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为了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批准了一批优秀的农业企业上市,通过农业上市公司的产生,丰富了证券产品的种类,从而有效的扩张了证券市场的规模。这些上市后的农业企业在增强自我能力的同时,合理的利用上市融资具有的便利性,满足了农业投资规模大、投资期长的要求。作为农业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农业上市公司指引着其他农业企业发展的方向,推动着我国农业实现市场化改革,优化改革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在解决我国农业投入不足、促进农业企业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3日公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界定上市公司的分类方法具体如下:如果该公司的某种业务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大于或等于50%时,就把该公司划到该业务相对应的类别,如果该公司全部业务的营业收入的比例都小于50%时,当某种业务营业收入所占的比例超过其他业务收入比重的30%的时候,就把它划到此类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类别;反之,就将该公司划到综合类。该指引规定的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其中农业包括农业种植业以及其他农业;畜牧业包括家禽饲养业、牲畜饲养业等;渔业包括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包括农业服务业、林业服务业、畜牧服务业、渔业服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
但是如果完全按照证监会的分类标准,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将被排除在外,因此,本文在遵循《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基础上,将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也一起纳入到农业上市公司的范畴内。
二、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中部六省处于中国内陆,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拥有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19.5%的GDP,是中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中部经济崛起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中部六省又是我国重要的六个农业大省,是我国农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所以中部农业经济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根据上述关于农业上市公司概念的界定,结合沪深证券交易所和新浪财经网对行业的划分,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在沪深两市正常挂牌交易的农业上市公司共有138家。其中农业为14家,食品、饮料行业为101家,渔业为7家,林业为5家,农、林、牧、渔服务业为1家,畜牧业为10家。在全国农业上市公司中,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约占15.2%,共21家。其中河南省3家、山西省1家、江西省2家、安徽省6家、湖北省1家、湖南省8家;食品加工制造业7家、酒类加工制造业4家、渔业1家、畜牧业4家、农业5家。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一)地域分布不均衡
农产品的生产受季节、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农产品具有区域性,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图1为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得出,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区域分布十分不均匀,湖南省以8家上市公司雄居中部六省首位,而煤炭大省的山西省则以一家农业上市公司垫底。
(二)行业分布不均衡
图2为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不均匀;其中食品加工制造业最多,渔业最少,而且没有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可见,由于地理环境和优势产业的影响,使得农业上市公司数量相差较大,呈现出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三)经营状况不稳定
根据21家上市公司披露的2010~2012年三年的财务报告,经过整理后得出:盈利能力状况,作为反映21家农业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的平均每股收益和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经过统计分析后得出,三年的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53元、0.64元、0.62元,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平均损益三年分别为0.48元、0.61元、0.55元,总体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偿债能力状况,通过对比近三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得出大致呈现下降的形势,从2010年的41.57%下降到2012年的38.33%,同时三年的平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有小幅度的下降;营运能力状况,针对21家农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统计分析后发现,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由2010年的28.8次上升到2012年的30.2次,意味着贷款平均收回的时间缩短了,平均存货周转率从2010年2.3次下降到2012年1.8次,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发展能力状况,主要针对21家农业上市公司的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情况进行统计,2010~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的保持在20家左右,相对比较稳定,实现净利润增长的农业上市公司为18家、16家、13家,呈现下滑的趋势。在三年中,21家农业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的为8家,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同样为8家。
三、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收益波动性较大
农业是以生命有机体作为生产对象的,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统一的生产特点。所以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然条件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农业生产的扩张和规模不仅受自然资源影响,同时还受地理环境所制约。气象灾害、生态灾害和生物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很强烈的冲击。其次,农业企业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这使农业的产出极其不稳定,特别是对在短期内不能收获,具有一定生产周期的渔业、畜牧业。最后,因为农业上市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受自然因素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比其他行业大,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者的管理技术无法有效避开自然灾害导致产出不稳定,因此农业上市公司业绩波动幅度要高于其他行业。综上可知,农业上市公司的收益会随任一相关因素的变动而波动,且波动性较大。
(二)“背农”现象严重
“背农”是指一些本来属于农业板块的上市公司擅自改变行业属性,将存量或者增量资金投向非农产业。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针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扶持,一些农业上市公司利用政府在资金上给农业上市公司的巨大支持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开始进行扩张非农产业,甚至有不少企业打着“农”字招牌上市,导致“背农”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仅违背了国家制定优惠的政策进行扶持的初衷,还影响了整个国民农业经济的发展。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中虽没有出现彻底背农的现象,但是在金融业、创业版及房地产行业等都有所涉及。其中:涉及到金融债券的有中牧股份、正虹科技、丰乐种业等;涉及创业股份和房地产的有中牧股份。
(三)违法违规恶性事件频发
近年来,随着农业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为了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大的利润,农业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恶性的违规违法事件的发生就是农业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较为频繁的一项。对于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来说,最近几年比较典型的案例当属河南省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和湖南省酒鬼酒的“塑化剂”事件。这些违法违规事件的产生在伤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破坏了农业上市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美好形象。违规违法事件的发生,对中部六省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峻的影响。
(四)对政府政策依赖性强
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好坏取决于宏观的发展环境,良好的公共产品、公平的市场秩序、完善的社会分工及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等都影响着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为此,政府针对农业上市公司出台了财税补税扶持政策。通过制定政策,达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上市公司降低经营成本和减少风险的目的。同时通过增加投入科研开发资金,激励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农业上市企业享受的国家税收优惠和各种名目繁多、各地差异明显的财政补贴比其他企业更多。这一情况造成许多农业上市公司产生惰性,基本依靠政府补贴支撑着,一旦没有了政府的支撑,立马陷入亏损。过度依赖政府导致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滞后。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对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
农业上市公司主要依赖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农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导向,自然资源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业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因此,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对农业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除了农业上市公司所处地理位置提供的自然资源,经营管理者的才能对整个公司的经营绩效也至关重要。经营管理者做出的决策行为决定农业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对于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经营管理者应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让公司的损失达到最低;对于周期性和季节性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需要发生的情况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等措施。通过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系统性的培训,提高经营管理者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确保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保持稳定。
(二)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资金投向的监管
农业上市公司“背农”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资金的营运方向发生了改变,从主营业务逐渐转向了非农业务。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资金运营方向的监督与管理。
首先,要制定约束农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流向的有关政策,同时进行监督和管理,按照与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相关的原则,促使企业营运资金流向农业主营业务。其次,政府应当建立评价农业上市公司的机构,有效的增强对农业上市公司投资活动的外部监督和管理。通过建立可行的农业上市公司评价机构和严格的投资评价标准,有效的评估农业上市公司在投资过程中的绩效、方向、规模,从而约束农业上市公司的筹资活动和投资决策。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评价机构有效的制约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活动,使企业的营运资金流向主营业务,从而高效的解决企业的“背农”现象。
(三)制定法律法规,抑制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是抑制企业违法违规事件发生的直接途径。良好竞争环境的建立不仅需要培养企业的自律性,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活动进行规范。首先,政府应该在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管,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在监督和管理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加大对违法违规事件的处理力度,防止违法违规者由于处理力度不足,对其违法行为不做出相应的及时调整。最后,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构,对监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在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现象能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利用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共同抑制农业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
(四)实现政府扶持政策市场化
针对过度依赖政府扶持政策而导致企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政府应该在施行扶持政策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实现政策市场化为目标。政府应该以市场选择为原则,结合区域资源情况,对农业上市公司实施财税补税优惠政策。在实施农业补贴优惠政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使农业上市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效率。从短期而言,对一些省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但长远的角度来说,基于农业资源相对匮乏的,大幅度的提高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将会更大层面的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益,以此来带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从一昧的向政府寻租到面向市场的转换,能够使农业上市公司在享受财税补税优惠政策带来更多投资资金的同时,感受投资回报所带来的压力,从而增强政策的实施效果。合理的扶持政策将会提升农业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自生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农业经济经营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刘雅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
[2]林乐芬.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J].农业产业化,2005,(3):34-36.
[3]马比双,余家凤,张恒,于旭.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3,(4):92-94.
[4]胡星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5]陈琴.非农经营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6]罗双发,欧晓明.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理论综述及展望[J].财会通讯,2013,(1):31-33.
[7]崔勇敢.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绩效分析和价值评估[D].兰州:兰州大学,2011.
[8]杨娟.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综合成长性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近年来,山西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有力推动了山西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山西这样的中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
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约占全国人口的70%.我国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分配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界...
一、引言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CAS5-生物资产》准则规范了农业上市公司有关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要求,与原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相比,生物资产的分类界定有所不同,资产计量方法有所变更。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核心矛盾是广泛协同的广域微观经济形势与农业地区相对闭塞的信息之间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开放式市场背景环境与渴望独立封闭运行的农业地区居民期望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基...
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76.5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8,957.97万吨。但是,从粮食产量与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膜用量和灌溉面积的相关系数来看,中国农业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化...
一、引言有关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学者进行了专门研究。1949年张培刚(Chang,1949)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农业和工业化》的第五章中指出,当工业化进展到一定的阶段,农业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受到城市的吸引而转移到城市工...
畜牧产品是农业生产的终端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如果食物构成中蛋白不足,尤其是动物蛋白短缺,会使食物中的营养比例失衡,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由于瘦肉精、速成鸡等问题的不断出现,肉类问题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羊肉因低胆固醇、低...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通过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帮助人们明确农业现代化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