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

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01 共3048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物流产业已经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国家各项利好政策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作为一种新兴复合型产业不仅长期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率,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包括搬运、运输、货代、配送、装卸、包装、信息处理等起到深远的影响。伴随着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打破了它们其中一方的平衡都将对另一方产生负面影响。运作模式落后、总体规模偏小、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失衡等问题,都将成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笔者通过针对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大量研究发现,目前人们对物流产业协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机制研究甚少,因此从两者之间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总结提高区域物流服务水平,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配置,完成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持续而又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1.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需求持续增长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各项政策的推行,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不断改善,服务水平也逐渐提高。纵观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近20年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从1992年到2013年,由40039亿元一直到增长到1965000亿元。

  通过对相关数据测算表明,我国的物流需求系数直线上升,从1992年的1.41上升到2013年的3.58,反映了物流总额对GDP的支撑作用也在逐年增加,也充分表明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工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有较大的依赖性。富有弹性的物流需求数据说明物流总额的变化情况较大影响着GDP的变动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建设投资速度加快

  国家对物流产业的投资额度逐年上涨,由1992年的386.3亿元上涨到2013年31275.1亿元,增长了80多倍,可见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速度之快。近年来国家更是对交通运输业、邮政业,仓储业,流通加工业加大投入,其中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比率最高,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锋,是发展物流产业的基础。主要表现在,我国铁路、公路、内河、民航和管道历程呈逐年上升趋势。截止到2013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59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9600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极大的缓解了铁路货运压力。全国公路全程长达450.61万公里,高速公路全程达到8.2万公里。同时,物流中心建设不断推进,物流园区等物流设施发展较快。到2013年为止,我国已建成了13个国际化物流中心,数百个市级物流中心,从而扩大了物流市场的规模和覆盖范围。有效提升国内资源流动速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3.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市场更加开放

  随着物流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初步形成了经营规模多样、多种所有制构成的物流企业团体。据“2012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显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若按地域来看,前50强物流企业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78%,中部地区所占比重为12%,而西部地区只占8%,东北占2%,可见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4.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

  当今世界物流市场信息系统化已然成为新趋势。2000年以来,物流信息化加快发展,截止到2012年,已有75.3%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电子订货系统(EOS)、仓储管理(WMS )、销售时点系统((POS)、运输管理(TMS )、货运代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网上支付系统、物品跟踪与查询釆购管理等。2011年,交通运输部已明确提出,把浙江省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成国家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该信息平台实现了与浙江、宁波电子口岸、申通、顺丰快递等信息系统互联;完成了与移动手机定位链接。黑龙江、内蒙古、福建、新疆等省区也启动了相应的区域平台对接。

  (二)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物流运作成本高

  物流产业在现代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其促进经济发展、降低物耗的作用广为大众所接受,但是我国物流产业整体运作成本高、运行效率偏低,主要表现在我国GDP的比重中物流总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尽管近年来比率呈下降势头,仍高出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我国油价上涨、仓储资源稀缺等都是造成物流运营成本偏高的原因。2013年,我国货物运输总量的75%由公路承担,达436.5万亿吨,其中20%以上的运输成本由来自于支付的过桥费,物流产业的沉重负担来自高价的路桥费。

  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中心发展滞后

  物流发展初期,受传统计划经济框架影响下发展的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有着条块分割严重的弊端,难以形成统一的物流市场,缺乏有机联系,这些物流企业的原型大多是码头、港口转运代理点,早期的物资和储运企业、交通运输能力低下,慢慢的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快速发展,物流供给和需求不能协调一致,从而导致物流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物流供给和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各区域物流产业和经济系统不协调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等五大运输方式尚未以综合运输体系的方式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没有形成相互统一协作、有效配合的局面,相互之间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致使运输通道供求矛盾突出,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西部大开发10年来,尽管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客货运量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仍与交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东部地区有一定距离,东西部物流运输区域发展不平衡,跨区域通道能力短缺问题仍十分严峻。其他影响物流基础设施能力的原因还包括:网络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不够,技术等级偏低。目前国内的区域物流中心和基地建设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同样的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巨大的市场需求,物流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区域物流产业的完善。尽管全国各地计划或者已经建成不少初具规模的园区和节点,但是由于缺乏或者相关资源配置不够完善,导致其物流效率低下,发展过程缓慢。

  3.物流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政策法规不健全

  物流产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受到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习惯势力的阻碍。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包括技术装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的构建及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扶持等多方面,而这些建设平台的管理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由于部门之间管理体系分割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且相关政策法规也不健全,缺乏宏观上的系统性。我国物流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与商务、海关、质检等行政部门发生联系,从原则上讲这些部门都应该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部门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自为政,这样的现象严重的造成了对物流产业的多头管理,难以形成相对权威的、统一的政策体系。

  三、总结
  
  根据经济学理论,只有流通活跃,才能使经济充满活力。物流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枢纽,也是参与到生产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重要环节。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拉动作用,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共赢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对于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侧重于研究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笔者在研究分析大量文献书籍的基础上,以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运用区域经济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整合,目的是试图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发展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物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