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来源:长江丛刊 作者:刘祥萍
发布于:2021-06-17 共390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范文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摘要: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广受学者和社会的关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当前针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对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是: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年龄结构老化、超负荷工作以及待遇偏低、人际关系受损、管理模式僵化、知识陈旧和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针对其原因,从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创设民主平等的校园人文环境、农村小学教师要全面减负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刘祥萍(1996-),女,汉族,吉林白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职业倦怠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研究背景

  (一)概念

  职业倦怠简单的说就是个人在工作上的困难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或者工作压力不能有效的舒缓就会处在身心疲惫的状态。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职业倦怠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许多行业,尤其是压力比较大的服务性行业,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教师群体也易被这种心理疾病所困扰,尤其是国家提倡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教学配置,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部分教师处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影响教学质量和个人身心健康。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二)研究背景

  我国学者苏红等人对不同地区农村中小学老师进行了关于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大约69%的教师有比较严重的自卑、嫉妒和焦虑心态,50%的老师有严重的生理疲惫感,50%的教师有心理障碍问题。很多农村教师因深感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无趣而产生了早退休、转岗、离职的想法,农村教师流失率居高不下也直接跟他们的职业倦怠相关。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会降低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控制力和创造力,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无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而且由于他们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对教育教学缺乏兴趣和进取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进步甚至是正常成长。

  二、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表现

  (一)情感衰竭

  农村小学教师人际关系不和谐,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校长等。人际关系不和谐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损失,必然也会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教育理念存在偏差,造成他们或她们对于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无意义感。一旦有机会离开就毫不犹豫的会选择离开,如果有机会让他们能够不当教师到别的稍好点的单位工作,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这些年,在各类招考中,中青年教师考取的占很大部分的比例。

  (二)去个性化

  部分农村小学的领导管理模式缺乏民主且形式僵化,使教师普遍去个性化,不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无法让教师们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也就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低个人成就感

  首先,农村小学教师们是为工作而工作,工作投入和参与少,机械而又保守的照本宣科。40岁以上的教师里有相当--部分教学品质低劣,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没有耐心,课堂准备不充分,创造性低。

  其次,退休情绪十分强烈。再次,教师们同时还感觉到他们的工作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多大变化。很多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的小孩认得几个字就可以、能不能升学,能不能读大学无所谓,这样自然降低了教师在农村社会的地位和成就感。

  最后,教师这一职业所带给教师诸如金钱、社会认可回报少之又少。很多农村小学教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低成就感,这样大大的降低了教师对工作的驱动力。失败成为了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将之称之为"学者型的无力感。

  三、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

  (一)年龄结构老化

  大部分40岁以上的农村小学教师都已习惯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坚持他们习惯了的旧有的课程结构。无法改变这群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就无法让他们适应新课程改革,就无法推进素质教育。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因为年龄老化而表现出来的种种职业倦怠的行为,如拒绝上教学比武课,拒绝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任何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拒绝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等等。

  (二)超负荷工作以及工资待遇偏低

  教师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得管好学生在校的衣、食、住、行,这对于城镇的家长和学生是无法想象的。农村小学的这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可以说既是老师,又是父母。农村小学教师还得兼生活老师,工作量比城镇教师无形中就增加了一倍以上。从时间的角度上看,住宿制学校学生一天24小时都在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也就得跟着学生早起晚睡,教师们还得轮流值日、值周,一天下来工作十多个小时。农村小学教师还得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特别是交通安全,山区、库区水陆交通线比较长,而且山高路陡,河流湖泊交叉密布,安全隐患多,再加上其它如防火安全、防毒蛇咬伤和防食物中毒等等,防不胜防。同时由于农村小学生年龄小,安全防患意识差,更加重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

  (三)人际关系受损

  在实行教师结构工资的几年里也好,现在实行教师绩效工资也好,都引发了许多的利益之争。除了工资利益之争之外,教师们在每年度的评先评优方面,在每年的晋升职称争指标方面,在可以争的任何方面都可能争得不亦乐乎。这种相互激烈利益之争最终造成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疏离感,陷入职业倦怠。

  (四)管理模式僵化

  教师们得不到组织的关心和支持。这样的结果是逐渐的扼杀了教师们的主人翁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感,也使得学校这个集体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造成了组织的松散和懈怠。农村小学教师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显得更加散漫,更加无所谓,更加不负责任。一些农村小学的校长也常常抱怨自己的中层管理人员如何的对工作敷衍塞责,抱怨自己的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不认真负责,对自己的学生不关心爱护。

  四、改善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

  (1)必须把选拔培送的指标下到各偏远农村学校。特别是某些地方地理位置偏僻,从学校到市区至少需乘车三到五个小时。把指标下到当地学校的好处是,这些考取的免费师范生就可以分回本地,本地的师范毕业生更能安心哪的农村教育工作,因为他的家人都在哪,亲戚朋友也在哪。同时他们也生于斯长于斯,对自己的家乡更有一种归属感和感恩之情。比较而言外乡的师范毕业生则难以在这些偏远的农村小学安心工作3年到5年。

  (2)免费师范生的培送需要注意男女的比例。近几年免费师范生中女生比例太高,男生还不到三分之一。相比较而言男教师更能够坚持山区库区的小学教育,女教师则不仅要面临交通的困难,还要面临生活的不便和人身的不安全等问题。

  (3)免费师范生在培送到师范学校之后,每年教育局可以组织他们到母校交流,见习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动。这样既可以拉近这些准教师对教育的感情,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加强在校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

  (二)创设民主平等的校园人文环境

  针对农村小学整个教师群体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受损。创设民主平等的学校心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人为本",教育则更要体现"以教师为本".而真正要在农村小学推进民主化的进程,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在农村的小学校长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和理念。同时教师们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来积极推进学校的民主化进程,农村小学特别是要选好校代会的代表。

  (三)农村小学教师要全面减负

  (1)鉴于现在的情况,还能够坚持的极少部分村小需要继续维护。这样部分较远的小学生就不必挤到中心去读住宿,农村小学教师就也不需要在学校住宿。也许今后部分农村还得恢复极个别的村小,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和管理压力,也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压力。

  (2)教育局可以要求各农村小学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农村小学的作息时间的标准。即小学生每天在课堂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文体活动休息时间每天不少于4小时,就寝休息时间每天不少于10小时。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变通,在保证学习和足够的休息之后,可以不像以前早晚自习搞三四节,也不必定完成多少的活动,让学生多点自主和自由。

  (3)进修学校的校本培训已是流于形式。由于农村小学并非都能做到校本研究,流于形式的校本研究只能是让农村小学教师们增加了许多文字抄写的负担,还引来抱怨和牢骚,也无谓的给教师们增加了许多文字抄写的负担,还引来抱怨和牢骚,也无谓的增加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压力。因为每个学期都得检查,检查结果与年度考核有关,谁敢不应付呢?

  五、结语

  在研究中,笔者试着以一个农村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深刻历史和社会根源,从现在大的形势出发剖析这些现象,并希望找到在短期确实有效能够缓解,或者能够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对策。如果笔者这一研究能够对广大的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有所俾益和借鉴,将是本人的莫大安慰。由于本文是笔者所思所想,经整理而得,肯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同时由于本人的调查研究还不是很深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虽然本人已竭尽全力,但本文不足之处还是在所难免。文章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农村教育的建议还很粗浅。但是笔者一定以此为起点,谨记屈老夫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生命不息,坚持不止。

  参考文献

  [1]苏素美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息"之探讨[J].教育资料文摘,1995(3)。

  [2]徐长江,时堪。工作倦息: -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3(6)。

  [3]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研究,2002(2):56 ~ 60.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原文出处:刘祥萍.浅析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J].长江丛刊,2021(05):39-4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学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