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努力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方面,却忽略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致使许多人虽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但在英语交流中仍会遇到许多困难。 缺乏对文化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已严重影响了英语学习。
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很早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着名学者胡文仲就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 ”但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将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习俗文化和价值体系三方面的差异来探讨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要想学好英语不仅需要掌握语音、语义和语法等语言本身的技能, 还需要注重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同时又受所属文化的制约。 若不能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就无法真正学好英语。
众多学者已充分研究了文化的内涵,如戴炜栋和张红玲认为,文化研究发展至今,一个最具概括性、 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 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如语言、言行方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张婧则认为,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 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 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 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 本文主要关注中西方在传统文化、 习俗文化和价值体系三方面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一 )传统文化上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各自的文化上有其独特的内涵。 由于受到不同的历史和传统的影响, 中西方国家在各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传统文化亦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除了要学好语言, 更要关注语言所属的文化内涵。 正如刘长江所言,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融合。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人们对于 同 一 事 物 的 理 解 和 感 受 也 有 区 别 。 如“ 龙 ” 在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便迥然不同。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引以为豪的自称“龙的传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龙 ” 是吉祥 、 幸福的象征 , 人们多用 “ 龙腾虎跃”或“龙凤呈祥”等词形容吉庆的气氛。
但西方文化往往把“龙(dragon)”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寓意凶残。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dragon” 指的是一种长有双 翅且会吐火的怪兽,因此,它与凶暴直接联系在一起。
(二 )习俗文化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尤其典型地体现在习俗文化方面。 不同国家的习俗文化反映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如称谓、礼仪、恭维、致谢等方面。 若不能充分了解中西习俗文化上的差异则会严重影响彼此的交流。
如在称谓方面中西方的习俗文化便有着极大的差异。 中国人由于受到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遵循讲礼节、 尊长辈的习俗。 俗话说:“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 ”
因此,在中国,孩子倘若对长辈或教师直呼其名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将会受到家长的责罚。 而在西方的习俗文化中西方人称呼除父母外的其他人时大都直呼其名, 以示友好和亲近。 这一点在美国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 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尊崇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西方人则崇尚人人平等、追求自由。
(三 )不同价值体系间的差异
价值观念被普遍认为是文化的核心所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必然会有所不同。 而价值观念又对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表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语言也往往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也直接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尤其典型地体现在诸如,禁忌、隐私等方面。
如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注重社会群体间的亲密友好关系, 因此, 将询问对方的年龄、 收入、 婚否等情况视为是对对方的关心, 但这些问题在西方人眼中却是一种禁忌, 在他们的价值观念中这些均为个人的隐私,因此,避而不谈。 再如中国人碰到熟人打招呼常会问“你去哪儿”或“你吃饭了吗”等,以示对对方的关心和双方的亲密友好关系, 但这在西方人眼中却大有窥探隐私之嫌。
三、结语
英语学习中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如高宝虹所言,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语言的使用要受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制约。 因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 尽管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但对文化因素的忽视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 张友平曾指出,外语教学不应当仅仅是语言教学, 还应当包括文化教学。 因此,我们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还要熟知语言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英语学以致用, 准确顺畅地将其应用于对外交流之中。
参考文献:
[1] 胡 文 仲 . 文 化 差 异 与 外语 教 学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8):45-51.
[2] 戴 炜栋 , 张 红 玲 . 外 语 交 际 中 的 文 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 [J]. 外语界,2000(2) :2-8.
[3]张婧.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9(2):84-85.
[4]刘 长 江 . 谈 外 语 教育中 目 的语 文 化 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2003(4):14-18.
[5]高 宝 虹 . 交 际 化 外语 教 学 中 的 文 化 认知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33-38.
[6]张 友 平 . 对 语 言 教 学 与 文 化 教 学的 再认识[J].外语界,2003(3):41-48.
1.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高科技时代的到来,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不可或缺的一门通用语言.同时,英语的发展和演变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且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政治、文化、环境等背景,所以英语的国际化...
1.引言句子表征与加工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句子结构是如何表征及如何被激活的?自Bock(1986)率先运用结构启动(structurepriming)研究句法表征以来,许多研究对双宾结构、名词短语结构、被动句、关系从句等进行了探讨(详见陈庆荣2012),结果发现母语者的句法...
一、引言中国英语在英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过程中应运而生.英语越来越多地被中国人创新地使用在中国语境中,且尤以中国人的英语文学创作为甚.在本土文学作品中挖掘中国英语的文化身份,可以拓展人们对中国英语的认识,说明中国英语的使用可以凸显出中国文化特色...
语言作为人类交往的符号系统,被视为文化的载体和基本组成部分。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古希腊,意为用好字眼说话.陈望道在其《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对它的定义是:委婉是修辞的一种,即说话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1]换言之,就是用间...
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各个民族之间因为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战争、移民杂居等彼此之间逐渐接触和融合,这种接触和融合必然会导致语言文化的相互渗透,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
一、引言指示语是言语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语言现象,包括人称指示语、地点指示语和时间指示语。指示语的意义并非是固定的、它们在言语交际中依靠语境才能明确所指代的人物、地点或者时间。在具体的话语中,同样的人称指示语由于说话对象不同、参照物不同...
国外对世界英语的研究始于1982年,Kachru提出3个同心圈模型,指出世界英语是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使用英语的模式或变体。Kachru坚持英语标准的多元化,引发了与坚持标准化的Quirk的争论,更多的学者从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等方面对国际英语和各体新英语的语言特征进...
一、引言一词多义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多义词的产生是一个历时的演变过程,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关系。王文斌(2007a:258)认为,一个词在产生之初只有一个初始意义,其他义项是通过引申得...
一、引言从心理学领域借鉴到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主体-背景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
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 在英语语言学视域下, 语境的融入和应用对于英语的学习和理解至关重要。语境的融入理解和记忆, 方便学生从英语的词汇、词义、语法等角度快速的学习英语这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