岗位的价值,也要发挥一般岗位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较为灵活的薪资管理可以增强市场的适应力和机动化,能够更好的符合形势变化。再有,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几乎都是收入不高、利润不大,所以学校首要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及各运动队的训练,为此经营时间不能完全固定,所以高校场馆的价格和收费往往要低于社会场馆,这就要求资金的管理更要加强,努力做好增支节流,实现高校场馆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