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手段,还充当着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资源。红色体育的技术发展是不受文化限制的,但其文化内涵受制于不同时段、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发展。它是 1988 年首次由成都体育学院梁光桂教授提出。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将,红色体育主要是指瑞金中央苏区及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体育; 从广义上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至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劳苦大众自己做主的体育,称为赤色体育。我们认可广义的概念,它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的建立这段时间内所开展的体育活动。
体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生活方式,肩负着塑造人的健康体魄,增强全民族身体素质,培养人的健全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体育竞赛是竞技体育和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来实现其宣传、激励、教化和团结人民,推动社会进步的多重功效。
红军利用体育竞赛这一载体形式,来形成独特的红色体育文化。红色体育在特定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体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宣传和教化红军战士锻炼强健的体魄,来杀死敌人,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贡献自我。它已经超出体育竞赛,是一种精神化身,来渲染气氛,养成集团精神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精神,达到完成革命的目的。因此,它应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红色体育文化。
红色体育文化从属于红色文化和体育文化,通过红色体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展现体育的内在文化精髓的一种新的衍生文化。在红色体育活动中,向红军战士传授的并非单一的体育运动技能而是诸多关联的体育文化成分的要素,如外来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来源、意识形态,国内传统民俗和民间体育项目的历史和形态,简单制作的器械和军事性相关的体育文化内涵。红色体育文化的基本概念是指在当时社会战争的大环境下,以根据地为空间,以红军战士和劳苦大众为主要参与主体,以军事活动和体育活动的训练、竞赛和表演等娱乐活动为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以红色体育特有的文化内涵及体育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交流为基本形态,体现了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团结精神的一种红色文化。
1 红色体育文化的特征
红色体育从一开始它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而是融宣传教育与体育运动、全民健身与爱国教育,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等多维关照为一体,在被社会化和政治化的体育运动方式和与社会政治的协调相处中,增进了革命的战斗力、凝聚力及宣传力。
在“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的体育观中,体育已经回复到它的本初意义上: “生存”,为生存而奔走,为生存而强身,强健的身骨成为走完革命的根本保证。这时,体育的基本技能在战争中转化为战胜敌人的技能,体育文化素质转化为军人素质,体育精神转化为革命精神。并且,在斗敢于拼搏、越挫越勇的革命斗争中,使红军更加认识到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对人身心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1) 红色性和教育性。共产党人抛头颅、洒鲜血,用自己的生命来缔造中国革命的胜利。在革命完成的过程中,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都具有红色的性质和教育的价值。红色体育作为其中之一的实践活动,也同样具有该特性。红色体育产生于革命时期,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一种特殊的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因而红色体育文化是一种红色的体育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的内涵就是团结拼搏,越挫越勇,宣传党的政策,树立红军的形象。
红色体育文化的教育性体现在通过对体育理念的创造性发挥,教育战士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毅力来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战争。教育战士在战争中,要因陋就简、身体力行,坚持体育的人民性,在大众生活中展示出红色体育的战斗力。因此,不管是举行的全军运动大会,还是红军战士参与的个别体育运动,它都揭示出了红色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炼造了红军体能,塑造了红军品行。
(2) 军事性和娱乐性。体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在阶级社会中,体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红色体育文化的阶级性就是为阶级斗争服务,这体现在军事特性上。新民主主义时期,体育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于当时的中心工作。“用革命战争粉碎敌人的围剿,是一切革命任务的中心,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一切生活,都要服务于革命战争,争取战争的胜利”。从体育运动竞赛中军事项目的开展就可以看出这一特性。经常开展的掷手榴弹、刺杀、射击和过障碍等项目,则注重军事性; 它超出了而纯粹的体育项目球类和田径等。
红色体育在革命战争年代发展起来的,在开展过程中,受制于战争环境的不断变幻,其开展也是不连续和间断的。而人民大众和军队业余文化生活也极为单调,红色体育活动的开展正好契合了满足了空洞乏味的文化生活。而红军中开展体育活动,一方面达到提升红军官兵身体素质和增强战斗力的目的,来实现体育的政治任务; 另一方面能够增强红军战士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达到活跃部队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
(3) 救亡性和竞争性。红色体育文化的救亡特性。救亡性表现为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体育活动来促进民族救亡,即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活动达到改善国民体质、拯救民族危亡并形成尊重权利、自由、民主等启蒙性的价值观的目的。共产党早期开展的新式体育活动,用先进的体育文化思想教育和武装群众,使他们认识到新旧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形成思想的觉醒并投入到民族救亡的运动中去,红色体育文化在此发挥了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作用。在革命战争艰苦的年代,红军担负着十分繁重的政治和军事任务,克服常人不能经受的困难,为了完成党所赋予民族救亡的伟大历史使命,需要通过体育竞赛的开展,来达到锻炼强健的体魄、塑造坚硬的政治素质,从而最终培养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 主体性和大众性。红色体育文化的主体性及大众性。所谓新式的体育特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体育,是以工农劳苦大众为主体的体育,这在旧中国时期,特别是国民党统治区是见不到的[4]。在旧中国,体育运动是统治阶级为了夺取锦标,来训练和加强在青年中的影响,使之成为一种工具。
而在党领导下的广大地区,工农和劳苦大众是新式体育的主人,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从而出现了体育竞赛蓬勃开展的盛况。红色体育文化首先体现和反映的是广大根据地群众的体育文化理念以及具体的体育活动形式、规律和特征。红军的体育活动的参与者是人民大众。体育竞赛的项目不仅包括军事的,还有球类和田径及政治测试题目。其目的不在于专业程度的竞争,而主要是强调群众的参与性。将体育活动与文化娱乐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更能够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气氛,吸引着大众的参与[5]。
2 红色体育文化的内容
依据文化层次理论并借鉴红色文化和体育文化的精髓,探讨红色体育文化体系中概念、结构与内容、特征、功能等基础问题。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层次理论结构的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核心载体,是在物质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集。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物的制度文化,能够协调单个与群体、群体与人类的关系,影响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
(1) 精神文化层。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这是红色体育文化的核心和本质,主要体现在红色体育运动中人们的价值追求、心理行为、精神面貌等等。军事性的红色体育文化表现为对红军战士群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推动力、约束力,以及对广大劳苦大众所产生的宣传力、影响力、感染力甚至征服力。红色体育是以红色体育项目为载体的运动,红色体育文化最为鲜明的个性魅力则是强调军事中融入体育所产生的团队精神和进取拼搏的竞争精神。
红军战士成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的有机融合的团队精神,是其革命顽强战斗作风、严明组织纪律、凝聚战斗力量和鼓舞革命士气的集中体现。一旦红色体育文化团队精神形成,就展示出强大的正能量,能够真正发挥战斗力、显示革命高涨热情的作用; 能使战士产生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和归属,为了达到最终目标,共同努力。
红色体育文化能够培养队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这与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致的。它也会影响到体育赛场上的每一位战士和观众,使他们深深受感染和熏陶。红色体育文化的真正价值就在于通过这种熏陶和感染,引领他们获取感受,这种情感体验与他们内心世界的理想追求是统一的。
(2) 制度文化层。在制度文化层面上,它位于精神和物质的中间,包括基本层面、高级层面和实施机制层面三个方面。其中基本层面是体育竞赛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的相关知识; 高级层面是体育竞赛规则、制度和训练模式等; 实施机制层面则为体育运动组织机构。红色体育经过不断发展并逐步形成规模,这说明它适应特定社会不断发展就必然需要相应的环境,而这个环境,就是军事体育教育训练与战士精神娱乐生活互相博弈的自然选择的秩序,或者是理性设计或建构的规则。红色体育文化的协调互动依赖一个规范有效的秩序,只有通过制度文化才能达到。
(3) 物质文化层。在物质文化层面上,红色体育文化主要表现在体育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各种场地、设备等条件。物质条件是开展红色体育的物质保障,它将影响体育活动的顺序进行。在革命战争环境下,组织者利用有利的地形来进行场地的平整,来当做竞赛场地。自制做简单的跳高架子,来满足体育比赛所需。这些都是红色体育开展所表现出来的物质设备。
(4) 行为文化层。在行为文化层面上,红色体育文化主要表现在红军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训练、竞赛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及在表演、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现象。它集中反映出了红军战士的集体作风、奋斗目标、总体素质和全军精神状态等各种文化特征。无论是红军领导人,还是一般战士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都为之做出贡献。
3 红色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的启示
(1) 现代体育发展要从实际出发这一具体情况来定位。革命战争年代,军队体育总是以革命战争的需要为出发点,形成了以军事体育为主体的体育活动体系,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国后,我国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进行“举国体制”的体育体制改革创新,使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并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取得奥运金牌第一的好成绩。随着奥运热的散去,我国体育在反思竞技体育辉煌之后,逐渐转向大众体育的发展。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应审时度势来从实际出发,来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只有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翼都腾飞起来,我国体育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从实际出发在当时的革命年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建国后“举国体制”体制和现代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进程中仍将发挥巨大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促进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需要发扬红色体育文化精神。
(2) 现代体育承办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看家本领。开展军队体育不依赖变化的外部环境条件,而是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办体育的优良传统。在中央苏区,战争恶劣环境加剧了包括体育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的匮乏,加上红军战士和大众很少接触体育运动,因此在苏区开展正规的体育活动是不太现实的。为了锻炼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去战胜敌人,苏区军民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坐等,而是凭着满腔的革命热情,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开展项目比较多,例如射击、刺杀、跑步、爬山、跳障碍、投手榴弹等,这些项目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而设立的。体育器材和用具都很简单,如跳远就是在地面上挖一个沙坑,将上面的土疏松,再确定一个起跳点就行了,然后根据跳的远近判定成绩。而在运动会筹备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浪费现象。如十运会,南京在城市建设上花费1150 多亿元。十一运会山东在全运会上投资2000 亿元以上。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秉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办体育对我们今天的体育竞赛具有重要作用。
(3) 现代体育开展要抛弃锦标作风,倡导积极锻炼的风气。中国共产党重视体育的教育功能,注重体育教育唤醒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体育竞赛在于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加强联系、增进团结,并能使落后追赶先进。正是在白色恐怖的战争年代下,革命根据地人民在乐观的革命精神指导下,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现代体育竞赛锦标之风盛行,为了刺激运动员,比赛奖励大都以丰厚的物质奖励和现金为主。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服用兴奋剂的泛滥、假球黑哨的出现、更改年龄冒名顶替参加比赛的现象屡见不鲜等。这也造成了比赛的不公平、也不利于人们参加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从红色体育文化中汲取有营养的精神财富,摒弃体育竞赛的锦标作风,倡导积极锻炼的风气,来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
参考文献:
[1] 党挺,虞重干. 近 60 年我国红色体育研究评述[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4) : 21 -24.
[2] 中国体育总局. 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工作的通知[J]. 体育文化导刊,2012(6) : 1 -3.
[3] 刘显,熊晓正. 红色体育文化思想的历史与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2) : 29 -34.
[4] 史婉虹. 浅谈中国红色体育的特点[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 : 89 -90.
[5] 冷新宇. 中央苏区体育精神文化研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4) : 25 -30.
[6] 唐国平. 中央苏区体育运动的特点[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2) : 118 -122.
2014年2月,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老龄社会是科技推动和消费拉动型社会,国家在进入深度和超级老龄社会之前,应当做好三个准备:青年人口拥有人力资本,老龄人口拥有养老资产,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同时...
1中国经济对外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对外开放,总体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目前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美国[1].但经历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转型,目前经济形势可谓喜忧参半。2008年国际...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专门立法,以致很长一段时期内司法实践中责任的认定标准不一。自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性质、侵权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特...
前言迄今,新中国体育已经走过了六十四载春秋。回顾我国体育的六十余载历程,风云际会,沧海桑田,辉煌的成就掩饰不了背后的巨大矛盾和日益突出的困境,其根源在于人为赋之的异化。我国体育异化现象由来已久,从而承受了太多其本义之外的担当并长此以往,举...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更新教育观念,在体育教学中逐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高...
一、引言高校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潜在人员,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身体与心理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就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体育运动...
世纪70年代,以北美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界兴起全人教育思潮,之后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迅速传播开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内容丰富的研究与推广实践。这也引起我国学者的兴趣。全人教育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一直奉行的科技化和专业化教育,即所谓的教...
在输出的人才中﹐体育院校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当中包括高水平的运动员、丰富体育理论知识的体育教师,都容易成为大家的学习和模仿对象。而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取得耀眼的成绩,就不仅取决于技能水平与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取决于个人的情绪智力...
摘要当前跆拳道这项体育运动备受世界各族人们的喜爱,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特色。在跆拳道运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随之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在对奥林匹克运动跆拳道竞技活动等追捧下,人们忽视了至关重要项目文化内涵对参与者的作用,甚...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是体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重要创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2014]》)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反映出对这一治理工具效力的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