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

我国电商物流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及发展思路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2 共594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五章 电子商务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及发展思路分析

  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着物流服务、物流运作效率、信息技术水平、物流管理以及物流企业等方面的问题,总结而言,即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提出的要求。通过实证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透过当前物流业发展所呈现的现象,找到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电子商务情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思路,是本章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问题的原因。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物流发展提出的要求与挑战,共同推动着物流业向着现代物流转型。而实现这种转型的关键一跃,在于物流业是否能够抓住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从而由外到内推动传统物流发展模式向现代物流发展模式转变。电子商务背景下,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发展模式下的物流业并没有广泛地融入电子商务产业链中,尚未形成配套电子商务的物流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电子商务与物流体系缺乏战略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方面,现有支撑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与电商企业未形成统一的战略目标。

  在物流服务供需双方委托代理关系中,现有的物流系统存在物流路径较长、物流环节较多的问题,而电商企业难以对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物流过程等方面进行实时细致的有效的监控。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其单方面的销售决策,会使物流供应商承受压力。电商企业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平台的广阔性,存在盈利空间,尤其是在季节性或特殊节假日的促销活动中,由于未及时告知快递企业,导致小规模的快递类物流企业面对剧增的派送件压力,难以做到快速响应。再次,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平台化趋势日益显现,大型电商企业、平台掌握着产品流,掌握着供应商的配送渠道和用户的资金流,掌握着平台上的信息流,在电子商务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升和相关各方企业的的议价能力。面向电子商务服务的物流企业面临利润的不断挤薄,为了生存下去,物流企业需要不断获取、整合系统内外部的资源与权力,提升自己在与电子商务企业、平台的价格谈判中的竞争力。双方共同面对系统内外部相关资源,在缺乏良性的合作互动机制的条件下,会陷入相互较劲和争夺的困境。

  二 支撑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缺乏高附加值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当前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不相协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业务发展不协调,物流企业未能有效介入电子商务供应链上制作方、供应方的物流领域,承接电子商务配送服务;也未能进入电子商务平台上,整合信息流、资金流、产品流,开展"三流合一"业务,当前物流仍然依附于商流,与传统模式并无根本区别;而高效的物流网络关系电子商务系统的竞争力强弱,我国当前物流系统中存在将多种运输方式、物流渠道的有效对接、融合问题,高效、覆盖广、安全、低成本的物流服务运输系统尚未建立。多数小规模物流企业承担货物集散的功能,成本高、效率低,难以提供广泛、网络化的物流服务。在物流硬件方面,枢纽性转运中心、地区性配送中心、国内外网络建设等物流基础投入方面存在不足。整体来看,物流缺乏高附加值的核心能力,难以支撑电子商务的持续深化发展。

  三 信息不对称制约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进程。

  由于电子商务基于虚拟互联网的开放性、广泛覆盖性、渗透性等天然优势,同时结合大量的在线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各环节、各主体的充分连接,并获得这一连接的附加效应,如产生的大量的有价值的数据,并为进一步的大数据开发和管理奠定基础。在信息 3.0 时代,掌握有价值的数据意味着未来的重要发展潜力和竞争力。而物流业虽然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流主要活动于线下,在物流与电子商务未建立一致的信息交换标准,没有开放网络对接接口的条件下,就会使得双方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物流企业在获取充分信息与数据方面存在一定限制。

  另外,电子商务带来一场消费者的革命,用户评价与良好的用户体验是电子商务的生命,因此,电子商务更加注重与用户的沟通,以获得消费者的评价信息,以不断完善交易活动。但是,在我国,物流系统面对剧增的订单量,往往只是疲于商品配送目标,物流服务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物流阶段,物流业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时,显得经验不足,尤其是机械式、缺乏消费者需求应对机制,缺乏信息搜集意识,对物流是电子商务支点的认识肤浅,不能把握住借助于商品配送去搜集消费者偏好等相关信息的机会,这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活动的推进。可见,我国的物流发展现状尚不能保证其在电子商务活动很好地充当沟通的纽带,消费者也常因物流滞后或错配、漏配,或不能保证商品按承诺及时到付,致使电子商务活动与物流企业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难以维系。

  第二节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发展总体思路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必须在与电子商务的合作、互动中发展,这既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物流业真正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认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必须既要考虑到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的良性协调互动,抓住电子商务发展的难得机遇,也要考虑物流业自身特点、功能以及我国物流业在当前的发展现状,力求充分发掘现有物流资源的潜力,建立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物流业在各个方面的升级。

  一 物流业的整体规划原则。

  总体上,物流业的发展需要遵循整体规划原则。物流业的整体规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整体规划;二是物流业内部各个环节,包括物流不同功能、物流系统的不同层面等方面的整体规划。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向系统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协调与配合,物流业不能是被动地依附于电子商务,仅仅承接后者的物流配送业务,形成单向的、直线式的松散联系,而是需要建立在协同机制上的更加积极主动的互动,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协同机制体现在协同一致的目标机制、相互衔接的运作模式、统一的服务标准等方面;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指出,物流业自身的发展,即便面对电子商务的难得机遇,根本上来说,需要把电子商务带来效应不断内化,把握电子商务背后所带来的生产与消费关系、消费行为和习惯、平台化、新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对本行业的影响,勇于做出转型和调整。因此,物流业作为一项复合产业,必须加强内部不同模块的协调,整合多样化的物流功能、同质的物流资源、巨量的物流信息以及现有的物流设施,实现物流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构建高效、便捷、快速反应的社会物流系统。

  二 发展思路。

  (一)构建"电商+物流"一体化合作模式。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合作处于较低水平层次上,电子商务将某项或某几项物流业务交由专门的物流企业运作完成,物流业务以运输、配送以及简单的信息服务为主,并没有建立统一、长期的合作机制,没有形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实际需要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总之,物流产业链与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电商+物流"一体化合作模式,是实现物流与电子商务高水平、长期合作的重要方式。

  这种一体化合作模式,以识别二者合作的共同利益点为基础,建立目标、服务、运作模式、规范等方面的协同,建立共同合作的运作机制。具体来说,一是协调二者战略目标,共同协定协同目标以及责任分配机制。目标的协同是电子商务与物流业运作模式、服务规范等方面协同的基础和保障。目标战略协同意味着二者要共同协定统一的服务和评价标准,明确责任分配,确立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合作的规范。此外,二者战略层面的协同在电子商务整个供应链框架下进行的,因此必须明确双方供应链合作机制,设定合作规范。

  二是建立统一的运作模式。以公共信息服务推动统一协作,在电子商务情境下发展物流业,相对于传统的物流发展而言,其重要的不同在于,信息在供应链上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的不断生成、传递,而物流信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电子商务下产生的大量的小订单和分散的收货点,需要科学的配送网点、合理的仓储实现货物调配、快递业的快速跟进以及逆向物流的处理,因此,二者存在合作的共同利益点。物流可以以此为契机,与电子商务合作,共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供应企业到配送中心再到客户的物流链,在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可以进一步将物流链融入到电子商务下的交易链中,形成上游供应商与电子商务企业、供应企业与配送中心、中游配送中心与电子商务企业、下游电子商务企业与客户间的多向的、复合的交易链。因此,通过建立互动的信息平台,能够信息共享范围不断扩宽,提升物流网络覆盖率和物流信息系统,整合社会物流信息;另一方面,以提高服务协同推动运作效率提高。物流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如仓储、保管、运输、签收的过程中,直接关乎用户对电子商务的评价,服务协同要求构建配套的服务体系,明确的服务标准,健全的信用管理制度,以电子商务推动增值性的物流服务需求。此外,服务协调还体现在与上游供应商、电商企业、电商平台的合作上,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服务不应仅仅停留在仓储、配送方面,倡导企业物流管理、物流规划方案、物流信息等方面的增值性服务,加强电子商务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的各项物流服务的合作,物流服务应彰显高效率、低成本、专业化、多样化的。

  三是建立相关的配套体系。物流与电子商务的一体化协调,还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在电子商务层面,无论单个的电子商务企业还是电子商务平台,要以动态开放的理念探索与物流业的合作模式,达到提升物流服务和扩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双赢,例如,在信息系统方面,推广采用先进技术和与物流对接技术,在服务协同方面,制定完成自身的物流服务评价标准体系,并及时对物流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在物流业层面,物流供应商要加强物流基础管理,如日常的信息搜集、工作安排、制度建设等,注重提升信息技术覆盖范围,缩减传输环节,提高信息利用率;熟悉电子商务的操作规范,使制度安排专业化、实践操作规范化,建立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政策及行业层面,政府可以为二者搭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物流市场交易平台,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打破各地行政区划界限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物流技术设备的研发。发挥行业协会连系政府与企业的纽带作用,组织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交流,为两者的良好沟通提供平台,并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本行业的动态,引导政策的制定反映物流发展的诉求。

  (二)打造高效的物流网络发展系统。

  尽管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对物流产业而言,其发展历史则要远远超过电子商务在我国短短 20 年的发展,这就使得我国经济实体中原本就存在日益累积的物流资源存量,并且体量巨大。电子商务的背景下,研究物流业的发展道路,不能忽视原有的物流资源和我国物流发展的客观实际,必须力求充分发挥既有的物流资源的潜力,同时抓住电子商务带来的转型机遇,整合各种物流资源,打造高效的物流网络发展系统。

  此外,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提供的"产品",而对于近几年电子商务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子商务市场既存在平台式的综合电子商务组织形式,也存在基于市场不断细分的垂直化组织,并且电子商务市场也在不断调整,各种模式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不论是选择更大的平台,还是选择作细、做专,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一直存在,但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敏感性、柔性,所谓柔性,在更广阔的意义上讲,是指物流服务的提供方,需要配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变化进行调整。因此,抓住电子商务的机遇,配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化,更有预见性、柔性地发展物流业,这是制定物流业发展思路的观念前提。

  具体来看,物流网络发展系统,以大型现代化物流基地为核心,由物流基地与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子系统共同构成。从纵向上来看,要实现物流功能的整合,即物流系统必须是基本物流服务和增值性物流服务的统一化与协调化,从横向来看,物流系统必须使物流设施、物流功能、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等方面相互配合与合作,以强化网络。

  1、物流基地是核心。选择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好、物流业务量大的地区规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基地可以作为区域内货物的集散的中心地,尤其为需求量大的大型厂商在区域内乃至全国的采购、分销提供物流平台,物流功能可以辐射全国。物流基地的重要作用在于集成物流功能,包括:一是货物集散功能,接收不同地区通过各种运输工具到达的货物,并进行分拣、储存,同时集中待发货物,通过直接换装方式对外发送;二是配送功能,物流基地内设综合化、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实施标准化、自动化的仓储管理,通过先进的数据信息技术进行订单管理,实施对客户的商品配送服务;三是物流加工功能,包括对商品的包装进行整理、加固、换装、条形码印制等;四是承担商品检疫与养护相关功能;五是物流信息服务,包括物流查询与跟踪,物流信息搜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决策支持等。此外,物流基地也是物流技术的集成。物流基地中的物流配送中心使用自动化的装卸、搬运、传送和分拣技术和设备,建立先进的指挥调度与监控系统,广泛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识别系统、EDI 系统、GPS 系统等,并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使各环节及时分享物流信息。物流基地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提升总体的经营与管理水平。

  2、物流配送子系统是关键。物流配送定位于提供专业化的末端物流服务。

  这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存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满足特殊行业或不同业态要求的专门的物流配送系统。首先,电子商务为物流配送开辟了新的领地,在实施载体上,可以利用现有配送渠道,充分整合现有的仓库、快递配送站点和线下既有的连锁店、物业公司、药店等社区站点,将日常生活相关的配送业务加以融合,例如电商、快递与居民生活用品宅配等业务融合,以此提高配送效率。在新增物流投资方面,鼓励在包裹收发密集区(如院校、大型写字楼等场所)建设智慧货柜,配置手持终端设备,实施取货的定时定点集中管理方式,构建满足电子商务需求的末端配送网络。其次,在一些特殊行业需要专门的物流系统,如冷链物流,可以利用已有的仓库、现有的冷链设施,规划建立与物流基地相互合作和配套的专业性物流配送系统。

  3、专业化、综合性的物流企业或者企业联盟是重要主体。在存量物流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倡导原隶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的仓储、运输、货代、联运、集装箱运输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在市场原则下形成专营的物流公司。鼓励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参与物流基地以及专业为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发挥他们物流运作规范、物流管理理念与技术、物流知识的分享等方面的优势,以确保整个系统建设水平的先进性和满足国际惯例、水准的要求,提供高质量、增值性的物流服务。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物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