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会话中人称指代语的选择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发现并透视人称指代语的优选原则对会话分析研究者来说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一方面,可以揭示人称指代语使用的内在机制;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交际双方进行正确的指称选择与理解,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国外学者( 如 Sacks &Schegloff 1979: 15-21;Hacohen &Schegloff 2006: 1305-1312; Hanks 2007: 149-171; Brown 2007: 172-202; Levinson 2007: 28-96 等) 纷纷对人称指代语使用的规律、原则、形式、变化、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集中在书面语篇中人称指代语的语用、功能与认知研究( 如许余龙 2000: 321-328;张宁 2009: 40-43) 、人称指代语的翻译研究( 如陈刚、腾超 2003: 39-43; 尹富林 2003: 26-28) 以及教学领域人称指代语的研究( 如司建国 2008: 53-59) ,而针对自然会话中人称指代语使用规律与选择原则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马文( 2004: 34-40; 2007: 349-358;2009: 29-33; 2011: 14-22) 对会话语篇中指称表达的使用规律、合作原则、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阐释,并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指称合作原则”( 马文 2009: 29-33) 和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模式和等级( 马文 2011: 14-22) 。但是,前期研究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优选原则,在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构成、运作模式以及等级等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汉语自然会话语料( 使用 Gail Jefferson 转写体系进行转写) 的细致分析,力图厘定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构成,探讨其运作模式与等级,尝试对现有优选原则进行补充、完善。
2. 会话语篇中人称指代语的优选原则
会话中说话人第一次指称( 初始指称) 交际双方除外的第三方时,一般可使用专名( proper name) 、描述语( description) 以及专名和描述语共现等形式,其中描述语又包括无定描述语( indefinite description) 和有定描述语( definite description) 。本研究中,我们重点分析了: 1)专名单用,包括单名( 如晓刚) 、全名( 如张晓刚) 、姓或全名 + 头衔( 如丁院长) 、亲属词( 如爸爸) 、昵称( 如亲爱的) 、绰号( 如飞人) 等; 2) 单用的有定描述语,包括普通的有定描述语( 如三班的女孩) 、专名内嵌式描述语( 如张伟的父亲) 、描述修饰性专名( 如那个聪明的男孩) ; 3) 专名和有定描述语并列( 如李杰,我同学) 在会话局部初始位置上的使用情况。另外,也考察了零成分、代词、指示词语的使用情况,虽然它们不属于初始指称主要的表达方式,但是能够表达特定的语用和人际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我们把搜集到的 276 个局部初始位置所使用的人称指代语一一标记并进行了统计分类,总结其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揭示制约此分布规律的优选原则。分析表明,专名和有定描述语有 195 个,占到了 70. 6%,单用的指称表达有 267 个,占 96. 7%,这说明,说话人在会话局部初始位置倾向于优先选择专名和有定描述语,尤其倾向于使用单用的指称表达。这种现象背后一定存在着一套驱动或控制人称指代语使用的人际互动原则或优选原则系统( 马文 2011: 14-22) 。
因此,国内外的学者根据自己的语料分析,提出了不同 的 人 称 指 代 语 优 选 原 则,如 Sacks &Schegloff( 1979: 15-21) 首次提出了英语会话中人称指代语使用的可识别性原则( principle of recognition) 和最小化原则( principle of minimization) ; Brown ( 2007: 172-202) 和Hanks ( 2007: 149-171) 分别研究了策尔塔尔语和朝鲜语后,发现除了上面两个原则外,还有一个关联优选原则( preference principle for association) ; Levinson( 2007: 28-96) 在研究耶勒达因语后,发现此种语言中的人称指代语的选择受到可识别性原则、省力原则( economy) 、慎言原则( circumspection) 的限制; 马文( 2011: 14-22)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英语会话语料的细致分析,提出了人称指代语系统的四个优选原则: 可识别性优选原则、最小化优选原则、关联优选原则和情境优选原则( Preference Principle for Situation) 。本研究通过对汉语会话语料分析后,发现除了以上四种优选原则外,还应该存在一个文化优选原则( Preference Principle for Cul-ture) 。
2. 1 可识别性优选原则
1979 年,Sacks &Schegloff 对英语日常会话分析表明,说话人初始指称某一实体时,普遍遵守可识别性优选原则。也就是说说话人要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听话人认知能力、共有知识、认知需求的判断与推测,选择那些能够使听话人顺利实现指称理解的、信息量大的人称指代语,主要有专名和有定描述语。其中,专名是一种浓缩了大脑记忆,更固化的指称表达,能够使听话人迅速激活大脑记忆中的所指实体; 有定描述语则通过向听话人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帮助听话人在记忆中搜索到所指实体,实现指称理解( 马文 2007: 349-358;2011: 14-22) 。因此,在会话中,说话人初次指称某一实体时,往往会选择可识别性强的专名或有定描述语,我们的语料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专名和有定描述语占70. 6% ) 。而且,已有研究表明,二者都可用时,优先选择专名( Schegloff 1996: 437-485; 马文 2007: 349-358) ,这是因为专名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比有定描述语更具可识别性( 这也是我们的语料中专名的使用高达 55. 4%的原因) 。
如例( 1) 是发生在师生间的对话,双方对王鹏都很熟悉,因此当对所指对象进行初次指称时,直接用了专名王鹏进行指称( 所用人称指代语用加粗字体表示,以下同) ,因为他认为这一专名能够直接激活班长的大脑记忆,迅速对这一指称进行识别,实现成功交际。班长的回答证明了刘老师的判断,因为班长在下一话轮中用“他”指称王鹏,说明班长达到了正确的指称理解。
( 1) 刘老师: →王鹏( : ) 今天( . ) 怎么又没来上课?
班长: 老师( . ) 他感冒了( . ) 发烧( . ) 打针去了。
刘老师: 请假了吗( . ) 有假条吗( . ) 没假条算旷课。
例( 2) 中有定描述语“韩国音乐家”中所蕴含的相关信息激活了丈夫的记忆,使他成功理解指称,交际是顺利的,因为在后续话轮中他用“他们”对所指实体进行了指称。
( 2) 妻子: 星期几有音乐会?
丈夫: 星期四。
妻子: →我记得( : ) 是星期二啊( . ) 怎么( . ) 韩国音乐家( . ) 还没来吗?
丈夫: 他们( : ) 周三才到呢( . ) 你记错了。
2. 2 最小化优选原则
最小化原则也是由 Sacks &Schegloff( 1979: 15-21)和可识别性原则同时提出的。所谓最小化,是指优先选用单个的指称表达进行指称,如 Tom,she,my mother,John’s father,the clever boy 等,这是由人们语言运用中的省力原则( Principle of Economy) 决定的。但是当说话人放弃单个的指称表达,而是用叠加的指称表达,如专名和有定描述语的并列使用,则说明说话人是出于特定的原因或目的才作出的选择。后来,Levinson ( 2007: 28-96) 的“经济”( Economy) 术语对“最小化”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延伸,在他看来,“最小化”除了指单个的指称表达外,还意味着能使用专名的时候就不用描述语,能用单名时就不用双名或复名( 马文 2011: 14-22) 。在我们看来,在可识别的前提下,“最小化”也意味着能使用零成分就不用代词、能用代词就不用指示词语,总之,能多小就多小( 这也是我们的语料中此三种指称表达分别存在2. 2% 、6. 9% 、8. 3% 的原因) 。
如例( 1) 和例( 2) 既是对可识别性优选原则的遵守,也是对最小化优选原则的遵守,又如例( 3) 是夫妻间的对话,父亲对儿子成天拖拖拉拉表示不满,初始指称时,父亲用了最小的指称表达“零成分”,而母亲也能顺利理解,说明她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所指实体进行了正确判断,成功地在大脑记忆中搜索到所指实体,所以用“他”进行回应,从父亲接下来的反应也说明母亲的指称理解是正确的,因此交际是成功的。
( 3) 父亲: → 该上班了( . ) 还没走吗?
母亲: 他还没吃完饭呢。
父亲: 成天拖拖拉拉的( . ) 不像话。
除了运用单个的人称指代语进行指称外,生活中说话人经常并列使用两个及以上人称指代语指称同一个实体,如例( 4) 是夫妻间的谈话,妻子在询问丈夫是否回家吃饭,可是丈夫曾告诉过妻子因同学聚会不回家吃饭的事情,显然妻子已经忘记了,所以还没等妻子说完,赶快解释不回家的原因,但是先说出“宋雅琪”后,觉着不妥,停顿 0. 3 秒后,马上发出“我大学同学”进行补充、修正,随后又追加信息“出差”、“十七八年没见了”,一方面可以帮助听话人在大脑中搜索所指实体的相关记忆,以完成指称理解; 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说话人想证明自己和宋雅琪只是普通的同学关系,以打消妻子的顾虑。这也说明说话人放弃最小化原则是出于特定的原因和目的。
( 4) 妻子: 中午回家吃饭吗?
丈夫: 不回家吃了( . ) 不是给你说过了吗( . )忘了?
妻子: 怎么( . ) 噢( : : ) 记起来了 =丈夫: → = 今天( . ) 宋雅琪( 0. 3) 我大学同学来这出差( . ) 十七八年没见了。
妻子: 正好聚一下( . ) 这边好像( : ) 还有两个同学吧?
2. 3 关联优选原则
Sacks &Schegloff( 1979: 15-21) 提出的可识别性原则和最小化原则是会话中人称指代语选择的基本依据。
Brown ( 2007: 172-202) 和 Hanks ( 2007: 149-171) 发现除了上面两个原则外,还有一个关联优选原则,即在某一特定情境中,说话者将优先选用与交际双方中任何一方或与双方已知实体相关的人称指代语进行指称,这种指称表达基本上都是关系型描述语( relational descriptor) ,如“我父亲”( 与说话者相关) 、“你侄子”( 与听话人相关) 、“文文的爸爸”( 与会话双方已知实体相关) 。在保证可识别性与尽量遵守最小化原则的前提下,这些人称指代语不但可以通过关系纽带直接与听话人建立联系并使其顺利实现指称理解,还可以传递特别的人际交往信息和情感。
如例( 5) 中,丁兰用与会话双方已知实体“( 我) 孩子”相关联的人称指代语“孩子的奶奶”对所指实体进行指称,使听话人通过“( 我) 孩子”这一“桥梁”直接与所指实体建立联系,顺利达到指称理解,从张晓丽的回应也可证实。
( 5) 张晓丽: 昨天给你家打电话了( . ) 打了两次( . ) 没人接。
丁兰: →哦( : ) 没在家( 0. 3) 孩子的奶奶过生日( . ) 回老家了。
张晓丽: 你婆婆年纪很大了吧?
丁兰: 嗯( . ) 快八十了。
2. 4 情境优选原则
除了以上原则,马文( 2011: 14-22) 通过对英语会话语料分析,发现还应有一个情境优选原则。此原则有以下含义: 1) 机构性,即优先使用符合现实交际或机构情境及规则、尤其符合现实情境对言语行为限制要求的人称指代语; 2) 情境性,即优先使用具体任务驱动下的符合现实话题及交际目的的人称指代语,并把这些人称指代语命名为情境型指称表达( situational referring expres-sion) 。例如在学校里就要使用符合学校机构情境的人称指代语,如张校长、李老师等; 在医院就要使用诸如刘医生、王护士等人称指代语。比如在例( 6) 中,王院长的妻子到学院去找王院长,平时在家里是不称呼丈夫“王院长”的,可是在学院这一特定情境中,她必须选择符合当时交际目的和交际情境的人称指代语,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听话人感到突兀,才能保证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从学生的回答也可以看出,听话人顺利地实现了指称理解。试想,如果陈老师还是像在家里一样用“我老公”或者名字指称所指对象的话,肯定会让听话人摸不着头脑,她的此次交际活动不会进行得自然、顺利。
( 6) 陈老师: →同学( . ) 你好( 1. 0) 请问( : ) 王院长在吗?
学生: 在( 1. 0) 好像( : : ) 在开会( . ) 209 会议室。
陈老师: 哦( : ) 谢谢。
2. 5 文化优选原则
通过分析汉语会话语料,我们发现除了以上原则外,还应该有一个文化优选原则。因为根据情境优选原则,在保证可识别性的前提下,在特定机构中只要选择那些符合这一机构情境的人称指代语就可以了。但是,这一原则不能解释中国文化中的某些典型现象,比如在大学里,“院长”、“教授”都属于这一机构中的情境型指称表达,但是当某人既是教授又是院长时,我们几乎总是称呼他“某某院长”而不是“某某教授”。毫无疑问,这种现象了反映中国文化中儒家“官本位”思想对中国人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用官称指称别人是对别人的一种尊敬。再比如,在中国家庭中,一般来讲,晚辈是万万不能直呼长辈名字的,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这样做是对长辈的极大不尊重,不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而在西方国家,受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文化的影响,在家庭中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是很平常的事情。因此,机构会话中人称指代语的选择还要受到具体文化的限制和约束。如例( 7) 是学生家长和门卫之间的对话。显然,学生家长用“王教授”进行指称时,门卫无法识别,所以发出了修正引导“王教授?”,学生家长进行了修正,又用“教声乐的”进行指称,听话人门卫根据这一描述性人称指代语所蕴含的信息,推测说话人使用的指称表达的所指对象是“王院长”,并作出最终修正,而且得到了说话人的肯定并也改用“王院长”进行指称,最终促成交际任务的完成。这也从反面说明了文化对机构会话中人称指代语选择的影响,如果说话人一开始就用“王院长”进行指称,听话人的指称理解也不会有如此麻烦,交际也不会如此不顺利。
( 7) 学生家长: →您好( 0. 5) 我想找王教授( 0. 6) 怎么能找到他?
门卫: 王教授?
学生家长: →教声乐的( 0. 3) 。
门卫: →王院长吧( . ) 他在 208 办公室。
学生家长: 哦( : ) > 对对对( . ) 王院长( . ) 王院长 < 谢谢。
3. 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运作模式和等级
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人称指代语的五个优选原则影响和制约着会话中初始指称表达的选择,这些原则功能不同,发挥作用的范围、层次也不一样,原则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了清晰展现各原则间的相互关系与运作模式,我们对马文( 2011: 14-22) 的研究进行补充与完善,提出了关于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运作模式( 如图1所示) 。【图1】
从图 1 可以看出: 1) 听话人在会话中选择指称表达对所指对象进行指称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不同种类优选原则的制约、平衡与驱动下实现的; 2) 可识别性优选原则和最小化优选原则是人称指代语选择的基本原则,并相互制约、竞争与互补; 3) 关联优选原则和情境优选原则是具体会话情景中指称选择的指导原则,其中情境优选原则又受文化优选原则的制约; 4) 关联优选原则、情境优选原则和文化优选原则都受可识别性优选原则的控制,同时也受最小化优选原则的约束并与之竞争。显然,人称指代语五个优选原则间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原则等级 ( principle ranks) ( 马文2011: 14-22) ,指称选择是各原则间相互竞争与取舍,最终达到平衡的结果。根据语料分析与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运作模式,我们列出了三组原则等级,以及各原则间相互竞争时,指称使用者可能会采取的解决方案( 各原则间的竞争结果) ( 见表 1) 。【表1】
根据表 1,从原则等级 1 可以看出,当可识别性优选原则和最小化优选原则发生冲突与竞争时,可识别性原则优先于最小化原则,目的是为了使听话人顺利达到指称理解( 如例( 4) ) ,这是因为如果可识别性不能满足的话,最小化也就没意义了。但是,当两个原则都能满足时,说话人将选择单个的可识别性表达( 主要是专名)( 如例( 1) ) 。
原则等级 2 说明,当说话人想通过与双方相关或与双方都知道的另一实体相关的指称表达对所指对象进行指称时,首先要满足可识别性原则,其次是关联原则,最后是最小化原则,三者竞争的结果是选择可识别关系型描述语( 如例( 5) ) ,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单个的可识别关系型描述语( 如我妈、你儿子、咱大姐) 。
原则等级 3 表明,在机构会话中,首先要满足可识别性原则,然后选择情境型指称表达进行指称,但是必须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规范,即情境优选原则会受到文化优选原则的控制或约束,最后尽可能地满足最小化优选原则,选择恰当的指称形式,我们姑且称之为可识别文化—情境型表达( cultural-situational referring expres-sions) ( 如例( 7) ) 。
这三个原则等级较为清晰地概括了指称使用者在指称选择过程中各优选原则的一般运作规律。可以看出,每个等级中首先都要满足可识别性优选原则,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考虑其他原则,并尽量做到满足最小化优选原则,使指称形式最大限度地简化。但在实际会话中,说话人初始指称所指对象时,违反此三原则等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般会被认为说话人想传达特定的语用或人际意义,但同时可能会引起交际中断或指称阻碍,导致会话修正的产生,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交际失败。
4. 结语
会话语篇中,说话人会根据他对听话人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的判断,选择恰当的指称表达对所指对象进行指称。在此过程中,交际者的指称选择会受到可识别性、最小化、具体情境、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也会受到人称指代语系统本身选择规律的约束。本文在分析汉语会话语料以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及其运作模式和三组优选原则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构成、运作模式与等级划分,揭示了人称指代语选择的一般规律和过程,为深入研究会话中人称指代语的选择提供了独特视角。当然,关于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也只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一点看法和补充,因此,以后的研究中可尝试从其他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全面探究,比如英汉对比研究、不同性别对比研究、不同年龄段对比研究等。
参考文献
[1]Brown,P. Principles of person reference in Tzeltal conversation[A].In N. J. Enfield &T. Stivers ( eds. ) . Person Reference in Interac-tion: Linguistic,Culture,and Social Perspectives[C].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72-202.
[2]Hacohen,G. &Schegloff,E. A. On the preference for minimizationin referring to persons: Evidence from Hebrew conversation[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6( 38) : 1305-1312.
[3]Hanks,W. F. Person reference in Yucatec Maya conversation[A].In N. J. Enfield &T. Stivers( eds. ) . Person Reference in Interaction:Linguistic,Culture,and Social Perspective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49-171.
一、前言迁移是一种影响,这种影响源于目的语与已习得语之间的相似或相异。(Odlin,1989:27)同时,迁移亦是一种交际策略,即借用。(Corder,1982:92)依据Thomason和Kaufman(1988:37)的观点,这种跨语言影响的迁移分为两类:借用迁移(borrow-ing...
一、引言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北京、天津相继失陷,两地的三所高校迁往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使得昆明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学术和文化中心之一。外国文学的翻译并没有因为抗战而中止,反而形成了昆明、上海、延安、重庆和桂林等文学翻译的区域中心...
1.引言在浩若繁星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古诗词是很重要也是很灿烂的一部分内容。然而,由于中国古典诗词中包含有大量的文化意象,而且这些文化意象由于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不同而与外国学习者大脑中的文化意象有较大的差别,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词...
纵观中国近现代翻译大家的语言策略和经典译作的语言体式,它们基本上注重译入语的修饰打扮,模仿原作语言及风格并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或者是根本不去考虑的问题。晚清西学翻译和小说翻译自不待言,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译品中都能找到传统语言那种垄断式占有。...
一、引言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文学结构主义的兴起,翻译解构主义派(Deconstruction)也应运而生。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其发表的三部着...
一、引言在文化旅游盛行的今天,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主要载体的中国古建筑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了国外游客的首选景观之一。中国古建筑名称往往文化内涵丰富,译者若不深究便很难达到启发游客、启发读者的作用;且作为点睛之笔的景观名称若不能得到高质...
1引言体验是无处不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史就是人类的一部体验史。翻译活动就像人类从事其他一切体验活动一样也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译者对于原文本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一种体验,它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
心理语言学家把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词汇知识称为心理词汇。在心理词库中,语块往往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存储和提取,并且以整体形式进行表征。它不仅具有存储和提取的优势,还可以减轻译者的解码压力,从而提高语言处理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语言学家认为:翻译...
发出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成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这无疑对外宣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国理政》既属于外宣文本,其中引用的大量古诗词又属于文学范畴。...
1.引言2007年,国际笔会和西班牙拉曼鲁尔学院联手推出了《译还是不译国际文学翻译形势报告》(ToBeTranslatedorNotToBePen/IRLReportontheInterna-tionalSituationofLiteraryTranslation)(2007:1-135),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