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保健学论文 >

教练员对运动员发生损伤原因的调查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0 共407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某高校棒球选手运动损伤调查研究 
【第一章】某大学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前言 
【第二章】山西大学棒球队员运动受伤的研究方法 
【3.1  3.2】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统计分析 
【3.3】运动损伤原因统计结果与分析 
【3.4  3.5  3.6】教练员对运动员发生损伤原因的调查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大学棒球运动员损伤情况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4 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后处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表 20 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校棒球队发生过损伤的 54 名队员中,有 33 名运动员都能够在每次受伤后去及时治疗,占总损伤例数的 61%.运动员在受伤后有时去及时治疗、有时并没有去及时治疗的也有 21 名,占总损伤例数的 39%.由此可以说明该校棒球队的多数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伤病是非常重视的。但同时也有部分运动员没有对损伤的治疗引起高度的重视。表 21 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处理方法上,该校棒球队运动员在每次受伤后大多是采取停止运动,单纯靠休息来恢复受伤部位的有 64 例,占总损伤例数的近 40%;其次有 36 例是去医务室或医院检查治疗,占 22%,寻求体育系保健与康复方向同学的帮助和不采取任何措施的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均有 25 例,各占 15%.

  由于该校棒球队成立的时间较晚,各方面基础相对薄弱。学校为运动员提供的条件也较不充足,缺乏专业的队医对运动员进行跟踪监督,而运动员也对常见棒球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造成有些运动员在受伤后没有及时去治疗或是治疗的方法不当。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如果对损伤的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导致旧伤未愈,从而易形成慢性反复性的损伤。棒球训练中,有些运动员发生急性损伤后,由于怕耽误训练没有使受伤的部位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恢复就勉强投入到训练中,如果此时训练的负荷较大,那么身体将会陷入疲劳状态,从而很可能由急性损伤发展成为慢性损伤。

  尤其是在发生急性损伤后,除了停止运动外,更重要的是要及时采取合理的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法,使受伤部位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5 棒球队教练员基本情况的统计

  通过调查得知,该校棒球队只有三名教练员,前两名教练是本校体育系的教师,平均年龄在 34 岁左右,均有 9 年的棒球教学年限,另一名外聘教练来自台湾,曾为台湾职业棒球选手,也是台湾第一批出国训练的选手,有 20 年的棒球教学年限。

  3.5.1 教练员对运动损伤所持有的态度

  由表 23 可知,三名教练一致认为运动损伤是制约运动员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以及一致认同训练过程中恢复所占的地位很重要。由表 24 可知,三名教练员对运动员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队员的伤病都非常重视。

  运动损伤是造成运动员过早退役的重要因素。运动性伤病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系统性,阻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目前在我国的棒球运动训练过程中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训练安排上出现失误,造成身体过度疲劳和机能下降导致其他疾病的出现,长期的慢性损伤甚至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迫使运动员过早退役。

  运动技术是运动员能充分发挥其身体的各种机能,从而能够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运动员带伤训练会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专项技术提高阶段。当运动员在练习动作技术时,如果涉及到的相关身体部位有损伤,那么会制约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例如,当棒球投手在练习投球技术中,如果其用来投掷的手臂的肩部伴有损伤,投掷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会影响到其肩部最大力量的发挥,使运动员在做肩关节向后伸展动作时达不到最大外旋限度,从而影响到肩部肌肉控制能力、快速力量以及快速力量的耐力的充分发挥,制约了运动员投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后的恢复是真正提高运动员体能的主要手段。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运用所学的恢复知识与方法来完成的。在恢复的过程中,如果时间越短,同时质量越高,恢复的效果就越好。运动恢复是运动训练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保证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恢复的功能大大超过了恢复本身。如果教练员重视训练过程中恢复的作用,那么在他制订的训练计划中可以得到体现。过大的训练负荷和不科学的训练内容安排容易产生训练过度,使运动员出现运动性疲劳,甚至发生运动损伤。在训练中,高效率的恢复能够快速将运动员在运动后出现的疲劳消除,引起超量恢复,能够更好地发挥队员的集体能力。由于棒球的训练的时间较长,对运动员的体能有着严格的要求,当教练员没有对负荷和恢复的联系引起重视时,运动员在高负荷的训练后,没有及时运用有效的恢复措施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恢复,运动员就容易出现运动性疲劳损伤。

  训练和比赛前准备活动充足和内容安排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同时还影响到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损伤的几率。同时,教练员对运动员伤病的重视,不仅可以增进运动员对教练员的情感,还可以让运动员在受伤后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可见,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员伤病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提高,还是对预防和减少运动员损伤几率的发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校棒球队的三位教练员能能够意识到训练前期的准备活动和训练中恢复的重要性。对运动损伤的思想认识水平较高,并对所带队员出现的运动伤病也极为关心和重视。

  3.6 教练员对运动员发生损伤原因的调查分析

  由表 25 可知,该校棒球队的三名教练一致认为,最容易导致队员受伤的训练因素是运动员在专项训练时技术的错误,其次是由于专项训练过多导致运动员发生损伤。

  不科学的动作不仅仅影响运动员的成绩,更容易造成运动员身体上的损伤,从而影响运动寿命。由于该校棒球队属于起步阶段的大学生队伍,运动员接触该项运动的时间不是很长,动作技术没有完全成型,如投手在投球技术的专项训练中,投球的手臂在做技术动作时,如果肘关节的高度没有超过肩的高度,这时易导致肩关节周围和韧带拉伤。再如,击球员在做打击技术动作时,打击动作中的姿势、节奏和力量没有协调配合一致,没有控制好动作,导致动作变形,使得技术动作不符合机体骨骼和肌肉的运动机制,容易造成损伤的发生。

  在棒球专项技术训练的过程中,科学的动作技术需要运动员具备充足的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以及运动解剖学等知识理论,这样,运动员首先可以从思想上建立起科学正确的动作机制,以严谨的思维态度去学习每一种动作和技术,如投球和打击技术。由于该校棒球运动员对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营养学理论强化不足,掌握与棒球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较少,导致在做动作时运用理论知识的自觉性也较差。尤其是当投手和击球手在情绪和压力下,本体感觉会发生偏差,从而大脑皮质对运动动作产生与平时不同的肌肉感觉,意识中的动作和实际的动作出现差异,他们的技术动作就会发生变化而变得不协调,导致技术错误,其造成的结果通常是导致运动员受伤。

  棒球训练中,为了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使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在不断进行的反应-适应过程中,逐渐提高到最大运动潜能,教练员通常会安排超负荷训练。尤其是在参加比赛前的集训中,为了提升运动员的体能和专项技能,使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耐力和动作技术得到充分的强化,需要对运动员进行超负荷训练。运动负荷是由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构成。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二者彼此影响且相互制约,在强度最大时,训练量肯定是最小的;如果训练量很大,强度也不可能达到最高。这时,如果教练员在安排最高训练强度下没有控制好训练的量,训练量偏大,运动员长时间的重复一个动作,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就会造成身体局部负担过重出现深度疲劳,从而引发运动损伤,影响正常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发挥。此外,如果运动员在身体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勉强接受较大强度的训练,运动员的体能和心理状态没有得到及时的休息与调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棒球运动的专项训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把握控制好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及时跟踪运动员的训练状态,调整运动员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让运动员时刻保持在良好的运动状态下,以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

  由表 26 可知,在以上造成棒球运动员损伤的原因中,该校的三名棒球教练员一致认为在训练和比赛中导致队员发生损伤最重要的原因是运动员旧伤未愈、动作技术不熟练或错误以及受伤得不到及时治疗与调整;三位教练也同样一致认为准备活动不合理以及局部训练负荷过重也是造成队员发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本文的调查结果中,该校棒球运动员在棒球运动过程中的损伤发生率为 90%,运动损伤 75.15%发生在训练时期,其损伤程度上,64.24%属急性损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肩部(29.7%);肘部(16.97%);腰部(13.94%);膝部(13.33);踝部(11.52%);腕部(6.67%);头部(5.45%);髋部(2.42%)。运动损伤的种类主要有5 种,其中肌肉拉伤占总比率的 32.73%;运动性疲劳损伤占总比率的 25.45%;擦伤和挫伤占总比率的 24.24%;关节韧带损伤占总比率的 13.94%;骨折占总比率的 3.64%.

  致伤的因素包括带伤训练比赛、准备活动不充分、局部训练负荷过重、动作技术存在缺点或错误、摔倒着地、被球或球棒击伤、运动员相互冲撞、场地器材及保护不合理、气候不良因素等。损伤发生后,61%的棒球运动员都及时治疗,39%运动员是偶尔及时治疗;采取单一的停止运动,靠休息来恢复的处理方法占总损伤例数的 39%,其次是采取去医务室或医院治疗的方法,占 22%.不采取任何伤后处理方法的和寻求体育系保健与康复方向老师或同学帮助的各占 15%,采取其他损伤处理方法的占 9%.此外,在对致伤的训练因素调查结果中,三位教练一致认为由于专项训练中技术的错误是导致运动员发生损伤的主要训练原因,其中两名教练员也同样认为训练量偏大是队员受伤的另一原因;也有一名教练员认为身体疲劳时训练强度偏大也是导致运动员受伤的一个原因。在对多个损伤原因重要程度划分的调查结果中,三名教练员一致认为旧伤未愈,带伤训练或比赛、动作技术不熟练或错误、受伤得不到及时治疗与调整是导致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最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合理、局部训练负荷过重是重要原因;意外事故是次重要原因。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保健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