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养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 合理的喂养方式、良好的饮食行为、健康的饮食模式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通过介绍儿童饮食与健康、营养素与健康、益生菌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针对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预防, 提出了以预防为主、重点进行膳食营养指导的原则, 指出益生菌作为人体第八大营养素, 在防止感染、调节机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儿童,喂养方式,饮食行为,微量营养素,益生菌
营养 ( nutrition) 是指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营养素 ( nutrients) 是指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是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营养可促进儿童身心健 康成长, 营养不足可引起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及各种营养缺乏病,营养过剩易发生肥胖症。因此, 合理的喂养方式、良好的饮食行为、健康的饮食模式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现就儿童 ( 主要针对婴幼儿) 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1饮食与健康
1.1婴儿喂养方式与健康
营养与喂养是影响婴儿 ( 出生 ~ 1岁) 健康的重要环节, 婴儿喂养方式与营养状况密不可分, 不合理的喂养方式是导致婴儿发生营养缺乏、营养过剩和饮食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焦寒梅等 报道家长 喂养知识 缺乏率为49. 6%[1,2], 加强科学喂养知识宣传对保证婴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婴儿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2部分母乳喂养,3人工喂养。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是婴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其中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的婴儿喂养方式[3], 主要原因为: 1母乳营养丰富, 各种营养素比例适当, 生物效价高, 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2母乳缓冲力小, 不影响胃酸, 有利于酶发挥作用,3母乳含免疫成分, 如含Sig A、免疫活性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低聚糖等 可增强婴 儿免疫力 的物质,4母乳含生长调节因子, 如牛磺酸可促进大脑发育、乳铁传递蛋白能促进铁吸收、溶菌酶可预防疾病、核苷酸能促进组织发育、DHA可增强视力等,5母乳能降低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6母乳喂养6个月能够 减少儿童 哮喘的发 生率[4]。母乳喂养在营养学、疾病等方面都有其他喂养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优点, 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于婴儿健康成长有长期的积极影响, 母乳喂养是平衡利弊和保证婴儿健康生长的最佳选择[5]。
1.2饮食行为与健康
营养物质是在人体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 人体实际营养状况与具体的饮食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6]。饮食行为即饮食习惯, 是影响儿童成长乃至成年期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能促进儿童体格发育, 奠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础, 预防营养性疾病, 而且在预防儿童及成人肥胖症、龋齿、营养不良及成年后的一些慢性疾病 ( 如糖尿病、动脉硬化、高 血压、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症) 中均有重要的作用[7]。
儿童饮食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食物特性、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有证据表明, 我国儿童的饮食行为存在着很大问题: 1城市儿童偏食、挑食的饮食行为严重[7],2家长喂养理念和行为存在误区[7,8],3影响儿童 饮食行为 的因素较多[9,10],4饮食行为异常影响胃肠道功能。因此, 重视儿童饮食行为问题, 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显得非常重要。
干预方式: 1家长以身作则是孩子科学饮食的关键,2培养科学的喂养理念,3矫正饮食行为, 改善消化道症状,4喂养孩子的技能是关系到营养、心理等学科的系统工程,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科学喂养理念, 及时矫正家长不合理的喂养观点和行为,作为孩子的家长, 也要主动更新和扩展儿童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兼顾儿童 的生理需 要和心理 发展水平, 营造良好的进食氛围, 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解决儿童喂养问题。
1.3饮食模式与健康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牵头, 对我国儿童膳食模式与相关代谢疾病进行研究, 发现我国的儿童膳食模式可分为3种 : 1健康模式 : 摄入较多牛奶、水果、鸡蛋、蔬菜, 而猪肉、牛肉等红肉吃得少,2转型期模式: 摄入较多动物内脏、海产品、加工肉、食用菌及蔬菜,3西方模式: 摄入较多红肉、鸡蛋和加工精细的谷类食物。研究结果显示, 健康膳食模式组儿童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最低, 从小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孩子受益一生。而转型期模式和西方模式的能量和脂肪摄入较多, 应适当控制, 向健康模式靠拢。
苏普玉等[11]为探讨婴幼儿不同喂养模式与营养状况、营养性疾病和智能发育状况的关系, 对农村1 ~ 4岁留守婴幼儿饮食模式及与其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农村婴幼儿的饮食模式分为4种类型: 1传统型饮食模式: 摄入较多 米面及其 制品、蔬菜、水果,2动物蛋白型饮食模式: 摄入较多猪肉、鸡鸭鹅肉等禽肉、鱼虾等水产品、动物内脏、牛羊肉,3营养型饮食模式: 摄入较多蛋类、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核桃等坚果类,4饮料型饮食模式: 摄入较多汽水及其他饮料。研究表明, 婴幼儿营养状况与传统型饮食摄入频率有关, 营养性疾病、智能发育与动物蛋白型和营养型饮食摄入频率有关。在对农村婴幼儿进行营养干预的过程中, 应根据农村婴幼儿个体的健康状况, 有针对性地对其监护人进行婴幼儿喂养模式指导和干预。从生命全程健康观的角度考虑, 儿童早期营养和健康的饮食模式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降低成年期疾病风险。
2营养素与健康
2.1宏量营养素与健康
宏量营养素 又称供能 营养素, 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三大类。
1 ) 蛋白质 : 修护身体组织 , 制造身体新组织 ( 包括皮肤、头 发、指甲、骨骼、肌肉、器 官等) 以促进身体 生长,制造酶及 激素, 促进身体各种机能,制造抗体, 加强免疫力, 抵抗细菌和感染,具有抗疲劳作用,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平衡, 维持体液,帮助输送氧气和养分, 提供能量。儿童及青少年缺乏蛋白质可引起发育受阻, 抵抗力下 降, 容易疲劳, 严重者可 出现消瘦、腹胀 水肿、神情呆 滞、活动能力 不足等现象。推荐蛋白质摄入量: 婴儿为1. 5 ~ 3. 0 g / ( kg·d) , 1 ~ 2岁幼儿为35 g / d, 2 ~ 3岁幼儿为40 g / d, 青少年为75 ~ 85 g / d。
2 ) 脂肪 : 第二大供能营养素 , 脂肪中的磷脂及其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对于脑 - 神经系统和视网膜发育十分重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 花生四烯 酸 ( ARA) 、二十二碳六烯酸 ( DHA) 为脑磷脂合成所必须。脂肪供能占婴儿总能量 的35% ~ 50% , 占幼儿总 能量的25% ~ 30%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 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为1∶1∶1。
3 ) 碳水化合物: 能量主要来源、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 ( 细胞膜的糖蛋白、神经组织的糖脂以及传递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 ( DNA) 的重要组成成分) 、具有节约蛋白质作用、抗酮作用和糖原有保肝解毒作用。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会引起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生长迟缓,碳水化合物过多易引发肥胖症、龋齿等疾病。
婴幼儿日常膳食安排要符合能量平衡原则, 每日所需能量中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 婴儿分别是10% ~ 15% 、35% ~ 50% 、50% ~ 60% ,幼儿 ( 1 ~ 3岁) 分别是10% ~ 15% 、30% ~ 35% 、55%~ 65% 。
2.2微量营养素与健康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分为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 ( Vit A、Vit D、Vit K、Vit E ) ,2水溶性维生素 ( Vit C、B族维生素) 。维生素主要功 能是调节 人体的新 陈代谢。矿物 质也可分 为两大类: 1常量元素 ( 钙、磷、钠、钾、氯、镁、硫) , 参与构成人体组织成分、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等,2微量元素:主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和酶、维生素必需的活性因子;参与激素作用、核酸代谢,对机体免疫功能、生殖、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抑制机体组织癌变等有重要影响[12]。
由于人体不能合成微量营养素, 必须从外界摄取。微量营养素与儿童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 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时, 就会出现各种缺乏症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 儿童蛋白质 - 热能营养不良症已显著减少, 但微量营养素缺乏仍广泛存在, 尤其是铁、锌、钙缺乏较 为突出[12], 合理营养 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2.1微量元素与儿童免疫功能
微量元素对人体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营养和调节作用, 若微量元素缺乏可导致营养功能障碍, 造成相应的免疫细胞功能降低, 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有研究表明, 微量元素异常得到纠正后, 小儿免疫力增强, 抑制了病毒感染的进一步蔓延, 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对疾病的恢复和预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2]。与免疫 功能相关 的微量元 素有铁、锌、铜、硒、钙、镁等。
2.2.2微量营养素与儿童的认知发展
认知是指人类各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 儿童是认知发展的最佳时期, 因此改善儿童的认知能力非常重要。向伟等[13]报道了微量营养素铁、锌、钙、硒、碘、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等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 其研究结果表明, 微量营养素缺乏可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 能以多种方式降低学习能力, 而且研究发现微量营养素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可以是单独的, 也可相互作用,并且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儿童学习能力。王茵等研究表明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可以改善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
2.2.3微量元素与儿童弱视
弱视 ( amblyopia) 是指用一般临床检查法证明眼部无明显病变, 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4. 9 ( 0. 8 ) , 且不能用镜片矫正者。弱视的发生是由于失去了正常物像对视网膜中心凹的刺激, 因而阻碍了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 即弱视是视功能在发育期受到抑制或废用所形成。弱视的发生率约为3% , 我国3亿儿童中约有1千万弱视 患儿。弱 视对儿童易造成如下几点危害:
1 ) 弱视可造成终生低视力。
2 ) 弱视眼视力差 , 多无立体视觉和双 眼视觉, 会造成儿童学习和生活不便。
3 ) 弱视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 因视力低下, 课堂学习质量差。
4 ) 弱视可以导致立体视觉缺陷 , 使孩子今后选择职业时会受到许多限制。
弱视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研究中大多是研究锌、铜、硒与弱视的关系等。弱视儿童血清锌和发锌含量明显降低[14]。蒋伟蓉等报道弱视儿童血 清铜和发 铜含量降 低, 发硒也降低[15]。大量资料证明弱视可能与人体微量元素的缺乏或比例失调有关[16,17]。
2.2.4儿童常见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将微量营养素缺乏定义为“隐性饥饿”。随 着经济的 迅速发展, 我国人群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已成为我国儿童主要的营养问题之一, 尤其是维 生素A、维生素D、钙、铁、锌的缺乏必须予以重视。但必须注意的是对于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预防, 强调以预防为主, 重点进行膳食营养指导, 盲目补充单一微量营养素可能会影响其他微量营养素的吸收, 危害儿童健康。
儿童常见微量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婴幼儿期维生素A适宜摄入量: 400μg / d。2婴幼儿期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 10μg / d。3婴幼儿期钙适宜 摄入量: 0 ~ 0. 5岁, 300 mg / d;0. 5 ~ 1岁, 400 mg / d,1 ~ 3岁, 600 mg / d。4婴幼儿期铁适宜摄入量: 0 ~ 0. 5岁, 0. 3 mg /d;0.5 ~ 1岁, 10 mg / d ,1 ~ 3岁, 12 mg / d。5婴幼儿期锌推荐摄入量: 0 ~ 0. 5岁, 1. 5 mg /d;0.5 ~ 1岁, 8. 0 mg / d ,1 ~ 3岁, 9. 0 mg / d。
3益生菌与健康
3.1益生菌与肠道健康
益生菌源 于希腊语, 其意思是“有 益生命”。2001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 当摄入充足的数 量时, 它会赋予 宿主某种 健康益处”。即益生菌是定植在宿主体内, 用以调节体内菌群生态平衡, 从而促进宿主健康的具有明确名称的活的微生物。肠道健康是指在医生诊断后, 没有胃肠疾病征象, 无肠道疾病风险, 没有确诊的肠道疾病, 身心良好的状态。
益生菌的种类: 1双歧杆菌,2乳酸杆菌;3革兰氏阳性球菌 ( 如嗜热链球菌、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 菌等) ,4还有一些 酵母菌与酶亦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
有学者发现, 益生菌在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中的数量 比吃其他 种类乳制 品的婴儿 高4 ~ 5倍 , 在肠道菌群 中所占比 例可高达95 %以上。婴儿期益生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的数量在肠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因此一直被学者认定是婴儿能预防感染最重要的原因。
胡长霞等[18]报道益生菌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 能保护肠道屏障这道防线, 调节免疫功能等。许维娜[19]报道益生 菌有整肠 作用: 调整微生态失调, 防治腹泻,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 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 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 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肠道的菌群平衡能使人体精力充沛、无口臭无体臭、皮肤光泽有弹性、积极乐观、适应环境、体重得当、睡眠良好和排便通畅。肠道的菌群失衡会引起病原菌腹泻、便秘、消 化不良、食欲 不振、疲倦、免疫力下降、过敏性肠症候群和抗生素腹泻。补充益生菌是调节肠道菌落失衡的关键。
3.2益生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益生菌对机体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 可以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成熟, 也可以促进肠黏膜局部和系统的免疫功能, 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均有调节作用, 可维持机体在健康状态时免疫功能的正常水平, 促进机体在疾病状态时增强免疫功能[19,20]。
3.3益生菌与营养素的关系
益生菌是人体第八大营养素, 能产生维生素, 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 还能产生 短链脂肪 酸、抗氧化剂、氨 基酸等, 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3 .4益生菌的其他功能
益生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具有抗诱变和防癌特性及改善血脂代谢作用, 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机体衰老等。除了益生菌可以降低由高胆固醇引起的高血压外, 益生菌代谢物的降血压作用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4结束语
儿童营养与健康密不可分, 合理的喂养方式、良好的饮食行为、健康的饮食模式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 儿童蛋白质 - 热能营养不良症已显著减少, 但微量营养素缺乏仍广泛存在, 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铁、锌的缺乏必须予以重视。必须注意对于微量营养素缺 乏的预防, 强调以预防为主, 重点进行膳食营养指导, 盲目补充单一微量营养素可能会影响其他微量营养素的吸收, 危害儿童健康。另外益生菌作为人体第八大营养素, 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临床中使用 益生菌是 安全有效 的, “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微生态制剂时代”。
参考文献
[1]焦寒梅.郑州市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调查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 24 (5) :646-648.
[2]苗延芳.儿童家长营养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16) :405.
[3]李海薇, 赵琳.母乳喂养对婴幼儿体格发育及各系统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2, 18 (21) :3604-3606.
维生素A是非常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只能通过食物或药物补充,所以VA缺乏仍然是儿童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研究表明,VA缺乏可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系造血,导致红细胞参数出现改变。...
维生素D对儿童骨代谢情况具有重要影响,检测其25-(OH)D水平有利于发现其骨代谢异常状况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对其健康成长,降低佝偻病产生具有较高价值。...
锌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中分布广泛,肌肉、骨骼中分布最多占85%,皮肤、肝脏和其他组织占11%,还有少量存在于血液中,锌含量高的器官和组织主要有肝脏、皮肤、前列腺、眼睛、毛发和指甲等。...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较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具有较大影响,对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其健康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就留守儿童的居住地点可以将之划分为农村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和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三类,但农村留守儿童高达86. 5% 的比例理应让他们成为研究的重点对象...
大多数国家都很十分重视儿童营养, 尤其是儿童的早期营养, 并对儿童生长发育数据进行定期收集和分析, 指导政府决策。...
营养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物质基础,营养状况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习期间脑力活动繁重、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需求较高。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做到科学饮食,对促进学生生长发育,保障学习和身体健康,增强...
维生素K家族含有一个共同的化学结构:2-甲基-1,4-萘醌环。维生素K根据萘醌环3′端所连接的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K1,即叶绿醌(Phylloquinone)和维生素K2,即甲基萘醌(Menaquinone)。...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科学食素有益于身心健康,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抑郁症等疾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1,2],素食还体现了低碳节能、动物保护的理念。...
营养不良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早期积极预防和干预治疗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幼儿营养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