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同时,衣食住行也反映出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掩盖下的文化心理。 建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物质外壳,是文化的外化,在形成过程中不仅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也受到当地文化观念的影响和熏陶,昭示了居住者的文化心理内涵。
素有风车王国之称的荷兰,其建筑外观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小门大窗户”,大面积的窗户表现了荷兰人开放的文化心理,对各种事物有较强的包容性。 而传统的中国建筑, 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普通民居,都习惯将建筑设计成一个较封闭的空间,门窗等与外界相连的部分也比较小,并用雕花窗格等阻拦外界的视线,显示了中国人较为严谨的文化心理。
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方面的文化差异会阻碍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交流。 在当前全球化环境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是文化的双向传播, 对于外国文化我们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文化传播应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融合与进步。
二、建筑与文化
说到建筑,大家头脑中会立刻出现古今中外各色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印度的泰姬陵等等,这里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建筑本身。 就建筑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建筑所反映出的民族特性、社会道德、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等等。建筑与文化,其关系是多方面的。
“文化”是一个汉语古典词。 “文化”构成整词,始于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的 《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只是在与武力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文化获得现代义是在日本人以此词对译西洋术语过程中开始的。文化的本质内涵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
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它有两重性质。
首先,建筑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劳动力和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其次,建筑是文化的“容器”,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不仅记录古代中原人民抵抗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历史事实,也体现了中国人勤劳勇敢、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文化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三、“小门大窗户”的荷兰建筑及宽容开放的文化氛围
荷兰的建筑就其外观来说,给人们最深的印象的就是“小门大窗户”,建筑物的表面积的一大部分被窗户占据,大大的窗户让人对室内一览无余。房子的外面正对着街道,如果有院子的话,通常也是开放式的,有的用低矮的栅栏象征性地围起来,或者只种上草坪。
这样的小门大窗户的建筑必然有其产生的社会原因,据说以前荷兰房屋建筑收税的多少是按照门的大小来确定的,所以家家房子就都建成了这种前窄后长,瘦高小门大窗户形的建筑了。 这样的房子上下搬东西肯定不方便,所以荷兰人通过滑轮从窗户搬运东西,荷兰的古董房子上都会有一个滑轮,可见,荷兰人搬东西早就只用窗子不用门了。
除了社会原因之外,这种开放型的建筑类型必然是在一个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荷兰宽容文化的形成有着悠久的传统,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3 世 纪成立的水利委员会 (Water Boards),从 某种意义上说,它奠定了荷兰民主和宽容的基础。
荷兰的宽容概念首先诞生在宗教宽容领域中, 它与 16 世纪宗教改革以来的宗教不宽容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到中世纪后期, 随着商品贸易的繁荣和对外交往的频繁,荷兰人更增强了对宽容文化的认同感。 当今的荷兰社会依然延续着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甚至对毒品交易、同性恋婚姻以及安乐死等大多数国家无法接受的行为保持着极宽容的态度。 由此可见,荷兰宽容开放的文化氛围由来已久,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着荷兰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独门独院”的中国建筑和含蓄内敛的文化氛围
(一)中国建筑的内向性
说到传统的中国建筑,有两点必须要说一下。 一是“改朝换代,结构不变”。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期间虽然改朝换代的事情虽然时有发生,但基本的社会政治结构并没有改变,经济结构也是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明不变,而建筑也承袭了“秦砖汉瓦木结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二是建筑结构的内向性,各个建筑自成一体,其内部体现封建等级、儒家礼法制度,等级明确,系统完善,与外部的联系甚少。 小到平常民居,大到皇家宫室无一不体现了建筑的内向性,甚至有的人会想到万里长城,是不是企图将整个中国都划为内向性的。
现代的中国建筑,由于改革开放的浪潮和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受国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中国国民思想的进步和开放, 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但文化心理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在人们思想中的存在相当牢固,其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比如,大多数人都向往独门独院的一套宅子,大多数有院子地房子都会建一道一人多高的围墙把院子严严实实地围起来,窗户也会配上厚实的窗帘,一些底层的住户会在窗户外加装一道防盗窗,总之,外人难以看到屋主在做什么就对了。
(二)内向性特征的形成
中国建筑的内向性特征的形成也有其悠久的历史。 早在原始部落时期,部落组织为抵抗外敌产生的内聚特性,以及在长期的群居生活中形成的权力中心和等级划分,早期的部落建筑就显示了内聚性和权力中心的特点。
其次,中国建筑的内向性的形成也是人们对传统儒家礼法制度的一种认同。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乐之邦,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十分推崇“礼”,而礼制在安邦定国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清代的儒学者阮元曾指出:“古今所以治天下者,礼也。 ”所以,以家庭为核心的建筑形式其实是对儒家文化中“礼”的一种认同,而这种认同也同样扩散至城市的建设和国家的建设。
从庭院式住宅到围合的都城是一系列内向空间的嵌套,从向心的聚落到向内发展的城市又体现了向内性特征在时间上的传承,这种内向性特征正是由千年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确定的。
(三)含蓄内敛的文化氛围
内向性的建筑显示了中国人民含蓄内敛的文化心理。 长期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是对礼乐制度认同的中国人,也就是说,自古以来的君臣父子已经深入骨髓,即使时代变迁,中国人尊尊、亲亲、毕恭毕敬的行为方式依然存在,严格的社会等级、传统的家长制度使得中国人很少有机会像西方人那样进行平等的交流,因而也就无法形成开放的文化氛围。 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角度来看,在中国这样的高权力距离指数的国家, 很多决定都是由在上位者做出的,普通的群众只需执行。且在抒发己见的时候由于所处的权力阶层不同,人们必须注意措辞,尽量使用委婉含蓄的话语说出自己的意见,不具有攻击性。
其次,中国的社会是以集体为导向的,个人是为集体而服务的,无论是家庭、团体还是组织机构,都有其自己的系统,而中华民族这个整体是由很多的小集体构成的,民族的向心力伴随着民族的形成过程而产生。 内在向心力则产生了内敛的文化心理。
道家的无为也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 无为的本质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顺应事物本身的规律,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老子·八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认为无为即不争,不争而取胜且没有祸害。 无为作为一种精神境界,强调顺应、辅助自然,反映在社会关系上则是不恣意妄为,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妄图通过个人改变事物获得利益。 因此,文化心理上的不作为也促进含蓄内敛的文化氛围的形成。
五、中荷两国文化心理差异及其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心理差异比较
荷兰的外向性的文化心理和中国传统的内向性文化心理是两国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根源。外向性文化心理关注个体与外部的联系, 乐于与外部沟通,并对外部的信息进行积极的反馈,通过讨论达到预期的目的。 而内向性的文化心理则倾向于内部决定,对外部有一定的防御心理, 不善于通过沟通交流获得结果,倾向于单一地接受大家长的决定。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二者也不相同。外向型的文化注重沟通, 为保证沟通的流畅和良好的接受性,因而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且每个人都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 而内向型的文化由于其内部的阶层高低分明,处于较低阶层的人通常选择接受而不发表意见, 决定权在于地位高者,在交际中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等级差别。
在利益取向方面二者也不同。外向型文化注重个体的利益, 个体为了自己的利益乐于做出各种努力,并认为个体有影响全局的能力。而内向型文化由于其向心力而形成的内聚性, 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个人是为集体服务的, 个人的行为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而凝聚起来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因此,内向型文化的人们有较强的家国观念。
在交流的方式及程度方面二者也有差异。外向性文化交流的语言比较直接,语义比较直观,不需要太多语境的参与。 而内向性文化由于社会关系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 交流的内容通常有较多的语境参与,不能从交流的语言直接理解交流的内容,是高语境文化。
(二)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权力距离对交流会产生影响。权力距离指的是地位低的人们对于社会权力不平等分配情况的接受程度, 分为高权力距离国家和低权力距离国家,中国是高权力距离国家, 而荷兰则是低权力距离国家。 在高权力距离的文化里,领导与下属或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是垂直的,人们注重地位的权威性。 在低权力距离的文化里,社会关系相对来讲要平行些,个性更能得到彰显,更能自由表达个人的看法。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的高或低权力距离会直接影响到交际的进行,甚至会造成语用失误。
人类交际中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也存在不同的特点。 语境是语言赖以存在、被人们实际所使用的环境,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把语境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不同的语境文化中,语境和语言在意义传递上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其交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是二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同。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信任并使用客观来源的信息,而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则偏好人际交往之中的信息来源。二是在交际中所使用的媒介,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不注重非语言传达的信息,并认为交流是有意义的言语信息的交流,而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则更善于从情景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正如很多外国人无法很好地理解中国人的客套话、礼貌用语等,这些话内容形式相似,但重要的信息并不是在话语内容中,而是通过话语内容表现出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此外,在书面表达方面,低语境文化倾向于具体、准确的描述,而高语境文化则更具感官化和抽象化,颇有言内意外的特点。 这些由于语境高低不同造成的交际差异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两种文化的内向性和外向性不同,而在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方面所体现的各种差异,往往会造成双方交际中的障碍或误解。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 我们要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特点,为交际奠定基础。
六、小结
从中荷两国不同的建筑特点,我们发现两国不同的文化心理。中国的内向性文化心理以及荷兰的外向性文化心理在交际中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交际中由不同的文化心理而造成的误解以及交际不成功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也对中外交往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隔膜与差异,我们应通过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与信任,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达到共同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沈福煦.建筑与文化[J].同济大学学报,2008(6).
[2]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18.
[3] 赵涵.论荷兰宽容文化形成的若干原因[J].湖 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6).
[4] 汪 武庆.从 聚落到城市———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向性特征研究[J].安徽建筑,2006(6).
[5] 雷聪.跨文化交际中权利距离对语用失误的影响[J].宿 州学院学报,2010(7).
[6] 赵胤伶,曾绪.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交际差异比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4).
网络用户倾向于使用一些可爱的卡通人物或者自己配上文字信息的图片来进行交流, 形成了风靡一时的斗图风波。本文将围绕表情包这一新兴亚文化的兴起, 对其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阐述。...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和社交应用平台的大量使用, 表情包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受到众人青睐和广泛使用, 其中"萌""贱"类表情最受欢迎。...
文化底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随着当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追求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城市形象。建筑作为城市主体而存在,与城市的自然、人文和文化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给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刻上烙印,将过去、现在和未...
当前,渝台交流合作已经跨越单一单向的低水平阶段,进人到以产业投资、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双向的高水平阶段,并从纯粹的经贸领域扩大到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医疗、环保、旅游等广泛领域,交流的人员层次从中高层拓展到基层,交流的形...
3临安市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成效与问题为分析临安市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及成效,需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产业范围进行界定,本文主要依据杭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文化创意产业统...
随着不断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城市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具备一定时间性,在特定短时间内才能形成,是发展城市的新符号。在建设规划城市的时候十分重要不可忽视,由于不断扩大中小城市建设规模,建立独特的城市文化以及树立城市形象,完善和建立特...
一、锣花的历史渊源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社会意识形态一直和人民的物质生活紧密相连。它也广泛地影响和支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一个地域中人民的历史文化的缩影。本文调查的地点是粤东的五华县,这里的居民操客家方言,客家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目录摘要ABSTRACT绪论第一章铜鼓概述第一节铜鼓起始渊源第二节铜鼓的原始形态第三节铜鼓的基本形制与分类第四节铜鼓的分布状况第二章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艺术形成的环境影响第一节贵州铜鼓产生的历史环境第二节贵州铜鼓得存的地域环境第三...
当食物成为一种媒介时, 当地域饮食文化是一种传播仪式时, 当地域饮食文化是一种文化记忆时, 食物所承载的意义就超过了其物质属性。相比起其他文化形式, 食物的传播过程更顺畅, 妥协性接受的趋势更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饮食中所用到的调味品越来越多, 人们对饮食营养卫生越来越关注。通常情况下, 人们所说的清淡饮食, 其含义在少油少盐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还包括对胆固醇、蔗糖、辛辣调味料等方面的要求。就现阶段而言, 清淡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