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郝更生为中国近代体育教育之父这并非一种虚誉。郝更生早年在多所着名大学的体育系任教,在民国教育部担任过体育官员。参加了包括第十届远东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也筹办过多届的全国运动会是一位专于体育事业的人士。他的体育生涯与中国近代体育历史息息相关是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先驱之一。
一、赤卜更生与近代体育情结
新文化运动后国人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正是在这一时期郝更生开始了他的体育生涯。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都不适合体育发展。国内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外日本帝国主义虎视耽耽其他国外侵略势力也蠢蠢欲动。1933年郝更生出任民国教育部体育督学承担起发展体育的历史重任。郝更生的体育思想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他留学于春天学院时所见所闻。春田学院是一所基督教青年会所创办的学校,是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其成立于1886年。1919年郝更生进入春田学院正值美国战后对体育政策全面改革之际。当时的美国体育思想将体育朝着教育化以及社会化等方向发展逐渐摆脱了生物主义与医学主义的影响。
同时体育与学校卫生教育逐渐融合。这种体育思想被称为是新体育思想,与当时国内普遍流行的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差异。郝更生在就读期间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一个因素是11931年郝更生任教于沈阳的东北大学体育科主任,这年的9月19日凌晨因日军的侵袭被临时推选为/保安司令部总指挥。为了组织学生撒离郝更生忙得无法顾及身怀六甲的妻子造成终身遗憾。为此郝更生在回忆录中曾有这样的记述厂痛定思痛不胜感慨,这是我个人生命史中最黯淡的一页,我曾亲身经历国破家亡的滋味。留学的经历和中国近代内忧外患政局的影响给了受过体育专业训练的郝更生极大的刺激也成为他从实用主义角度进行“体育救国”与发展“民族体育”的最大动机叮观1927年至1937年间,郝更生深入研究全国各地区的体育发展情况积极实现体育教育化的目标。1927年郝更生发表了“十年来我国之体育”一文这是近代第一篇深入体育发展的理论文献。郝更生以教育原理为基础闻述了体育教育化思想并从硬件设施、体育课程、女子体育、体育师资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同时从历史的观念、环境的风气及指导的方法三个角度,对体育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行为、对于社会体育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各种改进的措施为当时体育发展画下了一个基本蓝图。1937年郝更生发表了名为“十年来之中国体育”一文闻述了自1927年以来肩一个十年中国体育的发展情况。文章内容涉及全国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体育行政组织的运作以及体育法令制定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探讨。这在我国近代体育史上均是首创别。
二、郝更生体育教育思想的特点
郝更生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环是德、智、体、群四育之一体育与其他三育具有同等地位。从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来看早期的教材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郝更生自己在幼年读书时接受的就是这种形式的学校体育教育。条件较好的学校一般会请日本军操教官担任体育教师。条件较差的学校则只能够请一些中国军官或士官来充数。也有部分学校请武术高手前来教学生打拳。这种体育教育是一种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训练自卫卫国的学生兵。
根本就没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体育问题。一战之后欧美体育开始改革。田径运动成为体育活动的主流逐渐摆脱了呆板的兵操、器械操转为活泼、刺激的自由活动。这种变化对于正在美国留学的郝更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团气在郝更生看来体育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体育是指体育技能的学习。而广义的体育教育则是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学习。同时也包括个人品德、修养、人格等方面的学习。体育教育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发挥身体的、技术的教育功能还要具备德育、智育以及群育方面的教育功能。面对落后的中国体育郝更生起初感到十分失望。
并且对此情况作出了十分严厉的批评。在他看来肖时中国的体育,从表面上来看相比于过往的确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但是相较于欧美、日本仍旧有很大的差距最为明显的一点在于体育目标的设定上。他说厂他国认国民体育之发展为各种教育之根基我则视为教育上之附带品他国认国民体育训练为提升生活效率之不二法门而我则视为无足轻重的活动他国体育整齐划一我则杂乱无章各行其道。故人能健强坚忍而我则懦弱委顿相形之下,以言国际竞争胜负谁属大势早定。盯为了宣传他的体育教育化的理念在担任教育部督学后亲自各校视察运用行政的手段希望能落实学校体育的发展。不论是普通大学还是体育专业学校均可以发现他的踪迹足见他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郝更生的调查研究是细致的海每都能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意见。整体而言郝更生将学校体育视为发展社会体育的基础如果每个国民能够在学校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喂步入社会之后必然能够自然地衔接继续从事体育活动因此他期望不论小学、中学、大专院校均应重视体育教育。
三、郝更生体育教育化实践升华
郝更生担任教育部督学后积极配合国民政府的复兴民族.政策。但是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都没有给予他充分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的空间。发生在1934年的马尼拉阴谋更是让他感到气愤之极。
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远东运动会是由中、日、菲三国共同举办的。当时的日本为了让伪满洲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积极策划了各种政治事件。远东运动会也成为了他们施展阴谋的舞台。日本方面在背地里拉拢菲律宾企图迫使中国退出远东运动会协会而由伪满洲国代替中国的位置从而造成伪满洲国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事实。参加会议的郝更生对此气愤之极会议退场前他明确宣示厂远东运动会举行以来,历届竞赛均以发扬体育精神为主旨缅怀已逝约二十一年户菲日三国之间不仅民族与民族间的感情借此大为沟通而三国之青年尤其获得良好的了解与认识相互攻错、相互锻炼增进文化教育的交流。今天很不幸的眼见政治阴谋渗透于此一神圣庄严的组织之中。中华民国为了维护体育竞赛光辉灿烂的纯正传统以及全球人士对它的圣洁信念,我唯有正式宣告退出此一沾染污点的组织。眼郝更生之所以会如此激烈是因为他对日本方面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早在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召开之前,日本方面就曾试图以伪满洲国的名义派遣刘长春参加1932年的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郝更生明确表示反对并且告诫刘长春千万不能上日本人的当。后在张学良的资助下刘长春以中华民国选手的身份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虽然没有取得任何名次但是却将中华民国的旗帜树立在奥运赛场上同时也树立在了国际政治舞台上。
面对当时国际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状态,郝更生的体育教育化理念逐渐升华为体育救国论。他说厂所谓现代的体育主要在人民之健全体格盖有健全体格者始有真正国防否则虽有坚甲利兵以弱不胜衣之病夫御之其败必矣近如德、意二国之青年训练乃我应效之。鉴于这时的国家情势体育教育化的理想也随着政治现实的变化而转至国防上。体育救国成为了郝更生当时最为重要的信念之一,为此他多次前往美国考察当地的体育发展情况。面对中国同胞屏弱的体质郝更生极力希望能够效法美国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他说:若不早日体育救国在行程见及的若干年后户国人不但要亡国而且更有灭种之虞。郝更生也意识到要想实现体育救国就必须让国人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而举办运动会无疑是最好的一种手段。例如原定于1937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郝更生作为筹备会的总干事为运动会的筹办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他期望借各地青年集合南京以认识全国各地青年体格发展的程度。同时团结民族之精神与力量让国人意识到体育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届全运会由于时局动荡而付之东流此后延至1948年在上海举行。对于一心发展体育事业的郝更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灭顶之灾。不过意志顽强的郝更生最终还是实现了他举办体育会的理想。在运动会召开时郝更生满怀深情地发言并且指出了举办此届运动会的意义所在其一为挽回因抗战致民气消沉之颓风窟发国人之朝气与自强之精神其二焕起全国各地方对体育十余年来的沉寂恢复运动设施与活动其三积极整军建警提升国防力量其四引导青年积极从事体格的锻炼,以激励进取之心其五树立运动会中公平竞争与忠诚守法的态度以促进民主宪政之实现。
郝更生的体育教育化理念,对于近代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郝更生的体育思想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情怀他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出发发展体育并且勇于扞卫国家主权和尊严他的历史功绩将永远铭记在后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1.体育史6教材编写组.
2.体育史网.高等教育出版社,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网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3.王华掉.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黄汉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科技发左奚史网。科学出版社,2002.作者唐力为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贻拳道国家级裁判。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体育院校特别是成都体院,在体育史方面有着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除了国内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有着比较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对体育史发展及交流活动已初步形成了规模。一、中国体育史研究的起源背景...
当人类进入氏族公社后,其生存面临的威胁除了天灾(洪水、飓风、严寒、酷暑、瘟疫等)和天敌(凶禽、猛兽等)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威胁战争,这就是同类之间有规模的攻击和杀戮。战争的规模和残酷程度与武器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原始社会中期(约公元...
1、吐蕃王朝概述7世纪初,以松赞十布为首的雅隆河谷地区部落崛起,先后兼并境内诸部,统一了整个藏族地区,于633年(贞观七年)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吐蕃土朝。吐蕃社会进入了安定和管理有效的新局面,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也为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
纵观中国教育史,健康向上的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育正规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有力的补充,同正规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达成即定的教育目的。高校体育文化产生于高校体育教育,...
【摘要】:超越品格是现代体育的一个代表性符号。文章通过哲学人类学的知识批判和谱系分析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解析出从古希腊体育运动中蕴涵着身体整体论到现代社会中蕴涵的身体个人主义这一社会观念的转变过程。在身体整体论社会观念主导下的古...
【摘要】:西方体育文化研究的路径体现为三大主流学派之间的博弈。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法国后现代主义学派是西方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源泉,不仅有许多专门从事体育文化研究的学者,三大学派的不少大师级的人物都有与体育文化相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运动蓬勃兴起,至今仍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师在社会分工中应当像医生、律师、建筑师那样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但体育教师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通常只被认为是所谓的准专业职业。为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宋如海生平简介宋如海,生于1890年,祖籍安徽怀宁。1903年,他在湖北武昌初次接触基督教就与其产生了不解之缘。1916年,宋如海从教会创办的金陵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湖北,随后不久,在武昌基督教青年会担任体育部干事一职。受当时基督教青年会在中...
科举制在我国存在有近千年历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对科举的研究但大多侧重于文举而武举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一、宋代复置武举的时间辨析关于复置武举的时间始终存在着两种分歧扮是真宗咸平说,这种观点认为宋代设置武举的时间在真宗咸平年间(999-1003)...
1、东北大学体育运动的兴起1921年秋,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采纳了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的建议,决定联合吉林、黑龙江两省在奉天创办东北大学。1922年10月25日,奉天省会一致通过创办东北大学的决议。同年,12月25日,张作霖正式批复奉天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