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外科学论文 >

黄文政采用清震汤治疗头部疖肿的医案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10-31 共1230字
论文摘要

  黄文政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后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中华医药学会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着名中医肾病专家,全国第二批、第四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老业医 50 余载,在中医肾病和中医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现将黄老运用清震汤治疗头部疖肿 1例介绍如下。

  陈某,男,47 岁,2012 年 4 月 3 日初诊。患者于 1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疖疮,红肿疼痛,初未予重视,后患者头部疼痛加重,不可忍耐,故至黄老门诊就诊。刻下诊: 患者头上栗起,肿赤疼痛,目昏干涩,咽部疼痛不适,腰部酸痛,少寐健忘,舌红少苔,脉细弦。西医诊断: 急性毛囊炎。中医诊断: 头部疖肿 ( 热毒蕴结) ,治以清热解毒,予清震汤加减: 苍术 10g,荷叶 10g,升麻 10g,连翘10g,薄荷 6g, 僵蚕 10g, 白蒺藜 15g, 炒牛蒡子10g,桔梗 10g,甘草 10g。7 剂,每日 1 剂,水煎分2 次服。2012 年 4 月 10 日二诊: 患者头上疖肿基本消失,仍少寐健忘,腰酸痛,舌红苔薄,脉细弦。

  拟前方去升麻、薄荷,加石菖蒲 10g,赤芍 10g,鹿衔草 15g。7 剂,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2012 年4 月 17 日三诊: 患者头部疖肿消失,感耳鸣,腰部酸痛减轻,舌红苔少,脉细。黄老调整处方如下:

  石菖蒲 10g,茯苓 10g,远志 10g,杜仲 10g,杞果15g,山药 15g,磁石 20g,牛膝 10g,砂仁 6g,甘草6g,赤芍 15g,丹参 20g,荷叶 10g。7 剂,每日 1剂,水煎分 2 次服。2012 年 4 月 24 日四诊: 患者耳鸣减轻尚未竟,腰部酸痛基本消失,舌红苔少,脉细弦。拟前方加菊花 10g,白蒺藜 15g。7 剂,每日 1剂,水煎分 2 次服,病获痊愈。

  按: 《外科启玄》云: “天地有六淫之气,乃风寒暑湿燥火,人感受之则营气不从,变生痈肿疔疖。”清代高锦庭在 《疡科心得集》中云: “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

  故治疗头面部疖肿,当以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清震汤”乃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之定方,本方为泻火之剂,原主治雷头风,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壮热,状如伤寒。其组成为苍术、升麻、荷叶,升麻功同犀角,能泻火解毒。苍术辛烈,可燥湿强脾,辟瘴疠。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清香升散,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患者头部起疖疮,红肿疼痛,此乃外科阳证,证属热毒蕴结,黄老在此用 “清震汤”,是取其清热解毒之效彰之意,配以连翘、薄荷、僵蚕等疏风散热之品,切中病机。加牛蒡子,桔梗、甘草以清热解毒利咽,是以兼顾患者咽部疼痛不适,然患者夜寐欠安,故加菖蒲、远志等安神之品,伴见腰部酸痛、耳鸣,乃为肝肾不足、虚热内扰,故加山药、枸杞、牛膝、杜仲等以滋补肝肾、清解虚热之药。此患者头部疼痛为急症、为病之标,肝肾不足为缓症、为病之本,黄老先以 “清震汤”治疗头部疖疮以治标,待症状缓解后再配以滋补之品治疗腰酸痛、耳鸣以治本,体现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治则,黄老临床用药源于古方又不拘泥于古方,遣方用药分清标本缓急,随症加减,故临床疗效甚佳。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外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