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

无机化学教学中引入科研项目提升学术科研能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12 共1759字
论文摘要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实用的基础学科,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但是传统的化学教育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质的培养。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工科高等院校大一新生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科研潜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从两个方面简述无机化学教学中科研潜质的培养:

  1、 介绍无机化学发展史和科学前沿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对化学领域的科学前沿、化学发展史、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化学的兴趣很高。因此,在《无机化学》课程的讲授中增加以上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潜质。比如:在讲授碳族元素时,可以增加石墨烯的知识,石墨烯 2004 年被分离出来,2010 年获得诺贝尔奖,研究发现石墨烯具有超薄、强度超大、优异的导电性、高的电子迁移率、高传导性、高比表面积等优异特性,它可被应用于纳电子器件、代替硅生产超级计算机、太阳能电池、光子传感器、基因电子测序、减少噪音、隧穿势垒材料等方面。此外在讲授配位化合物的应用时,铂类抗癌药物,顺铂是第一代,抗癌疗效好可是它的副作用大,第二代抗癌药物是卡铂、奈达铂,第三代抗癌药物是奥沙利铂、乐铂。对于人体的微量元素钙、铁、铜等在体内都是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着。在讲授对原子的认知过程时,教师可以增加发展史的知识,在古希腊时期德谟克利特是通过臆测预知原子的存在,而到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看到实空间的原子排布,德布罗意是第一个因为博士论文中阐述了著名的物质波理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讲授这类科学前沿和发展史的实例,既可以满足了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心,又了解了化学的实用性,增强了对无机化学的兴趣。从而使教师在教授学生本学科的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潜质。

  2、 让学生介入到教师的科研中

  高等院校的教师大都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肩负着大量的科研工作;因此他们大都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积淀,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授课本知识、化学的发展史以及科学前沿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比如说:我校的无机化学的理论课和实验是同时开设的,教师实际上可以调整时间让学生感受一下整个的科研过程。我们教室里天天照明用的荧光灯,它是由汞线激发的三基色荧光粉复合发射白光,那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荧光粉研制的整个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下荧光粉的称样、研磨过程,然后再灼烧时我们不必要让学生在等,而是提前制备好的样品去测试让学生参观甚至可以操作一下,然后把测试的数据用软件 origin6.0 进行处理,最后给出它的光谱图;而对于 X 射线粉末衍射,教师可以用已经测好的数据用 origin 6.0 给学生演示怎么做,还可以用 MDI Jade 6.0 演示查找 XRD 的标准卡片以及怎么核对样品的 XRD 与其标准卡片。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而风靡全球,而学生只能从各种渠道获得概念的知识,没有机会对纳米材料的具体的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实验室具体看看甚至自己操作纳米材料的制备,也可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看一下纳米材料的测试。通过参与到科研中,然学生尽早的对科研进行体验,产生直接的刺激,发掘学生的科研潜质。

  结束语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的获取,而要更多地兼顾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工科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科研潜质的发掘和培养尤其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前沿以及发展史的介绍和让学生介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两个方面的实现学生科研潜质的发掘和培养,争取培养出一批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本科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次挑战,我们不仅要投入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应当更认真更精心地去做。

  参考文献:
  [1]杨昱,徐雅琴,杨玉玲等.高等农业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材改革,2013(23),89-90.
  [2]宋天佑,程鹏,王杏乔,徐家宁.无机化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李巧云,徐桦《.无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20(6):53-56.
  [4]魏志防,俞爱宗,张敬东等. 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及内容的确定[J].化学教育,2002(7-8):20-2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化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