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余姚市流动人口调研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6-04-26 共535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余姚市流动人口优化管理探究
  【绪论】新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探析绪论
  【1.1 - 1.4】余姚市流动人口调研分析
  【1.5】余姚市流动人口变动趋势及特点
  【第二章】流动人口对余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余姚市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困境
  【第四章】余姚市流动人口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余姚市流动人口管理创新研究参考文献
  
   
  第一章 余姚市流动人口现状分析

  随着余姚市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这一特殊群体为余姚的城市建设和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余姚建设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给城市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市容卫生、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全面了解余姚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现状,不仅可以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加强流动人口的综合调控,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经济发展。因此,全面了解目前余姚市流动人口的实际状况,及时分析流动人口变化特点,总结成功经验,并及时发现新问题,提出适合当地实际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努力实现流动人口总量规模调控与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同步,流动人口素质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步的工作目标。

  一、余姚市流动人口概况

  作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之一,近些年来,余姚市流动人口总量规模加快扩张。

  据统计,2002 年底余姚市登记在册流动人口为 13.6 万,2013 年底达 53.25 万,年均增长 13.2%.尤其是 2002 年到 2008 年,六年间流动人口从 13.6 万人增长到 40.09万人。从人口普查结果来看,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余姚外来流动人口共 6.7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85.27 万人)的比例为 7.86%;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余姚市外来流动人口共 47.94 万人,占全市现住总人口(101.07 万人)的比例为 47.43%.10 年间,流动人口占现住总人口的比例提高了 39.57 个百分点。流动人口的增长已成为余姚市人口总量迅速扩张的主导因素。(见图 1.1 2000--2013 年余姚市流动人口数变化示意图)由于 2014 年的余姚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尚未公布,因此,以下关于流动人口的结构分析,仅以 2013 年及之前年份的数据作为基础进行阐述,以了解其发展和变动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余姚市流动人口结构分析

  (一)年龄结构

  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呈橄榄形分布,即 16 岁以下的儿童和 61 岁以上的老人占比小,16-60 的经济活动人口占的百分比大。截止 2013 年 12 月,余姚市共登记做证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 53.25 万人,16 周岁以下儿童 9.14 万人,占 17.16%;16-60 岁42.95 万人,占 80.66%;60 周岁以上 1.16 万人,占 2.18%.

  (二)学历结构

  余姚市流动人口的学历结构表现出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特征。2013 年,16-60周岁的流动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总数的 82.03%.16 周岁以上人员中,41.42 万人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总数的 93.68%;2.27 万人为高中(含中专、职校),占 5.14%;0.52 万人为大专及以上,占 1.18%.

  (三)就业结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从事经济活动的流动人口明显增多,而进行社会民事往来活动的流动人口占比下降。2013 年从事第二产业的流动人口占比为 67.23%,同比上升 10.91%;三产从业人员占比 27.4%,同比下降 6%;一产从业人员占比 5.27%,同比下降 4.93%.
  
  (四)来源分布结构

  余姚市的流动人口来自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安徽、贵州、河南等省份。2013年 6 月底,从流动人口来源来看,其中安徽 12.41 万人,占 23.31%;贵州 11.08 万人,占 20.81%;河南 5.52 万人,占 10.37%.从县级市来看,贵州纳雍籍以 1.64 万人居首,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分别以 1.46 万、1.33 万人位居第二、三位。其中 1 万人以上的乡镇、街道 12 个。6 个街道和泗门镇、马渚镇、陆埠镇的流动人口总数占全市流动人口总数的 81.58%,其中阳明街道 8.9 万人居全市首位。

  (五)居住结构

  截止 2013 年底,余姚现有出租房屋 8.95 万户、41.68 万间。其中,居住在出租房的有 48.97 万人,占 91.96%;居住在集中居住点或单位宿舍的有 3.37 万人,占6.33%;居住在亲友家中或居无定所的有 0.91 万人,占 1.71%.

  三、流动人口接受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情况

  (一)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截至 2013 年 6 月,余姚有 814 家企业进入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发布就业信息1.55 万条。1.52 万名流动人口进场应聘,0.51 万人达成就业意向。0.66 万人经各级劳动中介机构介绍就业。3910名流动从业人员参加了在岗职业技能培训,其中2030人取得了资格证书。

  (二)计划生育服务

  截止 2013 年 6 月,余姚现有流动育龄妇女 20.25 万人,比上季末减少 1.06 万。

  其中已婚育龄妇女 14.89 万,比上季末减少 0.44 万。34 名孕妇享受了分娩优惠政策,237 名育龄妇女享受了四项手术和 TCT 筛查服务,累计补助金额 7.36 万元。

  (三)公共卫生服务

  截至 2013 年 4 月 23 日,流动育龄妇女在余姚期间生育 1490 人,比本市户籍人口多 159 人。其中外省籍 1408 人,占 94.50%.新生男婴 801 人,占新生儿总数的53.76%.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为 116:100,比户籍人口高 5 个百分点。0-7 岁流动儿童建卡 5.37 万人次,接受免费疫苗接种 5.36 万人次,流动儿童免费疫苗接种率达 99.50%.
  
  (四)劳动仲裁

  截止 2013 年 6 月,余姚市共受理流动人口劳动争议仲裁案件 256 起,环比下降9.22%;当期结案 186 起,为 441 名流动人口挽回各类劳动报酬、赔偿、补偿款 1203.91万元。当年累计立案 538 起,为 1005 人挽回经济损失 1715.3 万元。

  (五)法律援助

  余姚市法律援助中心为 490 名流动从业人员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挽回金额 587万元。其中涉及工资报酬类 264 人次,刑事案件 186 人次,工伤赔偿、交通事故等40 人次。2013 年 6 月末,流动人口上访 26 起,均为初信初访,主要涉及劳动保障类、医疗纠纷类和交通管理等。余姚市各级新余姚人调委会成功调处涉及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案件 59 起,调处成功率 98.33%.

  四、余姚市流动人口调研分析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方式,调查对象主要为余姚市 20 个街道(含 166 个社区)的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调查内容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包括基本情况和信息、就业和社会保障、户籍与子女教育、文化与社会交往四个方面。其中基本情况和信息包括个人年龄、性别、婚育、教育、户籍等;就业和社会保障包括流动人口享受五险一金等保障和福利等;户籍与子女教育包括落户意向、子女教育和学校选择等;文化与社会交往包括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等。经回收,共得到 531 份问卷,经整理,有效问卷共 508 份,下面针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余姚市流动人口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的调查对象中,男性流动人口占总数的54.1%,女性为 45.3%;年龄分布上,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20-49 岁占 88.51%;从户籍上看,所调查的流动人口中,余姚市外农村户籍人数最多,比重高达总数的 85%,其次为余姚市外城市户籍,占 10.5%,余姚市内户籍比重最小,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分别为 1.4%和 3.2%;已婚且居住在一起者为多数,比重为 56.7%,已婚且两地分居者 25.4%,仅 13.8%为未婚;受教育水平和程度以初中为多数,占 54.6%,其次是小学和高中,分别占 19.1%和 17.7%;在生育方面,二孩和一孩所占比重最高,分别为37.8%和 35.9%.
  
  1.就业和社会保障

  第一,职业分布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在所调查的流动人口中,所从事职业以机械制造业为主,所占比重高达 46.4%,其次是宾馆、餐饮、商业服务业,所占比重为 18.3%,再次是建筑业和服装等加工业,分别占 9.2%和 7.0%.第二,择业因素以收入为主择业看重的因素中,占第一位的是收入高低,70.3%的流动人口选择此项,其次是晋升和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因素,分别占 9.0%和 7.9%;选择权益保障者仅占 5.9%.第三,多数人未签订劳动合同从签订合同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流动人口并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这部分人比重占 43.5%,仅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签订了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占 30.9%,另有以完成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签订者占 12.4%.第四,工资保障及福利覆盖面较小从工资中包含五险一金情况及福利情况可见,四分之一左右(24%)的人口除了工资以外没有任何保险和福利待遇,另有四分之一左右(26.3)人口工资包含养老保险,五分之一左右(20.9%)的人口工资包含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仅有 10.3%,少数人享有午餐补贴(7.1%)。另外,其他如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福利,所占比重不足 3%.第五,养老与医疗保障意识薄弱对于将来养老的打算反应了流动人口的自身保障意识,大部分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未采取任何措施,持这一观念的流动人口比重高达 31.5%,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最大;28.5%的流动人口在打工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20.2%的流动人口选择定期存钱养老;少数如 15.8%的人口选择了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医疗方面,多数人选择到公立医院治疗,所占比重为 64%,其次是自己买药或自我医疗、在私人诊所就诊,所占比重分别为 19.0%和 12.5%.第六,缺乏就业培训与学习机会近两年,在就业岗位的指导或培训学习方面,71.3%的流动人口未参加过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培训,16.9%的流动人口参加过 1 次,参加过 2-4 次指导与培训的流动人口仅占 9.8%,不到 10%,仅 2.0%的流动人口参加过 5 次以上。在流动人口可供选择的相关培训中,占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劳动技能提升、权益维护和社会保障以及员工福利、安全生产知识,其次是相关法律知识,较少数人关注业余兴趣爱好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2.户籍与子女教育

  第一,落户意愿不强,基本以返乡为主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定,流动人口对于是否留在城市这一问题普遍保持观望态度,即选择视情况而定,持这一观点的流动人口所占比重达 40.5%;其次是关于返乡的决定,25.1%的流动人口选择年龄较大时干不动返乡,24%的流动人口选择家人共同决定后落叶归根,虽然这两种选择在动机上存在细微差别,但结果都是返乡。因此,流动人口从多数来看在未来仍有较大可能性选择返乡;在所有流动人口中,仅有 9.2%的比重选择有无本地户口都会长期待下去。第二,政策落户意愿与受教育程度相关在被问到推出落户政策是否愿意落户的问题时,调查显示,10.1%的流动人口选择非常愿意,9.5%和 25%的流动人口分别选择比较愿意和愿意,19.0%和 2.6%的流动人分别选择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另有 33.9%的人口选择说不清。同时,受教育程度与落户意愿也存在相关关系。如下表所示,初中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愿意落户比重为 25.5%,不太愿意者比重为 22.4%,高中或中专受教育程度者愿意落户比重为 28.1%,不太愿意者比重为 12.4%.可见,学历与受教育程度越高,落户的意愿在同等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中所占比重也越高,反之亦然。第三,现有户籍制度影响不大现有户籍制度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多数人选择了一般(40.5%)或完全没影响(17.4%),29.9%的流动人口持无所谓的态度,并无过多关注,仅 12.3%的人认为影响非常大。第四,落户困难主要为居住和子女教育问题流动人口在余姚扎根落户的最主要困难,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居住条件差、买房压力大和生活压力大、收入水平低,持这两种观点的流动人口分别占总数的 22.5%和 22.4%,其次是子女教育问题以及教育成本高的困难。第五,流动人口对子女教育质量较为关注在流动人口最为关心的子女教育问题上,流动人口也较为关注教育质量问题。

  所调查的流动人口中,有 59%的流动人口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应该在余姚公办学校上学,与城里的孩子共同接受教育;选择在老家公办学校上学、免费就读的流动人口占 18%;而对于纯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流动人口的选择意愿是最低的,结合访谈资料,笔者发现主要是由于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师资较差的原因。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余姚读书会遇到的主要困难,占前三位的为公办学校入学条件、户籍影响的入学机会和学校收费三大困难,所占比重分别为 27.4%、26.2%和 20%,也有 15.4%的流动人口担心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并会受到歧视,另外还有持较为积极乐观态度的流动人口,认为只要有接收学校,所有困难都能克服,持这一观点的比重仅为 8.5%.3.文化与社会交往
  
  第一,朋友圈以老乡亲戚为主在工作单位和工作之余,流动人口的朋友圈仍以老乡亲戚为主,比重占总数的54.3%,其次是单位中的流动人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所占比重分别为20.1%和16.9%,单位中的本地居民接触相对较少,仅占 7.4%.这表明流动人口与本地的社会融合方面仍局限于同乡、亲戚以及同为流动人口的圈子当中。同样,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获得帮助的主要途径这一问题中,大多数流动人口还是选择了老乡和亲友,持这一观点的比重达 46.2%,其次是依靠地方政府有关部门(27.7%),再次是单位的同事和领导(14.3%)。相比之下,较少依靠民间维权等社会组织、工会以及当地人等资源。
  
  第二,交往困难体现为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在与本地人交往的困难中,位居前三位的主要困难为生活习惯不同、语言沟通不畅和思想观念不同,三者占总数比重为分别 29%、20.5%和 13.8%;选择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的流动人口占 11.1%,另有 11.7%的流动人口认为没有困难;本地人的社会地位高和交往机会的缺乏并未有太多的选择。说明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融入中感觉到的最主要困难仍集中于思维观念和生活习惯,其他如外地人的态度和交往互动等方面的困难虽然也存在,但对流动人口的生活并未构成主要障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