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资管理论文 >

基于供应链的新型采购管理模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24 共3393字
论文摘要

  1 前言
  
  当今市场经济趋向国际化、全球化,客户需求瞬息万变,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转变,企业之间竞争也日益加剧。因此,只有将企业、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形成的供应链不断优化、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推进企业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购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采购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和资产回报率,以及资金回笼的速度,势必影响企业内外资源互补与优化利用,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找到一种适合本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尤为重要。

  2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管理现状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采购管理模式影响颇深,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日常采购管理过程中更多关注于供应商日常供货过程的操作性管理,对供应商战略管理及供应商体系的培育、供应链竞争力的打造还处在初级的阶段。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存在如下问题:①信息不对等。

  采购过程中,采购方为了能够选择到最佳供应商,往往保留一部分私有信息,因为提供的信息越多,供应商竞争的筹码越大。而供应商也会保留自己的信息,双方无法有效沟通,造成信息不对等。②质量控制难度大。质量控制是采购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采购方很难参与到供应商的具体生产和质量控制活动,因此,需要使用各种标准进行验收,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③ 采购方与供应商的关系是短期合作关系。供需关系是短暂的、临时的,缺乏沟通和协调,合作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④对用户需要响应速度慢。由于供需双方缺乏有效沟通,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重新退订货需要增加谈判,缺乏灵活的应对能力。

  3 基于供应链的新型采购管理模式——— 信息和风险有效管控基础上的准时采购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采购管理遇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信息和风险有效管控的准时采购管理模式,目的在于追求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当采购部门产生一个订单时,供应商根据获得的足够基本信息着手准备。同时,采购部门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制造车间进行生产准备。正式订单下达后,供应商按照生产线的需求计划,将零部件运抵车间或者物流库房,保证准时化采购。在整个模型中,信息交流和风险管理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信息交流系统管理
  在几次全球供应链建设精益改善活动中,精益管理专家多次指出,制约供应链信息流转的原因 80%源于内部相关部门信息的传递不畅。采购涉及的信息包括:①项目部门向采购输入的项目基本信息,包括总体执行计划、成本预算、业主自带件系统清单、售后用备品备件清单、用户指定供应商清单、分包说明等。②技术部门向采购输入的项目技术方案信息,包括 A 类及长周期外协外购件清单(含供应商) 及采购技术条件免招标审批、供应商详细方案、供应商技术响应、三方物流件方案及清单、试验验证、RAMS 保证、LCC 分解指标等。③质量部门向采购输入的项目采购产品质量要求信息,包括采购件质量控制计划、设计推荐供应商资质审核反馈单、采购件首检计划、放行检验清单、理化检验计划等。④生产部门向采购输入的生产计划信息,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外购件包装方案等。因此,供应链管理模式将建立供需企业之间动态、实时的信息传输共享系统,建立适合于企业的畅通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系统可以分为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和外部信息交流系统。

  3.1.1 内部信息交流系统。为了保证与企业内部项目管理及技术、质量、生产各部门的顺畅沟通,建立了专门的内部采购相关信息沟通控制流程。例如,采用专题会议的形式,合同签订后组织设计、质量、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召开合同启动会议。共同确认技术、质量、交付计划、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过程,向供应商技术、质量、计划部门澄清,建立无障碍沟通。同时,按照程序,采购部门组织召开周例会,分析风险,解决问题,并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日期。

  3.1.2 外部信息交流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很多平台,Internet 和传真已被广泛应用到商业信息传递中。设计一个适合于企业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实现畅通信息交流的关键。为供应商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必要的,因为信息平台的使用是要双方同时进行才可实现,而且需要考虑平台的兼容性。因此,应为供应商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持,保持在此领域的交流。笔者所表公司已经建立了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公司与供应商之间信息沟通的接口,及时通报管理、技术、质量、进度、售后、业绩评价以及付款结算等方面的信息,实行供应商实时反馈机制,实现供需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无缝链接,提升了供应商响应效率。

  3.2 供应链采购风险管理
  在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模式———信息和风险有效管控基础上的准时采购,需要很好地管控采购风险。采购风险来源于下述方面:①产品复杂程度加大。随着科技的发展,个性化高性能的需求日益加剧,产品需要集成的性能越来越多,因此,复杂程度不断加大。②开展业务外包造成的采购范围扩大。业务外包,造成采购范围加大,供需双方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进而影响供应链的结构和运行。③ 采购全球化趋势出现。“全球制造”和“网络制造”的出现,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加强了全球人员、信息、产品的流动,对于全球协同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④产品寿命缩短。为了满足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需求,产品需要不断创新,缩短进入市场的周期,提供竞争力,产品寿命在不断缩短,对采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降低采购风险,保证物料供应,笔者所在公司针对采购风险的识别、控制形成了全方位的控制体系。包括:①与战略物资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增强问题的可视性,相互支持,共同发展。②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与供应商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大大降低了沟通风险和物流、仓储的成本。③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在多环节、高复杂系数的供应链中,难免出现突发问题,为此,各方之间保持畅通有效沟通,及时提出风险预警,共同制定解决措施,减小发生概率和损失,并且每周在企业内部识别、通报和解决采购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形成控制机制。通过上述管理,使采购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4 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策略
  
  4.1 从选择供应商的供货资源转变为选择供应商的持续配套能力
  传统的采购模式是采购方与供应商短期的合作关系,如果供应商不合适可以通过市场竞争重新选择。而供应链模式下的供应商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对其供货质量、进度和价格进行评估,还要综合评估其拥有的技术能力、硬件设施、财力、企业文化等各方面,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

  4.2 从为库存采购转变为为订单采购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仅仅是为了补充库存,不关心企业生产过程、客户需求变化,采购缺乏主动性。而供应链模式下,采购是由订单驱动的,制造驱动采购,采购驱动供应商,促使供应链按照制造需求供货,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3 从一般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基于供应链的采购模式下,供需双方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是基于信任、合作、开放性交流的供应链合作关系,而非传统采购管理的过程控制是以企业监督、以合同为考核标准来进行控制的简单的买卖关系。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中过程控制是基于长期契约来进行的。这种长期契约与传统合同所起的约束功能不同,它是维持供应链的一条“纽带”,是企业与供应商合作的基础。它提供一个行为规范,这个规范不但供应商应该遵守,企业自己也必须遵守。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实现供需双方的双赢局面。采购方可以降低成本,获取稳定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供应商将保持稳定的市场、更好地发展自己、改进工艺和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 结束语
  
  本文对于企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模型,使用高效的现代信息技术成果解决了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问题。从采购管理模式、采购管理策略、采购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笔者所在公司当前和未来采取的采购管理方式进行了探究,为采购管理指出了方向,设定了目标,必将在提高采购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需求反应速度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符瑛.基于协同商务的供应链采购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2,2.
  2 苏东涛.谈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J].科技咨询,2006,12.
  3 王明玉,许道云.基于供应链的采购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8,1.
  4 党麦玲,王娟娟.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采购管理[J].物流科技,200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物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