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探讨原生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影响及解决措施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作者:敬诗琦,于敏章,杨柯
发布于:2021-08-27 共826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关于原生家庭的论文范文第三篇:探讨原生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影响及解决措施

  摘要:原生家庭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学习环境,父母的行为语言思想对子女的认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健康发展也不仅只是片面的停留在了身体健康方面,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社会发展着重关注的要点,该文从原生家庭内部的多种因素出发来探讨其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影响,并对畸形家庭关系对子女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原生家庭;心理健康发展;行为方式;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敬诗琦(1999-),女,四川攀枝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家校共育。;*于敏章(1988-),男,四川南充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通讯邮箱:yuminzhang2008@163.com.;

  基金:教育部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心理视觉下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14389039)的研究成果;四川省教育厅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心理视觉下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202014389039)的研究成果;

  Abstract:The native family is the first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individuals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Parents' behavioral language thoughts will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influence on their children's cogni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citizen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aren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s not just a one-sided stay in physical health. The impact of the original family on th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has also gradually been paid attention to and has become a key poi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various factors within the original family. Set out to explore its different effects o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and propose reasonable solutions to the adverse effects of abnormal family relationships on children.

  Keyword:Native family;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Behavior styl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原生家庭.png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也使一定程度的社会问题不断加剧,而当代大量影视作品也一改从前一味单调的表达情爱关系的局面,逐步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对其进行艺术创作与观众产生共鸣引人深思,如电视剧《都挺好》中的女主角苏明玉;《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安家》中的房似锦等这些角色都向观众展示出了一个个深受原生家庭影响,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辛酸历程使她们一边想要奋发向上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折磨向着新生活前进,又一边不自觉地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带着原生家庭给的伤害用强硬的外表包裹自卑敏感脆弱的内心,在内心极度想要脱离原生家庭而现实却又只能受到原生家庭的羁绊这样的两两矛盾中向观众展现了原生家庭对于个体发展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凸显出了原生家庭在社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原生家庭的概念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所谓原生家庭,就是自己和自己的父母构成的家庭。有人认为,原生家庭决定着一个人的"出厂参数",是后续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塑造人的性格、品质、价值观的第一站[1].原生家庭中父母的行为和言语都是子女潜移默化的学习榜样,一个拥有良好家庭氛围、家人互动亲密、家庭思想开明包容的原生家庭更容易培养出自信乐观的下一代,相反畸形的原生家庭容易导致子女内心脆弱敏感产生自卑情绪,阻碍下一代心理的健康发展。

  2 原生家庭对子女心理发展与行为方式的影响

  2.1 和谐原生家庭的影响

  2.1.1 和谐的父母关系

  父母的关系和相处方式在家庭中以至于孩子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父母间的关系融洽相处模式友好和谐,也是潜移默化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首先,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有争吵与摩擦,而和谐友爱的父母之间对于争吵会有更加适当的解决方式,他们的争吵方式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激烈的争吵与大声呵斥或许双方也会用冷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但之所以他们会相处得更加和谐,营造出更加温馨的家庭氛围,都取决于父母双方的努力,他们会尽力避免大型的激烈的争吵场面出现在孩子面前,更会避免出现家庭暴力等互相伤害的举动来伤害夫妻感情,而对于争吵之后的问题解决方式上和谐的父母也会有更加智慧的解决方式,相对而言他们并不会因为冷战时间的推移将问题背后的矛盾点掩藏堆积,相反他们会在争吵出现后,适当地给予对方一个冷静的时间使双方情绪平和下来之后进行良好的沟通,共同对争吵背后的矛盾进行挖掘并商量好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并身体力行的做出努力来共同避免矛盾的再现。其次,在长时间的家庭相处过程中并不会完全避免争吵场面出现在孩子面前,这样的父母会将小型的争吵明目张胆地展示给孩子,与此同时也会将双方之后的冷静、平和沟通、相互探讨、共同努力的解决步骤在展示的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教会给孩子,使其子女内心在感受到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而变得乐观的同时也不会沉迷在舒适的环境中对于问题的出现而感到迷茫毫无对策,还能够帮助其在未来的与人相处中更加的理智平和与得心应手。

  2.1.2 父母开明包容的思想

  拥有开明的思想,能够包容理解子女的父母往往都是不拘于现实与传统的一类人,他们对于现实的所谓的大趋势,外界物欲横流的势利眼光都不会有过多的在乎,他们相比于这些世俗压力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孩子的身体健康内心满足与快乐,在乎的是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内心所想所求所真实的情感流露。

  在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的社会里,也不会对子女的性别感到心理上的歧视而产生行为上的偏差,即不会出现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等一系列行为,类如将女孩变成"扶弟魔"、将男孩变为附属用人,他们对自己子女拥有同等的关爱与照顾因此不会让子女在生活中对自己的性别感到任何的自卑或自傲,这样的父母不会端着长辈的姿态而是学会与孩子做朋友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想问题,理解子女的同时却不会放纵子女,不会勉强子女去做世俗认为对的事,如:勉强子女未来的职业规划是铁饭碗的公务员,较为轻松安全的教师,或高收入的医生律师等。

  2.1.3 亲子互动密切

  家庭相处中良好亲子互动程度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首先,亲子互动较为密切的家庭对孩子的心里想法与行为表现会有更多的了解进而及时的对子女的行为进行一个反馈增加亲子间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如通过分享行为了解到这是孩子传达友好情绪的一种方式并及时地用赞同式的语言或物品进行鼓励和认可有助于提高孩子本身对完成某件事情的自信心与勇气,另外通过亲子交流中,孩子向父母倾诉或描绘的一些生活中发生过的不好事情里,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地给予孩子安慰与正确建议,有助于父母对孩子内心负面情绪有一个及时的认知并做出正确的疏导防止孩子内心带着负面情绪对于某件事物的执着而演变成偏激心理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其次,亲子互动密切有利于父母与子女相互了解,使孩子对父母有一定的依恋,这时父母就会变成孩子的朋友伙伴,子女会将父母当成内心的安全基地,孩子对父母建立信任感后也会因父母而对他人和陌生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信任感,放心并且乐于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安心学习与研究来提高自身幸福感。在和父母的相处过程中不仅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感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还可以从与父母相处过程中总结出来自父母间、自身与父母间的相处技巧,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者社会交往中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喜爱而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2.1.4 科学适当的教养方式

  家庭的氛围是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共同作用构造出来的一种相处环境,父母和子女在共同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之间的交流不断形成带着家庭特色的专属氛围,而尊重与鼓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拉近关系的一种教育方式。

  据调查发现:子女对于父母有特殊的依赖性,父母一定程度上都被当成孩子的榜样不论是隐形的还是显形的孩子都会模仿自己的父母,而和谐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往往都给予子女充分的尊重与鼓励,父母的尊重和鼓励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使子女对自己的父母更加敬爱和由内而外的亲近,当子女感受到自己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时会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父母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未来规划等琐碎小事,而对于父母来说尊重和鼓励在增进家庭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对子女的内心世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面对问题时,针对个体特色可以促进父母教育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子女一般更敢于和他人去倾诉和交流即使偶尔会出现沟通言语上的不当,但依然有继续叙述和继续讲话的勇气与自信,因此大部分和谐原生家庭出来的孩子在沟通和表达能力上都有突出的表现,而父母给予他们的尊重与鼓励,大部分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也会将之变成自身的习惯,在面对他人不当行为时也会给予更多的尊重与宽容。

  2.2 畸形原生家庭的影响

  2.2.1 父母关系恶劣

  父母的夫妻关系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家庭中的情感氛围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婚姻不幸福,甚至离异,又不能及时补救婚姻状况对孩子的伤害,那么孩子则会出现叛逆、消极懈怠、恐惧爱情婚姻等不良行为[2].

  (1)父母间存在家暴行为。

  长期生活在父母间家暴行为环境中的子女即使没有受到身体上的直接伤害,但却在日积月累的观察相处中间接地受到了精神上的伤害,父母之间经常出现家暴行为直观地看见了父母双方中一方给另一方带来的伤害对于旁观的孩子来说内心是高度紧张和恐惧的,长期目睹暴力行为在心理上就会形成对婚姻的绝望,整个成长过程中婚姻观念的形成都会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下,于是大部分家暴家庭的子女很有可能出现到了适婚年龄却依旧保持单身迟迟不肯踏入婚姻的殿堂,社会年轻人的恐婚队伍规模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日益壮大。除此之外,父母的家暴行为还会作为一个负面榜样呈现在孩子生活中,长此以往的持续给予孩子暴力刺激,孩子就会习惯性的接受暴力并模仿暴力行为,在问题解决方式上及与人相处产生矛盾时更倾向于使用暴力解决,尤其对于男性来说,在原生家庭的暴力影响下长大成人后虐待女性的概率会比普通人更高,同时心理较为脆弱的子女受到家暴影响时容易产生心理扭曲,未来也更容易有犯罪的倾向。

  (2)父母一方出现出轨行为。

  家庭环境不和谐尤其是父母感情出现破裂对于子女的影响不管是心理上的还是行为方式方面的都是不可逆转的。当孩子得知父母双方中有人发生了出轨行为时,许多子女都会产生许多负面的行为与内心创伤,如在孩子三观形成过程中给予极大的破坏,使原本快乐开朗的孩子出现心理压力让他们对亲情爱情等关系出现怀疑,内心对父母的依赖感与信任感大大降低甚至出现仇视父母、放弃自我等过激行为,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会因家庭的不幸而缺乏自信感到自卑,在未来的婚姻生活中大部分还会出现分化情况,很大一部分人会延续父母婚姻的经营方式,复刻原生家庭带来悲剧的延续,另一部分人还会因过激的厌倦原生家庭中的出轨行为,极端猜测、面对矛盾决不留余地的对待另一半从而还是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导致婚姻生活的不幸。

  2.2.2 父母思想封建落后

  思想封建落后的父母容易忽视子女的内心健康发展,片面地认为保证子女吃穿就是健康的将其抚养成人,不重视心理健康与正确思想的培养对于社会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问题背后,其实根本上无法和家庭教育脱离关系。虽然这样说不能代表大多数,但是长辈的所作所为对晚辈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即使现代年轻人有自己的独立想法,但是从小听父母话的优良传统是一代接一代的延续[3].

  在性别平等意识兴起的当下,大部分中国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依然还存在着"男尊女卑""男性才是香火传承""男孩才是防老的选择,女孩只是别人家的媳妇"等封建思想,而在这样的思想下生长的女孩,从小就受到了来自父母亲人的第一份歧视与不公变得敏感与自卑,仿佛一出生就被告知,你必须听话这样才不会被送走,你面对哥哥弟弟要学会"谦让"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在电视剧《都挺好》中,女主人公苏明玉从小就感受到了母亲对待两个哥哥与自己的区别,两个哥哥出国留学娶妻生子父母砸锅卖铁甚至卖掉他的房间也要给予支持,而在自己希望得到前往清华读书的学费却受到了来自母亲坚决的否定,仅仅只是因为母亲认为女孩子不必读太多书,读再多的书都是别人家的。

  2.2.3 父母教养方式不当

  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有很多:完美主义的教养方式、过分溺爱与严厉粗暴等都是当下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危害最大的几种方式。

  由于社会的发展速度与日俱增,社会个体的社会压力也逐步增大,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拥有更突出的各项能力,对子女的个人发展给予过高或过甚的期望,不断的报各种课外补习班,不断地强加各种子女不感兴趣父母却认为有用的兴趣爱好,独断的制订孩子的个人发展计划让孩子顺从适应,过度地给予孩子学习和发展压力,而在父母的完美主义教育方式下生长也大大提高了青少年的致郁概率,其中更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压力过大下选择轻生自杀。相对于完美主义教养方式,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就是更加直观性的不当方式存在,过分溺爱孩子将他们当作掌上明珠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溺爱型的教育方式表现为对孩子过分监护和关注,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子女会养成自私、任性、霸道的坏脾气,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为脆弱和无能,很难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4].孩子缺乏集体观念和责任感的同时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不懂得团结友爱,很容易发展成为一个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边缘人。严厉粗暴的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父母对于孩子的需求与想法粗暴的进行判定,前期孩子受到了过多的压抑而表现出的乖顺形象,在进入青春期后内心的压抑会充分地爆发出现反抗行为,这种严厉粗暴的方式不仅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还可能使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的能力造成懦弱自卑紧张约束的性格,对孩子的个人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 防止畸形原生家庭产生不良影响的对策研究

  3.1 提高子女自身素质克服不良影响

  对于原生家庭的种种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对于原生家庭的亏欠与不良影响我们却可以通过后天自我的努力去克服变得更好。心理学中有一个原理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人们基于对某种感情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让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和预言的效应。通俗点儿说就是,你觉得自己能过得更好,你就真的会过得更好[5].首先,带着自信学会独立,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积累脚踏实地的提升自己,才有摆脱原生家庭影响的资本,在面对家人不停地运用亲情牌道德绑架强求自己变成"扶弟魔""提款机"的时候才有底气说"不".其次,学会自我尊重、不再自我忍耐树立良好的信心努力奋斗,只有奋斗和实现自我价值才可以慢慢摆脱自卑逐渐变得自信成熟,乐观式的自我提升能够梳理正确的认知,避免情感估值、行为偏激。青年人要努力培养坚毅的品质,借此部分对冲严苛环境下的心理压力,制订一系列努力计划,通过完成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来增强自身信心,学会爱自己的同时原谅过去,抛开其他想法,真心地为自己着想认真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给自己带来充足的安全感[6].最后,学会宽容与理解,适当地去了解父母的真实心理,理性地看到自己原生家庭所出现的问题,深层的分析自己原生家庭出现种种矛盾的背后原因,利用自己的见识和经验如语言技巧等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父母的思想,疏导父母间的关系用一系列的适合手段尽力地促进家庭和谐,了解问题后对症下药,促进家庭和谐的同时避免自身以后继承了种种行为方式对未来的新生家庭产生同样的不良影响。

  3.2 采用心理干预手段预防或治疗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

  子女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的影响在性格方面的缺陷容易造成心理积压从而使子女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果问题较为严重,光靠自身的积极努力还不能够完全得到心里疏解,这时候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介入,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心理学家指出,人们6岁之前的很多记忆会遗忘,但它们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到成人的一些思维,这种影响自己往往洞察不到。如果自己去调试,是治标不治本,只是一味地去压制或者逃避,存在于潜意识的这些东西还是会影响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子女长期在家庭中生活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内心的自卑敏感的情绪长期积压得不到一定程度的疏解,在成年过后就会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臆想症等,如果没有对自己的内心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忽视心理干预的作用,没有寻求外界的帮助,就容易导致一些伤害自己或放弃生命的行为出现。因此在面对自身无法调节且控制不住内心负面情绪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要学会求助于外界专业人士的帮助。

  3.3 有关原生家庭重要性的知识普及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需要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让大家听到耳朵里、看到眼睛里、记到内心里。首先,可以从学校教师的方面入手,向教师普及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地教养自己的子女,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使原生家庭更好发展的一些适当方式,通过教师的知识教育对新一代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栋梁们普及家庭重要性,一方面孩子在与家长交流的同时向家长潜移默化的传递这种观念,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家长会的方式还可直接地向家长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其次,社会可以运用电视剧的现实性意义,上映一些显示当下热点问题的影视剧以艺术的形式向大众传递原生家庭对于社会对于个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发大众共鸣的同时引人深思,邀请娱乐行业中口碑良好观众缘较高的艺人录制一段有关原生家庭重要性的宣传片轮番在各大电视台广告时间投放,还可在社区中电梯间投放更好维护原生家庭和谐氛围的科学手段宣传片,做到让大众看到、听到,从而真正记到心中,运用到实际行动中。

  3.4 完善原生家庭资料

  完善原生家庭各项资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默默地起着巨大的作用,从子女幼儿园时期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包括进入社会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一个完善的原生家庭资料都会让领路人提前了解到你的自身情况,针对个人的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时代是子女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内会发生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事情,而和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反而不是父母是教师,因此有一个具体完善的家庭关系资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面对学生出现一些情绪低落异常行为的时候能更好更快地进行问题分析,及时地做出行为去疏导孩子因为原生家庭而受到的内心创伤,弥补孩子因为家庭原因缺失的尊重和自信,在教师的帮助下及时的疏解出内心的积郁保证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一个完善的原生家庭资料,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工作范围内,在子女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地给予帮助,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家庭也能够得到社区专业人员的适当调节,从而促使原生家庭对家庭成员的伤害逐步减少,共同营造和谐幸福的环境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4 结语

  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身上那种强大的自信和安全感,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和举手投足的细节中表现出的无畏感,尽管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不足之处却依然可以做到落落大方,他们会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自己所想的东西,因为家庭给足了他们前进的底气和试错的勇气,这些都是生活在不幸的原生家庭里的孩子所羡慕不来的,这些孩子一部分会一直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不自觉间就将自己的新家庭变成了原生家庭的复刻,也有一部分孩子会完全相反,他们可能完全脱离原生家庭模式,即在原生家庭中所缺乏的部分长大以后对于新家庭的构建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投入,甚至会出现过激的投入导致与目标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原生家庭对于个人的发展需要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需要全体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正确认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9(6):60.

  [2]刘赪秀。原生家庭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6):166-167.

  [3]张建雄揭开原生家庭利与弊[J].北方人,2019(18):19-20.

  [4]李宜英,牛余凤,浅析原生家庭之伤[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0):67-70.

  [5]星言。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可以选择做完美的自2[J]高中生之友,2019(18):44-45.

  [6]伍麟接纳"原生家庭'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一-兼论 当代青年应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J]人民论坛,2019(20):90-91.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心理学院
原文出处:敬诗琦,于敏章,杨柯.原生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与行为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7):5-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