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非遗本真性传承与保护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未知 作者:chunt
发布于:2016-04-16 共63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保护和传承探究
  【第一章】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
  【第二章】湘西苗族鼓舞的民族志背景
  【3.1  3.2】鼓王选拔赛与鼓王及其表演
  【3.3】现代湘西苗族鼓舞
  【第四章】湘西苗族鼓舞的本真性传承保护现状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非遗本真性传承与保护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5结论与讨论
  
  5.1关于湘西苗族鼓舞保护实践的讨论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悠久,承载着苗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是苗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彰显的主要外在形式之一。它的击鼓技法由苗法师掌握并代代传承,受新的社会条件的冲击,其表现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德夯的湘西苗族鼓舞保护实践虽然呈现出对非遗本真性的传承和保护,使得鼓舞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第一,在主体性的问题上,政策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传承人认定范围狭窄,政府对非遗的认定方式、场合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存在非遗传承人的补贴落后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湘西苗族鼓舞第二代鼓王石顺明因为得到国家承认,在补贴上相对丰厚一些,然而她的鼓舞传习所并没有政府资金支持。之后的几代鼓王,补贴更是寥寥无几。第四代苗鼓王龙菊献曾表示,成为鼓王后,她的收入并没有明显改善,只不过相对于一般的鼓舞演员多了三百元的补贴。生活条件的落后必然影响传承人传承非遗的积极性,从长远看,这对非遗保护和传承是不利的。
  
  第二,对非遗传承人的义务规定不明确。目前,在制度上,并没有对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的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几代湘西苗族鼓舞的鼓王们对于其传承鼓舞的使命内容并不十分了解,他们的使命感源于自身的理解,而没有受到制度的规范。这样模糊的理解无法让传承人真正把握传承的内涵,反过来也将影响传承人的主体地位。
  
  第三,旅游开发对湘西苗族鼓舞亦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旅游开发为湘西苗族鼓舞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但旅游开发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当地旅游公司对于外界游客审美偏好的过分依赖,如过度重视肢体表演,强调炫技,而忽略了与鼓本身的交流。旅游公司是推动德夯湘西苗族鼓舞的重要力量,然而企业毕竟要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他们需要长久的吸引游客增加收益,这就很难避免旅游公司对鼓舞的表演形式进行干预,传承人的再创造受到限制。
  
  5.2结论与展望
  
  总体而言,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实践呈现出对本真性保护和传承的努力,尤其是对传承人创造性的尊重,以及开放互动的氛围,对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是值得被推广和借鉴的。从变迁的角度看,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一种必然。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是历史某一时刻固定下来的“遗留物”,而是一套身于各种开放场域,被传承者、观众、专家学者等不断添加、修改的知识体系,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依赖于文化共有者的主观选择。非遗有其自身的变异性,对它的保护绝不是将其凝固在某一个时间或空间的保护,而是一种尊重其活态变迁规律和和传承方式的本真性的传承和保护,将文化置于当前的环境下,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和变迁的规律,这样非遗才能在一种健康的方式下得到传承。
  
  基于湘西苗族鼓舞保护实践体现出的一些问题,本研究认为,在今后非遗的本真性保护与传承上,应该首先明确参与鼓舞保护传承的主要力量的角色分配,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鼓舞的生成、传承、保存、创新都不是在封闭的框架内进行的,而是要面临着政治、时代、制度、市场、文化等复杂语境的考验,而文化遗产与语境的遭遇则是通过传承人来实现。传承人的个性、技艺、禀赋、家传、兴趣、际遇对文化遗产的表达又不无刻印着个人的痕迹。
  因此,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传承人必须发挥主体作用。
  
  脱离了本真性的学习和宣传,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适得其反的。文本记载的缺乏,使得湘西苗族鼓舞在教育和传承上缺少指引,很容易造成鼓舞学习者无法深刻了解苗族文化、领悟鼓舞内涵,而单纯的动作复制模仿永远不能领会鼓舞的本真性。这就需要学者发挥推动作用,对苗族鼓舞进行深入和严谨的研究,从而形成具备教学意义的文本,作为鼓舞活态传承的辅助材料。同时,应该将鼓舞纳入教学体系,以解决传承人断代的问题。从鼓舞的内涵、苗族的历史到鼓舞的动作语汇进行系统的教育,将鼓舞当做有机的生命体,保存和增加它的活力,加强它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能力。
  
  另外,政府在非遗保护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为保护非遗提供更多资源,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制度上明确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权利,给予政策保护和法律保障,在资金上给予充分的支持,从制度、政策、立法、资金等方面为非遗保护保驾护航37.同时,政府在非遗的传承上,不应越俎代庖,取代以传承人为代表的民间对非遗的传承,尊重传承人的主体地位。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以“本真性”传承和保护的视角切入,一方面呈现鼓舞演变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探讨政府旅游开发等政策的介入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互动,力求以一个生动的案例呈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前进方向。但湘西苗族鼓舞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可能对一些非遗事项不够适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阿尔伯特·贝茨·洛德着。尹虎彬译。故事的歌手[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8-22.
  
  3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8(1):6-17.
  
  4别金花,梁保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8(3):446-450.
  
  5陈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湘西苗族鼓舞探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012.
  
  6春节黄金周吉首市旅游全线飘红7天揽金3107万元。2012-2-4.
  
  7邓小艳。基于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10(2):90-95.
  
  8董晓萍。政府非遗与民间非遗--从两种知识的角度切入[J].西北民族研究,2014(2):84-93.
  
  9弗朗兹·博厄斯着。金辉译。原始艺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0高丙中,李立。用民族志方法书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作为知识生产的场所的村落关于写文化的对话[J].西北民族研究,2009(3):131-138.
  
  11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J].河南社会科学,2007(2):15-17.
  
  12关芳芳。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旅游开发活化研究一以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图书馆,2009.
  
  13郭颖,赵晓宁。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相关研究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12(3):91-99.
  
  14黄胜进。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价值考察[J].青海民族研究,2006(4):10-12.
  
  15黄涛。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偏误与矫正[J].文化遗产,2013(3):8-14.
  
  16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J].河南社会科学,2014(1):109-117.
  
  17霍布斯鲍姆,兰格着。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8吉首市地名录(内部资料)[Z].1982:47.
  
  19古首市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吉首市地名录》(内部资料)。1983:51.
  
  20贾婷婷。民族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以德夯苗寨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2010.
  
  21理查德·鲍曼着。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2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基于湖北省荆州市非遗保护的实证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3-76.
  
  23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J].广西民族研究,2008(2):185-190.
  
  24李昕。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J].广西民族研究,2009(1):165-170.
  
  25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6刘安全。旅游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评述[J].贵州民族研究,2011(1):65-69.
  
  27刘超祥。民族旅游村寨的人口移动与文化变迁--以湘西德夯村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2012.
  
  28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4-29.
  
  29刘建平,陈姣凤,林龙飞。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7(3):65-69.
  
  30刘金萍,贾鸿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170-172.
  
  31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8.
  
  32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67.
  
  33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25-34.
  
  34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J].学术研究,2008(2):153-158.
  
  35刘永明。权利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91-199.
  
  36刘壮,牟延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83-187.
  
  37龙文波。湘西苗族花鼓舞的动态传承--以花鼓舞鼓王为例。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2):82-86.
  
  38龙先琼。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及其保护原则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7-52.
  
  39罗婉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湘西洲的考察[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5):9-12.
  
  40麻国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J].学术研究,2011(5):35-41.
  
  41明跃玲。乡村旅游语境下民间技艺的变迁--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48-52.
  
  42莫代山。旅游背景下禁忌文化的变迁与固守--以德夯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4):74-77.
  
  43潘存奎。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与保护[J].艺海,2010(6):118-119.
  
  44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文化遗产,2006(1):47-51.
  
  45彭兆荣,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J].广西民族研究,2008(3):33-39.
  
  46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64-69.
  
  47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114-1231
  
  48曲艳,裴小松。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方向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9(7):26-27.
  
  49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50谭卫华。权力: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以德夯苗族民俗文化村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6(11):10-12.
  
  51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02-106.
  
  52吴丹。身体二重性:结构与艺人能动性--以湘西苗族花鼓舞及艺人龙英棠和石顺明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3)32-36.
  
  53吴晓。旅游景观展演与民间艺术的消费--湘西德夯个案的文化阐释[J].文艺争鸣,2010(6):127-129.
  
  54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55向延平。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对民族文化影响的模糊分析--基于两头羊、老洞和德夯三苗寨的个案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9-42.
  
  56谢菲。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11(3):93-98.
  
  57许忠伟,林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述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9):18-27.
  
  58杨敏。当代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刍议。[硕士学位论文].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2014.
  
  59  杨志强。从“苗”到“苗族”--论近代民族集团形成的“他者性”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6):1-7.
  
  60姚岚。浅析湘西苗族鼓舞的文化特征[J].大舞台,2010(6):129-130.
  
  61余金枝。经济转型与双语变迁--德夯村双语变迁个案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3(5):61-64.
  
  62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8.
  
  63苑利。《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3):13-18.
  
  64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1):75-79.
  
  65张春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2008.
  
  66张鸿雁,于晔。从赫哲族“乌日贡”大会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艺术研究,2008(1):50-51.
  
  67张世均。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137-140.
  
  68张先飞。理论辨析与实践反思--国内“非遗”保护工作的反思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7(6):19-21.
  
  69张瑛,高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行政管理研究--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4):79-84.
  
  70赵德利。主导·主脑·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2-74.
  
  71赵世林,田婧。民族文化遗产的客位保护与主位传承--以傣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2-56.
  
  致  谢
  
  转眼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过去,此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
  
  感谢我的导师--马威副教授。感谢马老师将人类学变得如此生动,从马林诺夫斯基、列维斯特劳斯到生活中的一部电影、一件小事,都是人类学的缩影。感谢她在研一期间,带着我一本一本书地阅读,让我学会阅读和反思。感谢她教会我田野调查的具体方法,让我明白做调研其实是一种享受。感谢她的博学广知,感谢她的谆谆教诲,感谢她让我明白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究竟能做什么呢?估计就是希望多明白一些道理吧。那种在马老师面前因为她的学识和睿智而战战兢兢的感觉,就是我现在以及以后多读点书的动力。同学们都说我是幸运的,因为她亲切有趣。确实,我是幸运的,因为马老师教会我的,我这一生都将受用无穷。万分感谢!
  
  感谢这近两个月的调研经历。独自一人到偏远的苗寨做调研,一住就是四十五天是什么感觉呢?也许有人觉得,在异族他乡研究别样的风土人情是一件浪漫的事情。的确,带上简单的行囊穿行于古朴的异族村落,着实有几分探险小说中新奇与刺激。然而,褪去新奇和刺激,你要面对的是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饮食、不一样的风俗习惯……在一片完全陌生、举目无亲的土地上,处处都充满着巨大的挑战和难以言表的孤独。语言不通,只有更加耐心的交流;饮食不适,只有强迫自己慢慢习惯。为了完成我的研究,我需要进行大量的访谈来收集资料。但作为一个外来人,这并非易事。主动地与人攀谈,换来的却是大量的拒绝。幸运的是,数不清的拒绝同时也拉近了我和当地居民的距离,渐渐地,大家习惯了,也认识她了。我开始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访谈也变得容易起来。每天,我都能听到不同的人生故事,见证不同的生命历程。老奶奶会给我切上几片西瓜,让我一边吃,一边听她回忆和老爷爷的往事。小朋友会热情地邀请我和他们一起上山采蘑菇,我摇身一变,成为“采蘑菇的大姑娘”.没有人再把我当成奇怪的外来研究者,我和他们一样,成为了街里街坊的“本地人”.起初的无所适从早已不在,我每天都能收获很多,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迅速成长。感谢这一次经历带给我的成长!感谢配合我调查研究工作的德夯村民!
  
  感谢社会学系的所有老师,正是你们的辛勤教导为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感谢我的同学们朋友们给予我的陪伴和鼓励。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和我的男友。感谢家人最坚固最温暖的支持和鼓励,感谢男友教会我克服惰性,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三年研究生生活的结束,也是新的开始,愿不忘初心!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