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训练学论文 >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来源:科技风 作者:郝怡青;徐海迪;郝丽娜
发布于:2020-02-08 共3280字

  摘    要: 由于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精神领域产生变化。由于社会、家庭、自身等多种多样因素的干扰,使得大学生们面临着各式各样的精神压力。本文的研究亮点在于将运动与医学结合为一体,以目前的社会热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作为切入点,运用资料法、问卷调查发、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观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走访相关专家并制定合适且恰当的运动锻炼计划进行研究。希望我们研究成果能够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运动康复方案,推广至全国以提高国民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精神压力; 心理健康; 大学生;

  1、 研究目的

  1.1、 精神压力是大学生发展前进路线上的绊脚石

  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精神压力问题不容小觑。由于大学生的身心状态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的应对能力尚显稚嫩,面对挫折与打击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当问题出现时会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无法否认的是,适度的精神压力可以增强人们面对逆境的应对能力。但是精神压力过大会使人产生烦躁、压抑、焦虑等负面情绪。

  目前大学生形成较大心理压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习压力和就业竞争带来的压力二者遥遥领先,这与我国社会激烈竞争的现状相符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愈演愈烈,学业成绩作为一类衡量指标也就变的越来越被重视。这其实在无形当中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精神压力。与此同时,高校的扩招导致就业市场趋于饱和,毕业生就业困难。很多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选择继续深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除学校以及社会的这些因素以外,家长们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也给学生们带来焦虑感,增加其心理压力。

  1.2、 精神压力过大而引发的心理疾病是危害社会的毒药

  许多学生无法排解自身过大的精神压力而患上抑郁症、狂躁症等心理疾病。由于疾病的影响,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当中的有些人自此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成为危害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为了改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重视当今的心理教育并且探索改善方案。

  心理疾病患者往往会被当今社会所排斥,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十分不利,并且会使他们的心理疾病进一步发展,讳疾忌医。严重的心理疾病也会引发患者报复性的偏执心理,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全因素。这对于我国心理健康事业也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也正是基于此,我们提出这一研究,希望通过此次项目的研究成果改善这一现状,并且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生活环境。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充分利用医学生运动爱好者二体合一的优势,探索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精神来源。通过科学有计划的运动训练释放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大学生走出宿舍和教室,奔向操场,缓解压力并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抗压能力达到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的目的。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查询中国知网,收集与整理运动康复学、心理学、统计学、公共卫生学等相关资料,归纳总结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2.2.2、 问卷调查法

  利用问卷面向本校学生在运动训练前随机发放焦虑自测量表(SAS),并回收数据得到相关数据。选择大学课程健美操班的同学们作为样本,进行为期八周的运动训练计划。在运动训练计划结束后对同学们再次发放该问卷,对前后两次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结果分析以及对此次研究的成果进行讨论。

  2.2.3、 专家访谈法

  对河北省内十余位专家进行访谈,根据计划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制定合理的运动训练方案,以获得专业的理念和理论指标数据。

  2.2.4、 数理分析法

  将研究对象前后两次所得的身体素质指标和心理问卷数据利用SPSS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对其进行合理解释并正确预测。

  3、 讨论与分析

  实验前,面向河北医科大学学生发放1000份焦虑自测量表(SAS),回收1000份,有效问卷889份,由此得到我校学生焦虑现状。SAS的划界分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在此次问卷调研有效问卷的889人中,有773人的分数在50分以下,92人的分数在50-59区间,22人的分数在60-69区间,2人分数在69分以上。即在此次调查中有10.35%的学生存在有轻度焦虑,2.47%的学生存在中度焦虑状况,0.22%的学生存在重度焦虑情况。

  存在焦虑情况的学生往往会出现缺乏安全感,焦躁等心理状况。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出现肩颈痛,胃痛等生理方面的不适,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往往会使学生陷入更深的焦躁,形成恶性循环。为说明此现象,我们将选择此次SAS测评五十分以上学生的测评单项情况进行说明。

  针对问题“我因为头痛、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五十分以上的116人中有32人即27.59%选择“没有或很少时间”,45人即38.79%选择“小部分时间”,33人即28.45%选择“相当多时间”,6人即5.17%选择“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

  由此可见,在这存在有焦虑情况的116名学生中有72.41%的学生会出现头痛、背痛、肩颈痛等不良的生理状况,而这些不良的生理问题也给学生带来了苦恼。

  针对问题“我无缘无故感到害怕”,在存在有焦虑情况的116人中有95人即81.9%缺乏安全感。

  综上可知,焦虑情况并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不良状况,还会体现在生理方面,二者叠加造成焦虑的进一步发展。心理上的不适往往会映射到生理方面,生理上的不适同样也会使心情更加烦躁,使得学生陷入一个不断发展的恶性循环。

  选择校本课程健美操班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运动训练实验,运动训练以大学体育课程健美操、有氧舞蹈专项课为主。进行每周一次的运动训练,每次的运动时长为80分钟。课程内容设置为30分钟的准备部分,40分钟的基本部分和10分钟的结束部分。在运动训练进行8周后进行第二次问卷发放并进行数据收集。实验数据如下:

  第二次发放焦虑自测量表(SAS)130份,回收130份,有效问卷99份,均为参加运动训练的样本学生进行作答,其中50分以下学生87人,有11人即11.11%的受测学生处于轻度焦虑状态,1人即1.01%的受测学生处于中度焦虑状态,0人处于重度焦虑状态。将前后两次问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由该表格可见,运动训练前后数据差距十分微小,且试验当中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学生的焦虑情况出现好转,中度与重度焦虑的比例都逐渐减少。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在运动训练前后分别发放两次问卷,第一次问卷发放面向河北医科大学全体学生随机发放,第二次问卷发放面向参加运动训练的样本学生。第一次问卷数据可代表河北医科大学全体学生的焦虑情况,第二次问卷数据代表参加过运动训练学生焦虑情况。问卷采用可广泛应用于成年人的焦虑自测量表(SAS),此问卷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简便的临床工具。虽然两次问卷数据并无太大变化且因为样本学生数目有限而存在一定误差,但仍可见好转趋势。除此之外,众多文献资料表明,运动除了增强体魄还可以改善个人的心理压力及精神压力。例如《大学生健身运动-心理韧性与幸福感关系研究》[1]、《不同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2]等均表明运动锻炼对大学生群体的精神及心理方面都有着正面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制定适合研究对象的运动训练计划,并持之以恒坚持计划的实施。从此次研究中能够得到相应的结果,这也正是将大学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大学体育概念的观念合二为一。根据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本研究中所应用到的科学运动训练干预可提供有效运动康复方案,并有希望在人群中推广使用从而提高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对于研究对象,帮助心理疾病患者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缓解精神压力及心理压力,有利于其心理干预治疗,帮助他们走向更加明朗的未来。对当今社会,这一项目未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既可以为心理学临床实践奠定基础,又可以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同时为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走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社会稳定也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从而创造良好的心理大环境,提高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海柳娟.大学生健身运动、心理韧性与幸福感关系研究[C].南昌大学,2012.
  [2]王艳荣.不同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C].苏州大学,2007.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原文出处:郝怡青,徐海迪,郝丽娜.运动训练对大学生精神压力影响的研究[J].科技风,2019(36):240-24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运动训练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