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丁玲的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26 共3513字
论文摘要

  现代女作家丁玲 1904 年生于湖南临澄,卒于 1986 年。原名蒋伟,后改名丁玲,字冰之。1918 年进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9 年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因抗议校方解雇陈启明先生,在1921 年丁玲转入长沙岳云中学(男女同校新式学校),期间还曾以一篇短文深刻揭批了其舅舅的土豪劣绅行为。1922 年丁玲转入上海平民女子学校,次年在瞿秋白的引荐下进入上海大学文学系深造。
  在此期间,丁玲受到新文化思潮的“攻击”,在思想与理念方面都进行了熏陶,由此丁玲的政治思想意识也开始逐渐形成。在此之后,丁玲又北上北京进行着信念的探求,开始了自己的另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丁玲 1927 年 12 月在《小说月报》发表处女作《梦珂》,第二年又发表了在文坛上引起了强烈回响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一、女性思想启蒙

  从丁玲 1928 年面世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我们能够看出,丁玲早期作品中梦珂的“少女伤春”式感伤,在莎菲的身上早已经看不见了,更多是则是强化后的坚韧以及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过程中的苦闷。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将女性放在主导地位、确立女性自我意识的构建、以女性话语为主的女性文本。她描绘了一个自我意识鲜明的女人,创作了一个以女性为发语人的文本作品。在探寻女性主观价值过程中却处处碰壁的困苦、迷茫借助日记这一特殊的、私人化的叙述形式,向读者一一呈现出来。《莎菲女士的日记》自发表以来就广泛地引起了不同的女作家、读者、评论家的共鸣,虽然《莎菲女士的日记》曾经多次被一些男性文学评论家所误读,然而莎菲的鲜明形象与境遇却成为了现当代中国女性文学作品中当之无愧的代表,也成为那个时代女性共同宿命的一个缩影。茅盾先生曾经以“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对丁玲笔下的莎菲给予评价。可以说莎菲的绝叫不仅来自于女性自我主体建构而产生的迷惘,其更深层的原因是女性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绝望。莎菲的绝叫根本原因是现实生存环境的状态。直接原因就源于女性在寻找自我主体意识中的方向缺失。

  二、女性思想与现实批判

  在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寻求进步的青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将民主、平等、自由的解放看做自己所追求、向往的目标,把自己从封建家庭、封建思想的牢笼中拯救出来。丁玲笔下的梦珂、莎菲就是她们的女性形象的代表,充分地体现出五四时期之后的新时代女性,她们更加渴望女性人格独立,她们更加追求思想解放,她们更加需要个性表达和追求爱情的权力,她们更加希望与男性站在同一高度的平台上。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梦珂、莎菲都主动离开了家里独自一人到大城市求学、生存,向着她们想象的生活方式一步步靠近。她们不仅渴望女性解放,更敢于追寻理想;她们渴望自由,更执着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梦珂勇敢地在红鼻子教师调戏女模特时站出来维护女子的尊严。当自己看到自己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爱情梦想消散后,梦珂以反击的方式来扞卫着心中一种神圣而美好的爱情,用看似荒诞的行为,来惩戒着玩弄女性的伪君子。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丁玲在作品中虽然大胆地、强烈地表现出女性的意识,但却都是不成熟的、朦胧的,就像莎菲有时候只是一味地知道想要去追求,更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这些都体现了文本的现实批判倾向,即政治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
  丁玲通过对小说人物梦珂的感知,细腻地向读者展示了自身对社会黑暗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学校并非是世外桃源,更不是没有污染的净土,在看似光鲜的背后充满了各种污秽;姑母家代表着的上流社会是荒淫而腐朽的。《梦珂》所展现的社会面并不大,但揭露的实质却相当深刻。在梦珂选择离开姑母家走上社会时,作者也许同我们一样,怀着满腔的激情认为梦珂更应该做更加实际、更有意义的工作,她或许应该进入学校、进入医院、进入工厂,为人们提供有意义的服务,应该带着正义感,努力成为一名推翻旧世界的斗士,但在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梦珂是无法做到这些的。然而,我们依然需要承认丁玲在小说中对当时社会的认识及知识女性的思想把握都是十分准确的。
  通过丁玲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丁玲在思想上的进步,从中也能够发现那时她尚未有投身革命的决心与意识,其小说作品依然局限在资产阶级女性的爱情历程和内心苦闷上,基调是凄楚的。作者虽然没有给作品中女性人物指出明确先行之路,但却表达了不安于现状的情绪和不断追求的心理状态。在作品中不甘心的气息和表达十分强烈,对未来迷茫的情绪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十分明显,这种情绪中有旧理想的幻灭,然而却不是人生理想的终结。在与革命者接触后,在社会变迁的推动下,在革命思潮的熏陶下,丁玲的思想和创作均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并最终促使其走上了文学革命的康庄之路。

  三、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的深化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丁玲不断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不仅缩短了自己与革命者之间的距离,还帮助自己更加清晰地认识马列主义,在与革命者的接触中,还收获了同志间那种无可替代的珍贵情谊。一次丁玲与丈夫都要参加会议,孩子无人照看,在这个时候冯乃超主动提出帮助丁玲一家照顾孩子。事情虽然不大,但却让丁玲倍感温暖,也使其一直追求的伟大情感有了实实在在的体现。于是,他们也慢慢地,不由自主地向组织靠拢。
  丁玲于 1930 年正式进入左联,与胡也频和冯雪峰等接触更加频繁,在他们的影响下,丁玲的文学创作与政治结合更加紧密,其作品的主体也换成了工人、农民和革命者,其中不乏革命和恋爱结合的题材。在丁玲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丁玲开始积极尝试爱情角度折射女性命运与革命直接的联系,即女性在时代中出路与发展问题。
  丁玲和其他革命者不同的是,她依旧还保持过去的创作习惯,以女性主观意识为主体,追寻实现女性自我价值而非走大众化的道路。
  从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意识与之前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已经向革命、向主流意识靠拢。我们可以清析地看出丽嘉与美琳同梦珂与莎菲的不同特点、风格、思想,丁玲的基调不再像早期作品那样消沉、凄楚,我们也可以明确地感受到后期的创作风格与早期创作风格存在明显的变化。丁玲笔下的女性显然已经找到了自己出路在哪里,已然明白实现自我价值是要与革命相结合,这也是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相融合的体现。
  我们能够从丽嘉身上发现和莎菲相同的乖张和孤傲,然而丽嘉不是莎菲。从失恋的阴影走出来的丽嘉虽然带有一丝被动,但与莎菲的思想比较却明显要积极很多,她知道该走的路,清楚革命的意义,清楚自我的价值,从这点上看,更加充分地体现政治意识和女性思想的结合,与丽嘉比较,美琳进步意义更加突出,丽嘉可以说是被动地觉醒,而美琳则是主动自觉地转变,这正证明美琳比丽嘉在人格、思维上更加独立。
  “左转”是丁玲写作生涯的分水岭。丁玲“向左转”之前在文章创作上主要以能够代表时代特点的女性或者知识分子为主。《在医院中》、《水》的问世,标志着丁玲“左转”的开始。《在医院中》与《莎菲女士的日记》代表了“左转”前后的写作风格。风格转变与作家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深度密不可分。这种变化是呈阶梯状向上前进的,也是不可能倒退的。
  在丁玲的思想中五四文学的烙印是那么清晰,同时也为丁玲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推动力。在延安时期,丁玲也曾是一个经历过磨难的成熟革命战士,并不只是普通的知识青年,对于中国的现实社会,她也会站在革命者的角度上体察得更加全面和透彻,对于女性自由解放的道路,也会认识得更加深刻。当丁玲正式参加革命实践,接触延安的生活时,理想与现实在她内心出现了强烈的反差,丁玲在对此类问题进行叙述过程中,始终是站在清醒客观的旁观者角度上的,从其小说人物贞贞和陆萍身上,读者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丁玲对女性意识和女性思维的强调,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其政治思维的发展和成熟过程。在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中不难发现,作者早已不自觉地将女性的个人意识融入到政治意识中,陆萍和贞贞等小说人物的命运已经都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融汇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可以把丁玲作品中的所有主人公都看做一个人,从梦珂、莎菲到丽嘉、美琳,再到贞贞和陆萍,最终都将个人的解放融入到社会解放的洪流中,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些也都是丁玲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实现了女性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丁玲一生都在为女性谋求福利,提高女性地位,关心时事政治,跟随主流意识前进。不同的历史环境促进了她对女性意识和政治意识的相互交融与发展,也成就了丁玲五彩缤纷的生活与异彩纷呈的作品。五四运动后提倡的“五四精神”深深影响着丁玲的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新女性”在政治舞台上的顽强拼搏与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增如,李向东.丁玲年谱长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李达轩.丁玲与莎菲系列形象[M].湖南文艺出版社发行,1991.
  [3]宗诚.风雨人生丁玲传[M].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现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