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区中元节文化内涵溯源(5)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作者:汤漳平
发布于:2017-07-04 共12955字
笔者以为,上述的两种说法均各有道理,但并非其主要来源。因为佛教直到东汉时期才传入中国,而道教也产生于东汉。然而作为中元节的主要内容,所谓普渡众生、救赎孤魂野鬼的意蕴,则在中国先秦时期已经客观存在,这从上引的楚墓祭祀竹简记录便可一目了然。因此笔者以为,道教和佛教的说法皆非中元节的原始内涵。不过相对而言,道教以普渡孤魂野鬼为其主要内容,则和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连,这当然因为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此接地气,民间多数民众也均信从这一节日的内涵。
道教起源于民间,杂糅了中国古代宗教主要是巫教的传统思想和阴阳五行、神仙方术等,它以神秘化之后的老子及道家理论为其教祖和理论基础,从而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宗教。因此,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以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有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淫祀”现象进行研究,认为淫祀现像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影响了方士群体的出现及道教的起源”[30].虽然作者未对此作更深入的分析,但这种看法却是合理的。毫无疑问,道教对中元节内涵的界定,应当是以先秦时期即形成的对鬼神祭拜的民间习俗为依据,至于早期的祭鬼是否有特定的节日,则限于资料的不足,尚难以遽下结论,姑留待以后再行考之。
台湾学者萧登福认为,佛道两教同时把七月十五这一天当作是普渡亡魂的日子,是佛道两教相互模仿、相互影响的结果,他认为:
中元,是指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之为中元节,原与佛教无关,也与印土风无关。佛教入中土,为了传教,逐渐吸收中土风习与名相,用以融入佛经; 有的甚至直接采取中土风习而伪成经,用以招徕信众。佛教的重视中元节,便是如此心态下产生的。而其开始,则肇自西晋竺法护所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这本经书,据其内涵来析述,应是竺法护采道教习俗仪轨,所伪造出来的经典。[31]
笔者十分赞同这一分析,因为佛教讲求六根清净,既出家便连家人也放到了一边。所谓“目连救母”的故事,显然是为了适应儒家文化中讲求孝道而编出来的。
闽南民间中普遍流传这样的传说,中元这一天,在民间祭祀开始之后,如果你打把黑伞,不出声地躲在伞内就可以看见那些断腿缺胳膊及至无头的野鬼一群群来到供桌旁,尽情品尝丰盛的祭品。闽南的中元节俗还特别让笔者好奇,所谓中元节,并非只是七月十五这一天,而是七月一整月。各村过中元节,并非同一日,而是从农历七月初一起一直排到七月三十,也就是说七月的每一天,都有一个村镇在过中元节。过去笔者一直搞不清楚为何有这样的安排,询问当时的老人才知道,为的是让那些孤魂野鬼在七月的每一天都有机会品尝人间丰富的供品。
闽台地区民众保存的古代文化传统,于中元节习俗亦可见一斑,而节日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依然是值得今人珍惜与弘扬。据笔者所知,闽台民众从中原南下后,无论在闽南开发抑或东渡台湾垦殖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许多民众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因而那些幸存者也是以中元节作为隆重祭祀自己乡亲及亲人的日子。他们将孤魂野鬼称为“好兄弟”,以“好兄弟”称孤魂野鬼,实在是闽台民众的创造发明。从古代以淫祀来祭厉鬼,期望他们不作祟的安抚心理,到将其视之为“好兄弟”,建“万应公”庙以祭之,都显示出闽人特有的温情和对弱者的关怀,可谓泽及枯骨了。
中元节的习俗,即使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自古至今也已流传 1 500 年之久,它融民间祭祀与佛、道两教文化于一体,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是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延续,并为民众所广泛重视。这种全民共同参与的节日,作为文化遗产理应引起全社会更多的重视,让更多的人理性地看待我们民族传统习俗,更不应还浅薄地停留在视其为封建迷信活动的误区中。笔者以为,中元节应作为全民的节日习俗,而不是仅局限于一区一地的习俗。盂兰盆节传至日本,至今成为日本仅次于新年元旦的第二个大节日。而中国作为中元节的产生地,至今还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是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的。
注释:
[1]维基百科: 《香港盂兰胜会》,2014 年 8 月 4 日,http: / /zh. wikipedia. org/wiki/% E9% A6% 99% E6% B8%AF% E7% 9B% 82% E8% 98% AD% E5% 8B% 9D% E6% 9C% 83.
[2]( 宋) 苏颂: 《苏魏公集》卷六十四《润州州宅后亭记》,北京: 中华书局,1988 年,第 980 页。
[3]( 春秋) 左丘明: 《国语》卷十八《楚语下》,鲍思陶点校,济南: 齐鲁书社,2005 年,第 275 -276 页。
[4]( 清) 孙希旦: 《礼记集解》卷五《曲礼下第二之一》,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9 年,第 132 页。
[5](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6]赵平安: 《〈楚居〉的性质、作者及写作年代》,《清华大学学报》2011 年第 4 期。
[7]( 日) 藤野岩友: 《巫系文学论》,韩基国编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5 年。
[8]洪兴祖: 《楚辞补注·九歌序》,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年。
[9]汤漳平: 《出土文献与〈楚辞·九歌〉》,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10][11]( 宋) 朱熹: 《诗集传》,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 81、81 页。
[12]( 秦) 吕不韦: 《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北京: 中华书局,1954 年,第 48 页。
[13][14][15]( 汉) 班固: 《汉书》,北京: 中华书局,1973 年,第 1 653、1 666、1 668 页。
[16]湖北荆州博物馆: 《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 年第 1 期。
[17]何宁: 《淮南子集释》卷三十《泛论训》,《新编诸子集成》( 第一辑) ,北京: 中华书局,1998 年。
[18][21]陈伟: 《包山简“秦客陈慎”即陈轸试说》,《古文字研究》第 25 辑,北京: 中华书局,2004 年,第 39 -40、39 - 40 页。
[19]杨华: 《新蔡简祭祷礼制杂疏》( 四则) ,《简帛》第 1 辑,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203 -209 页。
[20]晏昌贵: 《巫鬼与淫祀---楚简所见方术宗教考》,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168 页。
[22]( 清) 孙希旦: 《礼记集解》卷二十一《礼运第九之一》,沈啸寰、壬星贤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9 年。
[23][24][27]杨伯峻: 《论语译注》,长沙: 岳麓书社,2009 年,第 27、21、29 页。
[25][26]( 春秋) 墨瞿: 《墨子》,杨勇注译,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157、195 页。
[28]袁珂: 《山海经校注》,成都: 巴蜀书社,1993 年,第 473 页。
[29]刘涛: 《清华简〈楚居〉中所见巫风考》,《船山学刊》2012 年第 2 期。
[30]王霄云: 《战国时期的淫祀研究》,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
[31]萧登福: 《道教与佛教》,台北: 东大发行,1995 年,第 231 -234 页。v
原文出处:汤漳平. 试探闽地中元节文化传承之渊源[J]. 闽江学院学报,2015,(01):1-11.
相关内容推荐
-
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
1导论1.1研究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起源于UNESCO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探索,期间一直贯穿着国际社会、政府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对话,最终这个话题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权利诉求。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大众文化空间的国际咨询...
-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保护和传承探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UNESCO对非物质文化的关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提出,使非遗保护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如何保护非遗,非遗保护的各个相关主体如何分配责任,以及享受何种权利,如何协调非遗保护与经济发展等,...
-
壮族和岱侬族中元节的风俗与活动内容对比
壮族和岱侬族是越南两个同源民族,关系极为密切,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与岱侬属于同生根民族,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两者同源于古代百越中的西贩、骆越,语言、习俗等许多方面都很相似。两者中元节有同有异,它们作为中越文化的一...
-
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不足及建议
在中华文化宝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推动下,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传承和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
-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达出的强大文化内涵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上能够得到较充分地展现,是艺术创意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上的应用十分必要。...
-
利用大数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内容涉及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手工技艺、医药、民俗等十余种类别,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古老、传统、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远离...
-
-
-
-
拉祜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措施
面对社会变迁的急剧加速和现代化的逐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很多传统文化因子在无声无息中逐渐消失。由于拉祜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来进行传承,很多经典的拉祜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