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论文范文七:
论文题目: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摘要】音乐是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艺术;音乐也可以引发灵感,引发想象力,开发智力的艺术;音乐还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人的素质。因为此音乐被引用到课堂上,成为必学科目之一。音乐课是虽然是小学的学习科目之一,但其重要性是无法忽视的,因为它不仅学生培养的审美素质,而且还促进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探究,为广大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下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教育
音乐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优美的旋律,精湛的表演、丰富的情感等,这些优点可以使听众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同时听众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升。小学音乐老师必须重视音乐教育的中心——审美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小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让音乐深入小学生的心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审美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的感知音乐中的美
音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一种听的艺术,因为音乐欣赏者都需要依赖听觉对音乐进行欣赏和倾听,换句话说,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听。小学音乐老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在审美教学活动中做到这几点。
第一点,老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用耳朵去聆听音乐,用眼睛去发现音乐,用心去感知音乐,不仅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发现音乐作品的美,培养审美意识,锻炼审美能力,进而增加审美体验。
第二点,小学音乐教师要进行示范演示,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且合理的最佳的示范形式,带领小学生亲近音乐,聆听音乐。而且,小学音乐老师一定要对音乐进行详细透彻的了解,从而准确无误的表演给小学生。例如小学音乐老师可以选择名家经典音乐作品为小学生进行示范,让他们从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第三点,音乐老师还可以优美的用语言对音乐进行表述,让小学生通过老师的言语感知音乐。通过以上三点要求的实施,小学音乐老师不仅可以引导小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音乐美的感知不仅仅靠主观性的认知和分析,更重要的是要把主观性和音乐作品内在的客观细节相结合起来,使情感透过音乐慢慢地展示出来并形成一种状态引入小学生心中,致使小学生与音乐作品创作者在感情上形成一种认同感,也引起读者对作品形成共鸣。
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音乐,从小的方面说是一门学科,从大的方面说是一门艺术。人们的情感可以通过音符和旋律共同谱成的音乐进行抒发,换言之,音乐是人们情感意识的寄托,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内心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感情。当然,在对音乐进行欣赏和品位的同时,还在体验音乐富含的美妙意境和细腻的情感等,但仅仅是这样还是无法完全的体会到音乐的美,要想完全的体验到音乐的美,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想象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老师在进行审美教学时,不仅要引领学生感悟音乐美,老师还要对小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进行培养并给予锻炼的机会,从而促进小学生提高审美品味。所以,小学音乐老师要充分名人名家的音乐作品,对音乐教学活动精心设计,再加上实行多种教学手段如唱歌、跳舞等,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并对所学的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解释,引导小学生去领会,这样做不仅可以达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的目的,还可以给小学生们提供获得的审美体验舞台,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品位。例如在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时,老师可以先向解释歌曲的大意和来历,再教小学生这首歌的手语,带领小学生一边唱歌,一边用手语进行表演,让小学生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歌曲表达的感情进行想象,体会歌曲想要表达的含义。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创造美
在审美教学中,最常提到的一个名词就是审美创造能力。所谓审美创造力,就是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审美主体根据审美的相关规律对审美活动进行创造的能力。审美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运用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不仅仅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更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正如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领悟,在领悟中创造,在创造中升华,只有创造。才可以进入到更高的境界。
因此,音乐老师只带领小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是远不足以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还必须重视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音乐创造的知识和原则,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的的实现。
另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还需要一定的音乐氛围和小学生的美感表现力。众所周知,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演唱、跳舞等,但是,不论哪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都需要在特定的氛围中才可以完美的表现。而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形成方式就是在美好和谐的氛围中对音乐进行表演,引导小学生在音乐表演中对音乐进行欣赏,领会音乐的美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美感表现力,进而帮助小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促进小学生形成审美能力。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乐器等营造出浓浓的音乐氛围,让上课的小学生在特别的音乐环境感悟音乐的美,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人类灵魂感情的直接表现,影响人类的性格和灵魂。音乐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形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小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学,小学音乐老师要引导小学生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情感,不仅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促进小学生素质的提高,促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舟 .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J]. 新课程导学 ,2012,(21):11.
[2] 黄奇美 . 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 [D].上海师范大学 ,2013.
[3] 陈彪 . 让音符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J]. 新课程 : 教师 ,2012,(9):157-158.
音乐作品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除了表达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外,更重要的是把音乐的信息传达给听者,这个过程究其本质来说不是作曲家的口头叙述、不是通过书面的乐谱,而是通过一种音响组织形式表达出来,它直接作用于听者的双耳,并激发欣赏者的各种情感的产...
引言对于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而言,不同的艺术之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如为人类提供审美体验、对人类情感生活予以反映等。同时,各门艺术也各自有着其特殊的本质和反映人类生活的独特表现方式。而音乐艺术由于其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的...
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大环境下,许多音乐创作者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音乐风格和作曲形式,而是选择打破传统的音乐创作的束缚,不再为了讨好他人迎合主流而刻意改变音乐风格。...
音乐是流动的,而音乐的完整构成,是由单个的音与和弦组成,这样的组合,最终在音的力度、强度、连贯的配合下,产生听觉上的联想和意味作用,而“点”与“边线”,则是这个作用中的情感形态。...
作为操控舞台音响的音响师,其素质与能力会直接决定舞台音响和舞台整体演出的效果, 本文精选了6篇“音响师论文范文”,以供学者们参考。...
目前国内MIDI乐队普及应用到社会各个音乐领域, 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真实乐队。由于它的智能特点及应用优势, 拓宽了音乐创作的思路与表现空间, 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电脑音乐作品, 极大地推动着音乐的发展, 同时也给音乐创作与制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纪录片中,音乐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片头音乐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片中插入的音乐渲染气氛,引发共鸣,感染观众。电视纪录片的音响主要指人物语言、音乐以外的所有声音。...
听辨与构唱是视唱练耳教学中常用的训练方式。以听在先, 耳朵接受音响资料传输给大脑, 经过大脑的分析储存, 形成对音响的记忆, 然后再根据大脑对音响的记忆, 通过发声器官传输表达出来。构唱是利用理论去联系实际音响的推断, 听辨则是实际音响对理论的验证。...
无论施托克豪森还是泽纳基斯, 从各自的角度出发, 将“场”的作曲法正式介绍到历史的舞台上, 并推到某种极端, “场”的结构力作用从音符之间走到了音响本身。然而, 时至今日, 音群作曲法、机遇音乐这些概念, 依然定格在20世纪。...