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中国人自我知觉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22 共2251字
论文摘要

  引言

  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其内容又可分为两部分: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的了解,包括外形、性格、价值观、信念、态度、人际关系等等。自尊则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如长相的美丑,道德的高尚龌龊,能力的高低等等。而幸福是一种个体主观界定的积极情绪状态,涉及更多的是我们的快乐体验和我们对生活给予的奖赏的感恩。主观幸福感是对自己当前状况的主观评价,强调人们对自身生活体验的报告。从某种意义上讲,幸福感等同于主观幸福感。那中国人的自我知觉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将从自我知觉的四个方面来探讨二者的相关关系。

  1.社会角色
  
  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譬如女儿、妻子、丈夫、员工、领导、社团成员等,角色扮演的好坏优劣则决定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态度行为。如一个企业管理人员能有效的领会和执行上级传达的指示精神,并团结下属,最大化发挥成员的智慧力量,高效高质的完成任务,那么他能从这个角色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并感觉身心愉悦,快乐和幸福。反之,则可能觉得每天上班,度日如年,身心疲惫,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懈怠感,当然主观幸福感也就销声匿迹了。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优秀所带来的夸奖、赞扬和羡慕会急速的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学业成绩的一塌糊涂所带来的鄙视、质疑和批评则会给个体带来巨大的挫败感,进而产生消极、懒散和自暴自弃的不良情绪。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个人正是通过扮演他人角色即角色扮演,来获得运用和解释有意义的姿态的能力,从而来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规范,最终实现自我的社会化。而在自我社会化的这个过程中,角色演绎的成功与否是个人主观幸福体验获得与否的条件之一。

  2.社会同一性

  社会同一性理论又称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吉菲尔等提出。社会同一性,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反映的是自我对社会群体或类别的认同,是调节自我和广阔的群体类别的社会关系的建构。当个体对所属群体产生怀疑、不认同时,势必会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时时刻刻都想逃离该群体,如若不成,就用破坏、伤害、言语攻击、蔑视等消极态度和方式来对待群体成员和集体行动。这样的情况带来的偏见、种族或群体冲突是很难让个体产生快乐幸福的感觉的。

  人的需要之一是归属感,家庭归属感,集体归属感和国家归属感是人保持宁静、安逸和快乐心情的前提。而这种大的归属感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讲就是“乐群”,即让我们变的更幸福、更快乐的的方式除了“悦己”外就是他人和群体。主观幸福既可自我寻求,也可从他人、组织、社会中得到。“家和万事兴”,乐于助人,助人为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些都是中国人自己总结出的幸福观。

  3.社会比较

  人们对自己是否幸福如何判断在?一种方式就是社会比较。

  同样的一份成绩,人们通过向上比较、平行比较和向下比较得出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总是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状态采取适宜的方式来进行社会比较,以使自己能获得正能量,并保持正性的、良好的情绪。生活中很多人很喜欢比较,但比来比去就感到焦虑、彷徨和紧张,为什么呢?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司马南的观点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现象,他认为幸福存在于比较当中,尤其是中国人的的幸福观,比职位、比房子、比汽车、比首饰、比财富、比老婆、比孩子……比到最后,欲望越来越大,幸福越来越小,不满越来越多,幸福越来越远。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改革转型期,收入、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剧。而人们爱比较的心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衍生的不平衡感、仇富、报复心理极大的损害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人们的欲望有满足和不满足,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欲望满足了就幸福了,无止境的欲望是不可能被满足的。欲望也带来很多、很多的烦恼,攀比、欲望都是不幸福的因素。

  4.成功与失败
  
  成功增强自尊,失败降低自尊。人们对自己正面或负面的评价更多取决于个体人生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尝试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取得成功会使我们觉得自己很能干,进而激发斗志做出更大成就;反之屡次失败就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郁闷、烦躁。压抑的情绪也随之而来,慢慢整个人也变的消极懒惰。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习得性失助”实验表明人在生活中倘若遭受太多失败,就会如同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

  不过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尽管失败了,但只要坚持,不屈不挠,最终总会取得成功,获得幸福感觉。正如着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灯泡之前失败无数次,但他从未气馁和放弃,最终达到目的。爱迪生是这样解释之前的失败,“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 1200 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因此,除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本身给我们带来快乐或悲伤外,个体对经历的归因也关系到我们的主观幸福感。乐观者对类似的失败事件做外部的、可变的和局部的归因,而悲观者则对失败做内部的、稳定的和全局的归因。积极的归因模式是,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相对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消极的归因模式是,成功→运气好→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期望。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因此成功的事件和对事件的正确归因都是我们产生主观幸福感的源泉之一。

  参考文献:

  [1]C.R.斯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0.
  [2]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