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改革大潮虽然没有人能够抵挡,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就要舍弃京剧的传统文化。一来,京剧文化不能一味的去继承过去的表演程式以及价值体系等方面,而是要跟着时代的变迁产生一定的变革。二来,京剧文化具有现在性这一典型的特点,这种现在性既表现为现在与传统的一种叠加,也表现为现在与传统的一种博弈,所以说,即使京剧获得了一定的改革,也绝对不能够脱离传统的影子。改革后的京剧所传达的价值评判标准依然是传统文化所认同的忠奸善恶。事实上,京剧文化从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具有很强的变迁性。
1. 京剧文化的变迁性
1.1 没有纯粹的“原生态”京剧文化
经常会听到一些戏迷说要听原汁原味的京剧,要看原生原貌的京剧,好像在他们的认识中,传统的京剧形式才是“原生态”的。其实京剧文化与其它文化是一样的,它并没有纯粹的“原生态”。
由于文化都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当中,并顺其自然地在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中慢慢沉淀。就好像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说明是谁创造了文字。根据京剧唱腔的起源来看,在乾隆年间,随着三庆、四喜、春台以及四大徽班的进京,罗罗腔、昆腔、黄声腔、梆子、拨子以及四平调等被传入北京,随后西皮调又被北京盛行的秦腔班演员带入,首次实现了“二黄”和“西皮”的合流[1]。湖北的汉剧演员在清光道年间入京,这一次将楚调带入了北京,从而又实现了“西皮”和“二黄”的第二次合流,“皮黄戏”就是这样形成的。
皮黄戏因为受到了北京腔调以及北京语言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京音特色,京剧就这样形成了。所以说,京剧本身是没有纯粹的“原生态”。
1.2 历史悠久的京剧文化改革
从京剧开始出现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京剧改革的脚步从未停过。首先是服装道具方面的改革。比方说,尚小云在演《摩登伽女》这部时装戏当中,就将当时极为流行的卷发当作自己在戏中的发型,脚下还等着当时流行的玻璃丝袜以及高跟鞋,在戏中,尚小云跳的是英格兰舞蹈。这出戏中还用上了一些西洋乐器,比如小提琴以及钢琴等。其次是表演程式方面的改革。比方说,在 1940 年,着名剧作家翁偶虹编写了程派名剧《锁麟囊》
这部作品,程砚秋故意要突破京剧唱词中那些工整的七字句以及十字句,她与翁先生合力创造了很多长短句新腔。这种长短句在传统的京剧中,尤其是在旦角的唱腔中是特别少见的。因此,这种长短句新腔就成为了程派的经典句式。再次是剧目方面的创新。
比方说,很多新戏都会由四大名旦来上演,其中程砚秋就根据自己独有的风格创编了《红拂传》、《碧玉簪》、《荒山泪》、《鸳鸯冢》、《亡蜀鉴》、《春闺梦》、《梅妃》、《文姬归汉》、《青霜剑》等古装新戏,当然还有后期的《女儿心》以及《锁麟囊》等着名古装新戏。由此可见,京剧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从未停止。
事实上,京剧会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满足当时受众的审美要求,同时也是为了与当时时代的道德评判标准相符。
2. 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京剧文化虽然具有较强的变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就没有了保护的义务。上文中提及,具有现在性的京剧文化意味着现在与传统的摒弃与相加,所以,我们既要保护那些被遗弃掉的文化精华,又要保护那些与现代文化元素进行融合之后出现的文化形式。比方说,原版京剧《窦娥冤》的内容基本上与关汉卿元曲《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新近改编的《六月雪》却在内容方面对老版的《窦娥冤》进行了较大的改变[2]。在《六月雪》这部新剧当中,将老版结尾部分的窦娥鬼魂复仇情节改编成积极意义上的大团圆。也许是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理论观点,鬼魂的复仇情节不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而且还带有封建迷信的思想,这种封建思想将会降低京剧的教育意义。但是,在传统文化中,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假如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再回顾老版的《窦娥冤》,只看《六月雪》,而且将《六月雪》中所传递的文化价值体系当成是京剧文化的整体内容,势必会造成京剧文化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发生文化的断层。再举一例,为了有效的吸引观众的目光,新创京剧将舞台上的虚拟布景写实化,这样就会使新创京剧将“虚拟性”这种极其重要的传统文化特征丢失。如今,政府相关部门一直都在鼓励京剧进入学校,但是,如果走进校园的京剧文化只是一项现在与传统简单叠加和摒弃的文化形式,那么这无疑是对京剧文化本身的一种背叛[3]。
结语
综上所述,京剧文化具有很强的变迁性,不仅不存在纯粹的“原生态”京剧文化,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京剧文化。京剧文化不但一直处在改变的状态之中,而且它会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时代价值观念的变化而产生持续不断的变化。在这改变的过程当中,为了使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得到保障,应该对京剧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实施一定的保护。而且,对京剧文化加以保护与进行京剧文化改革,这两者之间是不矛盾。
参考文献 :
[1] 绍祥 . 努力做好重点京剧院团的保护和扶持工作——文化部艺术司蔺永钧副司长答本刊记者问 [J]. 中国京剧 , 2011(8).
[2] 王会敏 . 经典的消解——论京剧《六月雪》对关汉卿杂剧《窦娥冤》的改编 [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2).
[3] 么波 . 京剧交响化的得与失——兼评《京剧交响化要“咸鱼翻身”》[J]. 中国京剧 , 2011(4).
戏曲演员肩负着这个新时代的历史责任,理应在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国家为时代鼓掌与欢呼,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裕的精神食粮。...
舞台如同生活的一面镜子, 生活里我们喜欢什么, 舞台上我们就想看到什么。最好的舞台艺术是雅俗共赏的, 勿庸去讨论舞台表演是贴近生活好, 还是脱离生活的好。...
中国戏曲的历史即使从12世纪末(时值南宋、金朝)算起,也已是可以用千年记数的古老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在近代,也曾有亿万的中国人为着它而万人空巷,三月不知肉味,戏曲成为那个时期精神生活绝对不可缺的艺术形式。然而进入当代,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
在闸北区文化馆的多支馆办文艺团队中,越剧团的成绩和名气堪称突出,经常出演越剧折子戏、参与各类文化节庆演出,由于她们的平均年龄大,常被称为阿姨妈妈团。去年年初,该团决定排演全本大戏《白蛇传》,在个市群众性文艺团队中,排演全本《白蛇传》是十分...
戏曲,毋庸置疑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也是世界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它理应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然而走到今天,戏曲却出现了明显的衰微危机,这着实令人心忧,尤其是作为一个戏曲工作者我更为心痛。工作之余,我时常思考怎样才能让现代国人关注戏曲...
折子戏是中国古代戏曲演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古代戏曲史的演进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折子戏的专着1,此外,还有一些单篇的论文以及散见于戏曲史的论述。...
绪论第一节论文选题目的。中国的戏曲文化是凝结了五年多年来人们的智慧、思想和精神的浓缩,他以强大的生命力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曾老去。在历史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作为一门艺术,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的漫...
第一章传统戏曲的文化价值特征。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是历代民众所喜爱的娱乐方式。戏曲有其独特的民族性特征,也是生命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在世界的剧坛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三大古剧之一,戏曲是唯一还存在于舞台之上活化石,表现了它极...
2014年注定是祖国大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就在收官之时的12月31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2015新年戏曲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同观看了传统京剧《廉吏于成龙》。...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而湖南地方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19个剧种,包括历史悠久的湘剧、昆曲、祁剧、汉剧等八大地方剧种及花鼓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