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家族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第一章】家族企业文化构建分析绪论
【第二章】家族企业文化理论阐述与问卷调查简介
【第三章】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优势及其对企业的正面影响
【第四章】我国家族企业文化存在的不足及其负面影响
【第五章】我国家族企业文化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6.1 6.2】我国家族企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
【6.3】我国家族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6.4】我国家族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结束语/参考文献】传统家族企业文化发展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结束语
我国家族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我国家族企业要想走出国门,更好地与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企业文化。我国家族企业文化与国外家族企业文化不同,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必须从我国传统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信任网络的完善程度等等去寻找根源。受我国传统“家文化”的影响,我国家族企业文化呈现出很强的凝聚力与责任感。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并没有达到现代化国家的标准,因此相应的信用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职业经理人队伍没有形成,而市场充斥着各种“所谓职业经理人”,这对于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排外性做了很好的解释。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正视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优势与劣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构建出有利于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
我国家族企业文化实证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由于本人能力有限以及受地域限制,本人所抽取的样本仅局限于武汉市 8 家家族企业,同时调查的对象相对较少,只有 222 份有效问卷;虽然通过访谈弥补,但在人物访谈时缺乏相应的访谈技巧,导致一些被访问者出现抵触的现象,这将最终影响研究结论的广泛代表性与普遍性。本人通过家族企业文化的实证研究,认识到无论是自己的研究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后续研究中,尽可能扩大问卷调查范围,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研究水平,以丰富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威廉·大内: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人民出版社1988.
[2]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 潘乃摧。孔子与现代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4]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文化与管理” [M].L 海文艺出版社 1996.
[5] 林章豪。企业形象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 忠东。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论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 李卓。家族文化与传统文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8] 阳小华,曾健民等着。民营经济发展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9] 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0]梁绍川。企业文化与管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11]肖峰。企业文化[M]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12]罗长海,林坚着。企业文化要义[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3]李如鹏。私有经济的多变性与可变性[M].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
[14]郭跃进。家族企业经营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5]陈秋元。现代企业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6]邓波。民营经济前沿问题的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17]杨加陆,方青云着。管理创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8]罗争玉。企业的文化管理[M].经济出版社,2004.
[19]陈修和。民营企业和相关概念的界定[M].羊城晚报出版社,2004.
[20]张文昌。现代管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1]约翰·科特。企业文化和经营业绩[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2]周锡冰。家企之路---解读卓越家族企业的大经营理念 [M]地震出版社,2004.
[23]马千里。《论语》的管理智慧[M].九州出版社,2005.
[24]林坚。企业文化修炼[M].蓝天出版社,2005.
[25]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 No.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6]约翰·科特:企业文化和经营业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7]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 远方出版社,2006.
[28]李洪伟,高化文。家族式企业管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29]黄立军。欧盟企业文化[M].华龄出版社,2006.
[30]时英中。私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实务必备手册[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1]雷丁着。谢婉莹译。华人资本主义精神[M].格致出版社,2009.
[32]汤姆·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M] 中信出版社,2009
[33] 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34] 陈立旭。家族文化与浙江企业组织[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2)。
[35] 石军伟。对生命型公司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1(8)。
[36] 余琛。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01(12)。
[37] 赵琼。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J].华北电业,2002(4)。
[38] 栗战书。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3(3)。
[39] 苏琦,李新春。内部治理、外部环境与中国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J].管理世界,2004(10)。
[40] 向荣。家族企业的界定、存在的合理性及演变趋势[J].软科学,2005(4)。
[41] 李新春,陈灿。家族企业的关系治理--一个探索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42]陈文椿,张稷锋。我国家族企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制度保障[J].南方经济,2005(12)。
[43]宋艳涛。家族所有、家族经营与家族企业的演变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2006.
[44]张文贤,魏海燕。国内家族企业继任研究[J].管理评论,2006(2)。
[45]沃伟东。企业文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4)。
[46]孔欣。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10)。
[47]刘巨钦,宋丽丽。家族企业引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障碍[J].财经科学, 2007(1)。
[48]邓小军。 论家族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矛盾性[J].价值工程,2007(4)。
[49]韩斌。 中小型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研究[J].商业文化·商业研究,2007(4)。
[50]王小波,陈赤平。基于社会资本的家族企业二维治理模式研究[J].求索, 2007(11)。
[51] 李琪。 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差异[J].北京大学学报,2007(11)。
[52] 孙剑,薛惠锋,寇晓东。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5)。
[53]俞丽敏,王亦彤。浅谈家族企业形态和成长路径[J].科教文汇,2009(4)。
[54] 李德军。家族企业非正常终止的特征探析[J].统计与决策,2009(5)。
[55] 李许安。 谈企业文化的塑造[J]. 民营经济报,2009(10)。
[56] 柳菊香。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D].湘潭大学。 硕士论文,2005.
[57] 杨静。论现阶段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的再造[D].西南大学。 硕士论文,2006.
[58] 张欣。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的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
[59] 王玉艳。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家族企业文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7.
[60] 申红利。《论语》与家族企业文化建设[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61] 何小平。基于企业文化的小角楼酒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8.
[62] 谢白雪。我国家族企业文化评价及建设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63] 李大港。IT 企业技术型员工企业文化认同感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9.
[64]温路。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9.
[65]叶健。KL 集团二次创业中的企业文化构建的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9.
[66]于志鹏。大连软件外包行业企业文化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
[67]朱元鸳。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家族上市公司为例[D].江苏大学。硕士论文,2011.
[68] 宋志东。近代山东商人的经营活动及其经营文化[D].山东大学。 博士论文,2008.
[69] 林峰。 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 [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博士论文,2008.
[70] 王晓婷。 基于家庭视角的家族企业传承研究[D].浙江大学。 博士论文,2008.
[71] Schein Spears. What do you need to know about organizational culture[J]Culture World.2003(1)。
[72] Samuel P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d order[M]Arrangement with Georges.1996.
[73] Ezra F. Vogel. Japanese name column first -lessons for America[M]World Intellectuall Press.1998.
[74] Lawrence Miller.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 the eight principles of America's future business[M]Free Press.2001.
[75] Frederick ·E ·Schuster. A strategy: people with effective relationship.[M] John Willie parent Sub-publishing company .2002.
[76]David Swift. Building an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Public Sector: Reform of the Public Sector in Australia .RC Mascarenhas [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3 - JSTOR
[77]Allen Kennedy. Enterprise Culture--Its Mean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A Gibb [J]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1987 - eric.ed.gov
[78]Peter Sen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i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SL Jack, AR Anders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and 1999-emeraldinsight.com
[79] Welfare Dependency.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Self-Employed Survival R MacDonald .[M] Work Employment & Society, 1996
[80] John Kotter. Self-Employment and Home Ownership after the Enterprise Culture R Burrows, J Ford - Work Employment & Society, 1998.
致 谢
转眼之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我知道,这不是我学习生涯的结束,还有更多的未知领域等着我去学习、探索。在这里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肖会平老师。肖老师是位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学识渊博、一丝不苟的老师,对我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资料收集、开题研究、框架制定、思路修改以及内容确定,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收益匪浅。肖老师诚实正直的品格、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在此,谨向肖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与深深的感谢!
同时,感谢栗志刚老师、张峰老师、尹雪萍老师、杨金华老师,张建老师。
老师们在论文开题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使我受益良多,对我的论文续写有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还要感谢本院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我能够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帮助息息相关。
最后,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们,正是他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使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本文将归纳从我国佛经翻译时期到20世纪初传统译论中的伦理思想,探究其儒家思想根源,从儒家文化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译论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概念,是在整个核心价值观中最具传统文化根源的一个思想。和谐意和睦、友好、调和;谐,由言和皆组合,原意大家同时发音.因此,和谐就是...
我国向来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崇尚礼仪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更是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一部分的大学生礼仪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示范现象。那么,我们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呢?大学生礼仪课程应该...
首先对舞狮运动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论述,其次介绍了舞狮运动的作用与价值,最后重点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舞狮运动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出了璀璨的历史和辉煌的事迹,在世界文明的范围内影响深远。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民族繁衍和生存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
为了让茶文化和舞蹈文化实现完美的融合,需以结果为导向,设计出文化融合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机制,建立正确的认识与端正的态度,促使两种文化的完美融合,积极的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其健康和谐地发展下去。...
全球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之中,将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加深对共同利益的认识,强化对共同理想的追求,从而规避共同风险的可能性,在根本上有益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薰染和影响,而作为汉字及其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又蕴含了太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和人文情怀,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领悟和体会到。因此,书法已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
在我看来,现在是时候根据当下中国的情况来重新评价中国了。我认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领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文化如此古老而卓越的国家,像如今的中国一样日新月异。建立文化的基础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下去。我们今日所看到的中国远非稳定...
结论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台湾地域文化来自于大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情节和民族情节,这些情节正是维系两岸人民紧密不分的重要因素。在促进祖国统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之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