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1)旅游景区微信营销覆盖率较高,主要营销内容为游线介绍、地图导览、旅游购买、以及综合服务等。
本文以 5A 级景区为例,逐一进行微信公众号搜索,查询总结目前 5A 级景区的微信公众号开通情况以及主要内容。通过分析,目前 83.4%的景区已经开展微信营销,覆盖率较高。运用内容分析法得知景区微信营销时,首先考虑的是交通线路的介绍;其次考虑的是景区地图导览;然后是票务订购,此外还有一些基础综合服务。
(2)在梳理了微信的发展历程、营销平台、商业模式以及营销优势的前提下,提出旅游景区“OCS”微信营销模式。
在分析了微信 O2O 营销的价值和实现途径之后,深入对微信营销的数据库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景区微信营销时应通过 O2O 商业模式、CRM 用户管理以及 SC 安全保障,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有影响力的服务,引导新的旅游营销方式。在景区“OCS”微信营销模式构建的基础上指出如何进行该模式进行景区运营,同时构建了相应的保障体系。
(3)基于 SPSS 软件,通过实地调查得出游客微信营销感知主要影响因素为:信息质量、营销方式、互动空间以及市场环境。
本文在提出旅游景区“OCS”微信营销模式之后,在鼓浪屿景区进行游客微信营销的感知调查,得出影响游客感知的微信营销因子,分别是信息质量、营销方式、互动空间以及市场环境,指出目前鼓浪屿微信营销存在的不足,结合“OCS”营销模式给出微信营销的策略建议。
(4)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总结出鼓浪屿景区微信营销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结合旅游景区“OCS”微信营销模式和鼓浪屿游客感知因子分析,提出鼓浪屿景区进一步的营销策略。
7.2 可能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的创新
目前针对自媒体的研究,多集中在博客、微博以及网络社区等方面,对于微信的研究主要从用户使用态度、公众平台运营、营销价值以及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且多为描述性分析,缺乏微信相关定量分析数据的收集整理。
针对旅游景区微信营销的研究目前还少有学者涉及,本文对景区微信营销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希望对未来景区进行微信营销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研究对象的创新
本文以微信营销为研究对象,对于景区微信营销进行现状调查,主要是从景区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分析,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对旅游景区微信营销的内容进行研究。在提出了景区微信营销的模式之后,又以鼓浪屿为个案进行模式的应用研究,并构建景区“OCS”微信营销模式的保障体系。
(3)研究结果的创新
本文对旅游景区开展微信营销的现状调查,是旅游景区营销研究的创新,结合微信营销的内容和方式,开展游客微信营销感知研究,并结合大数据战略和智慧景区的建设提出“OCS”微信营销模式,同时给出营销模式运营方式以及保障体系,指导旅游景区科学开展微信营销。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1)由于旅游景区微信营销模式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旅游景区“OCS”
微信营销模式的建立,主要是在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详实的实地调查以及深入的专家访谈后,根据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大数据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打造以及旅游需求个性化导向下提出,还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发展进一步完善。
(2)由于旅游景区微信营销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针对鼓浪屿景区微信营销的游客感知调查问卷设计上存在不足之处。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获取影响微信营销的因子,尚不够全面,还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游客的感知内容。
(3)由于本人学识、时间、精力有限,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仍需进一步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R].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14.
[2] 第 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3] Dan Gillmor. 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Here Comes 'We Media'[J].Columbia JournalismReview,2003.
[4] 刘辉。自媒体传播活动对我国社会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渤海大学,2014.
[5] 李红,郝振文。旅游景区市场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6] Shayne Bowman, Chris Willis .We Media--How audience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information [M].The Media Center,2003.6
[7] 李昕阳。BBS 口碑营销传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7.
[8] 侯先荣,孙芳。CGM 时代 IT 产品的营销观念创新。江苏商论[J],2007,(2):42~43
[9] 武博,侯义佳。浅析自媒体对营销变革的影响。中国商贸[J],2010(5):35.
[10] 王莞。论企业微博营销:[硕士学位论文].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12.
[11] 程超,仲多。基于自媒体的企业营销研究。时代金融[J],2013(12)。
[12] 陈鑫。自媒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微信平台为例。中国传媒科技[J],2013.
[13] 张尔煦。微信推广的病毒性营销分析。新闻传播杂志,2013.
[14] 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现代情报,2013.
[15] 陈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用户采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2.
[16] 吴茹双。微信用户使用态度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17] 王雅淇。微信未来盈利模式探析--基于微信传播:[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14.
[18] 田原。企业微信公众订阅号的运营策略及有效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西北大学,2014.
[19] 金准。web2.0 和旅游目的地生态营销系统。旅游学刊,2006,(7):11.
[20] Anita Wenger. Analysis of travel blogger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aboutAustria as a tourism destination.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8.169~177.
[21] 文彤。基于网络社区的个体旅游营销。社会科学家,2009,(2):99~102.
[22] 高婷。网络自媒体对青年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0.
[23] 唐书转。基于自媒体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4] 李权益。浅谈崀山景区营销现状及自媒体营销。经营管理者,2014,(6)。
[25] 孙凯炜,陈章旺。微信营销视角下旅游景区的服务创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5)。
[26] 郭益盈,岳寸丹。探讨微信营销在非热点城市旅游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14,(9)。52~53.
[27] 洪吉。再造顾客价值空间。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8] 夏俊。直复营销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9] 田同生。客户关系管理什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0] 王广宇。客户关系管理方法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 张益,关系营销相关文献综述,中外企业家,2009, (12)。
[32] 郑文娟。基于精准传播的直邮广告发展与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3.
[33] 黄克己。宗教旅游景区氛围对游客感知价值的影响研究--以普陀山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13.
[34] 张尔煦。微信推广的病毒性营销分析。新闻传播,2012.
[35] iResearch.2013 年微信商业化价值研究报告。艾瑞咨询集团,2013.
[36] 熊涛,张兵。玩转微信营销实战手册。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37] 陈海玲。微信狂“抢红包”一度抢“瘫”系统。广州日报 2014-01-30.
[38] 张倩。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及其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
[39] 陈汶鑫。浅谈微信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新闻传播,2013.
[40] 程小勇,李国建。微信营销解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1] 袁俊。浅析微信 5.0 的营销价值。互联网周刊,2013.
[42] 陈晓华。传统报纸使用微信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研究。新闻传播,2013,(1)。
[43] 党昊棋。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东南传播,2012,(7) :71-72.
[44] 邱道勇。微信改变世界。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45] Paul Kim and Sangwook Kim. A Model of Close-Relationship among Mobile Users onMobile Social Network,2011.
[46] 唐兴通。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一策略与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7] 吕择。微信公众平台挑战新浪微博。北京科技报,2012.
[48] 蔡雯。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新闻记者,2013.
[49] 陆高峰。从微博到微信。青年记者,2013.
[50] 方兴东,石现升。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现代传播,2013.
[51] 陈永东。微信之于微博:是互补而非替代。新闻与写作,2013.
[52] 张艳。传播学视角下即时性营销模式与战略实现--以微信营销为例。中国出版,2013.
[53] 匡文波。微信 PK 微博谁更“凶猛”.人民论坛,2013.
[54] 赵敬,李贝。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初探。新闻实践,2013.
[55] 张洪忠。微博、微信对传统媒体内容使用的影响。新闻记者,2013.
[56] 唐妍洁。传播学视角下微信营销的利与弊。新闻世界,2014.
[57] 周学军。基于游客期望感知分析的旅游景区开发研究--以青龙瀑布为例。旅游论坛,2011,(4)。
[58] 马凌,保继刚。感知价值视角下的传统节庆旅游体验研究。地理研究,2011,(10):1-12.
[59] 张涛。节事消费者的感知价值维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7.
[60] 白琳。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一以手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61] Woodruff,R.B. & S.F. Cardial & DJ. Flint.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customer, desiredvalue change in a business to business context.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2,(10):102~117.
[62] 陈海波。顾客感知价值视角的重游意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
[63] Woodruff R.B. Customer value: 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the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7,25,(2): 139~153.
[64] 焦 丽 娜 , 江 若 尘 . 顾 客 感 知 价 值 及 其 驱 动 因 素 的 研 究 述 评 . 冶 金 经 济 与 管理,2008,(2):35~38.
[65] 姜旭平。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6] 张玉佼。新媒体时代下的企业微博品牌营销传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1.
[67] 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东南传播,2012,(1):30.
[68] 苏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现代商业。2013,(18):55.
[69] 陈汶鑫。浅谈微信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新闻传播,2013,(5)。
[70] 覃凯。微信在企业营销中的利与弊。电子商务,2012,(11):15.
[71] 程小永。2012 年微信营销十大案例。现代企业教育,2013,(3)。
[72] 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新闻传播,2013,(7)。
[73] 黄金萍。微信是如何飞起来的。南方周末,2012-02-03:9.
[74] Edward Mischaud.Twitter:Expression of the Whole Self- Aninvestigan into userappropriation of awed-based commutations platform. The Univers ity of London.2007.
[75] 单哓彤。微信传播模式探析。新闻世界,2013,(2)。
[76] 赵桐羽。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产物的传播学探析---以腾讯微信为例。东南传播,2013,(7)。
[77] 宁妮娅。大众传播语境下手机媒体受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东:暨南大学,2010.
[78] 王鹏。日本最大社交网络“Line”快速崛起。中国图书商报,2013,(6)。
[79] 康孝敏。新时代背景下微信传播渠道分析。企业融资建设,2011.
[80] 张瑜。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探究。新闻知识,2014,(2)。
[81] Dick Wei, Evan Zhou. Tencent Weixin-Welcome to the Age of Mobile Internet. J.P. Morgan:Asia Pacific Equity Research, 2011.
[82] 马凌,保继刚。感知价值视角下的传统节庆旅游体验研究。地理研究,2011,(10):1~12.
[83] 姜旭平。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4] 张玉佼。新媒体时代下的企业微博品牌营销传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1.
[85]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
[86] 苏琨。微时代环境下旅游企业营销策略研究。企业研究,2013,(14): 28~29.
[87] 苗学玲 . 自驾车旅游研究的新视角 : 旅游网络论坛的主帖分类研究 . 商业研究,2006,(11):157~162.
[88] Pan,B.T.McLauren,and J.Crotts. Travel Blog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DestinationMarketing.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7:35~47.
[89] 张卫卫,王晓云。基于弱连带优势的旅游博客营销初探。旅游学刊,2008,23(6):10~11.
[90] 张芳芳 , 陈金华 . 旅游博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影响研究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2):69~71.
[91] 慎丽华,高婷。网络自媒体对青年旅游消费影响的调查分析--以武汉地区为例。中国经贸,2010,(174):162~163.
[92] 刘质斌。基于顾客价值的直复营销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甘肃:兰州理工大学。2013.
[93] 汤兵勇,王素芬。客户关系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4] 朱爱群。客户关系管理与数据挖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95] PhiliP Kotler, Kevin Lane Kellet.营销管理。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6] 解娜娜。基于关系营销的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青岛大学。2013.
[97] 马杰。武夷山旅游营销模式转变研究。武夷学院学报,2013,(2):80~83.
[98] 杨婷。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安徽大学,2014.
[99] 王娟。基于传播学视阈下的微信营销模式构建。现代传播,2014,(9):148~151.
[100] 蔡沛。常见微信营销模式分析。信息技术,2014.
[101] Elliot King. Redefining Relationship-Interactivity Between News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Convergence: The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1998.
[102] 周惠。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在旅游营销上的模式创新:[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103] 张晓宁。旅游公司营销策略研究。中国商贸,2014,(7):33~34.
[104] 戚蕾,张莉。企业微信营销。企业研究,2013,(6):50~52.
[105] 杨 永 靖 , 朱 文 武 . 社 会 化 媒 体 语 境 下 微 信 营 销 模 式 研 究 . 企 业 技 术 开发,2013,(32):117~119.
[106] 王涛,孙红月。微信市场调查分析。电子世界,2014.
[107]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08] 肖涧松。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研究。商业时代,2014,(23):60~61.
[109] 刘允胜。营业厅微信营销模式。企业经营,2013,(10):32~34.
[110] 黄楚筠,彭琪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与传播效果研究--以中南大学微信平台为例的实证分析。东南传播,2014,(8):122~124.
[111] 何英。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特点比较。学术纵横,2014,(4):89.
[112] 司杨。利用微信营销培养品牌忠诚度。中国市场,2014,(8):13~14.
[113] 魏淑娟。微信营销创业中的应用创新。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08~109.
[114] 罗攀。博客自媒体发展面面观。今传媒,2009,(02)。
[115] 马原。自媒体影响力的长尾分析。中国传媒科技。2008,(05)。
[116]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 .
[117] 张彬。对“自媒体”的概念界定及思考。今传媒,2008 ,(08)。
[118] 马晓刚。自媒体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选择。传媒观察,2006,(5)。
[119] 李阳。微信兴起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新闻世界,2013,(7)。
[120] 张涛。节事消费者的感知价值维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7.
[121] 朱洪春,徐夷冶。微信营销的应用研究。管理学研究,2013(11):173.
致谢
曾经最盼望的毕业转眼就到眼前,才发现自己有多么不舍单纯美好的校园生活,因为也许可能再没机会经历;不舍还没来得及好好相处的小伙伴,匆匆这年我们还有缘再见么;不舍华园的石板路、湛蓝的天空、灿烂的木棉花,乃至一草一木,因为它们皆见证了我的成长。回想刚来学校的自己,少不更事,不免有些青涩和鲁莽,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谢谢你们出现在我的时光记忆里。
最想感谢的就是我们“安民定邦派”的领袖--黄安民教授,他风趣大度、和蔼可亲、博闻强识、坦率正直,为每一届学生所敬爱,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汇成一个大家庭,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感谢导师黄安民教授从学术研究、课题考察以及待人接物上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与栽培,让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个人能力的综合提升。经历了找工作的辛苦,才深刻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导师的做事做人的方式会影响我接下来的人生。同时,我要感谢所有教导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感谢研究生期间李祝舜教授、韩光明老师、张恒老师、赵炎龙等老师的知识分享、谆谆教导与陪伴;感谢研究生课堂上给我灌输过知识的郑向敏教授、黄远水教授、李洪波教授、陈金华副教授、方旭红副教授、叶新才副教授、侯志强副教授、黄建军副教授、詹芬萍副教授,你们在专业知识上给我了很大的启发,让我对人文地理学有了更加深入地认知,积累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指导我进行学术研究。
特别感谢重庆昌辉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给我实习的机会,让我认识了公司微信运营主管刘爽先生,他对我的论文研究给了很多思路和建议,让我对景区微信营销模式的构建有了直观但深刻的认识。感谢任我游厦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绍清董事长、林新禧副总经理对我论文写作的支持和帮助,提供了论文研究数据的支持,给出了切实中肯的建议,提升了论文研究的实际价值,使我的论文模式的提出不像是一纸空文。感谢鼓浪屿景区的工作人员对我的问卷内容的解答,让我对鼓浪屿景区微信营销现状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感谢同门兄弟姐妹的陪伴,因为有你们,才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中可以分享的快乐和可以分担的责任,谢谢你们的包容,让我能够幸福的成长。感谢三年间班级同学的陪伴,让我觉得三年相聚的时光太短暂。感谢好朋友吴媚、李秋璞、陈衡民在生活上给予我的照顾,谢谢你们陪我欢喜陪我忧。感谢师妹李昊、师弟黄祥帮助我发放调查问卷,谢谢你们的可爱和无私。
家人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感谢父母对我的无私付出,感谢哥哥陪我长大、给我精神指导,你们一直是我源源不竭向上的动力,我会加倍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你们。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我们不断在告别,又不断的怀念。站在毕业的转角,祝大家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