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27 共158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浙江省各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探究
  【第一章】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探析绪论
  【第二章】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理论
  【第三章】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现状及典型代表
  【第四章】浙江省各县市的土地流转模式选择
  【第五章】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9 月 24 日公布,指导意见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在坚持依法有序、自主自愿、稳妥推进、风险可控的原则下,组织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这将有利于为农村金融注入新活力。但是,我国的土地具有分散、面积较小的特点,银行为控制风险,所能提供的贷款必定较小,而贷款额度较小的土地经营权抵押,对于解决农户融资难、贷款难的顽疾作用不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而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则可以大大提高贷款额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贷款难、贷款额度小的问题。所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土地流转,通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提高从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解决资金问题,这样做可以达到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最终目的。
  
  1.2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表 1.1、图 1.1 可以直观说明,在 2000 年至 2009 年十年里,总体上看,经营耕地的户均经营利润增长幅度不大,只有在 2004、2007 年两年达到 50%和 23%,这是受政策的影响,2003 年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转的政策得以明朗,带动农业收入的增加,而 2006 年 1 月 1 日则取消了农业税,相当于直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若不考虑这两年的特殊情况,其余年份中 2003、2005 和 2009 三年反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来看,在这十年间中,经营土地的毛利润平均增长率为 7.62%.相比而言,外出务工不仅基数大,2009 年外出务工的户均收入达到 9045 元/人,是同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收入的 3.44 倍之多,同时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率相对稳定,而且增长速度较快,2003-2009 年的七年时间里,其平均值为 16.46%,最低值出现在 2008 年,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仅为7.15%,最高值出现在 2009 年,达到 29.49%.这不仅说明了农业这一低收益高风险的特性,也从侧面说明了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抵抗风险、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性。

  1.3 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及其不足

  1.3.1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库,如 CNKI、万方、百链等等,以及大量书籍,查阅了众多学者对于土地流转研究的研究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土地流转的知识,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案例分析法本文选取了近些年来各地区积极探索出的有代表性的土地流转模式,并对此进行了介绍、分析,旨在通过这些案例,发现其中不足的同时也发现其特性,为其他地区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流转模式提供借鉴素材。

  (3) 因子分析法及分层聚类法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各县市的土地流转水平进行评价、排名,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分组,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县市,根据各项指标与上海松江、柯桥地区进行比较,考察浙江省各县市是否具备了二者的客观条件,以便模仿实施两地的土地流转模式。

  1.3.2 研究的可能存在创新点及其不足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土地情况的研究,说明了进行土地流转对于增加农户收入的好处。在流转模式上,本文重点对上海松江地区的家庭农场模式、绍兴地区的土地信托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首次对浙江省各县市的土地流转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分层聚类法将各县市与松江模式、绍兴模式进行对比、分类,考察浙江各县市是否具备了模仿条件。当然,鉴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以及所投入时间、资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中必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点与批评,在此表示由衷感谢。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