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习近平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

来源:未知 作者:杨编辑
发布于:2017-06-02 共476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
  
  ***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国的文化建设,系列讲话都表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作为其内在支撑,提出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对妨碍文化创造活力的制度加以废除,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这表明党中央已经将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大力支持新时期的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工作,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我们要从***所处的时代背景为考量去解释其文化建设思想的来源,当今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不再成为人们看待中国的唯一指标,而更多是全面的看待中国的各方面发展,而文化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的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就是吸取了各方面关与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并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的文化建设理念。
  
  2.1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之上的,马克思认为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马克思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物质产生的角度说明精神产生的来源,经济发展带动文化发展,从文化产生的角度找寻它的物质来源,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也具有自身发展的独立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也认为文化是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以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指导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点进行说明。一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客观的规律性,用这个观点说明文化建设就是要在社会发展中寻找某种文化产生的客观条件。二是社会存在与意识相互作用论,从这个角度说明某种文化产生的物质条件以及它如何影响社会发展。三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观点,这主要是解释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发展不同背景下会有什么不同特点。四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用这个观点来解释文化在阶级斗争中对人们有着怎么样的影响,优秀的文化往往能够更具有凝聚力。五是实践观点,实践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文化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源自实践过程。***也多次提出过要加强唯物史观的学习,这也是***关于文化思想建设的哲学依据。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观念中,始终贯穿着重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这一理念,文化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几个阶段也是由其的文化的发展程度作为依据的,作为社会最高级形态的共产主义社会,先进的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将文化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恩格斯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步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理念都为***的文化建设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中国共产党一向也重视文化建设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也把加强文化建设当作一个重要任务。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根据自身所处时代的特殊背景对文化建设提出符合当时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这也对***的文化建设思想有重要的影响。
  
  2.2.1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早的关于如何在中国进行文化建设的成果,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既符合马克思对于文化发展的理念又尊重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毛泽东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解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指出了文化与社会发展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对文化也有某种决定和被决定、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①。这说明毛泽东早就清楚的认识到文化不是独立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发展的,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文化在一方面反映了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方向,这也为后来的文化指导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规划。
  
  对于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的问题,毛泽东说道:“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批判地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②。毛泽东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国家,必须要尊重各式各样的先进文化的,文化艺术要多彩多样,科学争论要敢于创新,他说过:“特别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应该以群众所欢迎的文化标新立异”③。
  
  毛泽东认为文化发展要同政治和经济发展统一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这也是认同了文化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也是对文化的作用相延伸而来的富有启迪的新思想,他依据文化和政治和经济关系的观点,提出要把文化与政治和经济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文化可以起到补充政治与经济覆盖不到的地方,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毛泽东认为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建设要带有我们自身的文化特点,要能展示我们自身的尊严,才能与世界各国文化深入交流和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文化也要是科学的,科学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且也是反对愚昧和迷信最有效的武器,对于中国自古传承的文化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分析,剔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面,然后吸收其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面,来指引我国文化建设。文化也要是大众的,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普及所有民众的,要得到全社会人民的认同,也是要为人民服务的,而不能是某些人利用为私的畸形文化。
  
  2.2.2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马列主义、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在很多观点都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和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上找到对应点。
  
  邓小平积极肯定文化建设中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一方针,把这当作是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的立足点和目的,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鉴于“文革”的惨痛教训,邓小平提出务必要重视教育、知识分子、科学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科教兴国战略就是由此而产生的,这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支撑。邓小平更注重文化发展的实际效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丰富和坚持,对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新拓展。
  
  邓小平文化建设在发展中形成了三个系列:“一个文化判断体系,一是物质文化价值系列,即以发展生产力为取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精神文化价值系列,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三是制度文化价值系列,以社会主义为根本,以体制改革为动力”①。这也表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后文化建设的工作方针,文化的建设要基于一定物质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是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导,文化体制的的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要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接班人“,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国外优秀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①。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人才的培养,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部分,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吸取养分,文化发展的目的也是要服务于民的。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文化建设论文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