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理论教学目的反思与改革探索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03 共7293字

  文学理论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似乎面临诸多困境,教师满腔热情地讲授换来的是学生不冷不热的应付,理论失去了原本应有活力,成为了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之圣物,令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直面文学理论教学现状,反思教学目的设置,对于合理设置教学目的,绽放理论魅力,改变文论教学现状或许能有帮助。

  一、高校文学理论教学现状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的文学理论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作为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师有责任进行一番考察与探究。笔者曾对所任教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与曾进修学习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两所高校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文学理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课程内容枯燥乏味,过多的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纯理论性的知识太多,文学文本的缺失使得理论过于抽象,较难理解。文学理论教学由此陷入欲罢不能的尴尬境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课程内容的广博繁杂令学生目不暇接、晕头转向。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老师可能都知道,文学理论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理论基础课,虽说是一门课,但课程内容涉猎范围十分广泛,与诸多学科门类相关。它不但会涉及古今中外众多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而且还会涉及哲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化学、信息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产生了诸如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等多种形态。可以说,每一种形态都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都可以写出专门的着作。如此庞杂与繁复的一门课程必然会让那些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们目不暇接、晕头转向。

  加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文学理论课程大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面对内容如此广博繁杂的课程,不仅缺少相关学科的知识积累,而且缺少学习理论应有的文学文本积淀,未观千剑何以识器,未操千曲何以晓声。自然感觉理论高深莫测,学习吃力,疲于应付。

  第二,文学理论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心灵启迪。高校教学中虽然没有了所谓的升学压力,但学生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诸如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种各样的考试使得学生依然把学习课程知识点作为唯一学习目的,老师们也墨守成规,习惯于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的。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遮蔽了学生对文学文本及真实生活的认识、体验,对人文精神的感悟。教学中在学生与理论知识的关系上表现为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压制,缺少了理论应有的反思与批判。这种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很难给人以心灵启迪。正如吴春平所言: “当前文学理论教学之所以不景气”,很大程度是因为文论教学“仍然是一种较为封闭的束缚人的心灵自由的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而非一种诗性智慧的启迪。”[1]

  第三,理论的重负与文学的缺失。文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其关注的对象是文学,因此,文论教学自然也不能缺少了文学文本。然而,目前,文论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西方文论的机械搬运,使得文论课堂成为了贩卖西方文艺理论的铺子。教材中到处充斥的是西方文艺理论的概念、术语,什么悖论、反讽、延异、陌生化……,各种主义泛滥成灾,什么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这些立足于西方现实土壤之上的理论与中国当下的文学现状多少显得有些不搭调。

  而文学理论教学则停留在对西方文艺理论概念、范畴的阐释以及对各种主义的介绍上。过度的理论阐释使得那些原本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并不复杂的文艺理论变得完全脱离现实、玄而又玄,难以领悟。最终,鲜活的理论话语成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疯子式的自言自语,抑或成为空泛的议论,不仅丧失了趣味性,甚至连对文学文本起码的理解与感悟也缺失了。造成了一边是空洞无物的空头理论,一边是对经典文本的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尴尬教学现状。

  第四,教材内容的滞后及其与文学实践的脱节,使得教学主体之间缺少了必要的交往与对话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论教材实质上就是文论教学的纲领,教材中的某些问题自然也会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当代,随着电子传媒的普及与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学与文论逐渐被边缘化,文学的地盘受到了影视艺术、网络等电子媒介的严重挤压,电子媒介下文学情状的复杂多变,远远超出现有文学理论的解释范围。但文学理论教材似乎依然我行我素,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尽管文艺理论研究领域关于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微博写作现象等新生物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但时至今日,似乎还没有一本文学理论教材将当下繁盛的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微博写作、微信写作等电子媒介下的文学新生物纳入其中。而当代大学生又都是在全新电子媒介时代成长起来的颇为感性的一代,对网络文学、微博写作等新生事物耳熟能详。文学理论教材内容的严重滞后及其对当下文学现象的漠视,使得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明显与当下文学现象、文学实践脱节,缺少了与学生的必要的对话基础,难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教学陷入一种僵化状态。

  二、文学理论教学目的反思
  
  面对文学理论教学中的诸多尴尬境遇,人们不禁会问,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文学理论》课到底有啥作用? 文学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到底是什么?

  文学理论教学中这样的目的到底实现了没有?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大概先得看看《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们是怎么说的。关于文学理论课程设置的目的,或者说文学理论的作用不同的教材编写者有不同的表述。

  陈文忠主编的《文学理论》指出,“文学理论是一种‘有用之学'.它具有双重意义和三种功能”.即“理论认识论的意义”与“实践方法的意义”及“由此,生发出文学理论指导实践的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引导创作、指导欣赏、规范批评。”[2]

  刘安海、孙文宪的《文学理论》则认为,“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 ( 1) 准确而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逐步形成和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切合文学实际的科学的正确的文学理论观点。

  ( 2) 为学习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其他文学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3) 为文学接受以及将来可能要从事的文学创作作好初步的准备。”[3]

  欧阳友权主编的《文学理论》明确指出: “文学理论就是一种理论思维的成果,学习它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文学理论能指导人们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命题和原理,形成健康的进步的文学观,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其次,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有指导作用。再次,文学理论对文学批评有观念支撑作用。此外,文学理论还给文学史研究提供思想基础,指导文学史更透彻地描绘一定时代文学的实际状况,揭示文学继承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基本规律,正确地评价历代作家和作品的风格特征等。”[4]

  鲁枢元等人主编的《文学理论》认为,“一部文学理论的教科书,大致就是一幅文学领域的导游图。

  无论你将要涉及的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作品与作家分析或是文学演变史的研究,还是中外比较文学的研究、文学批评实践的开展,甚或文学创作的尝试,从整体上对文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性的把握都是必要的。”[5]

  王一川的《文学理论》指出“文学理论,对大学中文系学生来说,可谓进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殿堂的必经之路。如果不了解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是无法进而了解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知识的,更难以从事实际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研究。”[6]

  有的文论教材虽然没有指出专门的教学目的,但在教材编着后记中或隐或显有所流露。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初版后记中写道,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文学的一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样式、类型、形态、结构、层次、叙事和抒情的技巧和风格特征等,并进而具有较强的分析作品的能力。”[7]

  南帆等人的《文学理论》后记中指出“文学理论可以初步理解为关于文学的种种知识,例如文学的种种特征、构造、功能、文化位置,如此等等。”[8]

  成远镜,佘向军主编的《文学理论》后记中认为文学理论是“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能力的重要任务,对于培养学生’成人‘和’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9]

  由此可见,几乎每一种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都将掌握文学原理和相关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指导文学创作等作为文学理论的教学目的。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但恰恰是注重文学知识传授的教学目的使得原本鲜活的文学理论变成了生冷僵硬的文学知识。事实上,文学理论并不仅仅是关于文学知识的堆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学现象、文学事实与文学经验,而且还具有浓厚的理论思辨色彩。当我们把包含着大量的文学事实、文学现象、文学经验,极具思辨色彩的理论肢解为堆砌的文学知识时,理论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成为了僵死的知识,教学中,知识传授的目的实现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没有了,当然也谈不上心灵的启迪了。

  那么,文论教材中关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批评的目的是否实现了呢?

  事实表明,文学理论的教学对于学生文学欣赏、文学创作能力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众所周知,在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是通过学习文学理论培养出来的,没有一位文学家是通过学习文学创造基本规律而获得创作灵感的。文学创作其实是一种极富个性色彩的个体创造性活动,很难说有固定的规律可循。可以说,文学作品的创作完全是文学家独特的艺术才能与想象、幻想能力所致,某种意义上讲,天赋占据很大成分。一个作家的成就高低与是否学习过文学理论似乎毫无关系。恰恰相反,反倒是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独到的创作理论,而文学理论家们似乎很少有文学作品的创作。

  同样,文学欣赏能力的提升也并不见得就是在学习文学理论中得到提升,一个人很可能不懂什么文学理论,但因为他有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经验,因此,可能会有很高的文学鉴赏水平,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是也。

  可见,文论教材中关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批评的教学目的似乎也只是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的一厢情愿而已。那么,文论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以为,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反思探究能力,培养理论思维,使文论教学成为一种诗性智慧的启迪。这恐怕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到的,以至于王一川教授在其后来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明确指出: “文学理论的目的是要让文学阅读体验上升到理性自觉高度,服务于特定的文化价值的传承。相应地,文学理论的功能也就体现出来,它诚然可以引导作家去创作、批评家去评论、教育家去育人、社会工作者去感化人等,但毕竟主要在于帮助读者理性地升华自身的文学阅读体验,使之凝聚成为自身的国民文化素体验基础上,通过文学理论思考,把文学阅读体验升华为自身的国民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国民人格的濡染或涵养。”[10]

  应该说王一川教授前后编写的两本文学理论教材教学目的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多年来有识之士关于文学理论教学目的的反思。的确,文学作品的阅读,虽然可以让人从作家独特的文学语言中领略到丰富多彩的生命体验,但它仅仅是感性体验而已,只有当我们通过文学作品的个别性进而去思考其普遍性时,我们从文学作品中领略到的生命体验才可能成为一种理性自觉。因此,文论教学要摆脱困境,焕发活力,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清晰透彻的认识,否则,我们的文论教学大概只能教会学生抽象的名词、概念术语,而无法让其获得理性领悟文学艺术的魅力。

  三、文学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前所述,文学理论因其自身内容的繁杂广博,理论自身的抽象晦涩,让教师绞尽脑汁,让学生望而却步。尽管如此,作为高校文论教师似乎应该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去面对当前的文论教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改变当前高校的文论教学现状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通过在学生中的调研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我们以为,走出当前文学理论教学困境,探究有效教学方法,以下几方面似乎是要考虑的。

  第一,走出知识传授误区,注重心灵启迪。文学理论原本就是启人心智、发人深思的。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文学现象,层出不穷的文学作品,重要的不是把握这些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学作品的理性体验,培养一种人文关怀的心灵,一种不断思索、探究的意识。因此,教学中不妨改变以往传统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尝试一下研究性学习模式,通过课堂有效互动、小组讨论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笔者在教学中曾经尝试研究性学习模式,效果很好,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譬如对于任何一种文学理论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什么是文学进行教学时,笔者完全扬弃了传统机械的知识传授模式,而是通过文学文本实例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以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那个着名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江南民歌《江南可采莲》等一系列文学文本片段为例,让学生自己品读,咀嚼文学的味道,与只陈述事实的“我的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种陈述事实的话语进行比照,经过一番比照玩味,学生恍然大悟,指出,两者在传递信息方面没有差异,差异在于语言表达的不同,前者字里行间的满是情感,而后者似乎只有事实信息,缺少了情感。通过一系列文本实例的引导及学生的主动探究,得出了文学的特性: 语言更具表现力,字里行间蕴涵着无限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呈现审美形象世界,给人一种审美愉悦; 蕴含着心灵情感、情绪,生命体验,是一种虚构的描述。这种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其领悟自然深刻,如此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因此,文论教学不能一味注重传授知识,而应注重学生理论思维与问题意识的锤炼,引导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中养成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行为习惯。

  第二,引入文学文本,摆脱教学困境。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如何让理论不再灰色,让理论之树也变得长青,引入文学文本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因为理论的真谛往往是要通过文本的细读才能获取。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就已经明确指出“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原本应是自我在大量文学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获得的,不应该是由教师归纳提炼出来而后告知学生。譬如,关于什么是诗,我们似乎只需要拿一首诗让学生去读,并告诉他,这就是诗,换一首,再告诉他,这也是诗。

  学生读诗多了,不仅自然会知道什么是诗,而且能够凭自己的直觉判断出什么是好诗,什么是歪诗。倘若我们不让学生接触诗歌,而是按照文学理论教材中关于诗的界说告诉学生: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11]恐怕学生一时半会儿是难以明白诗到底是什么。因此,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文学文本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可以说,文学理论课,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文学课,既要保持理论的逻辑性、概括性、思辨性,又应当保留文学的感性的魅力。可以说,理论是骨骼,文学是血肉,只有二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文学理论才会是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第三,密切关注当下文学现象,使文学理论教学能接地气。文学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因为,文学理论来自对各种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理性体验,其研究对象为现实中充满生命体验的活生生的文学文本,其作用在于使读者的感性生命体验上升为理性思辨。因此,不能因为文学理论教材落后于现实,教师就束手束脚,照本宣科。毕竟,教材仅仅是个纲,对教材内容的取舍还主要取决于从事文论教学的老师。倘若把教材比作一幅文学领域的地图,那么,它大概只是会标记地方的名称与方位,而这些地方具体的山形地貌、风土人情、气候条件、景点名胜当然还得老师在课堂中渲染描述,像一位煽情的导游一样领着学生畅游文学的王国,每介绍一种文学现象、阐明一个文学论题,就能引领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心灵境界,领略其中独特的人文景观。因此,对于文学理论教材中尚未涉及到的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微博创作、微信创作等当下电子媒介时代的新生事物,教师不妨大胆引入课堂,让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文学现象指点江山,他们自然会产生兴趣,自然也会思考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文学现象,进而去主动探究,形成自己的思考。当然,老师对于学生的见解,哪怕是浅薄偏激的见解不妨多些包容。

  因为任何一种关于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阐释,并不就是关于文学艺术的绝对真理。文学理论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很难说是精确的科学,原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没有理由去追求文学理论的科学化。

  总之,文学理论教学活动是一项系统、综合的多边活动。它不仅与理论教材内容的编写有关,与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及其对教材的取舍、把握有关,更与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

  事实上,文论类课堂教学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教材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大经典阅读引导、课堂小组讨论、文本赏析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理论课堂教学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突破点,从而建构由文学文本而理论的实践性探究教学模式,使文论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启迪心灵智慧、体验人文精神、建构精神家园的乐土。

  参考文献:

  [1]吴春平。 文学理论教学与文艺学学科建设[J]. 文学评论,2006( 7) :93 -97.
  [2]陈文忠。 文学理论[M].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14 -15.
  [3]刘安海,孙文宪。 文学理论[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13.
  [4]欧阳友权。 文学理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5]鲁枢元,刘锋杰,姚鹤鸣。 文学理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6]王一川。 文学理论[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0.
  [7]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73.
  [8]南帆,刘小新,练暑生。 文学理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37.
  [9]成远镜,佘向军。 文学理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497.
  [10]王一川。 文学理论( 修订版)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
  [11]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