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碳经济及其与体育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雾霾天气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持人类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开发和使用新能源,达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1]。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人们追逐中国梦步伐的迈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的减小,闲暇时间的增多,大众体育意识的增加,以及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增长,这些因素都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体育学的研究中,“低碳经济”的提出为人们低碳休闲、娱乐、健身指明了方向,体育文化建设也应顺应时代发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向低碳健身意识、低碳健身消费、追求绿色环保健身的“低碳经济”体育文化建设转型,尽可能满足现代都市民众日趋多元化、高质量的休闲生活的需要。
2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的发达、交通的便利、人口的集中、城市化趋势的发展,以往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健身场所、健身方式、健身理念已经难以为继。
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在保护环境和高效利用资源的双重危机下,发展“低碳经济”健身在我国已经势在必行[2]。因此,我国应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健身途径,提倡新型的健身意识和健身理念,建设新时期的都市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都市体育文化是大城市体育文化的代名词,体育作为现代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都市体育文化建设也应当为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利用图书馆资料,借助互联网平台,查阅与体育文化有关的文献资料,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我国关于体育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章共 5794 篇,2001 年以来一直保持平稳趋势,而自 2010 年至2013 年增势明显,说明人们对体育文化的研究有所重视,对于从事体育文化的研究者来说也是热点问题,所以出现了一些较为系统的开拓性研究成果。都市体育文化建设已快速开展[3],大部分学者按照文化的结构理论定义体育文化,以卢元镇教授提出三层学说为依据,本文研究都市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质层面的都市健身环境的变化、场地设施的改善、器材设备的增加、运动服装的多样化;精神层面的都市人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习惯;制度层面的群体活动的开展、政府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体育政策法规的完善等。分析当前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
3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体育文化建设和“低碳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如目前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带来的材料和能源的浪费,体育场馆安装大型空调和排气装置来调节温度和通风排气带来的大气污染;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当带来的自然生态的破坏;高尔夫球场中存在环境评估不到位,开发过程中严重破坏当地的植被、土壤自然条件和用水浪费等问题。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以低碳经济理念运作大型体育赛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开发绿道体育,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积极开发与推广群众所喜爱的休闲、健身、娱乐的活动,已成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都市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3.1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物质层面面临的问题
随着都市地理条件的优越性、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人文素质的高品位、科技信息的快递性,都市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越来越优化。都市里的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注重的是硬件设施,高档优雅的健身环境,宽敞明亮的健身场地、通风良好的健身场馆、国际顶尖的健身器材、舒服安逸的休息场所、专业娴熟的健身指导等体育文化物质层面的建设。但是因缺乏低碳环保的体育文化底蕴,大型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及相关产业在短时期内走向低碳经济发展与建设路还很长。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的体育场馆建设规模和速度加快[4]。然而大型体育场馆和高档健身俱乐部,作为大型高能耗建筑,资源、材料的浪费现象严重,利用效率低,次级危害辐射面广。
在一些大城市,大型体育场馆建筑甚至是地标性建筑,其建筑规模大、周期长、使用效率低、运营维持成本高。当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时候,场馆外经常出现道路堵塞现象,产生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如悉尼奥运村,大规模的游客和观众集中到比赛地点,交通流量剧增,并产生大量的垃圾,每天的食品消耗为 1 万杯啤酒、7 万杯可乐、3000 瓶矿泉水、4000 个冰激凌、2000 张披萨饼和 3000 个热狗[5]。然而,作为体育和旅游结合的新兴产业体育旅游,它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如多年来,喜马拉雅山登山者在峰顶留下的垃圾累积达 600 多吨。高雅运动场所的高尔夫球场,设计者因过分强调场地起伏和景观造型,使占地面积过大,严重破坏原始地貌,造成都市体育文化建设物质层面的浪费[6]。
3.2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精神层面面临的问题
都市里的锻炼人群在年龄结构上有老、中、青等,基本上都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高等知识人才较多,有一定的体育技术水平基础。选择深圳、广州市各大众健身活动场所作为样本统计,选择情况如表 2 所示,青年组有 81%的选择在学校作为大众健身场所,老年组有 83%选择在公园和 72%选择广场,而中年组则偏好在住家周围,三个年龄组选择家中和办公室的都比较少,而中青年都有 1/3 的人选择收费场馆。可以看出锻炼人群的健身意识和理念将有效的促进都市体育文化建设。
但是大多数都市里的锻炼人群缺乏全面的低碳健身意识和行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市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的健身观念或低碳健身理念缺乏积极性的理解[7-9]。因此,对低碳健身方式持保守的态度,不愿改掉过去习以为常的健身方式与理念,从而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广场舞的噪音扰民,大型赛事管理者资源利用浪费,不良体育运动习惯产生的垃圾污染等。同时,低碳技术开发不够广泛,缺乏相应专业支持,体育低碳健身产品价格昂贵等都直接的阻碍了人们低碳健身意识和参与行为,如体育运动者发现低碳体育用品和体育消费价格过高,人们参与购买欲望下降,厂商在产品制造和生产的过程中,在利益的极大推动下,为迎合消费者需求,依然生产一次性体育产品与高耗能体育产品的现象。如此极大地制约了低碳效果,阻碍了体育产品制造1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大众的低碳健身意识在都市体育文化建设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
3.3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制度层面面临的问题
低碳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应以政府为引导,全民参与。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政府是体育制度的制定者和落实者,政府的指挥棒至关重要,政府必须发挥这种导向作用。在推崇低碳生活和健身方式中,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对引领都市体育文化建设起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必须承担起公共服务的职能,如一些立法的不完善,高尔夫球场环境评估不到位,造成球场过大开发和用水浪费严重;大型体育设施环保达标问题;对高消费、高污染体育设备生产者和经营者管理赏罚不分明;因没有完善的体育管理制度,广场健身与噪音扰民问题,使体育锻炼者与居民之间产生无休止的矛盾等。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制度层面面临严重的问题。
4 为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加强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4.1 开发低碳、环保的健身场所、健身器械设备和服饰
在都市各地应大力推广建设低碳、环保、健身、健康完美融合的健身场所。应以低碳经济理念促进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运作方式、合作选择和管理模式的转变,促进赛事场馆、健身场所设计理念的转变以及环保材料的选择。开发都市大众健身活动场所,除了政府加大投资外,应从需求分析出发,因地制宜的充分开放现有的公园、风景区等自然健身娱乐场地;开放一些机关、学校、单位广场等免费场地;尽可能在规划城市住宅小区的同时,开设大众化的健身娱乐场所,以满足不同年龄群、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10-11]。优先利用低能耗、低运营管理成本的新能源、新材料,为都市居民提供体育旅游、休闲健身的娱乐空间,实现都市居民绿色体育运动,丰富业余生活,提高都市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如低碳绿色环保的“兆韦德健身上海城市会所”—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对于低碳健身倾力而为,用走楼梯来开始人们热身准备运动;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大程度的保存运动馆内的能量并将能耗降到最低;绿色环保不插电跑步机、负离子设备、“硅藻土”水处理系统等等,处处展现低碳环保的健身理念。
4.2 通过各种途径倡导低碳健身意识、健身理念和健身行为
随着《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都市人们“健康第一”意识进一步增强,“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步形成。并且,以“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为主题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在政府的宣传指导下,在低碳经济大环境中,人们低碳健身意识、健身理念和低碳健身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大众健身人群渐渐放弃以“环境为代价”的“便利健身”嗜好,逐渐爱好低碳的健身环境和健身行为。在学校实施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计划的推动下,学生的健身行为带动着全民族的健身的行为。因此,应以“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倡导低碳生活模式,培养低碳体育运动健身的意识、消费观念,提高都市人们的体育文化质量。
呼吁全民参与低碳环保的绿色体育运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低碳健身意识,普及有关低碳运动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从改变都市人们的健身习惯做起。如 2011 年的深圳第 26 届大学生运动会,倡导“绿色大运、低碳大运”的运动会,实施了绿色赛事、人文赛事及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开阔人们对体育健身活动认识的视野,营造人们良好的低碳健身意识氛围,建议政府增设推广大众健身的电视栏目,开展系列体育运动活动知识讲座、专题报告、图片资料展览等,通过各种途径倡导低碳健身意识。
4.3 发挥政府倡导低碳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政府必须发挥示范性作用,树立低碳体育文化建设法制观念,完善体育法,并且在实践中加强执法和监督。如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宪章进行的无数次修改;《场馆环境保护设计技术标准》、《体育经营管理办法》的出台;运动竞赛服饰方面,如游泳项目鳄鱼皮泳衣的禁止穿戴等以及一些有关体育文化建设的法规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其次,政府必须发挥宣传作用,通过大型赛事的开幕式、口号、标语等宣传低碳体育文化,通过政府出资和企业赞助等推广厂商制造的低碳体育文化用品,让大众尝试性的消费低碳体育用品,达到产品的推广。另外,政府应加强对高碳、高污染、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不良事件的管理和惩罚力度,并提高绿色、低碳、环保的体育健身意识。
总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都市体育文化各个层面的都有显着影响,精神层是整个体育文化的核心,是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而价值观又是精神层的核心;制度层是手段,通过体育制度、政策法规对体育文化精神层进行深化和完善,而行为规范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物质层是基础,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服务,是体育文化建设的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1] 温燕.大型体育场馆低碳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2(1):44-46.
[2] 张磊.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环境刑法立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 2011,51(1):54-60.
[3] 潘凤英,袁春杰. 影响都市体育文化建设因素的因子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7-9.
[4] 国家体育总局.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2005-02-18.
[5] 刘纯献,刘盼盼,冉祥华.林克明试论体育文化与体育强国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 2013(5):1-4.
[6] 易剑东.中国体育文化建设三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36(3):6-12.
[7] 王艳.十二五契机下休闲体育发展与和谐社会融合的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31(5):23-2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体育管理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体育管理学研究对我国的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在学科体系建设、教材编写和科研立项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青少年体育的健康发展,它既是选拔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展示学校体育风采的重要平台。建设体育强国需青少年体育做为支撑。国家体育总局于2011年4月19日发布的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不断完...
一、前言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场馆具有设施齐全、场地大的特点,其主要是用于保证学校师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校的社会化、市场化,高校体育场馆运营有偿开放能够使学校与周边社区、企业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对体...
在我国的众多人口中,老年群体占人口比例较大。调查显示,很多疾病在老年群体的患病几率较大,例如心脏...
2014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2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并宣布青奥会开幕,青少年体育一时之间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前的7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健康是青少年成长成才和幸福生活的根...
一、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当人类产生后,开始共同劳动和生活的时候,管理活动就开始了管理实践活动成为管理思想产生、发展的基础与源泉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继而法、德、美等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技术的大变革,也促成了管理思想的革命此时管理实践和...
小篮球运动要以联赛为依托,充分发挥比赛的力量,使少年儿童在篮球比赛中体验快乐和挫折,学习到信任、团结、拼搏等优良品质,形成完善的人格。...
公共篮球馆是指国家投资或者筹集社会资金兴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体育场馆,主要用于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开展群众性篮球活动。公共篮球馆往往并非独立的场馆,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场馆。既可以进行篮球比赛,还可以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室内球类比赛。...
现在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形势良好,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上升时期。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如果是较完整的,制定和运行严密、科学,就会充分发挥出国家的体育优势,发展体育人才,激发体育人才的潜能,对于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有很大的影响。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此精神引领下,体育领域也掀起一股治理热潮。学者们纷纷在怎样建设新型体育治理体系中大作文章,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场活力以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