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体育游戏对自闭症儿童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
3.3.1 训练前后运动能力影响结果分析。
3.3.1.1 A儿童训练前后运动能力影响结果分析1、运动能力影响结果分析:上肢力量及协调能力影响结果分析:笔者通过推车游戏儿童所走的距离来测定儿童的上肢力量,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笔者在第十次课上加入了推车游戏的练习,从"图表1A儿童干预训练上肢力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A儿童通过9次课上练习上肢力量有所提高。第1次和第11次为测试成绩。
A 儿童原地拍篮球能力结果分析:拍篮球可以集中儿童注意力,还可以锻炼儿童眼睛与手的配合能力从"图表 2 A 儿童拍球能力分析表"能够看出儿童在接触拍球的 15 次课中,儿童的上肢拍球能力有很大提高。笔者在前 3 次课上主要锻炼儿童的单手拍球能力,从表上可以看出 A 儿童右手拍球能力要比左手强。
从第 4 次课时开始让儿童从右手先开始拍球 20 次然后直接换到左手拍球 20 次;第 8 次课时开始让儿童从右手先开始拍球 10 次然后直接换到左手拍球 10 次;第11 次课时开始让儿童左右手轮流拍球,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提高了儿童的左右手交换拍球的配合能力。第 1 次和第 17 次为测试成绩。
下肢平衡能力影响结果分析:A儿童在体育游戏干预前、后的自身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笔者在A儿童没有接触到体育游戏干预前对儿童左、右脚的单足平衡站立与走平衡木进行测试,未接受干预前单足平衡站立为左脚2.4秒、右脚3.1秒,经过3个月中10次课上训练,A儿童的单足平衡站立能力有所提高,儿童单组平衡站立左脚提高至6.8秒,右脚提高至7.4秒。在"图表3 A儿童干预训练单足左、右脚平衡站立分析表"可以看出A儿童的右脚单独平衡站立能力要比左脚单独平衡站立能力相对要好一些。通过10次课干预,儿童的单足平衡能力有所提高。第1次和第12次为测试成绩。
A儿童未接受干预前在教师的帮助下走平衡木的时间为21.4秒,经过3个月中9次课上训练,A儿童在这过程中不断的进步第三次课上可以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走平衡木,第四次课在教师的帮助下也完成了抱篮球走平衡木的任务。最终在最后一次课上A儿童的走平衡木测试成绩为14.7秒。在"图表4 A儿童干预训练平衡木分析表"中可以看出A儿童的平衡能力有所提高。第1次和第11次为测试成绩。
2、儿童初始表现: A儿童在运动能力方面表现,儿童在未接受干预之前上肢力量及全身协调性较差,完成教师制定训练内容较为困难。在平衡能力方面,很多训练内容完成起来也比较困难,每一个关于平衡训练的动作都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A儿童在接受训练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但是也没有自主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儿童都需要教师的多次提醒及示范才可以完成训练。该儿童和教师及B儿童之间儿乎没有目光对视及交流。儿童在进行体育游戏干预时很少会有参与意识。A儿童语言功能比B儿童语言功能发展的要好一些,但是A儿童语言逻辑问题较为严重,他会无意识的模仿教师的话语,但是不能整段话语进行重复,而是挑拣他自己喜欢的字、词语进行重复,而且毫无逻辑性。其对教师的话语也不能充分理解。
3、实验中、实验后表现:A儿童无论是在运动能力、语言表达还是在社会交往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上肢力量及全身协调方面儿童通过垫子爬行、四肢行走、推车游戏的训练干预儿童的上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发生了很大改善。在平衡能力方面,儿童通过单足站立、走平衡木等训练内容提高了儿童下肢的力量,有效的改善了儿童的自身平衡能力。社会交往、认知方面,在干预过程中儿童从最初对教师的指令无回应,到开始注意教师的指令,到后期会去执行教师的指令,这是儿童在社会交往、认知方面的提高。如:在做球池浴时,最初对教师下达"把红色的球给老师"的指令没有反应,到后期经过教师的反复引导与示范后儿童能够对教师的指令作出正确的回应这都是儿童的进步所在。在表"3.4干预训练前后平衡能力及运动能力结果"中有所体现。在语言方面儿童进步很大,在干预训练后期儿童在上课时出现和教师问好的举动,在重复教师话语方面重复的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当教师拿出篮球时他会说"球",当教师拿出色卡时,他会说出颜色。
3.3.1.2 B儿童训练前后运动能力影响结果分析1、运动能力影响结果分析:上肢力量及协调能力影响结果分析:笔者通过推车游戏儿童所走的距离来测定儿童的上肢力量,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笔者在第十次课上加入了推车游戏的练习,B儿童在第一次测试时不敢双脚离地用双手行走,所以初始测量成绩为0,但是从"图表5 B儿童干预训练上肢力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B儿童通过9次课上练习上肢力量有所提高。第1次和第11次为测试成绩。
B儿童原地拍篮球能力结果分析:拍篮球可以集中儿童注意力,还可以锻炼儿童眼睛与手的配合能力从"图表5 B儿童拍球能力分析表"能够看出儿童在接触拍球的15次课中,儿童的上肢拍球能力有很大提高。笔者在前3次课上主要锻炼儿童的单手拍球能力,从表上可以看出B儿童右手拍球能力要比左手强。
从第4次课时开始让儿童从右手先开始拍球20次然后直接换到左手拍球20次;第8次课时开始让儿童从右手先开始拍球10次然后直接换到左手拍球10次;第11次课时开始让儿童左右手轮流拍球,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提高了儿童的左右手交换拍球的配合能力。第1次和第17次为测试成绩。
下肢平衡能力影响结果分析:B儿童在体育游戏干预前、后的自身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笔者在B儿童没有接触到体育游戏干预前对儿童左、右脚的单足平衡站立与走平衡木进行测试,未接受干预前单足平衡站立为左脚3.7秒、右脚5.1秒,经过3个月中10次课上训练,B儿童的单足平衡站立能力有所提高,儿童单组平衡站立左脚提高至7.9秒,右脚提高至9.3秒。在"图表7 B儿童干预训练单足左、右脚平衡站立分析表"可以看出B儿童的右脚单独平衡站立能力要比左脚单独平衡站立能力相对要好一些。通过10次课干预,儿童的单足平衡能力有所提高。第1次和第12次为测试成绩。
B儿童未接受干预前在教师的帮助下走平衡木的时间为21.4秒,经过3个月中9次课上训练,B儿童在这过程中不断的进步第三次课上可以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走平衡木,第四次课在教师的帮助下也完成了抱篮球走平衡木的任务。最终在最后一次课上B儿童的走平衡木测试成绩为14.7秒。在"图表7 B儿童干预训练平衡木分析表"中可以看出A儿童的平衡能力有所提高。第1次和第11次为测试成绩。
2、初始表现:B儿童对陌生人比较排斥,接受体育干预的前四次课都表现出不配合的情绪,儿童到达运动场地就开始坐立不安,一定要本学校教师陪在身边才肯接受干预课程,而且该儿童在不开心的时候会攻击本校教师。在开始的干预训练中儿童对干预训练内容不感兴趣,对于上肢力量训练推车游戏不敢做,对教师制定的训练内容比较排斥。儿童在干预过程中对教师没有目光交流,对教师的话语也是不听不闻。在干预训练中喜欢球类运动,尤其对拍球和踢毽球较为感兴趣,儿童在干预训练过程中有攻击行为。
3、实验中、实验后表现:B儿童在实验前期干预训练配合效果不是特别好,但是在8次课后,儿童从排斥到逐渐熟悉教师以后,干预训练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上肢力量推车练习中,儿童经过两个半星期的干预练习儿童在第10次课时推车练习有所进步,敢双脚离地用双手在地面行走,这对儿童自身来说是很大的进步。在干预训练三周后,该儿童没有在出现过任何攻击行为。该儿童和A儿童一样在开始的干预训练过程中都是对教师的指令无动于衷,都需要教师的多次提醒及示范才可以完成训练。在第18节课时,儿童会在教师的指令下偶尔做出回应,如在摸色游戏中教师说"蓝色在哪里"儿童会跟随A儿童跑向蓝色的色板。
在"表3.4干预训练前后平衡能力及运动能力结果"中也可以看出B儿童的运动能力还是有所提升的,然而在语言方面该儿童并没有明显改善。但在社会交往方面儿童有所进步,通过相互踢球、三人两足等游戏该儿童在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到后期不排斥和小朋友手牵手,这是该儿童的明显改变。但是该儿童在情绪上改变不大,对于陌生的环境还是会出现烦躁的特征。
平衡能力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是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某个动作不变的平衡能力,动态平衡是身体在运动进行过程中保持平衡的能力。从"表 3.4:自闭症儿童干预训练前后运动能力测评一览表"可以看出,两名儿童的静、动态平衡能力都有所增强。通过对儿童'单足左、右脚站立'干预前后的时间对比出 A 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单足左、右脚站立'时间分别增加 4.4S 和4.3S,B 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单足左、右脚站立'时间都增加了 4.2S;儿童的动态平衡能力则通过'平衡木走'的干预前后时间对比进行分析,A 儿童的动态平衡能力'平衡木走'所用的时间减少了 6.7S,B 儿童的动态平衡能力'平衡木走'所用的时间减少了 10.9S,由此可以看出两儿童的静、动态平衡能力都有所提高,这也证明通过体育游戏的锻炼两名儿童的肌肉力量有所增加,.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改善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在双手拍球游戏中,体育干预后的 A 儿童、B 儿童的成绩分别提高了 57 个和 62 个,由两名儿童的数据变化可见体育干预训练对他们左右手配合运用起到了很大作用,此项运动不仅锻炼儿童上肢、腰腹肌肉的力量和全身协调性,同时还能锻炼儿童的专注度,对儿童的手眼配合及小脑支配能力也有所锻炼。
推车走主要加强儿童上肢力量、腰腹力量,A 儿童和 B 儿童的成绩分别提高了 3.9m,3.3m,这一数据充分反映了儿童上肢力量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有所提高。
立定跳远主要反映儿童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干预训练内容由兔子蹦、青蛙跳等,两名自闭症儿童患者的成绩都提高了,由此可以看出两名儿童的下肢爆发力都得到了提高。
跟据两名儿童实验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总体来看体育游戏干预训练实验后,两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有所提高,尤其在推车走和双手拍球上的提高很显著。
3.3.2 克氏行为量表干预前后对比分析。
"克氏行为量表是 1969 年由 Clancy 编制的由家长填写的自闭症诊断量表,由 14 项组成,评分方法为二分法:每一项分为是(1 分)、否(0 分),7 分为划分点,能有效区分自闭症儿童和其他控制组儿童(包括正常儿童、脑性麻痹、听力障碍和智能不足)。1983 年台湾谢清芬等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将原来的二分法修改为"从不 0 分"、"偶尔 1 分"和"经常 2 分"三种反应强度,并认为总分≥14 分为初步筛选自闭症的标准"22.通过"表 3.5 两名儿童克氏行为量表干预前后对比一览表"中 2 名儿童在干预前后的总分对比 A、B 儿童分别减少 3 分和 4 分。
2名儿童在体育游戏干预前后的反应强度都有所改变,通过三人两足、螃蟹快跑等游戏让儿童的孤独离群、沉迷自我的现象有所改善,相互踢球、打口袋等游戏则让儿童逐渐的和他人有视线接触。虽然这些改变在同龄儿童身上微不足道,但是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却是很大的进步。这也说明体育游戏干预不仅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身体素质,对自闭症儿童的自身行为也是有所帮助的。
2014年2月,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老龄社会是科技推动和消费拉动型社会,国家在进入深度和超级老龄社会之前,应当做好三个准备:青年人口拥有人力资本,老龄人口拥有养老资产,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同时...
摘要国际羽毛球联合会1939年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标志着羽毛球从游戏正式转变为竞技运动。在这将近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羽毛球运动逐渐成为大众必不可少的娱乐运动项目,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羽毛球运动竞赛与人们的社会...
1中国经济对外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对外开放,总体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目前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美国[1].但经历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转型,目前经济形势可谓喜忧参半。2008年国际...
项群训练理论是竞技体育的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的一个层次, 它是以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为依据, 将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专门立法,以致很长一段时期内司法实践中责任的认定标准不一。自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性质、侵权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特...
2文献综述2.1羽毛球运动相关研究综述。2.1.1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在14至15世纪的日本,在那时候拍是木制的,球是樱桃核粘上羽毛,两人对立击打。但是由于球的载体太重,而且飞行速度快且飞行方向不好掌握,所以这种游戏没多久便消失了。在18世纪...
前言迄今,新中国体育已经走过了六十四载春秋。回顾我国体育的六十余载历程,风云际会,沧海桑田,辉煌的成就掩饰不了背后的巨大矛盾和日益突出的困境,其根源在于人为赋之的异化。我国体育异化现象由来已久,从而承受了太多其本义之外的担当并长此以往,举...
0前言艺术体操是集竞技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体育项目,自1978年传入中国,在我国已广泛开展三十多年[1]。由于艺术体操起源于欧洲,我国艺术体操项目的发展不得不向欧洲强队借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能够逐渐赶超欧洲强队,一次又一次刷新国际比赛的...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更新教育观念,在体育教学中逐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高...
5结论5.1从身体素质元素分析,流行街舞的元素类型向着柔韧和耐力元素发展,力量元素主要体现在Breaking类型中。5.2从行为元素分析,流行街舞的元素类型以走、跑、跳和旋转为主要的行为元素。5.3从身体部位元素分析,流行街舞的元素类型以上下肢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