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 Lakoff、Johnson和 Turner 等人对隐喻的研究开创了认知语言学的新纪元,九十年代进入一个新阶段,提出“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1994; Fauconnier& Sw eetser,1996) ,成为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核心,研究人类思维中概念映射和整合的过程。进入二十一世纪,认知语言学更加注重阐释特定文化模型和认知资源对概念结构和意义的构建及其生成机理,产生了两个新的分支: 一个是认知社会语言学,关注认知的社会文化情境制约; 另一个是历史认知语言学,主要是运用认知理论来阐释历时语料。这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国内关于历史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主要以介绍和 述 评 为 主,如 王 寅 (2012 ) 和 王 艳 滨(2012) .总的来说,国内外关于历史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其未来的研究空间是广阔的。为了国内同行更好地了解跟踪历史认知语言学,本文将概述该学科的产生背景、研究范式、研究话题和方法等,并对有关领域的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2. 历史认知语言学的产生背景
认知语言学早期研究主要注重从共时的角度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的联系,主要关注范畴化、径向集(Lakoff,1987) 和词汇隐喻(Lakoff & Johnson,1980) ,随着近 30 年来的迅猛发展,其研究范围和方法已不断拓展,已走出认知语义学、认知语法(包括构式语法) 的范围,先后出现了认知音位学、认知词汇学、认知辞书学、认知语篇学、新认知语用学、认知符号学、认知诗学、认知叙事学、认知社会语言学等(王寅,2012) ; 在研究方法上开始关注历时研究和实证研究,早期研究体现为原型理论和范畴化(Winters,1987; Kemmer,1992) 、隐喻理论(Sweetser,1982,1990; Traugott,1982,1985;Dirven,1985; Geeraerts,1988 ) 以及对历时与共时关系的探索(Langacker,1987,1999) 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开始注重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Geeraerts,1997,1999) ,例如 1990 年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的主题就是“共时与历时: 语言历史与认知”; 1996 年在柏林又召开了主题为“历史语义学与认知”的大会。许多历史语言学家尝试运用认知语法理论来解释语言的变化 (Kemmer,1992; Winters,1988,1992,1997,2002) ,这表明历史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认知机制越来越感兴趣,认知语言学家也日益关注语言的历时变化。2007 年在波兰克拉波夫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分组讨论的一个主题就是聚焦于历时性研究。讨论一致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可以为历史语言学提供新的阐释渠道,同时历史语言学可以给予认知语言学不同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以促进认知语言学的历时性研究。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历史认知语言学(historic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其代表性出版物为 Winters,Tissari 和 Allan 将该次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汇编成书,于 2010 年出版为《历史认知语言学》,标志着一个新兴学科的诞生。该文集主要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阐释语言变化的各个方面,涉及词汇、隐喻、句法语义学以及语言演化,同时尝试为“历史认知语言学”这个新兴学科构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复杂自适应系统研究范式(language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写为CAS) .该研究范式挖掘了历史语料对认知研究的新价值,体现出认知理论与语言历时研究的交互。因此,历史认知语言学也可以称之为“历时认知语言学”或“泛时认知语言学”.
3. 历史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式---CAS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进化生物学思想在语言学领域里的启发式应用,对语言的认知过程也经历了从“语言作为有机体(Language as anOrganism) ”、“语言作为物种(Language as Spe-cies) ”,到“语言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三个阶段的概念类比(Winters et al. ,2010: 32) .将语言视为一个 CAS 是历史认知语言学试图建构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CAS 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自组织性,即经常被使用者建构和重构; (2) 分布式控制,即控制分布在整个系统,系统没有集中控制机制; (3) 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s system) ,即言语社团中的众多语言使用者; (4) 语言系统的复杂性,这不仅体现在形式层,而且主要体现在语用层。
语言作为一个 CAS,其复杂结构产生的先决条件是有大量的主体(人和词汇) 聚集和主体间的互动,其中所有现象的发生和形成都缘于社会文化中的主体行为体现,即语言在宏观层次上的系统结构的变化来源于社会文化中微观层次上的主体间交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们能够构建并获得语言本体,即词汇和语法,语言本身同时又构成言语社团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即语言是一个不断被使用者建构和重构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CAS 模式运用以下三个基本概念,旨在同时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上动态地考察语言变异及社会因素:A. 群体协治 (stigmergy ) : 这是 CAS 中的一个自组织机制,是由主体和环境组成的,即无数的自然个体以一个共同的环境为媒介而发生相互作用(微观层次) ,其结果导致环境的更新(宏观层次) ,这个新的环境又为这些个体提供新的相互作用的平台,并决定未来环境的演化方向; 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这个共同媒介发生交互作用而导致语言的更新,这种更新又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新的交互环境,反过来决定着语言未来的发展方向。语言系统中的新结构或新词汇的涌现来自于施为主体间的局部互动,例如英语表达式“be gonna”的涌现,新词汇“orange(桔子) ”、“apron(围裙) ”的创造,最初是由“a[narangi]”和“a[napron]”演变而来的; 又如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其早期书写形式为“底”) 的涌现过程。根据石毓智和李讷(1998) 的考证,“的/底”在唐宋南北朝时期作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什么”/“这”,如: “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忆?”(《子夜歌》) ; “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欢闻歌》) ; “持底唤欢来? 花笑莺歌咏。”(《西鸟夜飞》) ; “知朝夕见底! ”(《宋书·始安王传》) .
随着新结构的涌现,语言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底”的语音形式开始弱化,失去独立的声调而变成轻声。为适应其语音形式的变化,十五世纪左右把“底”改写为“的”.这个过程可形式化为: “[VP +[底 + VP]]>[[VP + 底]+ NP]>[[VP + 的]+ NP]”.
类似的古汉语指示代词“所”、“之”、“者”、“斯”等的新用法、新结构,都是从言语社团的人际互动中涌现,从而为整个社团的语义系统的演变提供源动力和素材。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导致了“底”由指示代词向结构助词的嬗变。在这个微观系统中,系统内各成分之间相互适应格局的改变,打破了系统原有的平衡,使系统处于混沌的无序状态,刺激各系统成分在竞争中寻求新的适应,在混沌的边缘获得新的秩序,从而使系统回复到新的平衡。通过系统内各成分间的合作、竞争以及有序与无序的相互转换,新的有序结构便涌现。这一自组织适应过程导致涌现现象产生,而涌现又为个体开辟新的环境; 反过来,个体又为语言系统增添新的元素和动力,从而使系统沿着从平衡态到远离平衡态再到平衡态的动态路径进行演变。
B. 社会文化境遇性分布式认知: CAS 理论模式跟认知语言学中的思维体现---分布式认知和人类认知的境遇式思维密切相关并相符合,为实现语言数据的历时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框架。Waloszek(2003) 总结了关于认知的 CAS 系统的两条原则: 1) 分布式认知寻求的是认知过程中共同参与的功能元素之间的关系,而传统的认知分析单元是个体的; 2)分布式认知寻求的是更广泛层次上的认知活动,而不是个体层面上的所有认知活动,例如在互动中听话者往往以听音取意达到沟通的目的,用 CAS 的术语就是从混沌达到有序。人类认知活动的分布式特征如下: 首先,分布式认知是指整个认知过程中所参与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即认知过程分布于社团小组里的各个成员; 其次,认知过程牵涉到内部与外部(物质的、环境的) 结构的协调; 最后,认知过程可以通过时间进行分布,早期事件的结果可以改变后发事件的性质。因此 CAS 能够体现人类认知过程的动态本质,有助于对人类语言的各个方面(诸如体现性、境遇性、文化性、认知性、功能性,认知的分布式特征和集体性模式,以及语言的多主体性等) 的深入了解。
C. 以用法事件为基础: 语言使用者说话和理解语言都跟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认知表征以图式形式表征,这些图式通过抽象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实例而形成。认知模式的形成跟言语社团某个特定类型的实例的使用频率有关,使用频率越高,认知模式越牢固。基于用法事件可以解决音变或语法上的歧义,例如赵元任(1980:149) 有关“施氏食狮史”的小故事,如果把故事里的入声字都找出来,按照韵尾-p、-t、-k 分类,其歧义就会减少;再如“鸡不吃了”这句话,是指人不吃鸡肉了,还是鸡不吃食物了,就要取决于用法事件的语境(王士元,2006) .语言使用在语言系统中起着双重作用,语言系统决定着语言使用,同时语言使用也影响着语言系统的发展。语言实体(例如范畴和结构等) 在互动交际中涌现,而不是以固定实体存在的。语言使用和人类认知内嵌于语言使用者的身体及社会文化经验中。这样由大量的行为主体在用法事件中通过群体协治机制进行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4. 历史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话题和方法
历史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演变和认知机制的一种宏观路径,结合历史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方法,关注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体现的人类认知机制的嬗变,以及不同语言在特定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人类认知机制的共性和差异。历史认知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的融合性研究,其研究话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 1 对研究范围的探索
历史认知语言学目前主要是基于词汇、语法、语义学框架下的研究,继续对传统的隐喻转喻现象以及特定构式进行历史认知分析。在词汇层面上的历史认知研究相对容易一些,例如Fabiszak 和 Hebda(2010) 、Tissari(2010) 通过检索语料库对表达情感的英语词汇(例如 pride、happiness、love、sadness、hate、fear、shame、anxie-ty、respect 等) 及其隐喻表达方式进行历史认知研究。在语法层面上的历时研究则相对较少,如Luraghi(2010) 通过梳理从荷马史诗到古希腊语受益格表达的文献资料,发现普通与格和借助介词短语是古希腊语中受益格的两种主要表达方式,介词短语表达受益格则是通过后加宾格或所有格来体现的,其抽象含义的获得源自空间隐喻的历时演变。在语义层面,Sylvester(2010) 重点关注读者理解历史文本意义时的心智运作以及词典意义在读者识解过程中的作用。其他较多的研究是在隐喻义和转喻义方面探讨意义的映射变化,例如 Allan(2010) 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转喻一词多义现象,为一词多义、同形异义现象的个案历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基于 CAS 的理论方法还可以运用于语言学及相关领域(如音系学、形态学、语用学、文体学、翻译研究、词典编撰、外语教学等) ,以探索语言系统的自组织性和复杂性。因此,从语言的音系层、形态层、词汇层,到语法学、语义学,从对个别语言数据的直观直觉到对大规模语料库的系统研究,将形态句法、语义、话语功能、语言变异同特定构式相结合,挖掘人类认知和语言演化的内在机制,这些都是历史认知语言学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领域。
4. 2 对语言的历时变异和认知机制的探索
在认知理论框架下分析语言的历史嬗变和动因,以及从历史语言学视角分析语言的认知机制,这些都是历史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议题。
例如 Taylor(1989) 运用范畴化理论解释语言各层面上的共时和历时问题,系统分析了语音、语调、音位、词法、句法、语法构式等层面; 历史语言学者(Lass,2007; Allan,2010; Trim,2010; Tis-sari,2010 等) 运用概念网络理论、隐喻转喻理论分析语言的演变动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转喻多义性产生的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 Musolff (2010) 以“A STATE IS A (HU-MAN) BODY”为例,研究了隐喻的历史演变,揭示了隐喻研究的历史、认知和话语三个维度的互补性,以及历史语料对深刻理解隐喻映射的重要性。Heyvaert 和 Cuyckens(2010) 通过分析“that-从句”以及“V-ing”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上的语言变异和历时变化,揭示了人类认知能力(例如去范畴化、语法化等) 以及认知领域的变化。如何继续融合认知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理论,探索语言的演化规律和认知动因,则是历史认知语言学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话题。
4. 3 对语言演化和共异性的研究
历史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的演化及其认知机制,同时还主张利用语言的共性或语言类型学对不同语族的语言进行历时认知比较,找出不同言语社团认知模式的异同,将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用于解释不同语言中的特殊现象,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解释这种特殊性背后所蕴含的共异性。在语言类型方面,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目前仍以英语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但也涉及其他语种,如希腊语、德语、法语等语言使用的调查,主要是对某一语言的纵向研究,而对于不同语言间的横向比较研究则相对少。因此对其他语族的语言以及谱系关系上的历史认知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探索。
4. 4 对研究方法的探讨
历史认知语言学目前主要是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语料和语料库检索进行实例观察和描写,以此分析语言表达的历史使用、历时演变及其演变动因。因此,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语料的研究、语料库的建构和应用是其主要研究话题。在 Winters 等人(2010) 中,已有学者尝试应用不同时期的历史语料(例如古英语、中世纪和现当代语料等) 、检索语料库(例如 Helsinki英语文本语料库、英语书信语料库 CEEC、早期现代英语文本语料库 CEMET、近现代英语文本语料库 CLMET、COBUILD 等、中世纪英语词典(MED) 、牛津英语字典(OED) 等。这些资源由于时间跨度长,往往被用来作为历时调查工具。因此,基于历史文本和语料库是历史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研究方法。
其次,基于 CAS 方法以现实语料作为众多主体互动的起点,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拟来建模现实世界主体的社会文化境遇式认知。历史认知语言学本身就体现了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的互补性,因此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相结合,进行历史比较也是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历史认知语言学还主张用法事件是构成语言研究的实证基础。因此,要真实反映一定时空的历史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就要采用“基于使用”的研究方法。其他诸如采用语言类型学方法,融合认知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等,还有待继续探索。
5. 历史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前景展望
作为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历史认知语言学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方面都需要不断细化和深入。下面笔者对该学科的未来研究和发展前景做一些展望。
第一,研究范围的拓展。语言作为一个CAS,随着物质环境的复杂化和历史变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究竟经历了哪些相变过程、什么时候涌现、涌现的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历史认知语言学需要回答的问题。其次,历史认知语言学需要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展开研究,从微观方面考查某种语言的历史演变即群体协治机制,进而扩展到对整个人类语言的历史认知研究,例如,通过与音系学、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等学科的结合来进一步拓宽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在宏观层面上,需要基于语言类型学研究成果,考察整个人类语言的历史变异和演化机制等。
第二,研究方法的拓展。历史认知语言学将与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结合,在语料选择上促进体裁多样性的发展。大规模语料库的建成以及语料库工具的开发对促进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要考察语言的历时性变化,不得不考虑语料库技术的优越性,例如语料库标注和检索技术的精细化使研究者能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语料进行实据考察和系统分析。其次,继续探索 CAS 方法,通过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方法模拟和重构语言主体间的互动,再现语言涌现的社会文化语境,探索语言的演化认知机制等。第三,与语言类型学方法结合,进行语言种类的多样性研究,例如对汉语的历史认知研究。此外,进一步结合认知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分别从认知角度和历史角度深入挖掘语言进化的认知机制等。
第三,理论模式的构建。历史认知语言学将对 CAS 理论研究模式进一步开发和探索,结合具体语言现象从微观视角阐释其具体应用过程,把传统的简单线性研究转向为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基础的语言学的非线性研究。将语言视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研究范式,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概念认知工具(包括动态系统理论、生态进化理论、基于使用的学习理论、社会认知视角、历史认知视角等) .目前对 CAS 的研究主要基于计算机和数学模拟,例如图 1 就是通过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来研究原始人类词汇的涌现过程(Ke et al. ,2002):在图 1 中,横轴是施为主体(原始人类) 沟通互动的次数,纵轴是该众多主体间的沟通度。
如图所示,人们开始沟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相互间的沟通度偏低,但在 3000 次左右,沟通度突然上升,这就是相变。这时词汇开始涌现,恰似水到了一定温度突然沸腾,这标志着原始人群的语言开始涌现。当足够多的词汇聚集,通过群体协治机制,主体依靠词汇出现的前后次序来表达更多的意义,语法结构就产生了,即语法层次上的相变。这样通过施为主体(人) 的不断互动沟通,语言主体(词汇项) 的不断聚集,语言系统也逐渐复杂化,于是产生更加复杂的语法来识解人类经验。由此可见,CAS 为我们阐释语言起源和演化变异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工具。进入二十一世纪,语言学家们将继续探索现实语言世界的各种复杂性,建构符合复杂性世界的复杂性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而对现实世界认知、涌现行为和群体协治进行建模。
第四,对应用范围的探索。历史认知语言学对翻译实践、语言教学、词典编撰等实践领域里的研究提供重要启示。例如在翻译历史文本(如典籍) 时,要理解词汇、句子或语篇的意义,就必须了解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例如“silly”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意义是不同的: “blessed”(古英语) 、“simple/ignorant”(中世纪) 、“innocent”(十五世纪) 、“weak”(十七世纪) 、“foolish”(现代英语) .文本只是激活译者的意义潜势网络,识解和选择要受文本中的语言主体在一定时空内的认知制约,这是一个双重认知的过程。这就要求译者对源语言的概念系统及其结构系统的内在联系和目标语的概念系统及其结构系统的内在联系进行比较和分析。再如对当代文本的翻译,译者应考虑其互文性,一是体裁互文,二是文化互文,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参照文本的语言内认知因素和语言外认知因素,才能使译文忠实于源文本信息。
在教学实践方面,例如对语法结构“it oc-curs to me that. . . ”的理解,教师应借助词典和语料库检索,以数据为驱动(data-driven) ,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语项的原型意义结构,考查该语法结构的历史变化及使用实例,进一步解释该语法结构的认知动因,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个语法结构。另外,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提倡文本作者意义观,即阅读的双向建构思想,首先承认文本意义的历史性,阅读就是当下读者与文本历史的对话,对文本所提供的客观意义和读者所赋予的主观意义进行综合解释和诠释,而不是纯粹地还原文本意义,固守解构主义语言观。
在词典编撰方面,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描写主义(如 COBUILD 等) 和历史主义(如 OED等) 的编写原则,近年来又产生了认知取向的编写原则,例如《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从认知的角度、隐喻的思维来体现概念系统内的跨域映射。按照历史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编撰的词典则要强调词条信息的语境化,按照词义之间的认知联系编排,例如转喻一词多义现象,不但要考虑其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概念映射,而且还应注意词条信息的历史变异等。由于读者在参考词典意义时对概念的理解通常是通过识别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凸显以获得语言的意义,因此词典的编纂应以“使用者为本位”,尤其对历史词典的编撰,应适当做一些修订,因为意义的复杂性在于话语背后隐藏着超语言信息,同时超语言信息还会带来意义的复杂性,这是一个双向的认知过程。
6. 结语
历史认知语言学努力构建 CAS 理论研究范式,标示着语言学研究向自然科学方向发展的趋势。以复杂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来观察、认识和改造世界,是科学发展之必然。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语言观,扩展了传统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有助于揭示在许多领域语言研究的共性,包括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教育、神经科学、民族学、社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符号学、儿童语言发展、第一和第二语言习得、双语现象、语言进化等。历史认知语言学将语言视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反映了人类的认知已经超越了本体论层面,预示着认知语言学复杂性研究范式的兴起。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也给我们提供了未来新的研究方向,包括语料库分析、跨语言比较、语法化的人类学研究和历史研究、心理和神经科学实验及计算模型等(Ellis & Larsen-Freeman,2009: 2) ,这也是历史认知语言学所要竭力探索的领域。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现存的语言与方言进行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例如,我们可以从微观层面,对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历史时期的汉语音变现象、形态构造等进行分析,以探索汉语的历时变异和认知机制等。同时,也应该关注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进一步推动本土化的深入研究,深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为语言类型学的历史认知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在厘清心理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起源与研究思路的基础上, 分析比较了两者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应用三方面的互补性, 探讨了心理语言学与英语认知语言学的互补关系。...
一、引言认知语言学是新兴的语言研究范式,其基本语言观是将语言看成是基于体验的认知加工的产物,是主客体不断互动的结果。其哲学基础是主客观经验主义或体验哲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等。心理学基础是基于建构论的心智主义、...
1.引言语法和用法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的主流语言学派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固定的系统,可以脱离语境及认知的其他层面进行独立研究。这种语言结构与语言使用截然分开的观念可以追溯到索绪尔对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的区分。结构主义学...
1.引言微博时代的到来给草根阶层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性的平台,各种网络语体借势扑面而来,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感。从最初的淘宝体、纺纱体、梨花体、知音体到近期的走进科学体、咆哮体、TVB体、甄嬛体等等,不一而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非正式语体除了在网络...
口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跨文化的言语交际过程,是借助认知知识听辨语言、分析、综合、推理、理解、意义产生、记忆和表达的过程(刘和平,2005:16)。对口译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认知科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
一、英语教学在心理语言学的作用心理语言学作为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综合了心理学和语言学两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目的在于研究语言如何在产生、习得和理解三个心理过程中起作用.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可以把语言学习当作从理解到最终产生的心理过程.英语教学关注的...
一、图形背景理论的演进过程与主要内容图形背景理论,又称知觉选择论,它是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于1915年提出的一种人类心理感知理论。他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中,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的,人不可能在瞬间便将一切网罗,而是有意识地选择了某...
理语言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心理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范畴与目的为通过分析大脑与语言的关系, 探索人类在加工语言过程中的神经心理机制。...
一、隐喻和转喻的概念从人类社会的语言实践来看,在日常的交际语言及诗词歌赋中都会运用隐喻或转喻来表达感情。从认知语言学来看,它不仅是人类表达语言的主要表现,也是最为基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更是扩展词义的实现要素。通常来讲,隐喻以及转喻都被...
语言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当代学术界的焦点。目前,语言象似性研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研究层面在不断加深。本文拟分三个阶段来介绍语言象似性研究,并展望象似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一、语言象似性研究形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