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心理学论文 >

体育运动处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13 共3548字
标题

  21 世纪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整体上还算是比较好的,他们朝气蓬勃、情感丰富、理想远大、善于交往、积极进取、善于接受新事物、热衷于探索人生的真谛,但是也有不容乐观和令人担忧的一面,这几年大学校园里由于心理问题而所引发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例如,1998 年 4 月 28 日,广东省湛江广东医学院的大学生甄新喜用浓硫酸泼向同学,并用菜刀、匕首砍杀同宿舍以及隔壁宿舍的同学,造成一死六伤;2004 年 2月 24 日,马加爵残忍地连杀 4 名同学,诸如此类的“校园谋杀案”几乎年年都在恐怖上演;2005 年 2 月 26 日,西北工业大学的硕士生肖某从实验六楼跳下,不幸殉身[1].当代大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由于备受家长的溺爱,他们缺少于社会生活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差,甚至是在处理学习、社交、恋爱、人际关系等人生复杂问题时,不具备综合权衡的能力,无法理智地对待感情问题,常常引起强烈的心理矛盾,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形成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在青年人死亡原因中,自杀位于前 3 位,而在 20~30 岁之间则居第 1 位。在自杀的青年人中,大学生高于一般社会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2].我国有关报告提供的资料也表明,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的人存在心理障碍,20 世纪 90 年代为 25% ,近年来已达到 30% ,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正以 5% 的速度递增[3].

  1997~1998 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 16 所大学联合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障碍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 37.9%和 64.4%[4].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评判未来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大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的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在未来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以及通过 CNKI 检索,笔者收集到有关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专着、教材 6 部,文章约 80 余篇,系统的心理读物、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教材和专着数十部, 使我对体育运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2 实验法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前后测实验设计,通过体育运动处方模式对被试进行教学实验(教学时间为 5 周),测量被试在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记录统计。

  3 数理统计法

  通过 对统计 记录 的调查 数据进行 样本分析 ,使用 SPSS11.5 对两组被试实验后的心理测验分数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考察实验的效应。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实验数据分析

  表 1 显示了通过 5 周的体育运动处方锻炼,被试在SCL-90 上表现的 t 检验分析。SCL-90 的后测分数表明,经过体育处方锻炼,具有实验组被试的不健康心理倾向得到缓解。针对各项目上实验组前后测分数的 t 检验分析表明,体育运动处方锻炼对强迫、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均具有显着效果,而对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均效果不明显。这说明体育运动处方锻炼对强迫、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几项不良心理倾向有较明显的改善效果,但对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则改善不明显。

  2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

  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就是节奏,这点与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心理医学上人们很早就运用音乐作为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五音应五脏的学说,将角、徵、宫、商、羽五音与“怒、喜、忧、悲、恐”五种人体情绪活动密切对应在一起,故古代有“以戏代药”的说法[7].音乐是情感的载体,黑格尔指1越出这种内容意蕴中朦胧的内心因素,把我们主体内心情况摆进去,达到物我同一状态“[8].因此,体育运动和音乐一样,同样可以对人的心理健康起到改善作用。

  体育运动具备艺术的特殊性和”激素“属性,它如同指挥家一样,利用对力度和动作节奏的掌控,带动训练者融入周围的气氛,并处于兴奋愉快状态,让其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又或紧张起来,逐渐地融入运动的节奏之中,享受美感,乐在其中,使其不疲倦。

  在现代医学方面,运动也是改善人心理健康状态的理想的自然疗法。它能够消除人的心理防御,并唤醒那些忘却的记忆,能够直接宣泄内心压抑的情绪,许多心理医生都在运用运动的特性来配合治疗心理疾病患者。大多数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它使运动者始终保持饱满精神、情绪激昂的状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兰考曾提出”,如果把体育运动忽然从世界上和人们的意识中消灭掉(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不变,体育运动很快就会诞生,也许还会再造出形式与现在完全一样的体育运动“[9].在促进人际交往方面,体育运动是有其特有方式的,在训练过程中,大多数体育运动开展的形式是以集体形式为主,手段一般使用的是集体练习、相互观摩、分组交流等,在参与的过程中,训练者可以彼此自由搭配组合,这样就可以通过在练习的过程中建立交流体系。这种交流更为直接,并且可以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下建立友情,使其心理状态得到放松,拉近双方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并且训练者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会出现忘动作、行进动作错误、体力不支等现象,这样情况出现时,互相之间可以谅解,或是一同舒缓、一同批判等,这都可以提高训练者的心理品质。

  所以,在进行体育的运动过程中,也是提供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过程。在体育运动中,因为某些项目是集体项目,所以它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其产生了亲切感和建立信任关系,特别是许多项目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完成的,这就使得一些性格内向,或是不善于交际的学生,完全可以先通过”无语言的交流“而建立交流平台,进而培养和提高这些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体育活动过程过程中,它要求内在的精、气、神三态与外在的肢体行为表现两者相结合。这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追求美、体会美、展现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忘记疲劳与忧伤,去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从而提高自信心。体育运动是一个具有强大表现力的运动,它是当代大学生在各种繁重课程学业压力下,能够让学生得到放松状态和净化心灵的一项运动。

  体育运动大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因此它能够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还能够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大多数体育活动的身体练习部分是要求力度和幅度的,不仅目的性强而且持续时间长,要求训练者将每个动作的幅度、动作的力度、动作的快慢、动作的节奏、动作之间的长短相组合而有机的编排在一起,使其具有连贯性,这就在练习过程中要求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提高标准,如果不具备坚毅的意志,并且被疲劳感或肌肉酸痛感所制约,不能冲破这一道坎,那他就很难坚持下来。想完成动作坚持训练,就要依靠坚强的意志力来克服所有负荷所引起的各种困难,所以这就需要训练者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并且还得有较高的坚持性、自觉性以及自制性。大学生要想拥有强壮而又健美的体型,就得学习《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精神,经过长期的努力,坚持不懈,才能走向最终的胜利。同时体育运动在培养训练者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时,还能够培养其克服精神障碍。所以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克服万重困难的意识品质。

  三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首先,体育运动具备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功能;其次,本课题组制作的运动方法加入到体育教学课程中进行实验后,受实验对象在抑郁、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六个因子中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提高,适合加入到体育教学课改项目中。

  2 建议

  本课题组制作的体育活动设计在敌对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上没有取得统计意义上的显着效果,此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建议相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助体育活动成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铮。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9.

  [2]张玲,孙丽。 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6.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2.

  [4]沈芝萍。健美操运动与现代健康理念[J].体育文化导刊,2003(5):41-44.

  [5]查尔斯·杰克逊。 了解心理测验过程[M]. 姚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94.

  [6]阿·阿·罗吉诺夫。男性和女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59.

  [7]黑格尔。美学(第 2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33.

  [8]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

  [9]刘慕梧。体育美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158.

  [10]孙树斌,郑宏伟。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3)::104-106.

  [11]孔令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8):112-113.

  [12]廖佩文。健美操运动对大学新生心理转型的影响[J].体育科技,2012(10):90-91.

  [13]杜建萍。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的调节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53-15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学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返回:体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