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贿赂犯罪案件侦办治理探究
【引言 1.1】贿赂犯罪的定义、特点及危害
【1.2】贿赂罪治理的途径与困境
【第二章】贿赂犯罪发现机制的完善
【第三章】贿赂犯罪侦查机制的完善
【第四章】贿赂犯罪治理协作机制的完善
【结论/参考文献】贿赂犯罪的有效治理论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在对贿赂犯罪的预防和治理中,我们首先应该对贿赂犯罪的新特点、新动向有足够的认识,这既是发现案件的前提,也是实施侦查措施的方向。贿赂行为方式隐蔽性高、群发性高、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给侦办工作增加很大的难度。因此机制的建设对治理贿赂类犯罪很有必要,机制相对于措施而言,更具有根本性,能从整个制度建设上去预防和惩治贿赂类犯罪。有鉴于此,本文从贿赂犯罪的发现机制入手,如何使侦查机关有效的发现和利用案件线索,这是侦办贿赂犯罪的始端,这不仅关系到侦查的方向正确与否,而且涉及到工作效率和司法资源是否高效率的使用。“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同样是侦查、协作、预防的前提。只有在发现犯罪方面有高效的机制和严格的监管,才能给犯罪分子以震慑,从思想上涤除那种侥幸的犯罪心态。好的发现机制的建立还可以有效的调动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相信在网络监督时代公民有效的监督将是惩治贪腐的一把利器。贿赂犯罪侦查机制的建立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之一,治理贿赂犯罪即是将贿赂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的过程,侦查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弄清到底是谁犯了罪和究竟侵害了什么合法权益,是侦查的重点。侦查过程就是使案逐渐清晰化的过程。搜查、讯问、检查、扣押以及特殊侦查手段的运用在侦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都会涉及限制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面对惩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冲突,侦查过程要重视对犯罪嫌疑人人权的保护。诚然,我们近期媒体不断的曝光“裸官”和官员外逃现象,这些外逃的官员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隐患,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很有可能会被国外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或泄露国家秘密或从事其他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有鉴于此,不仅要加强公安、检察等部门的内部合作还要加强国际间的司法协助,这就要求我国从制度和法律上与国际接轨。通过国际追赃和追逃,以及潜逃地的有关国家机关和金融机构的配合,让外逃的官员“无立足之地”,最终将他们绳之以法。最后我们要从思想上反腐,***总书记提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明确了党和国家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任务的关键环节、重要领域和主攻方向。依法治国就是推动国家各个方面都走向法治的轨道,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力反腐,仅两年就查出省部级以上贪腐高官 80 余名。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反腐败将最终形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有效机制。本文虽已成型,但因包含丰富,涉及理论广博加之笔者知识结构、写作水平有限,所成之文就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定有许多欠佳之处,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贿赂犯罪治理机制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孙应征:《公务犯罪研究》,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 页。
[2] 王仰文:“巡视监督全覆盖与廉洁政治建设”,载《党政论坛》2014 年第 4 期。
[3] 杨耀杰,何利:“贿赂案件侦查谋略研究”,载《中国检察官》2012 年第 1 期。
[4] 张乃千、张海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跳出政权兴亡周期律”,载《学理论》2013 年第 30 期。
[5] 倪星:《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6 页。
[6] 许可:“东南亚国家的腐败与经济发展”载《南洋问题研究》2000 年第 3 期。
[7] 王姝:“我国将进行反腐立法”,载《政府法制》2013 年第 10 期。
[8] 赵飞寒:“当前职务犯罪的新特点及防范对策”,载《辽宁行政学院报》2013 年第 11 期。
[9] 郑元宁:“坚持选任干部的六条基本原则的探讨与思考”,载《求是》2006 年第 2 期。
[10] 王楚:“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及角色定位”,载《赤峰学院学报》2011 年第 5 期。
[11] 蔡果,朱微微:“解读我国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载《前沿》2012 年 14 期。
[12] 刘进,郭海宁,胡杨:“中国秘密侦查之法律现状研究”,载《法制与社会》2008 年 34 期。
[13] 苏云:《贿赂犯罪侦查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9 页。
[14] 熊硕真:“侦查信息初探”,载《重庆大学学报》2007 年 19 卷第 1 期。
[15] 王定顺、陈祖德:《职务犯罪侦查机制实践与反思》,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74 页。
[16] 李学军、刘品新:“2004 年物证技术与侦查学研究回顾”,载《法学家》2005 年第 1 期。
[17] 孙力,王戈:“职务犯罪侦查措施体系的构建”,载《国家检察官学院报》第 17 卷第 3 期。
[18] 王国民:“犯罪侦查中的欺骗:在合法与非法之间”,载《政法学刊》第 2007 年 2 期。
[19] 陈兴良:“从‘法院之上的法官’到‘法官之前的法官’”,载《中外法学》2000 年第 6 期。
[20] 郭欣,周清水:“询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若干问题的探析”,载《司法实务》2011 年2 期。
[21] 张智辉:“论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宪法原则”,载《中国司法》2004 年第 1 期。
[22] 陈卫东:“检察工作一体化及其保障和规范”,载《河北法学》2010 年第 1 期。
[23] 屈新:“论辩护律师在场权的确立”,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 年第 1 期。
[24] 朱孝清:“职务犯罪的侦查措施研究”,载《中国法学》2006 年第 1 期。
[25] 李晓明,韩海军:“反腐败合力的形成: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兼论纪委监察部门与检察机关在反腐败中的关系”,载《学习论坛》2012 年第 3 期。
[26] 李晓明、陈栋:“从国际引渡法律制度谈我国反腐败机制的新发展”,出自首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
[27] 王强军:“死刑不引渡不应成为‘倒逼’国内废除死刑的理由”,载《华东大学学报》2011 年第 4期。
[28] 汤磊:“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广东开平案为例”,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 年第 1 期。
致 谢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研究生生涯就要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夏天画上圆满的句号。3 年的时间真的是快乐而短暂的,在河北大学学习的这段时间,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如何学习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由衷的感谢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的每一位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各位导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且品德高尚,使我受益终身。其中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冯军教授,冯教授在这次论文写作中给予了我无限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每当我在论文中写作中遇到瓶颈时,冯教授总是在百忙之中不厌其烦地对我进行悉心指导,从选题方向、论文架构、资料查找、重点问题突破等角度都倾注了冯教授大量的心血。我深知如果不是这些醍醐灌顶的教诲,我的创作过程会更加艰辛,再次对冯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三年之中帮助过我的同学们,但愿我们的友谊不会因岁月的流失而褪色,祝各位同学都有美好的前程!
时光荏苒,毕业的脚步越来越近,快要离别校园去开创新的明天了。此时发觉校园的景色是多么美丽,校园的生活又是多么美妙,校园里的老师更是多么可敬。临别之际,留恋我的校园生活,留恋那里所有的一切,心里全是满满的不舍。再次审视论文写作过程,就本文写作而言,鉴于笔者自身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有限性,本文在机构上仍有不合理之处,然而在此期间正是基于老师、同学、朋友和家人的不断帮助和鼓励,才使本文得以完成。故而,我要向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对于对受虐妇女以暴制暴行为, 我国法院多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进行定罪量刑。在这样的前提下, 理论界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正当防卫、期待可能性、刑罚价值论等理论对受虐妇女以暴制暴行为进行免刑或减刑。...
截止2013年底,全球198个国家中已有140个在法律或事实上废除了死刑.我国虽尚保留死刑,但自2006年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正式提出与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后,死刑案件数量大幅减少.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废除了13个罪...
一、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形成原因我国的贪污贿赂犯罪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不仅有犯罪人的自身的心理因素,同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也是形成贪污贿赂罪的重要原因。(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民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更加迫切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
近两年来,随着区域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涉农征地拆迁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由于大量涉农资金迅速涌向农村,也诱发了该领域贪腐行为的发生,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一、案件主要特点近两年来,某基层院先后查办涉农征地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系...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匕童本应被呵护应在安全、纯净的环境下成长。但接二连三曝光的强奸、狠裹儿童案件刺痛着社会的神经引发人们对行为人罪行极度谴责,对受害儿童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应该引起全社会对此类案件频发原因的分析和反思。一、针...
一、税务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当前税务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权力寻租,权钱交易,趋利徇私税务系统职务犯罪带有明显的趋利、徇私性,有些税务人员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淡化了理想信念,经不起物欲利欲的诱...
片面共犯是指参与犯罪的人中一方有同他人实施犯罪的意思,暗中配合他人实行犯罪或协力于他人的犯罪行为,而另一方却不知道有人配合或协力于自己实施犯罪,因而缺乏共同犯罪双向意思联络的情形。...
一、性犯罪被害人隐私权的概念(一)性犯罪的概念关于性犯罪,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相关的概念。对此,我国刑法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认可度较高的性犯罪是指由于出于故意侵犯他人的性权利、性健康或妨害与性有关的社会风化而违反刑事法...
第1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研究的背景。近些年来我国刑事诉讼相关法律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辩护的问题一直被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践界广为探讨。随着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不断发展,辩护制度有了新的空间,并被赋予更加广泛的含义,为求更好实现...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某一行为如若构成犯罪,则其所必须具备的全部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它决定了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严重程度,是评估行为人是否认定为犯罪的重要准则。任何一种行为构成犯罪,都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