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体育为人的社会化提供必要的心力储备。
现代科学证明人类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仅仅影响身体机能,而且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心情娱悦,产生一定快感,降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使人心理变得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能更好地处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国外学者诺斯对身体锻炼与焦虑、抑郁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元素分析研究,最后他在考察了近80项相关元素之后,认为短期身体活动和长期身体锻炼都能有效地降低抑郁;锻炼的降抑郁效果在那些需要心理帮助的人身上最为明显;身体锻炼与特质性抑郁和状态性抑郁的降低有联系[4].从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进行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变人类的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当然这也为人们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情绪参加到社会活动当中提供了必要帮助。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类不再从事那些繁重艰难的劳动工作了,只要打开机器,盯着机器,利用机器,产品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这时产生了一个新的名称--工人, 人类开始自己制造自己的世界。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雇佣劳动也以资本为前提。它们相互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相互使对方产生。”
不过这种互为条件带来了相互对抗,因为“劳动着的个体使自己异化;他通过劳动所产生出来的环境不是作为他自己的环境,而是作为异化了的财富和造成其贫穷的环境与他发生关系。”这就是说工人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了资本,反而使自己受到控制。资本通过不断地生产自己的对立面--工人,来不断生产自己。正是在这种生产过程的矛盾下,工人异化了,身体异化了。身体在这里竟然成为自己生产自己牢笼的工具,或者说身体成了自己生产出的机器的一个部件,一个组织部分,而且更为荒谬的是,人类还在不断地生产,不断地为自己套上这种自造的牢笼。如何破解这种人类自我困局,如何对抗人类不断出现的身体异化,如何以一种更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来面对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答案恐怕要从体育中去寻找,因为只有在体育活动中人的身心才能真正地达到二元合一,而且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变和对抗这种机器大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带给人类的身体迷失,从而进一步激发人类改变世界和自己的健康欲望,同时也使人们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态参加到社会活动当中,促进人与社会的进一步融合,而不是迷失自己。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体育活动为人类的良性社会化提供了必要的心力储备。
2.3体育为人的社会化提供必要的健康人格。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个性化教育逐渐取代了以前的教育模式。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生产力性质的改变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使信息社会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因此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个性化教育。自信心、责任心、竞争心、友谊感、独立性、自制力等,都是优良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
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人的身体施加影响,其不仅能影响人的生理属性,而且还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属性,促进身心的健全发展。体育对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有直接影响,体育运动具有调节作用。如性格中的优柔寡断、自卑、懦弱、固执、骄傲、冷漠,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转变为果断、自信、谦虚、热情、开朗、大方、可靠、坚实等性格。体育运动对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体育运动对人的精神面貌都有调节作用。
健康人格和情感的运行模式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发生或过程,而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是社会性建构的结果。人格与情感是一种主观社会事实,是对社会客观事实的反映,并非人的自然、本能的反映,而是社会中各种价值及冲突的反映。而体育的体验恰恰是人格与情感最为直接的手段。体育带给了我们挑战自我的信念与理想。
2.4体育为人的社会化提供必要的模拟场所。
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具有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频繁的人际交往和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形成了酷似社会的模拟环境。在这种模拟环境下,也有相似社会的行为规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如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就要求人们去拼搏竞争;而奥林匹克原则“公平、公正、公开”也符合社会规范原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道德,反对服用兴奋剂,反对运动赛场的假球、黑哨欺骗行为。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位置分工与社会角色一样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如足球的守门员、后卫、前卫、中场、前锋等多个位置,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比赛中,裁判就像法官一样执行规则,权力不可侵犯,队员只有合作共同行动,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去拼搏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恶意铲球、故意假摔要坚决重罚。因此,体育运动具有培养人的行为规范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人的社会化。
3 结语。
体育运动对人的社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既不能夸大其功能,也不能忽视其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大背景下要充分考虑到体育活动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影响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正在以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融入到社会当中实现真正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5.
[2]常乃军,王永平。 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 29(1): 5 - 7.
[3][古希腊]柏拉图。 理想国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杨忠伟。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05.
[5][英]拉雷恩。 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 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 [M]. 戴从容,译。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014年2月,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老龄社会是科技推动和消费拉动型社会,国家在进入深度和超级老龄社会之前,应当做好三个准备:青年人口拥有人力资本,老龄人口拥有养老资产,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同时...
1中国经济对外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对外开放,总体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目前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美国[1].但经历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转型,目前经济形势可谓喜忧参半。2008年国际...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专门立法,以致很长一段时期内司法实践中责任的认定标准不一。自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性质、侵权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特...
前言迄今,新中国体育已经走过了六十四载春秋。回顾我国体育的六十余载历程,风云际会,沧海桑田,辉煌的成就掩饰不了背后的巨大矛盾和日益突出的困境,其根源在于人为赋之的异化。我国体育异化现象由来已久,从而承受了太多其本义之外的担当并长此以往,举...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更新教育观念,在体育教学中逐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高...
一、引言高校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潜在人员,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身体与心理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就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体育运动...
世纪70年代,以北美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界兴起全人教育思潮,之后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迅速传播开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内容丰富的研究与推广实践。这也引起我国学者的兴趣。全人教育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一直奉行的科技化和专业化教育,即所谓的教...
在输出的人才中﹐体育院校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当中包括高水平的运动员、丰富体育理论知识的体育教师,都容易成为大家的学习和模仿对象。而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取得耀眼的成绩,就不仅取决于技能水平与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取决于个人的情绪智力...
摘要当前跆拳道这项体育运动备受世界各族人们的喜爱,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特色。在跆拳道运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随之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在对奥林匹克运动跆拳道竞技活动等追捧下,人们忽视了至关重要项目文化内涵对参与者的作用,甚...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是体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重要创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2014]》)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反映出对这一治理工具效力的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