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史论文 >

近代体育经济的萌芽、发展及兴盛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5-08-24 共5246字

  我国近代内忧外患、战争频繁,经历了清末、北洋、国民党、共产党四个不同的政府时期,体育经济的发展是曲折的更是艰难的,因此近代我国体育经济不仅在文化层面具有研究价值,而且对当今体育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1 清末时期体育经济的萌芽

  1.1 体育服装的出现

  体操是近代西方较早传入我国的体育项目,主要在军队和学校中开展,运动时所穿的服装称戎衣或操衣,也就是现代的体育服装,学生练习体操时须穿统一的体育服装,1893 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曾经有明确记载:“学生每午饭后,一律更换戎衣,习兵式体操。”操衣的生产和销售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体育商品经济活动,上海《申报》在 1905 年 3 月 28 日曾刊发了关于运动服装的销售广告:“上海生记号专售洋操衣。”近代我国运动服装走在了体育商品经济活动前面的主要是因为政府的鼓励,例如 1906年晚清政府在颁布的《奖励制造教育用品章程》中指出:“近来各省颇有教育用品自行仿制者,亟应提倡,以期振兴,遇有需用教育用品之时,宜就本国所有者购用,而制造教育用品者亦可资借鼓励,推广改良。”[1]

  这里提到的“教育用品”就包括学生穿的体育服装。另外当时清末民间的纺织品生产有良好的基础及生产操服的技术含量相对不高,容易获得市场准入也是运动服装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1.2 体育器材的引入

  清末时期的体育器材主要靠从国外进口并在商店销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上海的汇司、惠罗、福利等大型外国公司或商店首先开始销售外国的体育器材用品,1911 年 7 月 11 日《申报》介绍了上海汇司公司销售的外国“大踢球”,定价五元,并印有 TROJAN MATCH 的英文字样。清末时期上海最大的杂货行是惠罗公司,销售的体育用品以英制为主,其宣传语为“网球板,结实耐用,英国所制,沪擅长此技者皆用之。”随着体育用品的热卖,销售外国体育用品的商店和公司逐渐多了起来,例如上海三育公司在销售文化用品的同时也经销乒乓球、高尔夫球、足球等体育用品。此外一些鞋帽庄、书局也增添了代销外国体育器材的业务,并且大肆刊登广告进行销售,例如东亚公司新书局在 1906 年 7 月 20 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本书局售东京东文图书、华人图书、文具类、教科书……乐器、运动具等,大卖价十五天。”

  1.3  体育设施的初步建设

  体育场地设施是近代我国早期体育经济活动中的-项重要内容,近代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单项体育设施。近代我国最早的单项体育设施可以追溯到 1848 年英国人在上海开设的第一个跑马场,在 1850-l861 年间西方侨民就分别在上海的大马路和静安寺路兴建过 3 个跑马场。游泳池在单项体育设施建设中是最多的,以上海为例,上海游泳总会游泳池于 1892 年建成,共耗白银 4900 两;上海公共游泳池建于 1906 年,总造价 18500 两白银,为室内游泳池,设有跳板、高跳台、淋浴室等辅助设备。二是综合体育设施。

  虹口娱乐场于 1909 年竣工,是上海公共租界最繁忙的综合性体育场,约占地 157998.4m2,园内设有高尔夫球场 1 片,足球场 3 片,草地滚球场 5片。这种综合性的体育场地设施还有 1911 年建成的上海汇山公园,约占地 23999.8m2,园内设有草地滚球场 6 片,草地网球场 17 片。

  1.4  体育基金会的成立

  体育基金会是非赢利性质的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近代我国最早的体育基金会是在上海成立的运动事业基金会,1860 年侨民募集股份 138 股,购买上海浙江路的跑马场,1862 年因太平军进攻上海,使租界地价暴涨,董事会决定出售该场地,获得 49425 两白银,这笔款子即为最早的上海运动事业基金,基金的第一个用处就是在新建的跑马场内购地 286663.8m2,用白银 12500 两,剩余基金就用来帮助上海的体育事业及各种公益事业,棒球总会、上海总会、板球总会、外滩公园、划船总会均曾受其资助。上海运动事业基金会的经常收入为运动场的租金和借款的利息,据 1902 年12 月的基金清单显示该基金会能有“固定的年收入为上海通用银元 2500 元,此款用于有效地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当时基金会的总资产达 82010 两白银。”1910 年基金会介入了上海江湾跑马场,并成为最大的股东,这时主要以经营江湾跑马场为收入来源来为上海的公益体育事业作贡献。

  2  北洋政府时期体育经济的发展

  2.1  体育服装的生产和销售

  中华民国成立后体育服装的生产和销售得到快速发展。北洋政府时期生产的运动鞋多是布料做的,例如上海的公平鞋帽庄在 1918 年销售体育“布跑鞋”的种类主要有“贡缎西式跑鞋”、“藏青哔叽跑鞋”、“铁机花缎跑鞋”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用橡胶制成的运动鞋,例如美国橡皮出口公司就生产了以橡胶为原料的“扣址牌运动鞋”.学生仍是体育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学校一般统一定制学生的体育服装,1913 年制定的《中国体操学校章程》规定了学生必须交纳体育服装费,其中写道:“运动衫、裤,冬夏操衣以及徽章靴、帽等费用各项十元。”1920 年后很多学校开始自己设计体育服装,再由生产厂家统一制作,当时主要有高领、紧腰、灯笼裤等样式。这一时期的体育比赛专用服装也得到了发展,例如 1915 年杭州惠兰中学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篮球比赛,并定制了专门的比赛服装,其上衣为红布,且胸前标注校名,运动短裤用白布做,脚上穿圆口布鞋。

  2.2 体育器材的自主生产

  近代我国体育器材的自主研发与生产是在修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海“连长记运动器具号”是近代我国第一家体育器材的制造作坊,最初发展是依靠网球拍、网球架的修理业务开始的,到了 1912 年便尝试生产网架、球拍、游泳衣等,并且代理安装体育设备和修整运动场地等[2].1913 年成立的“李高记皮球厂”,当时主要修补体育用具,后来采用手工专门缝制足球。“保定布云工厂”创建于 1915 年,创始人刘建卿依靠自己独特的手工技艺做成了中国第一支羽毛球拍,随后建立了“布云工厂”,其业务包括篮球、排球、足球、铅球、铁饼、标枪等[3],其质量不但在我国首屈一指,而且在欧美各国也享有盛誉,它在组织生产和销售上也初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做法,如在生产上共设有 3 个部,即“第一为球拍部,第二为制革、制球部,第三为田径用品部。”

  2.3  体育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体育设施是体育发展中的重要物资载体,其建造与管理是体育经济活动的重要体现。北洋政府成立后,为了满足体育健身、娱乐、比赛需求,兴建了大量的体育设施,例如近代我国最早的体育馆是 1913 年在黑龙江满洲里建成的,虽然其规模较小、设施也不先进,观众席位只有 400 个,但在当时是一个伟大创举,高级别、重大比赛都在这里举行。1917 年建成的上海县公共体育场投资 2260 银元,占地 19999.8m2,由球类、田径、柔软体操、器械 4 类设施组成,具体包括一个足球场、一个 300m2的健身房和 300m 煤屑跑道,还有网球场、篮球场等。广西公共体育场成立于1926 年,面积约 6000m2,有田径运动场、400m跑道,此外还有 1917 年建成的圣约翰大学体育馆、1919 年的松江体育场、1924 年的远东体育场、1926 年的徐汇网球场等,这些体育设施的建立与使用进一步推动了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发展。

  2.4  体育博彩业的兴起

  近代我国早期的体育博彩是由外国人经营的,后来华人进行参与并独立经营。赛马博彩是较早传入我国的,当时的赛马博彩企业主要有上海跑马总会跑马厅、江湾跑马厅等,例如北洋政府时期的江湾跑马厅的博彩票售 5 元,押中第一名马得 100 元,押中第二名马得 50 元,押中第三名马得 25 元。跑马厅的博彩票采用多种途径进行销售,一是从跑马厅直接购买,二是从代售点进行购买,三是开展针对外地的函购业务,这就使得赛马博彩的利润丰厚,据统计从 1920 年到 1939 年,独赢票、香槟票两种赛马彩票的收入就有 14139 万多元,每年合计 700 多万元[4].赛狗博彩是体育博彩的另一种类型,当时的赛狗场主要有明园赛狗场、申园赛狗场等,让狗穿有标注 1 到 6 的号码衣,押最快狗的号码,每张跑狗卷的金额不等,最低 2 元,最高 25 元,押中者按照比例领取奖金。

  3 国民政府时期体育经济的兴盛

  3.1  体育服装的深入发展

  国民政府时期体育服装的生产已经达到规模化和专业化,这在 1934 年出版的《体育研究与通讯》上曾有详细描述:上海中央运动器具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体育服装鞋袜部,特请着名技师精制生产体育服装、球鞋、袜、跑鞋等;大华运动器具公司拥有完备的工厂,其宣传语为“中华最完备的国产体育用品公司”,特别强调“运动服装,定价低廉,欢迎批发”.国民党政府时期以橡胶为材料的运动鞋开始兴盛起来,例如华北制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橡胶运动鞋的企业,其生产的“象牌运动鞋”销售非常好,拥有开泰、广聚、大同源等众多销售网点。到了 20 世纪 40年代,出现了企业根据体育项目特点而制作专门的运动鞋,例如万年青牌运动鞋是上海正泰橡胶厂创建的着名品牌,当时其主要分为跑鞋、篮球鞋、田径鞋等,这种分工细化的制作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我国体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中国近代史论文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返回:体育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