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70年代,以北美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界兴起全人教育思潮,之后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迅速传播开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内容丰富的研究与推广实践。这也引起我国学者的兴趣。
全人教育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一直奉行的科技化和专业化教育,即所谓的"教育为器"的教育观进行批评,提倡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育为人",强调教育应以人的完整发展为核心目标,实现人与自我、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不是把人变为对社会机器有用的事物[1].
在现代教育的形成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进入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人身心发展具有的价值。在全人教育的视角下,我们该如何认识体育教育的意义及目的呢?
本文从全人教育的核心---人的生命的角度,对体育教育进行重新认识,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在全人教育理论看来,教育的核心是有生命的人,这与传统教育理论往往以立足于寻找人与物的不同,从而发现人独特的本性完全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有着双重生命的存在。人既有大自然赋予的自然生命,又有着自我创生的价值生命。价值生命是作为一个"人"的本质特征。但是,如果脱离自然生命,孤立地来谈人的价值生命,就会陷入唯心的泥潭。全人教育认为,根据生命价值体系,教育分为自然教育与价值教育。其中,自然教育发展的是人的自然性,价值教育则用于发展自由性。它又分为真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体育教育会很好地把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完美地统一起来[2].
一、人的自然生命与体育教育
根据全人教育理论,人的自然教育关注的是人的身体发展。自然教育分为消极和积极两个部分。消极的部分是指身体的养护和锻炼,而积极部分则注重人的心理官能的自然发展。法国学者卢梭认为,身体的养护与身体锻炼,都应该成为人的一种自觉行动,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和完善。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以身体活动为载体,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二条规定: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此规定明确学校体育的价值在于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强调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改善生活、生存质量。因此,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是体育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
二、人的价值生命与体育教育
1.价值生命中的"真"与体育教育。人(主体)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改造着周围的世界(客体),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但一切客体是具有既成的、自有的规律存在。作为主体的人,只有遵循着世界的固有本性,通过不断的认识、实践,不断挖掘、探索客观世界,才能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真理。这就实现了对"真"的初步理性认识,达到认"真".因此,主体的人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即是对真理性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而这种对真理性的追求,就是价值生命中"真"的要义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人若为"真"所钳制,就会成为技术的牺牲品,遗忘对生命价值的寻求和反思[3].所以,作为人的教育,不仅要让受教育者达到认"真",求"真",还必须能够实现辨"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符合人们利益、合乎人性发展的教育。这也就引出全人教育对价值生命的完整要义所在:认"真",求"真",辨"真".
因此,我们应认识到价值生命中的"真",不仅只是一种知识,更应该发展为一种能力,进而形成一种智慧。从这一认识上出发,教育绝不能把知识和技能作为唯一内容。从这一点上讲,体育教育任重道远。因此,体育教育不能以单纯的运动技能为核心安排教学,而应确立"全面'真'的教育".
首先,做好学问教育,即做好传统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运动技能及知识。其次,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求"真"、辨"真"能力的培养。这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提出一定的要求。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纽曼认为,机械记忆的知识于学习者自身今后的发展帮助不大,充其量只具有工具性价值。但如果在教学中对学习者不断加以引导,创设各种条件,鼓励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思考感悟,将知识内化,那么该知识就会被学习者视为一生受用的行为准则和思考习惯。这不仅给学习者个体带来利益,同时受其陶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和社会,这样文明才能不断传承下去。
此外,在体育教育中,必须借助一定负荷的身体活动,才能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只有通过进行有一定负荷的运动体验,才能更好地感悟运动带给生命的律动,体验个中滋味。这些体验可能是成功、团结、奋进等积极情感,也可能是失败、沮丧、疲劳等看似消极的体验,但这会大大促进学生心理官能的发展,加深对"真"的感悟与理解。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受到"体质健康论"的影响,原本是体育教育中的教学手段---强身健体,变成教育目标,导致授课内容以竞技运动内容为主,存在"只见教学,未见育人"的弊端[4].
2.价值生命中的"善"与体育教育。什么是善?一般认为"善"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类。广义的善,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根据自身需要所遵循的价值尺度,反映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狭义的善是指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善,强调的是人的行为活动是否符合社会的规范性。广义上的善是人作为主体,反映其主体性得到深刻展示的领域,是主体对自我内在尺度的要求。因此,从价值生命角度看,善是人性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追求,追求高尚是求善性在生命发展中的需要。求善的教育,对应到实践中,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教育。那么,如何才能让道德教育的结果更好地转化为学生完全自主、自觉、自为的意愿与追求呢?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传授科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运动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这本身就符合人自身需要的价值尺度,符合人对自然生命的发展需求。此外,从狭义的善的角度讲,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无私奉献,不仅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对学生正确伦理道德观的建立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这种影响会通过体育活动中的团结、奋进、欢乐的氛围传递到每位参与者,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道德情操,契合社会规范,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都有莫大的益处。
3.价值生命中的"美"与体育教育。学者冯建军认为,美的教育应该包括审美和立美两个部分。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具有感觉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立美,也就是创造美。立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外部世界的人化自然和人自身的内部世界。当然,立美和审美是相辅相成的,决定美的教育应该是审美和立美的统一。教育无法创造美,但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所以,美育应该是通过某种教育手段,培养学习者美的意识,让学习者自己成为审美与立美的主体。
体育之所以产生美,究其原因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身对象化的结果。因此,体育美是人在体育实践过程中的产物,而不是单纯主观精神映射的结果。众所周知,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作为媒介和手段进行教育活动的。体育运动对人体最明显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人形体的塑造方面。均匀的体形,正确的身姿,有力的肌肉,红润的肤色,都展示出体育赋予人类的静态美。人体美成为人类最早认识的美。不同项目的各种具体技术动作所表现出来协调、节奏等动态的人体美,更是体育带给人类的独一无二的礼物。
此外,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习者所有的情绪体验会对美的理解产生影响。一切情感态度的生发,都是主体对客体情感体验的结果。这些情绪体验不仅可以激发主体的情感共鸣,也会锻造学习者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进而提高主体人对客体对象是否具有美的价值属性鉴赏与判断能力。
体育之所以在美的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于体育对立美的培养,体现在体育美的自由创造性。在体育的骨髓中,充斥着自由的元素,而美恰恰是自由的本质体现。这决定在体育中,任何自由的创造都具有美学特征。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习者不断感受着自身与外部事物之间的融洽与和谐,忘却生活中的苦恼与压抑,感悟着真善美的本质力量,让自由得以欢快地歌唱。
总之,从全人教育的视角看,教育的核心是人。具体到体育教育领域,核心是努力展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体育教育必须回到以人为本的世界[6].因为体育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塑造健康的身体,而在于对健全心智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所以,体育教育对自然生命的作用只具有工具价值,对真、善、美的追求,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如何通过体育教育构建健全心智和完善人格,如何将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正地融入体育教育实践中,是体育教育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80.
[2]冯建军。全人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3):12-15.
[3]石鸥。关于教育实验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1996,(3):51.
[4]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M].西安:西北师范大学,1995.
[5]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3.
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而终身体育教育则是为了在一个人的脑海中引入终身体育锻炼的概念,让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终身体育概念,进而对一个人的思想进行终身的体育教育,使得体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
1四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1.1体育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存在着偏差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的体育教育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从表1可以看出:有74人认为自己学校是以运动训练为主占总人数的77%;有14人认为自己...
健康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是民族素质高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
警察院校体育管理是在遵循学校体育教育规律和运动规律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充分发挥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等因素的作用,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警察院校体育工作过程及其内、外部各种因素与环境条件,所进行的计划、...
随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课外体育锻炼又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部分,对大学生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杭州经济技术开...
1.构建体育教育新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1.1社会的开放扩展了体育教育内涵的外延。社会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对于体育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越来越多,比如各种体育竞赛、大学生体育运动、体育俱乐部等,这些灵...
高职体育教育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上出现了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高职体育教育中没有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仅掌握专业学科知识技术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上对综合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究高职体...
古希腊体育、中世纪骑士教育及中国先秦射礼教育等充分说明,体育教育是最完美的全人(即认知心理学所倡导的能以身体体验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理身体、心理身体和社会身体的具身认知[14]而社会适应的人)教育路径。基于对去人化[29,31,34,43]离身祛魅体...
王国维(1877-1927年),字静庵、伯隅,出生于浙江海宁盐官镇的一个书香世家,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1位国际着名学者。作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国学大师,他一生在教育学、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考古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作出...
大学体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环节、是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可见,大学体育的功能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体育技能和技巧,还注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和意识培养,更肩负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