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各地区的交往日益紧密。这种交流不仅局限于经济合作,更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碰撞、相互解读。全球化背景下人文社科类研究已经呈现出新的趋势,现如今,种族和国别已经不是划分研究范围的唯一标准,跨学科、民族的研究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有些研究不仅不局限于本国、本地区内,还以整个人类社会为研究范围、以整个人类史上的相关经验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求隐藏于个性之中的普遍共性。全球化背景下,这类的人文社科类研究兴起,而比较文学就是其中之一。
一、“第三次创作”的内涵
所有学科的产生、兴起、发展都是总结基础上的创新。笔者认为比较文学可以说是“第三次创作”.文学作品的生命是作者赋予的,所以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无疑是“第一次创作”;文学作品出现之后,人们通过比较等方式对其进行整理、加工,按照一定标准 (包括国别、民族、地区) 将成型的文学作品归类,进行研究,这个过程可被视为“第二次创作”;当文学研究的成果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比较文学是对已有的文学作品、文学比较研究成果的跨国别、跨民族、跨学科整合,是对文献的进一步加工,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文学的“第三次创作”.
文学的核心就是创造,这三种不同方式的创作在整个文学史进程中更多时候是重叠交替的,三种创作也在相互影响,共同探索着文学的走向。本文将着重讨论“第三次创作”对文学研究的意义。文学研究是一个不断翻新的历史过程,如果把文学研究看作大海的话,“第三次创作”旨在其内部掀起了一个漩涡。比较文学的兴起和完善打破了文学研究固有的格局,使文学研究的视野更宽阔;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让研究方式变得更灵活;此外,比较文学的一些理论对文学研究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比较文学的发展前景广阔,而比较文学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第三次创作”的意义
笔者认为,理论大潮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最主要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定义上。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研究?如果这个问题出现在当今全球任意一所高等院校的文学课堂上,不同老师、不同学生都能给出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定义。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定义亦是如此;然而,这些定义归根到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理论大潮的影响。理论大潮对文学和文学研究定义的影响是最根本的,在此基础上,才影响了它的体系、方法等后续因素。尽管各派学者对比较文学给文学研究带来的影响褒贬不一,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比较文学已经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西方比较文学的兴起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范围,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无论是针对文学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对象而言,文学研究都是不断更新的。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比较文学的兴起使文学研究出现了新趋向,文学研究突破了空间的束缚,研究者可以对不同国别的作者、作品、文学理论等做出重叠、交叉比较,这就势必会涉及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水平的差异。比较文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兴起的。比较文学是文学内部的“第三次创作”.这次创作使文学研究产生了新的重要方向。随着文学研究理论的不断完善、范围的不断拓宽。
文学研究将发生新的变化,这种新的变化也会影响作者的创作。这样一来,比较文学可以说是在文学的内部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比较文学对文学研究的意义已经有目共睹;可是,比较文学是一门比较宽泛的学科,如何保持学科的独立性是比较文学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至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趋利避害,让比较文学对文学研究发挥最积极的作用,这是比较文学研究者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结论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领域的开放式学科,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比较文学受到理论大潮、东西方比较文学兴起和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比较文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已经对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比较文学的完善空间正是文学研究的发展空间。无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在文学研究的内部引起了多大的争议,它对文学研究的意义已经有目共睹;如何趋利避害、发挥比较文学对文学的积极作用是当代比较文学研究者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的文艺理论在中国大陆得以持续传播,并于20世纪末一度形成了中国的本雅明热。中国经济及文化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嬗变,是本雅明的文艺理论在中国得以持续传播的社会条件,中国文艺理论现代...
南帆新著《文学理论十讲》系统阐发了文学的意义和文学理论的使命, 建构了理解与阐释文学问题的坐标体系, 以关系主义为方法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感性论, 多角度、多层面地回答了文学以何种特殊的方式重新介入社会历史。...
文学的意义包括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释义三个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层面和过程。西方文学理论史对文本的意义生成是以作者、文本、读者为中心,其根本缺陷在于把意义设想为某种类似于物品那样的东西,认定有一种绝对的客观的作为意义构成物的实体存在着。...
马克思文艺理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被称为完备的科学的理论。马克思文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形成背景,有助于整体地把握马克思文艺理论的逻辑框架。...
诗歌是一只五彩缤纷的蝴蝶,不管追得上追不上,最起码,我们被蝴蝶领到了春天的菜园。诗人严力是这样形容诗歌的,我看用来说文学,也不为过。梦想,一直是文学的精髓;文学与梦,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作者而言,他们运用想象加工现实,通过文学作品勾...
结语回顾女性主义文论视域下他者(Other)思想探析论题的研究历程,我们明确了近代哲学以多种方式突破理性主体,建构新主体为研究本论题的思想背景。同时确立了解构哲学否定主体性哲学为研究该论题的哲学基...
重写,这是一个并不受人尤其是作家们欢迎的字眼。在事事、处处讲求创新的当下,对一个作家最大的羞辱,莫过于指出他的得意之作重写了某部早已存在的经典作品,或者他自鸣得意的风格重写了某位已故作家的神韵。然而,重写,无论是作为一种技巧,抑或是一种文...
1绪论1.1选题缘起及意义1.1.1琳达哈琴学术背景介绍琳达哈琴(LindaHutcheon,1947-)是加拿大最具有国际地位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担任教授职务。从已知的琳达哈琴相关的中文着作和相关文章来看,她的名字...
中国文论经由五重经验的摄入、储备、内化,所指向的不单是中国文论的知识生产、学科创新、学术话语建设,更是指向着中国文论高远的主体精神境界。...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坛百花齐放,文学流派层出不穷,当代文学充满了活力。当代文学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新时期、80年代、90年代及新世纪文学阶段,四个阶段中所产生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引领了文学性的变换。本文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