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训练学论文 >

乒乓球运动员的不良心理表现与心理素质培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13 共2670字

论文标题

  对乒乓球运动员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获胜的关键。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高水平比赛的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此时,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比赛成绩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

  1 培养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乒坛名宿徐寅生曾说:“教练员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抗干扰等心理上的意志品质,就是要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研究证明,运动训练中技能的获得和比赛时技战术水平的发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色,但在关键性比赛中,由于心理控制和调整能力差,影响了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导致比赛失败。例如,2004 年雅典奥运会,王皓负于韩国选手柳承敏,就是因为巨大的思想包袱使其在落后时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因此,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比赛时稳定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2 乒乓球运动员的不良心理表现

  心理紧张,抗压能力差。实践中,经常看到一些运动员平时训练非常放松,技术也很好,但比赛前却心理紧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比赛时,肌肉发僵,动作走样、变形,反应迟钝,最后导致失败。

  情绪不稳,抗干扰能力差。在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中,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有时会受到裁判和观众的影响,产生心理和情绪上的波动,导致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心态不佳,意志品质薄弱。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能摆正位置,摆平心态,而是过分自信或信心不足,导致比分落后时,缺乏斗志和拼劲。

  3 乒乓球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

  3.1 心理训练方法

  3.1.1 模拟训练

  根据比赛任务和对手情况进行模拟心理训练。模拟训练需参照比赛方式及对手情况进行安排与设计,使运动员赛前对对手“心中有数”,从而减轻紧张的心理状态,树立自信,提高临场适应能力,继而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

  3.1.2 意念训练

  运动员参加大赛时,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正常的,适度紧张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但过度紧张会使动作变形。意念训练就是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运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进行练习。训练前,运动员通过对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训练时,激活这些痕迹,使其在大脑中重现,巩固正确的动作。

  3.1.3 预见性训练

  预见比赛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进而在训练中针对性地培养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素质。如裁判误判或判罚不公时,如何克服?遇到观众喧闹或倾向性干扰时,如何应战?等等。教练员可在训练或模拟比赛时播放各种声音如敲锣打鼓等,或通过语言、记错比分等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干扰,提高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实践证明,预见性训练的效果非常好。例如,2013年,我所带的队员巢家茗参加了全国俱乐部甲 C 联赛团体比赛,大比分 1:1,第 3 场 0:2 落后时,场上突然停电。大约过半小时后比赛重新开始。对方明显不在状态,而巢家茗完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最终连扳 3 局获胜。

  3.1.4 暗示训练

  积极的暗示可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争取胜利;相反,消极的暗示能导致运动员情绪低落,缺乏自信,无心应战。训练时,让运动员学会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如“我一定要战胜对手”“别着急,一个球一个球拼”,使其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战术行动上。

  3.1.5 临场情绪调节训练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临场情绪状态对比赛成绩影响较大。因此,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的临场情绪调节能力,使运动员做到比分领先时,总结经验,一鼓作气;比分相持时,沉着镇定,发挥特长;比分落后时,不怕输,找到对策扭转落后的局面。2009 年,队员巢家茗参加了上海市乒乓球比赛,在 1/4决赛中,双方大比分 2:2,第 5 局巢家茗在比分 4:9 落后的情况下,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敢打敢拼,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技战术水平,最终以 12:10 反败为胜。

  3.2 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3.2.1 树立奋斗目标

  意志品质受理想支配,对运动员来说,心中有了奋斗目标便有了精神力量的源泉,进而产生必胜的信念。实践证明,运动员有了强烈的奋斗目标后,往往能在比分落后或相持时表现出强大的自信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第 46 届世乒赛男团半决赛中,中国队打得很艰难。当时与韩国队打成 2:2。第 5 局由刘国正对阵金泽洙。当比分打到 14:20,中国队落后时,刘国正表现出必胜的信念,通过每一球的顽强拼搏,反败为胜,为中国队最终夺冠立下汗马功劳。

  3.2.2 注意力训练

  乒乓球运动员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现自己意志品质的消极方面,及时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争取胜利。在日常训练中,要求运动员集中注意力,不受外界干扰。

  例如:进行关键球比赛,把比分设为8:8,或进行打落后球训练,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敢打敢拼的精神和沉着冷静、每球必争的品质。

  3.2.3 克服困难训练

  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给运动员设置障碍,提高其克服困难的能力。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磨砺出来的。例如,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时,要求运动员保质保量地完成。在运动员训练后或赛后进行长跑、越野跑、雨天跑等练习,不但能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更能培养其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

  4 心理素质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4.1 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乒乓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艰苦的训练和反复实践才能逐渐获得。教练员必须根据运动员不同训练时期和水平,制订培养计划,确定训练任务、内容和方法,做到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

  4.2 与技术、身体素质训练紧密结合

  心理素质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保证运动员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与技术、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此外,还要在一些特定的比赛中有意识地对运动员加强培养。因为越是在近乎实战的情况下获得的心理品质,越有利于技战术的发挥,越易取得比赛的胜利。

  4.3 正面引导,加强心理沟通

  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经常进行心理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遇到问题,双方不及时沟通,容易产生误会,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教练员要随时观察训练情况,特别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或者运动技能较差的队员,要多给予关心和鼓励,在心理上多沟通,情感上多交流。在运动员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后,要及时给予表扬,使其对日后的训练充满信心。

  4.4 因材施教

  由于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训练水平、比赛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等存在差异,要求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因材施教,而不是千篇一律。例如,赛前的心理训练应根据比赛性质和任务、对手及运动员的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虞丽娟 , 张辉 , 凌培亮 . 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系统研究与应用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6)

  [2] 梁丽娜 , 王艳 . 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探析 [J].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4(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乒乓球论文
返回:运动训练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