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生理学论文 >

探讨运动生理视野下公共体育速滑教学的效果

来源:经济师 作者:马跃野
发布于:2018-10-16 共4401字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 对运动生理视野下公共体育速滑教学的效果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高校公共体育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 速滑基础和技能较差, 因此, 公共体育速滑教学应在符合学生运动生理的视野下, 根据学生的实际降低速滑技法难度, 放宽速滑技能指标, 加强生理保健和安全教育, 才能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 提高冬季速滑特色选项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运动生理; 公共体育; 速滑教学;

运动生理

  公共体育速滑教学和训练, 是北方高校学生冬季体质健康锻炼的重要内容, 北方高校每年冬季都会有冰雪选项教学训练课程, 每当看到冰场上双脚蹬冰动作舒展优美, 单脚支撑引刀长滑平稳, 蹲腿俯身摆臂协调, 直滑压道动作规范的运动员, 大都是体育专业的师生。公共体育学生由于没有滑冰基础, 初期上冰时几乎都是两脚乍乍不敢蹬冰, 里撇外掰站立不稳;摇摇晃晃不敢单脚支撑, 直腿挺身前合后仰;直滑弯道动作慌乱前仆后倒。以往公共体育速滑教学基本是采用速滑技术动作教学, 不重视运动生理视野下共体速滑教学的探讨, 致使学生通过冰期锻炼后身体机能和速滑素质提高仍不显著。本文旨在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探讨公共体育速滑教学, 为提高公共体育速滑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当前公共体育速滑教学的基本情况

  (一) 公共体育学生身体机能和速滑专项素质的现状

  公共体育学生入学时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普遍低下。长久以来, 我国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青少年以升学为主要目标, 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上, 忽视了素质教育和身体锻炼, 家长对子女过剩的营养供给导致许多青少年身体肥胖, 运动系统机能减退, 中小学时期学生很少有体育锻炼时间, 难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近年来, 虽然阳光体育运动已在中小学普遍开展, 但受学校“智育第一、升学第一”教育观念的影响, 难以取得深入持久的效果。尤其是高考冲刺阶段, 学生忘我拼博学习, 夜以继日, 无暇顾及身体锻炼, 至考上大学时, 已是弱不禁风, 处于病态或亚健康状态。虽经入学前身体调整, 但入学时仍难以达到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 以往公共体育速滑教学沿用的基本方法

  大学生入学后, 前两年都要必修公共体育课程。一般北方高校都能够根据冬季冰期和课程设置安排五至六周速滑教学训练课程。以往公共体育速滑教学基本沿用速滑技术动作教学的方法, 上冰前先初步陆地模仿, 上冰时再穿冰刀站立、八字向前走和横向走, 然后蹲腿俯身练习蹬冰技术, 直至能够连续滑行, 最后教学一般停刀方法、直道滑行方法和弯道滑行方法及辅助练习。由于北方公共体育学生滑冰基础差, 南方学生不知冰性感觉, 上冰初期几乎都是两脚里扣外掰站立不稳, 重心在两脚之间不敢蹬冰, 左右摇晃不敢单脚支撑, 直腿挺身前合后仰, 滑行动作慌乱失调前仆后倒, 严重影响了公共体育速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运动生理视野下公共体育速滑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 学生运动生理机能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

  实施运动生理视野下公共体育速滑教学, 要依据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运动心理等现状, 将学生大致划分为较好、一般、较差三个层次, 主要从学生前庭器官、运动视觉、本体感受器、中枢神经系统主导下的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从学生下肢肌肉力量特征, 各关节肌力特征, 尤其是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平衡与肌力协调, 肌肉力量与关节稳定性, 两腿的屈伸肌群力量;从学生身体运动协调性, 动作的模仿能力, 建立正确技术动作动力定型的快慢;从学生的运动心理感受, 运动恐惧心理强弱, 运动自信心大小等方面检测评价学生身体机能和速滑素质的状态, 为分层次教学辅导提供依据。

  (二) 参与速滑运动主要肌群和关节的生理机能及损伤预防

  参与速滑运动的主要下肢肌有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及足肌。髋肌是运动髋关节的肌群, 其屈肌位于髋关节前方, 可使大腿外旋和屈曲, 如腰大肌;其伸肌位于髋关节后方, 可使大腿外展、外旋及后伸, 如臀大肌、臀中肌等。大腿肌是包围在股骨周围的肌群, 其前面的肌四头是膝关节的大伸肌;其后面的肌二头是膝关节的屈肌;其内侧的大收肌可内收并外旋大腿。小腿肌是位于胫、腓骨的周围肌群, 其小腿三头肌, 可上提足跟, 维持直立, 防止身体前倾, 并可运动膝、踝和足部关节。足肌主要位于足底, 可运动足趾, 维持并增强足弓。因此, 教学训练中, 应注重学生冰期下肢肌生理机能的锻炼, 增强其速滑运动能力, 充分提高学公共体育生速滑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参与速滑运动的主要关节有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髋关节是由髋臼与股骨头连结而成, 外被关节囊。当髋关节屈曲90°并内收时, 如果受到来自前方的外力, 股骨头就可能冲破关节囊的后部, 脱离髋臼而脱位。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 胫骨上端与髌骨构成。股骨与胫骨两个关节面之间有两块半月形的软骨板称半月板, 运动中离位受挤压时可造成撕裂或损伤。踝关节是由胫骨和腓骨的下端形成关节窝, 拢抱着距骨的上面和内、外两个侧面而成。外侧的韧带较薄弱, 足过度内翻时, 易发生扭伤。因此, 教学训练中, 应注重学生冰期运动关节生理机能的提高和运动损伤的预防。

  (三) 学生运动生理机能和速滑素质的教学训练辅导

  1. 加强公共体育学生速滑运动系统机能和下肢力量的教学辅导。

  公共体育速滑教学训练的初期, 应加强学生下肢肌力和腿部屈伸肌群力量的训练, 加强关节肌群和固定韧带承受拉伸强度及稳定性的训练。王海等在《速度轮滑运动员下肢支撑能力的训练方法》中提出:下肢单、双腿支撑能力的训练是符合速度轮滑项目本身的运动形式和用力结构, 对运动员完成整体技术和提高腿部力量均有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提法同样适合速度滑冰运动。只有膝关节和踝关节站立稳定, 才能做好左右蹬冰和单腿支撑技术动作。夏娇阳等在《优秀滑冰运动员膝关节肌力特征的比较研究》中强调:左腿伸肌群指标明显低于右腿。应加强练习, 保持两侧同名肌群的平衡, 加强屈肌群的训练可以提高关节稳定性, 减少运动员受伤的几率。冰期之前, 适当设置运动内容提高下肢支撑能力、屈伸肌群肌力和关节稳定能力, 以适应冰期速滑教学训练, 避免运动损伤。

  教学训练中应根据学生下肢肌和关节稳定性较好、一般、较差的不同层次, 在常规教学基础上选用适当的下肢蹲撑练习、下肢单腿蹲起练习、下肢负重练习、上下阶梯练习、花样跳绳练习、纵跳摸高练习、皮筋诱导练习、立定跳远练习、滑轮练习、速滑陆地模仿练习和念动练习等不同锻炼方法, 对练习的强度、数量、幅度、组数、方法和间歇时间进行有机的选择, 做到因人而异, 分层施教, 准备充分, 循序渐进, 保障安全, 稳步提高。通过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的教学训练, 不断提高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和有机体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不断增强学生下肢肌力和关节的稳定性。

  2. 加强公共体育学生速滑运动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的教学辅导。

  冰刀的支撑面狭小, 稳定支撑较难, 长滑引刀和弯道压刀产生的倾倒力矩较大, 需要单足平衡支撑。因此, 增强学生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非常重要。陆地教学训练时, 选用闭目单足平地站立或突沿上站立, 沿田径场突沿或道路突沿行走, 对学生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的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行进和滑进教学训练时, 选用不断转换重心、改变方向、旋转身体等变化刺激前庭器官、视觉、本体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 会使感受器的灵敏机能逐步得以改善、缩短完成反射弧的时间, 使平衡能力得以改善和提高。学生速滑技术动作泛化阶段, 要加强下肢肌力和动作协调性及心理承受能力的教学训练, 鼓励加大两侧蹬冰幅度, 加大单足支撑滑进距离;学生速滑技术动作分化阶段, 加强单脚支撑引刀长滑, 蹲腿俯身摆臂协调的教学训练, 帮助克服怕摔恐惧心理, 增强稳定滑行自信心, 促使学生技术动作逐渐达到要求的标准。

  3. 加强公共体育学生速滑运动中避免髌骨外移的教学辅导。

  公共体育学生下肢支撑能力较差, 初期上冰时, 两腿直立不稳, 股骨和胫骨处于一种不正常的解剖位置。髌骨中点与髂尖上棘的连线与大腿轴线所形成的夹角称Q角, 正常活动范围在6度—7度, 当大腿屈蹲内扣时, 就会使Q角加大, 产生髌骨外移。由于人体重力作用, 大小腿肌肉分力所产生的向外合力, 使髌骨与股骨内、外上髁在离位和复位时产生机械磨损引起髌骨软骨损伤, 从而造成髌骨劳损。严重时可导致髌骨外移综合症。因此, 公共体育速滑教学训练时, 教师应严格限制学生大腿屈蹲内扣滑冰的动作, 避免膝关节产生髌骨外移。教学训练过程中, 要辅导学生以腰肌力量带动髋, 以髋肌力量带动腿, 以腿肌力量带动足, 始终保持膝与脚尖同向, 遵循人体运动生理学和形态解剖学原理, 在速滑技术动作泛化和分化过程, 相对提高重心, 加大膝关节角度, 提高髋、膝、踝的关节位置感觉和肢体柔韧性, 避免并消除髌骨外移的不良现象。

  (四) 学生运动心理和自我效能的启发讲评互动式教学训练辅导

  速滑教学训练中, 教师要以体育心理学为依据, 采取生动活泼、直观有趣、丰富多彩的启发讲评互动式教学方法, 以促进学生冬季体质健康为目标, 根据学生层次不同适当降低速滑教学难度, 由简到难, 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阶段成功心理和学会滑好的信心。通过启发调解学生心理状态, 认识自我, 摆脱失败影响, 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感, 重树学习信心;通过讲评分析不同问题的成因, 否定错误动作, 示范正确技术, 用鼓励性语言正面评价, 及时反馈点滴进步,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 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通过巧妙设置课堂互动内容和形式, 示范和比较好、中、差学生的不同速滑动作, 讲评正确技术和注意改正的错误, 加快正确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通过丰富多彩的速滑游戏, 营造宽松、快乐、融洽、平等的教学训练氛围, 激发兴趣和潜能,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教学比赛调动和激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展示学生速滑才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 用多样化的课堂互动方式协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结语

  体育教师应依据公共体育速滑教学训练的特点, 在符合学生运动生理视野下降低速滑技法难度, 放宽速滑技能指标, 抓好学生层次教学, 加强生理保健和安全教育, 预防运动损伤和髌骨外移综合症;加强运动生理机能和下肢关节稳固性的教学辅导, 提高速滑基础素质和下肢肌力;加强速滑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的教学辅导, 提高下肢稳定支撑能力;加强运动心理和自我效能的启发讲评互动式教学辅导,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信心, 更好地促进公共体育学生速滑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使公共体育速滑成为冬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特色选项课。

  参考文献
  [1]生理卫生编写组.生理卫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7:28-36
  [2]王海, 牛立学, 梁军等.速度轮滑运动员下肢支撑能力的训练方法[J].冰雪运动, 2007 (01) :37-39
  [3]夏娇阳, 张颖, 张晓明.优秀滑冰运动员膝关节肌力特征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08) :130-134
  [4]范鹏, 左洪志, 王向春.轮滑运动对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08) :1095-1096
  [5]徐伟军, 李英奎.杨式太极拳演习者髌骨外移现象及其纠正[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10) :1414-1424

原文出处:马跃野.运动生理视野下的公共体育速滑教学研究[J].经济师,2018(03):197-19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运动生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