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脲为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抑制剂,作用于细胞周期 S 期,可阻止核苷酸还原为脱氧核苷酸,干扰嘌呤及嘧啶碱基生物合成,选择性地阻碍 DNA合成,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1].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羟基脲的许多临床不良反应(ADR)报道也相应增多,但目前对羟基脲 ADR 的文献分析较少,故检索羟基脲 ADR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探讨羟基脲致ADR 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该药及防范处理 ADR 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检索关键词为"羟基脲",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15 年 9月,检索并查阅原文,收集所有国内报道的有关羟基脲 ADR 的文献,并对原文逐篇阅读,剔除同一病例在不同文献的重复报道,共收集 52 个病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检索的文献按所涉及的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以及 ADR 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52 例 ADR 中,女性 15 例,占比 28.85%,男性 37 例,占比 71.1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分布在 11~80 岁,其中有 29 例没有标明具体年龄,故 23 例为实际分析病例,年龄多集中于 41~80 岁,见表 1.
2.2 原发疾病的分布
52 例 ADR 中,患者服用羟基脲所治疗的原患疾病主要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构成比为 88.46%,见表 2.
2.3 羟基脲的用药方法与剂量
发生 ADR 的 52 例病例中,患者的给药方式均为口服,由于羟基脲在临床使用中都是以肿瘤治疗为主,患者长期服药,给药剂量也随疾病的进展相应增高,从收集文献来看,急性的过敏反应或高热等 ADR 出现时是初次使用或停药一段时间后首次使用,使用剂量为 0.5 g/d,而其他 ADR 出现时患者就医普遍服用剂量已经达到 1.5~3.0 g/d,甚至4.0 g/d.出现 ADR 时,只有两例是出现在联合用药中,其余均为单独用药时出现。
2.4 ADR 发生的时间
52 例 ADR 中,有服用当天或短时间内就出现的 ADR,通常为过敏或药疹,分别占比为 5.77%、2.85%,随着服药时间增长和剂量的增加,ADR 出现比例越大,服用超过 3 年的患者出现 ADR 占比最大,为 69.23%.见表 3.
2.5 ADR 发生的临床表现
52 例羟基脲所致 ADR 中,皮肤器官所发生的ADR 比例最大,种类也最大,其中皮肤溃疡所占比例最大,为 82.69%,见表 4.
2.6 ADR 的临床治疗结果
52 例 ADR 病例中,有 1 例因原发疾病恶化去世,其余经减量或停药,对症和支持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恢复正常,另有 2 例经停药后自行恢复,2例癌症并发症病例中,1 例随访中,1 例没有对后期治疗效果进行说明。
3 讨论
3.1 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从收集到的病例来看,男性 ADR 的发生率显著比女性高,但 ADR 发生率是否与性别有关,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报告验证,从年龄指标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ADR 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自身的修复免疫机制有所下降,难以对抗羟基脲造成的机体损伤,导致一定程度的 ADR 发生,如溃疡,羟基脲作用于上皮分裂最活跃的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不能再产生正常数量的表皮细胞,从而导致溃疡的发生[2-4],由于病例收集的数量不多,且有 29 例病例没有标明性别,该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需在后期临床实践中继续观察。
3.2 原发疾病的分布
52 例不良反应病例中,患者服用羟基脲所治疗的疾病中有 2 例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 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其余 46 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以看出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最大,可能是因为羟基脲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常用药物,不能说明 ADR 的发生与原发性疾病有关联。
3.3 ADR 发生的时间
羟基脲对患者造成的 ADR 的发生时间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可发生在用药后很短时间内,也可能是在一段时间甚至数年后才出现 ADR 症状,其中用药后当天出现的,均为高热或过敏反应,也有病例报道在用药 1 周内,患者出现药物相关性皮疹和药疹,说明羟基脲在用药早期有可能会出现急性的较为严重的 ADR,所以在用药初期应密切关注用药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药,及时就诊,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3.4 ADR 发生的临床表现
羟基脲造成的 ADR 累及的器官包括皮肤血液系统、体温调节系统和消化系统,羟基脲最容易发生 ADR 的部位是皮肤,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导致皮肤溃疡,发生部位分别在足跟、脚内外踝、小腿根部,溃疡发生初期都是局部瘙痒,抓破后逐渐发展至溃疡,伴随剧烈疼痛,通常止痛药无效,导致患者行动不便,临床治疗皮肤溃疡的方法通常无效,收集的病例中通常是通过减量或停药,根据导致溃疡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或免疫蛋白[5-6],内服外敷,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治愈或明显改善溃疡的病情,另有通过给予瘀毒清在没有降低羟基脲剂量的情况下,将患者溃疡治愈的文献报道[7].羟基脲还容易造成急性的过敏反应,可通过停药并给予地塞米松和口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治疗,另有 1 例报道羟基脲造成药源性高热,经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因此在给予羟基脲时早期应适当注意发生过敏或高热情况,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另有羟基脲造成溃疡后发展成为皮肤癌 2 例,因此长期服用羟基脲患者出现溃疡症状时,应该及时诊断就医。
肿瘤患者服药过程中还要注意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出现[8],及时停药治疗,另外美国 FDA 也警告临床使用羟基脲时应注意皮肤血管炎毒性,在与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时,应该注意可能引起的肝毒性和胰腺炎等症状,在与去羟肌酐联用时,随着羟基脲剂量的增大,出现胰腺炎的概率增高,临床使用时需注意。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羟基脲时医务人员需注意用药者过敏史,剂量增大之后要密切观察皮肤溃疡等不良症状,若出现 ADR 时及时减量治疗,注意联合用药时的 ADR,以免造成严重危害,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肖佩玉, 万正兰, 麦海燕, 等。 羟基脲联合 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25 例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7(26): 154-155.
[2] 张芳芳, 刘 辉, 史晓蔚, 等。 口服羟基脲致足部皮肤顽固性溃疡 1 例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27(4): 427-428.
[3] 曹 凯, 司继刚。 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致局部皮肤溃疡 1 例 [J]. 中国药物警戒, 2012, 9(3): 192.
药物防治疾病的同时又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危害人类健康。儿童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比成人更易发生ADR,且危害更大。为减少儿童ADR的发生,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现将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上报的10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合...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使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随着大量高效、高选择性和治疗剂量范围窄的药物不断上...
0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情势的不断加剧,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活动受到了各大医疗卫生单位的极大重视,而老年患者出现的西药不良反应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1].老年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需要得到专家学者和一线医生的重视,本文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老年患...
0引言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指在规定剂量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它会造成一定的机体损害。现对我院2014年年度收集整理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收集整理的20...
痰热清注射液为棕红色澄明液体,属清热、解毒、化痰类药它的主要成分有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辅料为丙二醇,临床上主要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症见:发热、咳嗽、咯痰不爽、咽喉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物作用[1]。自2011年重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我院也相应调整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组织开展了相关专业人员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本文对我院ADR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