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军国民体育”产生的古代历史渊源
体育的出现与社会思潮的形成基本一致,军国民体育是在军国民主义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军国民体育可以理解为:以军事体育或兵操为体育学习的主要内容,倡导人人都应该练习兵操,达到体育强兵、体育救国的目的。军国民体育主义主要产生在 1902 年到 1919 年,在此期间,体育与军事、与强国呈现高度统一,进一步也可称为军国民体育思想。由军国民体育主义产生的历史来看,在中国兵器不发达的社会就已见端倪,这恐怕要追溯到历史久远的古代社会。
1.1 古代社会的军事与国事
首先表现在军事与国事上,军国民教育主要是为统治者所用,以达到侵略或自卫的目的,因此,它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扩张和自卫有绝对依存关系的。在中国古代社会,素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但与军国民主义不同的是,它最早只是作为一种战略思想,倡导基层农民知兵事。例如隋唐实行的府兵制度,府兵从一般民户中挑选,不再只局限于世袭军户等,这种战略就是将兵源、武器装备、军事训练活动扩展到了整个国家的基层。还有后来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这些战略思想在古代有重要的影响力,它们的提出在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尚处于战争年代的古代社会是一种坚实的力量,奠定了整个国家的军事基础。这些都可以说明一点,古代社会的军事与国家有密切关系,是国家的重要大事。
1.2 古代社会的军事与体育
军事与国家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军事与体育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这种现象其实在原始社会就有根可循,体育产生的萌芽之一便是军事战争,原始社会末期氏族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使生产技能、日常谋生技能等全部运用于战争中,在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人称之为军事活动中需得体育锻炼,例如射箭、车战、徒手搏斗、剑术、奔跑、跳跃等一类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具备了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具备体育活动的性质,另一个就是为军队服务。因此,体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开始与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到了清末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但是,与近代体育不同的是,古代社会的战略思想只是作为一种“有味道的”军国民体育主义,真正形成军国民主义思想和制度的时间,确是在近代社会才开始,此时的体育活动毫无疑问的被列为军事教育一类。然而,中国人之所以首先会接受并迅速形成军国民主义思想,除了受到当时政治、历史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与古代社会军事与体育理不清的关系有一定的原因。
2 “军国民体育”产生的近代历史因素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是军国民体育形成的基础。主要包括洋务思潮和维新思潮,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最早思潮,应当首推洋务运动,它在引入、传播西方体育的同时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体育观念,直接影响后来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建立。
2.1 洋务思潮是早期“军国民体育主义”思想的萌芽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殖民地化的程度日甚一日,民族危难国家衰败,迫使人们去寻找一些现实而又有效的抵制方法。因此,主张洋务的人士在早期西学的影响下,吸收着国际社会改革大潮的成果,在内忧外患的情境下开始了浩浩荡荡三十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对军国民体育主义形成的推动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在军队、军事学堂中引进西洋兵操,直接奠定了体育在中国发展的第一步,促进军国民体育的形成。中国落后的军事实力受到洋务派代表的高度重视,考虑到西方正盛行兵操的实用性,洋务派的代表头目奕?认为,治国首先要自强,自强首先要强兵,因此,大约从 1862年起,洋务派开始编练新军,并引进兵操训练,例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张之洞的自强新军等,在军队训练中废弃了中国传统的骑射、刀、石等武技,聘请外国人担任教官,开始学习枪炮、兵操。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完全仿照了西方近代军队建设,重新组建新式陆军和自强新军,而这对体育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西洋兵操在更大范围上被引进中国军队,洋务派除去在军队中引进兵操之外,还在军事学堂中引进了外国兵操,据史料记载,这些学堂多聘请外国教官教习,传授枪炮和军事武备技艺,每日晨起夜眠,听洋教训练。这一系列措施都奠定了体操在军队的地位。
二是近代洋务思想中对体育的引入、传播奠定了早期体育观念,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体育观念,并直接影响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形成了国家 -军事 - 体育(即兵操)的模式,是后来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萌芽。由洋务运动的实践措施可知,近代体育的引进与传播均是与军队有关并以兵操为主要练习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士兵,强兵强国。纵观洋务派早期引进西方体育的过程和内容,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以强兵为目的而接受西方体育,或许是因为自古以来学校中就没有体育的位置,或许是因为当时国难当头,而西方恰又很强悍的原因,所有体育的位置均被冠上“体操”之名。
因此,在洋务思潮影响下的中国人,在最初接受朦胧的体育观念时形成了只知“兵操”不知体育的认识,因此,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体育的过程中,就已经将军事、国事、体育放在了一个高度统一的位置,体育强兵、强国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人们的共鸣,这种观点对后人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直接导致后来军国民体育的高涨。
三是 1895 年,受甲午战争的影响,国内掀起了一股留日高潮,大批中国学生赴日本留学,自 1901-1906 年的五年时间,中国留日学生达到13000 余人,日本实行的军国民政策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他们是最早接受军国民主义的,也是近代最早提倡军国民体育教育的主力军。
洋务运动的这几项措施,无疑是为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爆发做了铺垫,综合洋务派的各种救国实践,军国民体育思想必然会形成并盛极一时,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它的出现和发展与早期洋务思潮对西方体育传播有直接关系。
2.2 维新思潮是“军国民体育教育”思想的体现
维新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与洋务运动相比,表现出一种更为进步的理论。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深刻的认识到:体育具有关乎民族长远利益的强种强国的作用,它既有军事上的强兵作用又有教育人民的强种作用,与强种有直接关联的便涉及到学校教育,这就促进近代体育开始从军队走入学校,形成了早期军国民体育教育的雏形。
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主要代表人物的主张对体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西洋兵操在军队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这种效果促使了康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逐渐把西洋体操引进学校教育,康有为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体育为特重,学习内容为军事体操,因此,康有为在早期维新思想中明确提出了学校体育应该为军事服务的观点。梁启超作为康有为的学生,鼓励在学校中开展体操课,不论男女,还大力提倡尚武精神,欣赏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曾撰写《中国之武士道》这本书,宣传要为强国而尚武。总之,在当时中国处于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的道路上,他们强调学生要学习体操,达到强其筋骨人人可以为兵的目的。
所以,资产阶级维新派之所以将西洋体操引进学校,是因为他们看到:西洋体操在外国学校中的作用,认为引进中国学校教育可以靖国耻御外侮,出于体育强国这样的目的,他们开始研究体育之学,并扩大了其在中国的实施范围。在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到二十世纪初,在维新派“民族主义”的奔走呼号下,伴随着留日学生的大力支持,终于晚清政府在 1904 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出现了对军国民体育的呐喊,从此,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地位得到确立,其中体育课内容更多的偏重于兵式体操的训练,学习内容也都是“立正、稍息、齐步走”之类的枯燥内容。晚清学校的体操教学,实际已经有明显的“军国民主义”倾向,可以说维新思潮、晚清新政是军国民体育爆发的导火线。受这些思想的影响,终于在民国初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宣布军国民主义,在高等小学及同等以上的学堂,一律注重兵式体操。由此可见,西方近代体育在最初走进学校的时候,包括当时已显端倪的军国民体育思潮,就已经为今后的体育教育发展留下了一定隐患。
3 军国民体育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在近代洋务思潮和维新思潮的推动下,军国民体育产生的必然因素主要受中国近代社会背景、体育实用性特征和近代西方体育早期传播路线三方面的影响。
3.1 中国近代社会背景的影响
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建立在双方互需的基础上。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对中国展开全面侵略,这些炮声打醒了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清政府,中国的悠久文化开始受到冲击,新的文明不断冲击着封建的旧中国文明,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正视社会现实,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然而祸不单行,中日甲午战争紧接着给痛苦的中国人民又带来沉重的一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渴望站起来,他们需要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急需找到一种现实并有效的方法强大自己。正因为抱着救国、自强这个并不复杂的目的,中国人首先从自身的体质做起,在军队、军事学堂中开展体操以增强体质,这成为中国人民认为最现实的事情。西方体育首先能够快速传入中国是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人需要向西方学习较为先进的体操来强大自己,而侵略者同时也希望从文化上达到全面侵略的目的,正是这种外入内需又恰逢中国人民急需摘掉“东亚病夫”帽子的情况下,开始效仿日本和德国的军事体操教育,并将其引入中国军队。试想,如果不是中国近代所处的特定国情下,那么中国传统体育在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也不一定会形成军国民体育,所以,军国民体育的产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这是我们在考虑军国民体育思潮之所以会产生的重要历史因素之一,这也正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总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符合,一定的社会背景也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一种历史现象的产生。
3.2 体育实用性特征的影响
体育和军国民主义密切联系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的实用性。这是体育自产生以来就附带有的本质特征,从原始社会晚期到现代社会,它的含义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它是社会发展的综合产物。在这漫长的演变中,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它自身的实用性,然而,一件事物如果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就会为人们带来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利益,我们了解的体育功能有很多,比如它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政治功能等等,这赋予了体育多种含义;在军国民主义的影响下,体育作为一种工具服务于国家或战争,而这种和军队、国家、人民有如此密切关系的根本原因,就取决于体育的实用性,这在现实中主要体现在体育的健身功效和军事作用上。近代社会是一个中国人备受欺侮的时代,人们十分希望国家强大、军队强大,出于这样的目的,人们开始积极倡导强身健体,增强国民体质,最终以体育锻炼增强军队和国家实力,这就使体育和军事、国家有了一个很合理的结合点,开始在军队、学校、社会中开展体操训练,以培养具有军事技能的社会公民,因此,近代体育在传入时就打上了浓厚的军事烙印,从一开始它的实用性便广泛被人们接受,也正是由于自古以来体育的这种健身实用性和对军事的促进作用,使体操在军队、学校中发展起来,也就产生了后来的军国民体育。
3.3 近代西方体育早期传入路线的影响
如果说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为近代体育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那么,近代中国社会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则奠定了在东学西渐条件下,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传入和传播的早期路线,并最终确立了它在中国社会的主流地位。受这两方面的影响,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道路表现出了一定特征,这条道路从对象上看:近代体育在中国首先引入的是军队,其次再从军队逐渐走向学校,最后走向社会;从传入项目看:首先传入的是兵式体操、普通体操,后有田径、球类等现代体育项目。这条道路特征从目的上看:中国近代引进西方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用性。无论是从道路上还是项目上,西方近代体育在传入的过程中就已经奠定了后期军国民体育发展的基础。
从传播对象上通过洋务派、维新派的宣传,体育首先进入军队其次到学校,这就使体育成为“强兵”、“强国”、“强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种观点逐渐被教育界和先进知识分子普遍接受,对包括孙中山、蔡元培等在内的,当时立志改变中国现状的进步人士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中国人不断学习、摸索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军国民体育思想。从传播内容上看,中国人在引入西方体育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体育的全貌,而是在军队和学校中开展兵操训练,奠定了早期的“兵操”即“体育”的观念,夸大了体育的军事实用性,所以这样的体育观念、训练内容和传播路线在最初建立过程中就带有了明显的军国民意味,才进一步促进军国民体育的形成。
4 结语
一言以蔽之,正是这种因果循环机制,由于多方面相关因素的决定,使军国民体育具有历史必然性。然而,军国民体育的思想并没有实现对学生身心教育的目的,也没有实现体育救国的理想,最终被遗留在历史长河中。究其产生、酝酿和发展过程来看,这种思想在形成的同时,重要的是给予我们对体育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探索中国体育发展的曲折道路,使我们较为清晰的认识到:一种主流思潮是如何演变进而形成的,通过对这个过程的梳理能够为现代社会的体育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比如: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体育观和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体育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社会学意义,又如体育在实行过程中的实用性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都是一把双刃剑,体育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它对军事、政治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物极必反,过分的强调体育的实用功能最终只会使体育扭曲的发展。通过反思近代体育的发展变化,使我们可以更准确的界定体育的真义,更好地把握现代社会的体育,更好地理解现代体育的真正意义,最终建立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念,使体育文化能够健康蓬勃的发展,真正的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人们愉快和谐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2] 罗时铭.中国体育通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3] 郝勤.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4] 崔乐泉,罗时铭.中国体育思想史研究(近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 谭华.体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 苏竞存.辛亥革命先后的军国民教育的体育思想[J].体育文史, 1988(4):19-23.
[7] 傅砚农.“军国民思潮”主导学校体育的社会背景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5(6):70-72.
体育作为唐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王朝的社会大环境当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体育事业的繁荣体现在竞争意识十分强烈、运动项目十分丰富和独具特色,并且体育活动广泛地普及到了社会各阶层。随着唐朝经济社会的...
新中国是相对于旧中国而言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种习惯称谓,它象征着崭新的精神面貌,凸显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代表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形象。新中国成立之初,即接受了苏联的体育援助。这是一种主动的战略行为,也是中国谋求独立自主、自力...
为现代体育活动实践提供指导是红色体育文化的价值的主要体现。从各地红色体育文化内容层面进行分析, 红色体育文化主要是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与普通大众切身相关的体育文化。...
重视体育是南开中学的一以贯之的基本宗旨,南开学校自成立以来,即以重视体育为国人倡。[1]作为彼时学校体育发展的先锋,南开中学部的体育发展可谓有声有色,南开中学虽是一个中学校,其体育队在校际比赛时永远是参加大学组而不是参加中学组[2],为自己赢得了...
近代学制颁布前,虽然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中时有学校体育活动的记载,但一直鲜有关于体育教师的具体记录。体育教师以一个群体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始于1904年近代学制的颁布和实施。癸卯学制确立了体操科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后,近代体育课程得以在各级学...
中国属于科学的继发型国家,科学在中国经历了传入、接受和整合的过程.与此相类似,中国体育科学也经历了学习、移植西方体育科学的历史阶段,逐步形成了现代体育科学体系,最终完成由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转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许多群体如外国传教士、军人...
有时候我们会收到给栓住的狗扔石头这样的批评,但是又希望其他球队能够看见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成长,以及社交媒体能够发展。人们肯定希望专业的球队能有自己的推特账号,即使只是两个远之千里的人在操作。这对我们来说是完美风暴。国王队整个季后赛都在比...
红色体育是特定历史条件和背景下的产物, 是我国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新的体育运动形态。本文将围绕红色体育史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宋朝统治期间长期与辽、金、元、西夏保持对峙,再加上国内阶级矛盾突出使得战争频繁、烽火连年,军事体育不仅能增强士兵的体质、丰富军事生活,而且还能提高战斗力,因此受到朝廷的重视,使得宋代军事体育得到空前发展。1宋代军事体育的项目1.1球类运动...
体育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于体育文化的把握,应该从文化这个大的母体入手,对于传统体育文化更应如此。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也是一种新型体育文化观念建立的过程。而体育文化不是单单依靠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