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东三省15 所高校学生及30 名健美操、街舞教师.
( 2) 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需要,通过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查阅相关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三省内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5 所在校学生发放问卷900 份,回收 876份,回收率97.3%; 其中有效问卷 831 份,有效率为 92. 3%.15所东三省高校的街舞、健美操教师发放问卷 30 份,回收 30 份,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 30 份,有效率为 100%.3) 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取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运用 Sps15. 0 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为本论文撰写提供数据支撑.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 东三省高校街舞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 1) 东三省高校街舞运动开展情状、形式分析.在调查的东三省15 所高校中,14 所院校均以社团、俱乐部、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了街舞运动,其中只有黑龙江大学没有开展街舞运动,东北大学开设了街舞的选修课程,其余院校均以社团或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开展,只有4 所院校在进行街舞活动时有教师进行指导,其余均由学生自主练习.针对高校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街舞选修课是最直接有效的街舞运动开展形式.但从目前情况看,街舞选修课在东三省开展并不好,只有一所高校开设,尚未普及.可能与师资力量、学校重视程度有关.
( 2) 东三省高校街舞运动练习时间、频率情况调查研究.沈阳建筑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8 所院校街舞活动组织每周3 ~4 次,吉林大学、延边大学等 4 所院校街舞组织活动每周 1 次和每周活动2 ~3 次,黑龙江大学没有街舞组织.东三省高校街舞组织单次活动时间在1 ~2 小时之间,有5 个街舞组织每次活动1 小时,有 2 个街舞组织每次活动 1 ~ 2 小时,有 4 个街舞组织每次活动时间不固定,约在 1 ~2 小时之间,有 5 个街舞组织每次活动2 小时.据了解发现,多数街舞组织每周只有 1-2 次安排教师指导,其余活动时间由学生代为指导或集体练习,不利于学生街舞技能的学习,通过调查,多数学生对教师指导表示不满意,68%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的时间较少,只有32%的学生表示教师指导的时间足够.
( 3) 东三省省高校街舞课及街舞社团开展内容的调查研究.街舞运动内容主要包括 Dance 和 Breaking,Dance 中又有Hip-Hop,Locking,Popping,House 和 Jazz 等 舞 种. Dance 和Breaking 风格有巨大差异,Breaking 要求身体的力量性,要做出很多高难度的动作,而 Dancer 要求肢体舒展、随意.所以一个好的舞者,常常不能兼具高水平 Dancer 和 Breaking 的能力.经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东三省高校的街舞社团或街舞俱乐部,Dance 和 Breaking 往往是分开练习的.跳 Dance 的舞者,都要以学习 Hip-Hop 律动为基础,整个身体动作的感觉是"Up anddown"的律动和弹性,身体其他部位的弹性也要靠相关肌肉的控制及交替收缩来实现,使动作律动感很强且张弛自然,对身体关节起保护作用,避免运动损伤.
东三省高校街舞社团和街舞俱乐部开展的内容集中于 Hip-Hop、Locking,Popping,House,Jazz,Breaking 这几大类. 所有街舞社团都开展了 Hip-Hop 和 Breaking 的学习,有 60% 的社团选择了 Jazz 学,26.7%的社团选择 Locking 和 Popping 的教学,选择的教学舞种与教师的性别、喜好有关.但所有街舞社团开展的思路都很清晰,均有 Hip-Hop 基础教学,为其他舞种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2. 2 东三省高校学生参与街舞运动情况分析
( 1) 学生对于街舞选修课、社团、俱乐部的认可程度分析.16% 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非常合理,可以满足自身学习需要,19. 7% 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比较合理,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对于街舞学习的要求,33.9%的学生认为街舞教学内容一般,有一定的改进空间.27.7%的学生认为街舞教学内容不合理,2. 7% 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很不合理,无法满足自身学习需要.街舞选修课教学内容比较固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案、教学进度,受学校制度制约,在教学内容方面比较好把握.但是对于街舞社团和街舞俱乐部来说,教学内容比较难把握,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知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街舞社团和街舞俱乐部学员街舞水平相差非常多,高低水平学员混杂在一起,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59. 1% 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能力一般,占比例最大.33. 3% 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能力很好,7.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较差.街舞运动有其独特的项目特点,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每位教师可能擅长1 ~2 个舞种,能将所有舞种都诠释完美的教师非常少见.
( 2) 学生参与街舞运动的动机分析.参与街舞运动是为满足兴趣爱好的学生最多,占总数的 30%,其次为强身健体,占总数的23.7%,为改善形体形象和结交朋友而参与街舞运动的分别占总数的18.1%和17.2%,为结提高自我表现力和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占总数的 6. 49% 和 4. 5%.由此可见,广大大学生对于街舞运动的作用认识多元化,但兴趣不足,参与街舞运动多具有积极目的.
2. 3 东三省高校教师情况分析
( 1) 东三省高校教师对街舞运动价值认知情况统计.据调查有86.7%的教师能够认可街舞活跃校园氛围,给校园带来健美、艺术、时尚潮流的作用.有53.3%的教师认为街舞在校园的推广有一定的娱乐作用.认可街舞有文化交流作用的教师较少,只占总数的26.7%,这是由于现阶段校园街舞的推广以街舞的 Hip-Hop 律动为主,对于舞蹈动作的追求也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
( 2) 东三省教师从事街舞教学现状分析.在调查的30 名体育教师中只有7 人曾经参与过街舞教学及训练任务,其他教师均没有接触过街舞运动,多数对学生的指导也只停留在表现力及动作队形的分析,对技术动作的指导感到吃力,说明在东三省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掌握街舞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如想对学生进行街舞方面的指导还需要再进修.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 1) 东三省高校街舞运动以街舞社团、俱乐部为主要开展形式,多数街舞组织每周开展街舞运动 3 ~4 次,单次活动时间在1 ~2 小时之间.( 2) 东三省各高校街舞活动内容多样化,Dancer 和 Breaking 协调发展,但内容较浅显; 没有足够的教师进行街舞内容的教学及指导.
3. 2 建议
( 1) 规范街舞运动教学方法,推动街舞选修课在东三省各高校的普及,规范街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固定活动时间,增加教师辅导学时.( 2) 培养并引进专业街舞教师,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原有街舞教师的岗位培训意识,提高街舞教师的专业度,提高街舞辅导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晓辉. 健美操教程[M]. 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
[2]大牡丹令. 街舞传说[M]. 敦煌艺术出版社,2005.
体操是出现运动损伤较多的项目之一[1],根据调查发现体育院系的体操普修课上发生运动损伤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轻者擦伤、扭伤,重者伤及性命,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随着教材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新的教学理念日益更新,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现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到各个国家,小到各个企业,行业。如果不进行改革,那么就要被时代所遗弃。所以改革是立足根本。新时期各个普通高校对教学体制等一系列的问题也都纷纷做出了改革。篮球教学也不例外,以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需要得到改进。1、以人...
题目:引发大学生羽毛球进修乐趣的方法目录摘要(详见正文)1.今朝大学生进修羽毛球的形势2.对高校羽毛球课程标准样式的鼎新办法2.1讲授内部实质意义的鼎新2.2讲授方法的鼎新3.意见与实践相结合,利于学生记忆4.对引发大学生对羽毛球进修乐趣的几...
作为一门基础理论性课程,大学体育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讲述时间比较多,如果教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一味填鸭式的教学,结果往往是刚上过运动技术课的学生在枯燥的理论课堂上昏昏欲睡。那么,无论你的语言多么生动,内容多么丰富,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教...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总体上都是式微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均表明,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健康、规范、娱乐、社会维系、经济、信仰等功能,而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文化建设具有一种特有的内驱动...
题目:贵州人武学院国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研究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关键词一、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二、对国防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及需求分析三、社会要求国防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四、对人武学院国防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思考参考文献致谢...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增强,由此产生的运动损伤也不断增加,从而影响了一部分同学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高校推动体育素质教育的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大学生运动损伤有所增加。笔者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引言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贯彻与落实现有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学内容,成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实现对大学生健康促进目标达成的基...
一、引言文化育人是对知识育人表达的唯知识论以及视人为盛装知识的容器的教育模式的革命,它倡导的是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它打破了以往只用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的育人理念,转向被教育者的思想中注入人性中崇尚美德、锐意进...
1前言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一项古老的传统体育锻炼方式。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气功设立为第97个推广的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