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1-14 共569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构建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构建主要包括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构成、选择及优化问题研究。本章首先分析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内涵及选择方法,然后重点研究不同模式服务范围和配送策略优化问题。合理的服务范围和最优的配送策略将减少配送成本,提高效率及服务质量,加强社区物流共同配送系统整体的运作效率。

  4.1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内涵。

  4.1.1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定义。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是对服务于社区的各大供应商或快递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整合,以便于实现规模经济及运输资源的共享。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建立能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物流运输服务的服务水平。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是在共同配送的前提下,指根据城市社区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出一种最有效的配送模式对资源进行整合。伴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在解决社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配送模式,比如:天猫社区服务站、"便利店-快递"等。这些主要的配送模式按照客户取件方式及快递站点的形式不同可分为送货上门、客户自取两种模式。

  4.1.2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分类。

  本次研究是在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背景下,研究物流从共同配送中心到客户手中的过程。因此,根据社区居民取件的形式不同,可以将社区物流共同配送划分为客户自取、送货上门两种模式。

  1.客户自取模式。

  客户自取是指消费者网上购物之后自己选择时间到配送节点领取商品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人工自提和非人工自提两种。人工自提包括快递企业、电商自建配送终端和与社区商店合作建立服务站三种配送模式。非人工自提包括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企业和设施提供商、电商分别为主导的自提柜模式。

  客户自取模式的优点:

  (1)对物流公司和社区商户合作的模式能够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同时社区商户不仅能够得到一定的收益而且还带来了部分客源,对于客户来说这种模式能够降低货损率。

  (2)快递企业或者电商自建配送点使得企业物流服务更易于管理,同时能够更好的提高用户体验。对于自提柜的配送节点模式优点在于能够 24 小时工作,这种模式能够最大化的满足客户对取件时间的要求,同时减少了快递员的等待时间和与客户沟通时间,提高配送效率。

  客户自取模式的缺点:

  (1)对与社区商业结合的模式容易导致自身与顾客沟通不畅,使得客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甚至会导致企业被淘汰出局。

  (2)对自建物流来说前期所需投资巨大,同时也要求必须有足够的物流需求来保证自营节点的良性运行。

  (3)对自提柜的配送模式来说其前期成本较高并且需要后期维护费用也比较高,不能够实现所有门类商品的自提,部分自提柜位置偏僻,消费者也不易找到。

  2.送货上门模式。

  送货上门是指快递企业或者电商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配送区域,建立若干个配送节点,在考虑配送节点的服务区域、需求密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划分出若干配送线路,再安排快递人员将快递运送到客户手中的配送模式。这种配送模式是许多快递企业和电商仍然采用的一种模式。

  送货上门模式的优点:

  (1)提供送货上门的物流服务使得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得到很好体现,使得客户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易于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2)同时在城市的繁华地段,采取这种配送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送货上门的配送模式还能够有效的保护客户的隐私,并且使得客户和快递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

  送货上门模式的缺点:

  (1)人难找。由于社区物流的配送终端一般是社区居民,所以物流地址一般是家庭住址,但是社区居民中大部分为上班族,导致白天家中无人,快递没人签收。同时由于现在小区多为封闭式小区,快递人员很难进入,因此很难保证门到门的配送服务。

  (2)签收难。由于消费者是根据网络平台上的图片、文字等信息来决定是否购买商品,所以网络购物必须保证货物的完整以及合乎客户要求。这就使得配送人员必须满足客户先验货后签收的要求,这样消费者才能保证买到的商品合乎心意。但是我国现有大多数快递人员都是要求顾客先签收后验货,客户和快递人员为了满足自身利益,必然会导致相互之间的摩擦,从而导致服务水平下降。

  4.2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选择方法。

  社区物流配送最为物流活动的末端直接面向客户,选取合理的社区物流配送模式对企业的经营成败有着重要意义。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作为末端物流的组织模式,其配送模式选择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4.2.1 社区共同配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1.物流成本。

  社区物流配送活动中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设施投资费用、员工工资与提成、配送点建设费用。管理费用主要是指组织协调整个物流配送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设施投资费用主要是指运营车辆、通信设备等设施的购置成本;员工工资与提成是指配送节点员工的基本工资与单件提成;配送点建设费用主要是针对客户自取的配送模式其配送网点建设费用。

  2.物流服务水平。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必须牺牲一部分的自身利益,以提高消费者对于服务的满意度。

  对于物流配送活动来说,努力以合适的质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将快件送到消费者手中。这要求在选择社区物流配送模式时,必须考虑到模式能够提供给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顾客对于配送活动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的安全性。

  服务安全性是指必须降低物流活动中快件的货损率,将快件安全的送到客户手中。

  (2)服务的快速性。

  服务的快速性是指在保证服务安全性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将快件送到。

  3.人口密度。

  社区的人口密度决定了社区的物流需求,有些社区的物流需求大,有些社区的物流需求低,使得社区的物流配送难度加大。所以,当人口密度集中时社区配送难度相对降低。当人口密度低时,使得社区的配送范围增大,加大了物流配送的难度。

  4.土地利用性质。

  配送物流活动虽然伴随着生产和生活长期存在和发展,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未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分工的不断明确及细化,物流活动从生产制造和交通运输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然而对于物流配送,特别是末端物流共同配送,服务对象的差异化需求,必然会影响到末端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选择。同时不同的用地性质的交通条件的差异性,也会对配送模式的选取产生影响。将研究教育用地、居住用地及商业用地下末端共同配送的模式选择。

  (1)教育用地教育用地是指中等职业院校、中小学校、干校、党校、高校等用地。目前我国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 2 千万,学生市场有巨大的网购需求及庞大的消费能力,使其已成为电商提升消费额的主力军。校园物流自然成为各大快递企业及电商的必争之地。

  考虑到学生作为校园网络购物的主力,及其时间相对充裕、需求相对集中等特点,各大电商及快递企业主要采取在学校设置自提点的方式满足物流需求。比如说京东校园营业厅等,都是各企业对基于校园物流资源进行重组的尝试。顺风、中通、圆通等各大快递企业也竞相在校园设立派送点。

  (2)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是指居住校区和住宅用地及居住校区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及道路用地等。居住用地的物流需求主要是面向社区商业及居民,将物品从供应商或电商手中运送到居民或者社区商户手中。其物流特点是配送主体相对分散并且大多数是以自营为主的配送,物流需求小、需求相对分散、频率较高等特点。

  居住用地的物流需求特点、客户对自己隐私保护的需求和小区居民在家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送货上门的配送模式不能很好适应。目前大多数快递企业及电商采取与社区商铺、小区快递收发室等模式,居民利用空闲时间在到自提点自取。目前 E 邮柜也在一部分小区内施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商业用地。

  商业用地主要指商场、各种零售市场等,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附属用地。商业用地是消费者和企业进行交易的场所,主要功能是为交易活动提供配套服务、实现商品的体验、交易等功能。商业用地的物流需求往往有着需求相对固定、相对集中、频率高等特点。由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功能分区的基本形成,同一区域的商业用地对某种类型产品配送需求的相对集中,较易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开展同一区域的产品配送有利于降低商家的配送成本,提高车辆满载率、缓解交通压力及改善环境污染。

  5.环境影响。

  (1)社区经济。社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社区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对社区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有重要影响。社区的经济水平越高,物流企业越能够维持经营年限内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越倾向于选择能够支持企业未来发展的配送模式。

  (2)城市物流发展水平。城市物流发展如何,物流业各项法律法规是否健全,市场是否规范,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3)政府政策。如果政府在一段时间内对某项物流配送模式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贷款、补助、税收上的支持等,那么对于有实力的企业或者电商来说,就会青睐于政府所支持的物流配送模式。

  4.2.2 不同配送模式下的成本分析。

  考虑到各社区地理位置、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性特征,若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情况十分复杂,因此为了简化配送模式选择方法,在此选用成本分析法进行研究。客户自取和送货上门两种过配送模式其物流配送成本的组成有着相似之处,如车辆购置成本、员工工资等方面。即使相同的因素,在两种不同的配送模式下其取值也各不相同。

  由于大多数物流企业或者快递企业只为配送人员提供车辆,不提供由配送所产生的燃料费用,因此本次成本分析中不考虑燃料费用。

  客户自取的配送模式其成本包括:管理费用、设施投资费用、员工基本工资、员工提成、配送点建设成本。所以客户自取的总成本为:

  

  式中: -配送活动中的管理作用; -配送活动所需员工数; -表示车辆等设施的购置成本;w-配送员的单件提成; -员工基本福利; -配送点服务人员的单件提成;Q-配送货物数量;T-配送点建设成本。

  送货上门配送模式相对于客户自取,其成本中应减去配送点建设成本。虽然成本的构成因素相同,但是它们的数值不尽相同。送货上门的总成本为:

  

  根据以上两个总成本模型可知,只有配送员及配送点服务人员提成随着配送需求的变化而改变。配送活动中的管理成本是固定不变的量,不随配送货物数量变化而改变。而车辆等设施购置成本和员工基本福利在短期内也可看作固定成本。通过借鉴已有研究的调查数据结果[37],结合两种配送模式的物流成本模型,得到两种配送模式的成本。能够清晰表达出送货上门高效率的配送模式并不意味着低成本,当月配送需求量超过 1700 件时,选择客户自取的配送模式比较明智。

  4.3 基于客户自取的服务范围模型。

  目前对于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现有研究以比较成熟,但对配送中心服务区域设置是否合理及能否满足服务范围内社区居民的物流需求的相关研究还较为缺乏。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集中于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的确定。本节首先根据配送节点的服务能力与配送节点成本之间的关系求解出配送节点的服务范围。根据时间满意是顾客满意度的表现形式,顾客时间满意包括等待时间、突发事件解决时间。通过确定配送中心服务范围来缩短客户花费的时间,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利用时间满意度对所得到的服务范围模型进行修正。

  4.3.1 服务范围模型。

  配送节点的服务范围指的是派送节点需求分布的范围,需求分布范围大,表明该节点的服务能力强;反之,则越弱。节点配送范围主要依靠顾客时间满意度以及配送能力确定。

  建立共同配送服务范围模型的基本假设如下:

  ①需求点的需求分布较均匀;②顾客能接受自己步行最长时间等于送货上门愿意等待最短时间;③配送点服务范围由配送能力及顾客时间满意度共同决定;④配送点的服务能力可认为服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初始投资额。配送中心具有集散货物的功能,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研究其派送货物的功能。

  配送中心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配送场地的租赁,设备及人员的配置。

  ⑤配送需求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4.4 基于送货上门的最优策略模型。

  基于送货上门的最优策略模型主要研究商品在送达至配送中心后,如何合理的规划线路和安排车辆使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对于送货上门的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合理的线路选取直接影响到物流配送成本和配送效率的高低。送货上门的配送模式要求在客户所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快件送到客户手中,其本质是带有时间窗约束的运输配送问题。

  有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VRPTW)是指对一定规模的客户,每个客户有着不同数量的需求,配送中心派出车队,按合理的配送线路行驶,有序的通过各个配送节点,完成配送活动后在返回配送中心,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车辆容量限制、时间限制等),达到一定的目标要求(成本最低、耗费时间最短等),同时必须满足特殊客户对访问时间的要求[40].送货上门的配送模式和 VRPTW 问题具有相同的目标和要求,因此本次研究将末端物流上门配送问题抽象成带有软时间窗口约束的物流配送问题,如图 4.2 所示。基于送货上门的最优策略模型是根据末端物流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配送特点,考虑在时间窗口约束下寻求以最小成本来完成物流配送任务。

  4.4.1 基本假设。

  为了将物流送货上门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给出如下假设:

  ①所有包裹均为一次配送成功;

  ②区域只有一个配送中心,车辆的开始和结束位置均在配送中心;

  ③每个客户均有一个指定的时间窗;

  ④每个需求节点只能且仅能被服务一次;

  ⑤道路畅通,不考虑交通阻塞等情况;

  ⑥车辆的额定载荷相同。

  4.4.2 模型建立。

  1.模型总目标。

  送货上门的配送成本是由车辆在配送过程中的行驶距离成本和车辆启动成本两部分构成,则根据配送总成本最小建立模型,目标条件为:

 




  4.5 小结

  本章首先分析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内涵,将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按照客户取件的方式不同分为客户自取、送货上门两种模式,分析影响共同配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物流成本、服务水平、人口密度即土地利用性质等。对于客户自取的配送模式,考虑节点的配送能力、服务水平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功能最优条件下,客户自取的配送节点服务范围模型,又通过时间满意度因子对服务范围模型进行修正。将送货上门的配送模式等效为具有时间窗的物流配送问题,以物流配送总成本最低为目标,以配送中心车辆数、额定载货量等条件为约束建立送货上门的最优策略模型。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物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