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聋人的心理特点与计算机教学探究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5-19 共3778字
摘要

  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聋人越来越重视,聋人的学习状况、生活质量越来越被社会关注。聋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造成了聋人会产生一些和常人不同的心理特征。了解聋人的心理特征,有助于帮助聋人更好的学习、就业。计算机技术是一项重要技能,学好计算机技术,对于聋人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聋人丧失了听力,靠手势语言进行交流,靠视觉器官获得信息,视觉非常敏感,形象思维发达,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相对薄弱。

  聋人由于听力障碍,对于聋人进行计算机教学,要结合聋人的心理特征,在传统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更适合于聋人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本文针对聋人的心理特点,提出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聋人的心理特点---从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三方面分析

  聋人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接受的是专业独立的教育,开设的课程和教学方法都是专门针对聋人学生制定,学习环境较为平等,聋人之间相互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度较高,师生形影不离,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保护了聋人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另一方面也让聋人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聋人进入大学后,和正常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会产生很多的学习、生活、情绪以及心理等问题。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无计划性、时间管理不科学、对自身能力没有信心、对课程有抵触等;在情绪上表现为:易冲动、易愤怒、易兴奋,或者易悲观、易自闭、易多疑。进入大学后的聋人学生对自己的听力障碍有了客观认识,但是自控能力又不强,与正常学生相比,其情绪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在人际交往上表现为:聋人大学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往往会封闭自己,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或者聋人大学生渴望与他人交往,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们不敢去交往,即使交往也只是局限在聋人的范围内。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聋人听力上的缺陷,使得聋人大学生心理存在一些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因此对聋人进行计算机教学,要结合聋人的心理特性,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聋人计算机教学,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

  二、提升高校聋人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的方法

  第一,任务驱动。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提高高校聋人学习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优势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强烈的问题动机有利于激发聋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明确的问题目标有助于聋人学生的具体努力方向;其次,目标具体化有利于聋人学生的具体操作;最后,有节奏、有步骤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最终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系统掌握。任务驱动是一个大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四个阶段提升聋人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首先,创建小组。教师按照学生的基础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五名左右,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鉴于聋人学生心理敏感、自尊心较强这一特性,教师为保护其学生心理,可以在分组之前告知学生,是随机分组,没有刻意安排。其次,布置任务。教师设计任务时应参照一些研究结果给聋人学生布置任务,任务一定要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太简单会让其缺乏学习兴趣,太难又会让其失去信心。由于对聋人学生的教学是采用手语教学,教学进度较慢,教师应该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内容作为任务,并且设置任务时还要考虑到学生能力水平差异,不同的小组给予不同的任务。水平稍差的组,布置基本任务;水平较高的组,布置拓展任务,做到差异教学。例如学习计算机语言编程时,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模仿书中的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对于基础较好学生,可以给他们布置更难一点的程序设计,让其能够对书中的简单语言进行再利用。再次,小组学习。聋人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出现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针对这一点,教师应给予聋人学生爱心的关注,耐心的指导,充分激发聋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鼓励每个小组派出成员,展示自己小组所设计的程序,不论好坏难易,教师都要给予表扬,充分激发聋人学习计算机的热情。最后,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学习后及时整理归纳,阶段性总结,有意识的培养训练聋人学生的这种能力,使学生对学习知识有全面清晰的了解。还是以程序设计为例,归纳过程中,教师要对于编程中常用的语言、易出错的语言进行归纳,让学生在日后的编程中对计算机语言的应用,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引入案例。引入案例的最大优势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了聋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案例时要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重点培养聋人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促使聋人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聋人学生的学习环境是无声的,手语表达方式让教学内容的表达受到了限制,课堂缺乏活力,使他们无法集中精力认真学习计算机内容。引入案例,让生动的案例将学生带入课堂,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引入案例的方式提高高校聋人计算机教学效果,可通过三阶段来实现:首先,展示案例。

  选择一个好的案例,导入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的将学生带入其中。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到聋人的特点。例如可以选择文字性的案例,也可以选择视觉上较为形象、不通过语音介绍也可以看懂的视频案例,或者选择有字幕的视频案例。案例不仅要形式新意、内容适宜,更要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其次,提出问题。案例展示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发挥引导帮助,将学生的问题引入到特定的与计算机教学内容相关的方向,讨论解决。最后,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是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学习的目的是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只有学生学会应用,才算真正的学会计算机技术。

  例如在学习网页制作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某明星所拍电视剧的视频网页,让学生了解网页中视频的分类,并展示点击操作的便捷性,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如何制作网页的想法,最后通过教学中的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真正掌握网页制作的步骤和要领。

  第三,实践强化。通过实践强化聋人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是一种非常具有实效性的提升方式。实践强化的优势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形式和目标要求,将学生引入特定的实践场所,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师生、生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进步,教与学都有实际的内容和共同的载体,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一种具体实践。实践强化可分三个环节实施:首先,引入实际情境。引入实际情境是让学生去一个真实的情境中,接受真正的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会让聋人学生产生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促使聋人学生更加努力的完成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情景,让聋人大学生开发一个数据库,给定学生最终期限,让学生主动探索,努力完成任务。其次,亲身动手制作。亲身实践动手制作是一个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监督指导,学生自己亲手实践,开发数据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诸多问题,教师一定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最后,评价制作成果。制作的东西有质量的好坏,对于学习成果必须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表扬肯定制作优良的部分,对于不足的部分老师要求学生改正。评价制作成果可以让聋人大学生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更加努力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实践强化模拟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不仅提升了高校聋人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任务驱动、引入案例、实践强化三种方法的行为理念,对聋人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对应的教学方法是行为理念的量化操作。任务驱动、引入案例、实践强化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各有所长,在应用这三类方法时应注意发挥各自优势,使其优势互补,尽量避免由于方法使用不当,可能给聋人学生带来的次生问题。对聋人大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是一项艰难的有挑战性的工作,师生要相互理解,和谐配合,共同努力,在教学中积极发现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开发具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重点关注聋人大学生在不同时代出现的独特心理问题,不断提高聋人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茂林,王辉。聋人及听力正常人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5):21-25.

  [2]李启隆,李明,蒋雪峰。听障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新走向[J].中国特殊教育,2007(6):55-58.

  [3]李晓雷。高校“计算机网络”课件制作的直观性初探[J].科技信息,2009(5):269-270.

  [4]熊书明,鲍可进,袁晓云,等。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措施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4):86-88.

  [5]项志宏,王苏颖。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实用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26):241.

  [6]谷海燕。浅谈特殊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与设计。中国包装工业。

  [7] 陶佳,张锐,沈红岩《。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效果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 年02 期。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特殊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