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

契诃夫戏剧文学中象征性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3 共247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契诃夫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探析
  【引言】象征艺术在契诃夫戏剧中的应用研究引言
  【1.1  1.2】契诃夫戏剧中的意象象征与情节象征
  【1.3】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象征
  【第二章】契诃夫戏剧作品中象征的特色
  【第三章】契诃夫象征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契诃夫戏剧文学中象征性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契诃夫的戏剧既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又有大量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段,尤其是其象征手法的运用,其中有对外国以及本国象征主义诗人、剧作家的学习借鉴,但其象征风格确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把它运用的娴熟自如、恰到好处,没有象征主义的神秘奇幻,只是在描绘平常人--一些愁闷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时运用题目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不被人注意的背景场景和声音来象征性地解读着人物的丰富内心、性格及其命运。无论是契诃夫包括象征在内的独特的戏剧表现风格,还是他对人类世界的深沉思索和对未来现代社会的准确预知;无论是他巧妙的借鉴前人的戏剧手段,去粗取精、为我所用,还是他对后世戏剧家的创作给予启迪和影响,无一不说明契诃夫不仅作为一个小说家是成功的,而且他更是戏剧界无法被替代的瑰宝。

  1889年,高尔基接连欣赏了契诃夫的两部代表剧作《海鸥》和《万尼亚舅舅》后激动地给他写信,并高度赞扬了其独特的象征艺术:"《万尼亚舅舅》和《海鸥》是新的戏剧艺术,在这里,现实主义提高到了激动人心和深思熟虑的象征。"①高尔基的一句话提纲挈领地总结出了契诃夫戏剧的一大特征,就是他在自己的那个时代对现实主义文学进行了超越,把属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象征艺术融入到了他的现实主义戏剧当中。契诃夫的这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使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不再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参考文献:
  
  【1】李辰民。多元语境中的安东·契诃夫--"契诃夫"百年回眸。俄罗斯文艺。2004.4.P34、35
  【2】陈世雄。简论俄罗斯戏剧学的历史与现状。戏剧艺术。2004.5.P26
  【3】李辰民。80-90年代俄罗斯的"契诃夫学".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和思考。1997.6.P51
  【4】杨凯。中国的契诃夫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P33
  【5】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P24
  【6】陈妙云。论象征散文与象征手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第 3期,P114
  【7】[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P21
  【8】何林军,谢艳花。论象征意义的超越维度。云梦学刊。2006.3.第 27 卷第 2 期,P100
  【9】[美]吉尔伯特,[德]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P56
  【10】周作人。《扬鞭集》序。《语丝》第八十一期。北京:北新书局,1926.10.P32
  【1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1982.P66
  【1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1982年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P56
  【13】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P75
  【14】苏畅。含蓄之美:论《三姊妹》。电影文学。2008.第 12 期,P71
  【15】[俄]契诃夫。契诃夫论文学。汝龙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9.P23
  【16】[俄]契诃夫。契诃夫文集(第十二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7.P143-432
  【17】[苏]帕佩尔内。契诃夫是怎样创作的。朱逸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0.P86
  【18】格罗莫夫。契诃夫传。郑文樾,朱逸森译。郑州:海燕出版社,2003.P396、397
  【19】谈晓。费尔斯在樱桃园里--契诃夫戏剧中象征的运用。《戏剧》。1994,第四期。P57
  【20】[俄]契诃夫。契诃夫文集(第十一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7.P302-313
  【21】[苏]叶尔米洛夫。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张守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8.P120、92
  【22】陈敏。飘忽微妙 奇幻深邃的灵境--梅特林克的"静剧"艺术探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第 2 期,P80
  【23】丁扬忠。哲理 诗情 象征--论易卜生象征主义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9.第 3 期,P67
  【24】范晖。超越者的困惑--论契诃夫《樱桃园》的现代意识。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第 3 期,P77
  【25】李辰民。《伊凡诺夫》和契诃夫的戏剧革新。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第 8 期,P63
  【26】[苏]叶尔米洛夫。契诃夫传。张守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1.P85
  【27】[俄]梅列日科夫斯基。永恒的旅伴。傅石球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P41
  【28】[俄]梅列日科夫斯基。叛教者尤里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P26
  【29】周启超。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P114
  【30】郑体武。老一辈俄国象征派的"象征"观。评论。P31
  【31】陈晖。契诃夫戏剧研究与中国当代戏剧。理论月刊。2013.第 7 期。P61
  【32】[美]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邵牧君,齐宙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P49
  【33】姜岳斌。试论奥尼尔剧作中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的融合。咸宁师专报。1992.第二期。P4
  【34】童道明。契诃夫与二十世纪现代戏剧。外国文学评论。1992.第三期。P30
  【35】陈瘦竹。戏剧理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P47
  【36】曹禺。曹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P73
  【37】童道明。契诃夫戏剧的发现。中国戏剧。2011.第一期。P42
  【38】[苏]高尔基。高尔基文集。李玉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7.P126
  【39】T.Todorov.Theories of the Symbo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2.P45
  【40】Matz,Jesse.Literary Impressionism and Modernist Aesthe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8.P31
  【41】Vera Gottlieb. Chekhov and theVaudeville.Cambridge Press,1982.
  【42】 Peace, Richard. Cherhow: A study of the Four Major Plays.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1983.
  【43】 Laurence Senelick.The Chekhov theatre--A century of the plays in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契诃夫戏剧中"配角"的重要作用》,《剑南文学》,2014.3.
  2.《论<第五号屠场>的"反小说"形式》,《金田》,2015.1.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