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诗学理论形态,不少学者对其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普遍认为《易传》阴阳二元结构思想和“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以及魏晋时期王弼等玄学家对言、象、意三者关系的哲学探讨为“意象说”的形成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而“意象说”自身的理论提升首先表现在秦汉《诗经》六义的发展和演变上①,到《文心雕龙》的问世才形成了系统化的学说。《文心雕龙》是“意象说”的集大成者,刘勰首次将意象用于文艺美学领域,使意象正式成为文艺美学范畴中一个纯学术的概念。意象的生成是艺术构思的成果,而意象生成的过程也是艺术构思的过程。意象的外化,一方面要具体而感性地再现意象的“象”,即形态外貌;另一方面也要形象地显示传递意象内蕴的“意”,包括情思、理义、感怀等。
②而意象批评则是“意象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用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思想,使其具体化、形象化,运用这一方法来进行文学批评则是意象批评法。张伯伟先生 1990年发表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三论》中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内在体系,主要以三种方法为支柱构成,分别是以意逆志、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意象批评是读者面对作品,以直观的方式,透过其想像力与理解力形成的一个或一组审美意象,从而达到对作品的独特风格的揭示。
在意象的选择方面,《文心雕龙》中使用的意象类型极为丰富。如象征性意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多次用“玉”这个意象来比喻文章的语言,“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着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诠赋》)将赋的语言形容为玉,“巧丽”是“文采”“,明雅”是“美质”,明确了“巧丽”与“明雅”这对抽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重要意义。以丝织品分正色间色来比喻含义分正邪,以绘画的玄色黄色交相辉映来比喻辞藻富赡有变化。又如描述性意象,“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 ”(《原道》),即是用风吹树木发出的声音和泉水激石成韵的自然界的意象来阐发自己“无知的自然界事物都有文采”的文学观点。根据《梁书·刘勰传》所载“: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 ,与之居处。”这可视为刘勰“自然之道”与“文贵自然”说的人生际遇根源。刘勰推崇“自然之道”与“文贵自然”,在《文心雕龙》一书中,直接写明“自然”两字之处,据不完全统计有七处③,是刘勰言说“因文明道”的关键之处。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其文艺理论,在意象的使用上他也更倾向于使用自然界的意象,不论是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还是鸟兽虫鱼和花草树木,刘勰信手拈来,成为喻体,时而单独使用,时而连续使用形成博喻,展现给读者一个丰富的自然意象群,也使其抽象的理论观点更为具体化。如“形在江海之上”“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神思》),用江海、珠玉、风云来解释神思是写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想像活动④,将这种想像活动的活跃、不可捉摸与宝贵生动地传达出来。又如“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 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情采》),用水中涟漪、树木和花萼之间的关系,虎豹犬羊犀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来说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即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宗经》),说明经典给我们提供的学习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除了自然界的意象,刘勰也运用了其他类型的意象,如社会生活、人类自身、人的创造物和虚构物等意象类型。
“秦女嫁晋”“郑人买椟而还珠”(《议对》),用历史典故比喻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譬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宗经》),说明道德精义极为微妙,圣人的教训极为高深的文学观点。
在意象的作用方面,《文心雕龙》中的意象批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其一,以意象论文人。“惟张载剑阁,其才清采,迅足 ”(《铭箴》),即是评张载的《剑阁铭》,文才清丽,像快马奔腾。其二,以意象论艺术风格。在论述刘勰自身所处的齐梁时期文学风格特点时写道:“饰羽尚画,文绣 .”(《序志》)形容当时追求浮靡之风好比在彩色鲜明的羽毛上涂上颜色,在不用刺绣的皮带上刺绣;多此一举,反扰人耳目。其三,以意象解释概念。“虬龙以喻君子,云 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辨骚》)说明了在刘勰看来“比兴”这个概念的精髓含有借物以喻情理的功效⑤;“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颂赞》)将“颂”这种文体比喻为一个国家的“容貌”.其四,以意象阐发文学观点。这是《文心雕龙》意象批评的关键之处。刘勰本人在文学理论的提出上即强调“意象”.
《神思》篇中提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首次将“意”“象”二字连用,又说到思绪在脑海里翻涌,可是落实到笔下的表达上,原来想要表达的含义就会折半,以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提出用心训练思想的方法是要体会外物的美好,刘勰就是在体会外物的美好的过程中找到了恰当的喻体,使之成为意象,来阐发自己所要阐发的观点,尽量减轻“半折心始”的写作问题。“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对一个问题的理解要达到了解了其最精微处,才能流畅地表达。以意象批评的观点来看,对一个事物最精微处理解透彻以后,才能寻找到与之精神实质相通的意象,否则意象选取不当,导致表达失败,如在《比兴》篇中,提到“故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类鹜,则无所取焉”,这里可看出刘勰认为好的比喻首先需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意象丰富,二是意象选择要切合所比之物。其次是在其他文学观点的阐发上,使用意象,来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如用“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宗经》)来比喻经典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用“华实异用,唯才所安”(《明诗》)来说明体裁不同、要表达的内容不同,所选用的表达风格也不同,好比花与果实用处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文心雕龙》一书,共五十篇,体大虑周,逐层深入地阐发了刘勰的文学理论思想,从意象批评角度来看,他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意象的使用及其使用的方法,更在写作上自己践行了其理论,不论是理论指导还是参考范本都具有重大意义,可谓中国意象批评法的理论源头。中国古代的意象批评与使用从上古神话就已开始,但无论是《诗经》《离骚》等经典作品还是《文赋》《诗品》等文艺理论着作,都只是在叙述方法上运用了意象批评法,还没有形成一个上升为理论高度的总结和指导,《文心雕龙》即将二者熔于一炉。正如罗宗强先生所说:“《文心雕龙》是一个冷静思辨的产品,是科学研究的成果,而不是一种随意似的议论。”
⑥由于意象是将理论化的概念用感性直观的形态呈现出来,不具有下定义式,更多的是一种体悟,所以将《文心雕龙》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后人对这些意象有不同程度的体悟就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解读。范文澜曾经指出“刘勰的儒家思想是纯粹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表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一体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式的批评,党圣元学者曾指出:“风骨、神思、附会等概念是用来升华的,是一种整体的,与“道”“气”一致的抽象哲学概念。
具体的意象是为了表达具体的批评观念,抽象的概念是为了表达抽象的文学理论。将本不可意会也不可言传的理论实在化,变得可感,达到可意会,这种解读直达生命内核,是生命对生命的叩访。”《文心雕龙》是一部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它所包含的启迪价值与指导意义始终值得我们反思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 蔡镇楚,刘畅。论意象批评[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
[4] 魏家川。刘勰的自然之道与文贵自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
[5] 丛瑞华。《文心雕龙》中比喻的作用、类型及价值[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6] 贺天忠,吴红光。《文心雕龙》的意象批评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2)。
[7] 金声。近十年文艺意象研究述评[J].文艺研究,1997(2)。
[8] 王立科。《文心雕龙》意象说刍见[J].学术论坛,1995(6)。
[9] 贺天忠.“意象说”: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诗学理论[J].襄樊学院学报,2000(6)。
[10] 刘勇刚。《文心雕龙》理论批评与自身创作实践的融合与分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2)。
[11]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三论[J].文献,1990(1)。
文学批评从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一路走来,经过了实用说、表现说,虽然每一种理论都足以对一般的艺术进行令人满意的批评,但无可否认,它们在实际应用时都只考虑了艺术品和其外在参照物之间的关系。直到20世纪,理论家们才开始较为明确地认识到艺术品本身具有...
风流是日本传统美学的精髓,它与四季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饰り是装饰的同义词,但在艺术和艺术工艺中被更多地理解为风流精神的视觉化。这一概念强有力地促成了公元10世纪日本风格的产生,也促成了当时和歌和假名字母的创作,日本本土文化的特性开始绽放。...
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线性思维模式与西方音乐和声纵向发展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在单一流动的曲线中,透过音色变化所呈现的气韵生动,成为中国音乐审美的主要特质。中国乐器在音色上的强烈表现特质,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如笛声的清晰嘹亮,又如中国...
一、汉语言文学的特征。(一)汉语言文学概念。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是涉及到人文社会方面学科内容的一个专业概念。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自文字产生到如今已经传承了数千年,语言也在漫长的时间下不断演变进化,最终形成了我国通用的语言--汉语,并形成了...
1审美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什么是审美呢?审美就是指人们对美的对象进行观赏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人们在进行审美时,会产生一种美感,从而心情愉悦,而且这种愉悦还可以感染人,就像易中天老师说的美感可以传达,快感却仅仅...
结语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着荒诞这一美学范畴展开的,现总结如下:首先,荒诞是一个现代美学范畴,尽管在古典艺术之中已经萌生了某些荒诞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都没有引起哲学上的思考,因此荒诞一直停留在量变的过程之中。直到现代社会的兴起,荒诞不仅频繁...
克罗齐在《美学》的开篇就谈到:“人类的知识总是分为两种:要么是直观的知识,要么是逻辑的知识;通过想象获得的知识或者通过智力获得的知识;个人的知识或者宇宙的知识;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或者关于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
仓央嘉措是藏族着名的古典诗人,也是藏传佛教第六代达赖喇嘛,这位尊贵的人间之神,以他传奇的人生和震撼心灵的诗歌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情中有禅,禅不忘情[1],既有宗教般的忧伤和宁静,亦有丰富的意境,实现了佛教文化与诗歌文学的完美结合.仓央...
陈兆复先生认为,史前的岩画是一种原始的语言,一种文字前的文字。〔1〕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都与绘画相关,是表意的象形文字。腓尼基人根据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创造出字母,从此西方的文字脱离了绘画象形的表意方向,朝着抽象的拼音文字方向发展...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被誉为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其创作生涯极其短暂,但凭借自身复杂而痛苦的阅历和女性所特有的目光在短篇小说领域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莳萝泡菜》融入了曼斯菲尔德个人的情感经历,篇幅虽短,但却精致深刻,彰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