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整容的表层及深层原因分析

来源:心理月刊 作者:马春玲
发布于:2020-11-25 共5321字

  摘    要: 整容失败的风险很高,但当下整容的人越来越多。整容有以下两点好处,容貌好给人的感官较好,容易被欣赏与重用;容貌好的人会得到赞美,在心理上产生舒适感。自我可以分为社会自我、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整容者的社会自我过小,心理自我中过去和现在的我与理想的我差距较大,生理自我无法建立同一性。对生理自我的不认同原因在于缺乏自尊和自信。本文尝试从主观的心理学角度分析整容者的心理。

  关键词: 整容者; 自我; 自我同一性;

  Abstract: The failure risk of plastic surgery is high,but more and more people try it.Plastic surgery has the following two benefits.The good-lookers not only sense better and are easy to be appreciated and valued,but also can be praised to make them psychologically comfortable.Selfhood can be pided into social self,physical self and psychological self.The social self of the patients is too small,their psychological self has a large gap between the past-present self as well as the ideal self,and their physical self cannot establish the identity.The reason why the physical self is in disidentification is their lack of 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a subjectiv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y of plastic surgery patients.

  Keyword: plastic-surgery patients; self; self-identity;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对美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变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手术整容是非常重要的变美方式。但手术整容面临的风险也很高。如切割肌肉组织影响正常功能;甚至手术失败导致死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于2015年3月召开的“赴韩整形维权失败案例”通报会显示,国人赴韩整容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以每年10%~15%的比例增加。中国整容整形业兴起的近10年中,因美容整形毁容毁形的投诉平均每年近20000起,10年间已有近20万张脸被毁掉[1]。除了外在环境“以貌取人”的压力,整容者整容的原因是否受内在原因的影响?整容失败和整容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本文尝试从主观心理学角度分析整容者的心理。本文所述整容涵盖广泛,包括改动身体的任何部位,不仅是面容。
 

整容的表层及深层原因分析
 

  1 、整容的表层原因——整容者的心理需要

  整容存在较高的风险,为什么还有人甘愿冒险去整容呢?心理学中有一种光环效应,指认知者对某个人的某一方面特征形成良好印象后会据此推测这个人其他方面的优点,而比较容易形成光环效应之一的就是容貌。研究发现,容颜姣好的人比容颜一般及丑陋的人在社会合意性、各种能力及幸福感等方面都被认为较高。因此,容貌好的人可以凭借容貌作为求职的敲门砖。同时,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对那些相貌丑陋的犯罪者整容,发现整容后的犯罪率与整容前比有所下降。这或许是因为整容后听到的赞美和受到的尊敬较以前多,而对赞美和尊敬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会让人产生舒适的感觉。普通人的整容不涉及犯罪,但其心理机制大同小异。整体来说,整容可以带来两点好处:容貌姣好会被认为各方面较好进而容易被任用;容貌好会得到更多的赞美和喜爱,人的心情也更加愉悦。整容者在整容前可能希望通过整容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但整容后真的可以让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吗?其实容貌的美与丑只是客观方面,心情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客观的美丑,还取决于主观的自我接受情况。

  2、 整容的深层原因——不能悦纳自我

  个体主观对自我的接受情况在心理学中称为是否能悦纳自我,简单地说就是愉悦地接纳自我的状况。自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整容者的自我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和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也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社会自我、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

  2.1.1、社会自我:

  针对社会自我而言,“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汇,每个人都是相对他人更喜欢“我”,我愿意为“我”做很多事。但是每个人我的大小会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的我只包括自己,因此只愿意为自己做事,其他人都不管;有的人的我包括自己和孩子,因此对自己和孩子特别好,对其他人不好;有的人的我包括自己的一家三口,因此所有的好东西都与家人分享;有的人的我包括自己的一家三口和自己的父母,有的人的我包括自己的再生家庭、原生家庭及兄弟姐妹,有的人的我包括家人和朋友,有的人的我包括自己的民族和祖国。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劝天公重抖擞”的龚自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毛泽东等。因此,每个人的我都是不一样的。整容者的社会自我都比较小,也就是说整容者的视野局限于我的身体是我的,怎样对待都行,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整容。

  2.1.2、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属性,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的意识和评价。心理自我还可以分为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的我。过去的我是对过去自己的觉知和评价;现在的我是从现实角度对现在我的情况的觉知;理想的我则是个体追求的目标。多数人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没有太大差距,整容者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差距较大,甚至是巨大。同时,整容者心理自我方面缺少时间连续性,不能很好地理解今天的我是明天的我的前提,短视地为了暂时的漂亮而不管未来需要承担的后果。

  2.1.3、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指个体生理的部分,即我们的身体。整容者包括通过手术改变性别的人,对待生理自我虽然表现不同,背后却体现了共同的机制。2014年5月,黄海波在北京嫖娼被行政拘留,后来又传出事件女主角是变性人且已得到家人的证实;一些整容者如韩国艺人李多海一直在不停地整容,面貌一变再变;部分整容者穿着过于暴露等,这些现象背后是否有着统一的心理原因?她们的身体是她们“我”的部分吗?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这些人并不认可自己生理的一部分或全部。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2]生理上甚至连头发都不能剪,其他地方更是不可以擅自改变。人的身体受之于父母,要带着虔诚的心接受它,才有助于发展对自我生理方面的接受和认可。现代社会张扬个性,强调独立自主,我的身体我做主,没人会再告诫我们身体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是神圣的。因此,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我们接受了“身体是我的并且是可以改变的”的观点,给不能悦纳自己的身体埋下种子。

  在可改变的前提下,有些人也会认可自己的身体,有些人仅进行较小的变动就不再进行整容。一些在别人眼中原本已经很漂亮的女孩子,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美丽,还是走上整容的道路,导致整容失败,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对于这样的整容者,常常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造成整容者这种心理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没有建立生理的自我同一性,整容后对全新的自我或自我的某个部分仍然无法建立同一性,其在心理上仍然认为整容的部分不是自己的,是怎样对待都可以的,导致不断切割者有之,出卖给别人者有之,暴露人前者有之。

  2.2 、整容者的自我同一性

  2.2.1、“自我同一性”词汇的由来:

  对于以上自我的三个方面都有可能不能建立同一性。整容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生理自我不能同一。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提出的概念,后被广大学者认为有很好的适用性。埃里克森是美国精神病学家,他出生于德国,父母是丹麦人,生父在埃里克森没有出世就弃家出走了,后母亲改嫁给一名德国人。埃里克森在童年时期一直以为养父是自己的生父,所以当他发现自己的身份时面临着自我同一性的混乱,不仅姓氏发生改变,民族也发生了改变,宗教信仰也要变化。可能正是因为自身的经历,埃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进行了深刻研究,这是其全部理论的核心。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必须在7个方面进行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也就是将自我各方面整合协调。

  2.2.2、三种自我的同一性:

  中国人的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同一性建立都比较好,这是因为中国人有家族传承的概念,因此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未来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自己父辈生活的环境、自己生活环境可以做出大概的估计。当然,也有在这两方面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的,不过在全人口中占比很少。

  社会自我方面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主要是指家族身份。家庭指定他一种身份,而他自己却认为自己不是这种身份。较为着名的案例有“我本西方一纳子,奈何流落帝王家”的顺治皇帝,始终不认可自己皇帝的身份,与他相似的还有大家熟悉的释迦牟尼和济公的故事。此外,家族身份不认同的则是个例,如刚才提到的埃里克森。国外犯罪心理学还提到一些如着名的系列杀人犯艾琳·沃尔诺斯和泰德·邦迪,他们都是长大后发现自己的父母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自己的祖父母等,导致其始终无法整合自己,最终走上犯罪报复的道路。

  心理自我方面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主要是体现在性别角色方面。“性”指一个人生理方面被认定为男性还是女性;“性别”指一个人的社会属性是男性还是女性;“性别角色”指一个人在心理方面认为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三者之间可能存在不统一,尤其是“性别角色”和前两者不统一时,就是性别同一性出现问题。外表看起来是女性的人却总觉得自己是男性,或外表是男性的人却觉得自己是女性。如最近因发表不当言论被开除的某研究生季某某在网上总是以女装出现;曾经背着母亲上学的道德模范男性刘某最终变性成为女性。

  中国人的生理自我同一性则没有前两种自我发展地完善。调查显示,中国人尤其是对自我容貌不满意的较多。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西方美的标准通行,而中国人无论是相貌还是身材都与这一标准存在差距;二是中国人自尊和自信的教育不够全面。儒家文化教导人们谦虚,关于自信的教育常常被人们忽视,进而出现对身体和性别的不认同会通过整容的方式救赎。然而,尽管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的人可以通过整容改善其外在的生理状况,却不能改善心理状况,也就没有办法通过整容建立自我同一性。这也是有的人一直在整容的原因。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导致其对新修整的身体部分不认可,在潜意识中依然不认为整容的部分是自己的一部分,对待这一部分身体时会更为随意。如轻易地将这部分身体结构暴露出来或用这部分身体结构进行不适当的交易[3]。

  2.3、 不能悦纳自我——缺乏自尊与自信

  整容者无疑是缺少自信的,缺少自信的原因之一是盲目比较,对自我和他人缺少准确的认识。上文已经提到整容者的社会自我过小,仅局限于自己的个体,缺少对“我”与“他人”联系的考虑。同时,因为“我”过于狭小导致没有足够独立的勇气,以他人标准为标准,将自己的容貌、身体作为取悦他人的工具。因此,对自我有清晰准确地认识是建立自尊和自信的基础。

  整容者缺少对物我哲学的思考。每个人都是可以完善的,这种完善不是通过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方式改变,而是通过修炼和磨砺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可持续性发展的道理依然适用于人的身体。人的身体如果得到细心呵护、平衡发展可以持久地保存。着名的心理学家玛丽亚·葛茉莉百岁高龄依然在授课,并且她还经历过重大车祸等严重损伤机体的事情。人的身体通过正确锻炼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些都需要循序渐进。整容者没有这份耐心,只一味追求一蹴而就,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整容者忽视了自信是建立在内在动机之上的。仅有美丽的皮囊只会维持短暂的好评。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不断自我实现,变得更加优秀才会得到由衷的赞美。做好自己应该是第一位的,取悦他人是第二位的,不能本末倒置。

  缺乏自尊与自信,除社会文化的原因外,家庭教育也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婴幼儿生理方面的发展变化是可以看得见的,因此,作为家长应及时关注婴幼儿的生理变化,但绝大多数家长可能缺乏关于婴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知识。对于心理的发生发展论述,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对其进行了准确地解释,马勒清楚地阐述了婴幼儿0~3岁的心理发育过程。她提出的理论是非常震撼的,这个理论让我们知道人是怎么在心理上诞生的,诞生后是怎样正常健康发展的。她将0~3岁婴幼儿的心理发育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的中间时段,具体是10~16个月是自尊感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在这一时期应该允许孩子无所不能地探索,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自尊和自信。当然,这一阶段是自尊、自信发展的最关键阶段,其他时间段也会对自尊、自信的形成起到作用。如出生的第1年是否得到“足够好的母亲”提供的“促进发展的环境”满足婴儿“全能的幻觉”等都会对一个人未来的自尊和自信产生影响。可见,一个人的自尊、自信是从小培养的。

  3 、小结

  整容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不能将整容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不接纳完整的自己是不可能通过手术得到改善的。同时,美的外表还需要靠美的气韵来支撑,这不是通过手术可以拥有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美让人想犯罪,有的美让人肃然起敬。美丽是一把双刃剑,靠美丽做敲门砖的人也需要意识到大众会将一些负面的词汇与美的容貌联系起来。

  总之,没有建立自我同一性、不能悦纳自己是不能通过整容改善的,与其伤害性地进行整容,解决心理问题是更为有效的方法。认可自己,认可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品芝.国人赴韩整容事故纠纷每年增加10%~15%[N].中国青年报,2015-04-13(07).
  [2] 曾参.孝经全集[M].成都:四川出版社,2017:1.
  [3]徐梦茹.生育观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6):8-10.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马春玲.整容者的自我及自我同一性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8):56-57+7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