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以下简称《长征》诗),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不朽杰作。多年来,对《长征》诗的理解和赏析,诸多学者读者均有着不少精彩独到的论述和研究。本文试对诗中最后一句“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注释,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以作抛砖引玉,求得甚解。
一、关于“三军”
随时代演进的四种说法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三军”一词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随着时代的演进,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指步、车、骑三种兵种;第二种说法指三支军队,按周制,各诸侯大国通常都设三军,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第三种说法指军队的通称;第四种说法指现代意义上的陆、海、空三军。
二、对学术界关于《长征》诗中“三军”五种注释的质疑
在当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到《长征》这首诗中,“三军”又有着特定的注释。最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1958年12月在广州亲自作出的批注:“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通过查看相关史实,由于毛泽东写诗时是1935年10月,而红二方面军成立时间是1936年7月5日,因此很多学者在对“三军”作注释时,并没有采用或全部采用毛泽东本人的这个批注。纵观学术界对“三军”的注释和研究,主要有以下五种不同意见:
(一)指整个军队。人民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和著名诗人臧克家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的《毛泽东诗词鉴赏》中对“三军”的注释都相同地注为:“泛指整个军队。”
(二)指整个红军。著名诗人公木著、长春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鉴赏》中将“三军”注释为:“指红军全军。”四川人民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大观》一书中对“三军”的注释为:“也可说泛指当年的整个红军。”
(三)指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自毛泽东诗词出版以来,大部分著述都把“三军”注释为“红一方面军”。如丁三省编著、大众艺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精读》认为:“(毛泽东)在写此诗的当时过岷山的只是中央红军主力(后称红军陕甘支队)。”该书还明确指出:“‘三军’是全军,这里指同中央一起北上翻越岷山的全体红军。”
(四)采用毛泽东批注,指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近年来,有学者和读者认为,从总体的长征而言,“三军”也可以按照毛泽东的批注,指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因为虽然写诗时没有“二方面军”的番号,实际上具有高超战略眼光的毛泽东,早已把“二、六军团”内定为“二方面军”了。由此,目前很多著述已在采用这个批注。如中央文献出版社在200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一书中,已采用了毛泽东的这个批注。四川人民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大观》一书中,对“三军”的注释为:“即中国红军一、二、四方面军。”
(五)采用毛泽东批注的基本观点,指红军一方面军、四方面军,二、六军团。毛泽东的批注把1935年10月写诗时的“二、六军团”,说成1936年7月由“二、六军团”改编而成的“二方面军”。因此,有学者认为,采用毛泽东批注时,应将其内容改为“红军一方面军、四方面军,二、六军团”,使之与当时的历史事实相吻合。
笔者认为,注释一说“三军”“泛指整个军队”,但军队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整个军队”究竟是指哪些部队,应明确指出,以免使读者造成混淆。注释二说“三军”是指“整个红军”,或“红军全军”,虽有了进一步的明确,但还需明确指出诗歌中所反映的红军部队。因为“整个红军”或“红军全军”除了诗歌反映的相关红军部队外,还包括其他红军部队,如中央苏区红军,以及一些地方上的小股红军、红军游击武装等。注释四和注释四五其实就是对毛泽东批注的采用。批注把写《长征》诗一年后才通过岷山结束长征的红二、四方面军也加了进去,“这是作者后来的解释,其用意是为了加强全军的团结”,并不符合毛泽东创作时的本意。注释三说“三军”指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这是自毛泽东诗词出版以来,采用得较多的注释。笔者也一直以来认为这个注释是最为准确的。不过因最近发现了一则史料,对它产生了新的质疑,这将在下面加以阐述。
三、笔者认为:根据毛泽东1935年11月30日所作的讲话,“三军”指的是红一方面军、红25军、陕甘红军。
1935年11月20日至24日,红一方面军在陕西富县直罗镇及周围地区进行了一次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师又一个团,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史称“直罗镇战役”。11月30日,毛泽东在陕西富县东村召开的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上,作了《直罗镇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说,“这次胜利的影响:使刚刚会合的南中北三支红军,得到进一步的团结。到现在人人都相信这种会合与团结是很好的,是必要的,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是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该文后面的第4期注释还专门指出,“南中北三支红军”是指“从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和在原地坚持斗争的陕甘红军”。
根据以上这则史料,笔者认为:“三军”指的是红一方面军、红25军、陕甘红军。其理由如下:
(一)从时间上看,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突破岷山天险腊子口,进占甘肃哈达铺,毛泽东通过缴获的国民党的报纸,了解到红25军和陕甘红军(含26、27军等)在陕北坚持革命斗争并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的情况。在随后举行的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宣布了中央关于将红一方面军改编成陕甘支队的决定,确定了与陕北红军会合的行动方针与任务。
他在报告中激情满怀地号召同志们“胜利前进吧,到陕北只有七八百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的抗日前进阵地!”9月28日,毛泽东在榜罗镇召开的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上宣布:“我们要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去,我们要会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的同志们去。陕甘根据地是抗日的前线,我们要到抗日的前线上去,任何反革命不能阻止红军去抗日。”“红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已经表示给全中国、全世界人们看了!让我们再来表示一次吧!”在此期间,带着这种对“三军”即将会师的喜悦,怀着对长征即将胜利的豪情,毛泽东创作了《七律·长征》。“10月2日,占通渭。占通渭时,毛泽东曾为战士朗诵此诗”。10月10日,红26军军长刘志丹派人前来接应红一方面军。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全部胜利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即红25军和陕甘红军)会师,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11月3日,陕北红军即编入红一方面军行列。11月30日,在取得直罗镇战役胜利之际,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这次胜利使刚刚会合的南中北三支红军得到进一步的团结”。通过上述短短两月中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和红军的革命活动,不难看出,《长征》诗中的“三军”,就是指毛泽东11月30日讲话中的“南中北三支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红25军、陕甘红军。
(二)从空间上看,毛泽东在创作《七律·长征》时,红一方面军与红25军、陕甘红军“三军”会师在即,距离近在咫尺,很快将攥成一个拳头,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而当时,张国焘非法成立了第二“中央”,公开走上了反党的道路,正裹挟红四方面军南下成都;红二方面军的前身红二、六军团正在湘鄂川黔苏区对付国民党军130个团的“围剿”。两支红军都与即将会师陕甘的“三军”远隔万水千山,且都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
(三)从情境上看,毛泽东写诗时,红一方面军“过了岷山,豁然开朗,(心情)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豁然开朗”是因长征途中政治上、军事上、大自然中的“千里雪”已经融化,“柳暗花明”是因为“三军”即将会师的大好局面就要来临。1935年10月19日,三支军队在吴起镇会师时欣喜若狂的场面,就是《长征》诗中最后一句的注脚。诗中“尽开颜”的“三军”,不单是红一方面军,还包括红25军和陕甘红军。毛泽东在9月28日即写诗前所作的讲话说到的“红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在指红一方面军的同时,还应包括当时已建立起“相当大的一片苏区”的红25军和陕甘红军。而当时处于非常困难境地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尤其是当时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的政治态度,很难使毛泽东有诗中“尽开颜”的心情。
(四)从与长征的关系上看,红一方面军是“从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是“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长征到达陕北的”,都是经历艰苦长征的红军部队。而“在原地坚持斗争”的陕甘红军,却为红25军和红一方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长征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当时已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由出征时的8.6万人锐减到不足7000人的红一方面军能“尽开颜”的原因,就是能与红25军和陕甘红军会师。没有这两支红军建立起巩固的陕北根据地,红一方面军绝不会有诗歌中那种“更喜”的心情,而毛泽东的情绪也不可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从革命的发展形势上看,笔者认为,毛泽东是具有高度的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诗人,诗中的最后两句寓有他对红一方面军、红25军、陕甘红军必将开创出良好革命局面的乐观主义精神。而毛泽东在11月30日讲话中指出的,“南中北三支红军”刚刚会合,即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这使红军“得到进一步的团结”,形成了“一个不可侮的势力”,创造了“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正应验了他在写诗时对革命发展形势的准确预见和必胜信念。
(六)从对毛泽东批注的质疑上,为什么毛泽东说“三军”是指1936年10月会师的一、二、四方面军,却不是1935年10月写诗时会师的红一方面军、红25军、陕甘红军?
笔者认为:一是由于在红军时期,红一、二、四方面军无论从发展历程、军队数量、根据地创建规模、所产生的影响上,都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红军的三大主力;而红25军、陕甘红军在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两周,即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于1935年11月3日编入红一方面军行列,只属于红一方面军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是由于在八路军时期,在1937年红军改编时,红一方面军(含由红25军、陕甘红军主力组建的红15军团)编为八路军115师;而二、四方面军则分别编为120师、129师。红军时期的3个方面军、八路军时期的3个师,构成了人民军队由此发展壮大的基干力量。三是由于毛泽东在1958年12月作批注时,已是在写该诗20多年之后。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考虑的已不是1935年10月写诗时的真实本意,更多的是从政治层面和团结大局出发,更重要的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同德和团结一致。而长征时期的红军全军,人们习惯上就是指“一、二、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红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把“三军”注释为“指红一方面军、红25军、陕甘红军”,既如实反映了该诗创作时让红军将士“尽开颜”的时空情境,又符合革命诗人兼红军统帅毛泽东写诗时“豁然开朗”的真情实感,还客观地肯定了红25军、陕甘红军为长征最终胜利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有利于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七律·长征》这首壮丽诗篇所蕴含的不朽历史。
金铃子,本名蒋信琳,籍贯重庆,诗人,画家。1980年代末开始发表诗歌,参加过第24届青春诗会和鲁迅文学院第17届高研班,诗文多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星星诗刊》《山花》等刊物面世,着有《奢华倾城》《曲有误》《越人歌》《金铃子诗...
张爱玲的小说向来雅致精细、韵味无穷,女性人物在众多创作元素中堪称核心,其命名不仅是作者创作心理、创作手法等的具体体现,还具有范围广、意蕴深的文学意义。...
一、关于《西游记》的传统论说《西游记》的作者是否是吴承恩,国内外学者专家颇有异议,其主旨要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西游记》探源首先,《西游记》是历史类演绎小说,经历过原生故事、初步成形、发酵酝酿,变异成说最终成书的历史过程.蔡铁鹰在《...
网络文学是当今不可小觑的文学新类,它对传统的文学与传统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学卸下了传统文学的社会责任,多以调侃经典作品的形态出现,逐渐消弭着传统道德理念,不断地解构传统人文精神。文中是关于关于网络文学的论文的分享,希望看后对你有所帮助...
:虎妞和小福子是老舍《骆驼祥子》中主要的女性角色,她们付出的"情"与劳动人民骆驼祥子被命运所"擒"有密切关联。...
《小城三月》原刊于1941年7月1日《时代文学》第一卷第二期,是萧红"身居香港而梦回呼兰河时期的作品,也是其小说创作的绝笔之作"[1]....
关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其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尽管有的书写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好的还是出现了很多;有的写得很有学术个性,而有的作为教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尽管如此,我还想从一名本科师范院校教师和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眼光出发,提出自己关于20...
1923年,平江不肖生开始在《红》上连载《江湖奇侠传》,并在《侦探世界》上连载《近代侠义英雄传》,现代武侠小说由此起步。时至今日,现代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经多次高潮,仍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不断发展。相对于创作的繁荣,关于武侠小说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早在2...
在对中国新诗人称代词的现代性发生作历史性还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语言活动本身是一个流动发展的动态过程,而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则从不同侧面促发了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在新诗中的涌现,新诗人称代词词汇体系的形成,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后现代诗人自觉选择的结果...
作为独具特色且有着自身独立发展规律的地域性文学体系,东北现代文学的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显而易见,不容忽视的。东北现代文学的研究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和治学视域,引起广泛关注。新时期以来,经过几代东北学人辛勤探索,东北现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